近现代期刊外国文学图像的叙事价值

2022-05-13 23:45乔艳
西部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

摘要:近现代期刊常见外国文学图像,它们与期刊文字译述一起构成了我国早期外国文学译介的重要部分。不同时期的期刊中外国文学图像呈现出不同特点,体现出自己的叙事价值。晚清时期的期刊刊登的文学图像以作家肖像居多,突出异国情调和作家的“名士”身份;“五·四”时期期刊的插图内容丰富,图文互补,反映出文学译介的发展与深化,彰显了期刊的文学倾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期刊图像使用更广泛,反战作家图像增多,作家反抗压迫及人道主义的形象凸显,显示出文学译介与中国社会的深入融合。考察近现代期刊的外国文学插图,为了解该时期外国文学译介提供了图像视角,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期刊在文学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及贡献。

关键词:近现代期刊;外国文学;图像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7-0148-04

晚清以来,西学东渐、洋为中用成为时代潮流,期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界越来越关注期刊在外来思想文化传播中的角色,但关注点多集中于文字译述,期刊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事实上,近现代期刊多图文并重,图像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在某些领域如儿童文学、外国文学的传播中,由于接受对象、传播内容的特殊性,图像往往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就外国文学而言,相对文字的重新编码和转码,图像更加直接、生动,也更容易克服文化隔膜,在晚清至民国的各类期刊中,外国文学插图频繁出现,它们和文字一起构成了外国文学传播的重要部分,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晚清期刊的外国文学图像

晚清期刊译介外国文学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3年《瀛寰琐记》就已开始连载英国文学译文,稍晚的《海上奇书》(1892年)则被称为“图文并重的文学刊物最早的一种”[1]13。但外国文学的相关插图频繁出现于期刊中,则始自梁启超创办的《新小说》(1903年),包括它在内的四大小说期刊《绣像小说》《小说林》《月月小说》等,大都采用了图文兼备的形式。具体来看,其插图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多为译文配图与作家肖像

晚清文艺期刊刊发的外国文学插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译文配图,插图的位置多在外国文学译文之前,通过对特定场景的呈现,起到图解的作用。此类插图以《绣像小说》为代表,该刊曾分多期连载斯威夫特的名著《格列佛游记》,其中1903年第8期译文前有4幅插图,分别是对该期以及前一期内容的图解。其第11期刊登的翻译小说《小仙源》也配有两幅插图。此类插图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图解正文,增加阅读趣味。二是作家肖像。这类图片在当时的期刊中更常见,是晚清文艺期刊中外国文学插图的主要形式。以小说类期刊为例,《月月小说》刊登外国作家肖像最多,约19幅,《新小说》次之,共10幅,《小说林》则登出4幅。

(二)以十九世纪男性小说家居多

出现在晚清期刊“图画”中的作家来自英、美、法、俄、德等多个国家,其中既有托尔斯泰、狄更斯(“狄根”)、歌德、雨果(“嚣俄”)等名家,也有当时流行的译文作者如哈葛德、凡尔纳(“苑纳”)等,除了少数诗人如拜伦、雪莱以外,大部分是十九世纪的男性小说作家。这暗合了当时引进外来文学的倾向性,一方面受“进化论”观念影响,外国文学译介重今轻古,十九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更受重视;另一方面受梁启超“小说界革命”观点的影响,小说被认为“启人智慧、移人根性,其效最捷”[2],小说翻译在外国文学体裁中独占鳌头,小说家由此更受重视。而凡尔纳、司各特(“施葛德”)等通俗小说作家肖像能与托尔斯泰、歌德并列,并反复出现在各类文艺期刊中,既是当时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盛行的结果,也显示出这一时期文学译介缺乏名家名著意识,文学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三)作品的“缺席”与作为“名士”的作家

晚清时期外国作家初次在国内亮相,期刊在引介方面功不可没。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期刊虽然登载了作家插图,但其人并无译文行世。阿英曾经指出这一现象,他认为《新小说》对外国文学的介绍,“就所刊肖像,俄有托尔斯泰,法有嚣俄,英有摆伦(拜伦)、雪莱,德有歌德、席勒,比利时有觅打灵(梅特林克),西班牙有伊芝加利,波兰有好奇威士(显克微支),遗憾的是以上诸家及其他名作,都未介绍过来。”[1]15其他文艺刊物也多如此,可见在晚清期刊的外国文学译介中,图像经常比文字更早一步,对普通读者而言,则是“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作品的“缺席”显示出期刊选择图片并非从文学角度出发,梁启超的一段话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在介绍《新小说》内容时,他把“图画”放在首位,提出“专搜罗东西古今英雄、名士、美人之影像,按期登载,以资观感。”[3]其中并未提到文学与作家,外国作家更多被作为“名士”,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由此可以解释晚清文艺期刊插图古今杂糅、中西合璧的奇怪景象。《月月小说》第1卷第1期英国小说家哈葛德像緊随施耐庵像之后,《新小说》第1卷第2期则将“英国大文豪摆伦”“法国大文豪嚣俄”,与世界最肥胖者、最长颈者、狮面人等并列。

二、“五·四”时期期刊的外国文学图像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翻译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相对于晚清时期将小说视为“新民”“化民”的手段,这一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不仅被看作“奶娘”,能为新文学、新文化提供滋养,同时也是一扇窗户,能够“引进户外的日光和清气和一切美丽的景色”[4]。随着文学自觉性的增强,期刊中的外国文学插图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图像内容广泛,类型多样

新文学运动以来,文艺期刊日益增多,外国文学译介的深度、广度远超前一时期,期刊中外国文学插图的增多印证了这一点。从时间上看,上至古代的荷马、柏拉图,下至二十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时期文学家图像都出现在期刊中。从内容来看,除了作家,还有文论家、批评家,除了肖像图片,还有作家故居、家人、朋友的照片,以及作品手迹等。涉及的文学体裁也更广泛,除小说以外,诗歌、戏剧得到重视,安徒生、拉封丹等人的图像则反映出童话、寓言的传播。图像的多样化伴随着文学的经典意识,早在新文学运动初期,翻译界就有关于选材的论争,面对浩如烟海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是否应审时度势,分个轻重缓急,曾引起茅盾、郑振铎、郭沫若等多人的争论,虽然各家意见不一,但争论本身显示出“五·四”时期翻译选材的自觉性和经典意识。就期刊的插图来看,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图片都得到充分展示,现代作家中诺贝尔文学奖被作为一个标准,《小说月报》第12卷第5期、第13卷第4期两次刊登了挪威小说家哈姆生(KNUT HAMSUN)的肖像图片,并注明“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金得者”,第13卷第4期还刊登了瑞典女小说家拉绮尔洛孚(SELMA LAGERLOF)的图片,后者是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二)图文互补,图像成为外国文学译介的重要部分

不同于晚清期刊的“图文无关”,“五·四”时期很多期刊的外国文学图像往往与正文有密切联系,图像不再是异域风土人情的展示,而是外国文学译介的重要部分,参与并推动了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图像与译文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期刊登载某位作家译文或某国文学介绍,并于同期刊登相关插图。二是在外国文学的特辑、专号、专栏中,同期刊发作品译文、评论和相关图片,图文并置,形成对作家、思潮乃至某国文学的立体呈现。以《小说月报》为例,1921年茅盾接手后着力改革,先后推出“俄国文学研究”“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诗人拜伦的百年祭”等专号、特辑,屠格涅夫、法郎士等“文学家研究”专栏,每个专栏、专号、特辑都包含若干篇译文、评论和作者插图。插图数量多,内容丰富,“法国文学研究”一次登出包括女作家乔治·桑等在内的30幅法国文艺家像,第13卷第1期刊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影共11幅,包括本人肖像,其父亲、母亲、哥哥的照片,以及作家故居、手稿、书信等图片。期刊插图的大量增加,既是文学译介深化的必然结果,也凭借图像的生动直观,有力推动了外国文学传播。

(三)图像显示期刊文学倾向

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更看重文字的功能,根据期刊选择的译文来判断其文学或思想倾向,却忽略了图像的叙事功能,事实上,期刊中的图像能够更直观地显示出期刊特色和倾向。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小说月报》改版前后的封面图像,1910至1921年改版前,主编和撰稿者多为旧派文人,文章以文言文和言情小说为主,而封面也以中国传统画的花鸟、山水、人物为主。1921年茅盾任主编后,立意改革,封面图像多用西方艺术作品或文艺名人,荷马、拜伦、莫泊桑都曾登上封面,该刊成为新文学、新文化传播的阵地。1922年《学衡》第1卷第1期“图画”栏将孔子像与苏格拉底像并列,鲜明地表现出杂志“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宗旨。该刊物后来陆续刊登的荷马、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高乃依、莫里哀、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图片,则显示出该杂志重视西方古典哲学和文学的倾向。除此之外,大量外国文学插图出现在非文学期刊上,也可以看出当时期刊的泛文学化倾向,如20年代的《良友》画报,注重时事的《国闻周报》都刊登了大量外国文学图片。

三、三四十年代期刊的外国文学图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创办期刊的数量更多,甚至出现了著名的“杂志年”(1934年)。杂志的增加尤其是纯文学翻译杂志的出现使外国文学译介更加繁荣,茅盾回忆“《文学》《译文》掀起的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热潮已影响到整个文坛,已经有人在称呼即将到来的一九三五年为‘翻译年’了”[5]。与此同时,外国文学图像的使用也更广泛,期刊插图既延续了前一时期的风格,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翻译类期刊的图文呈现

专门的翻译类期刊的出现,使外国文学译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国文学插图也得到更多重视和集中展现。1934年鲁迅在《译文》初创时,专门提到要多加图画,因为“复制的图画总比复制的文字多保留得一点原味”[6]。相比其他期刊,《译文》的插图数量较多,每期多则10余幅,少则五六幅,大部分与外国作家作品相关,如1934年第1卷第1期共刊登9幅图片,其中6幅与外国作家有关,包括梅里美、普希金、果戈里、科佩,其他3幅则是国外艺术家的木刻作品。紧随作家肖像会有作品译文、作家评传等,构成了对外国文学的立体呈现。《译文》是我国创办最早、刊期最长的翻译杂志,此后的同类杂志如《西洋文学》《世界文学》都受其影响,但具体期刊在插图使用上又有变化。《西洋文学》多次使用作家肖像,但并不专列,而是作为译文的附图出现,如1940年第3期周煦良译“华滋华斯诗钞(附照片)”、1941年第5期周煦良译“柯勒立治诗选(附照片)”,相比之下,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紧密了。

(二)外国作家的“日常化”

这一时期外国文学图像仍广泛出现于非文学期刊中,并承担了多种叙事功能。如1934年《国闻周报》刊登《小说名家狄更斯夫人之泪史》,文中除狄更斯肖像外,还有作家的初恋情人,以及生活中其他女士的多幅图片。虽然文章开头标出“小说名家”,但内容与小说没什么关系,只是狄更斯的风流韵事。1947年第4期《新儿童世界》在《例外的成功者:狄更斯的故事》中,以插圖形式展示了作家童年的不幸经历,并塑造出在逆境中奋斗的作家形象。另外,随着电影的发展,各类改编作品在中国上映,狄更斯的作品图片也频繁出现在一些电影杂志中。在上述图像中,狄更斯作为文学家的身份被大大淡化了,他不再局限于少数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的范围,而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类现象的出现与外国文学在我国的普及有关,从最初的文学译介开始,至此已过去几十年,很多作家的名字对中国读者并不陌生,外国文学图像在各类期刊中的“乱入”虽然模糊了作家的文学特征,但也显示出外国文学尤其是某些作家作品的深入人心。

(三)反战作家图像和作家形象的改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文学译介倾向也发生改变,1933年《文艺月报》创刊号登出“国际反战作家像”,包括罗曼·罗兰、辛克莱等5位作家,编者在后记中提到日本帝国主义攻取平津,威胁华北,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认为在这种形势下,刊登反战作家肖像,“比那些把互不相干的作家放到一起的画刊,要有意义得多。”[7]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在这种抗战压倒一切的气氛下,译介必然地要与之相适应,也与国际反战文艺的大背景相联系。”[8]在各类期刊上,战争题材的翻译作品成为了文学译介的主流。在介绍人们熟悉的作家时,期刊对作家的定位也有变化,往往会突出其反抗压迫、人道主义等方面。如萧伯纳在1929年的2卷13期《新银星》刊登的图片中被称为“英国名学士”,而在1940年第43期《西风(上海)》中则与威尔斯、赫胥黎的照片放在一起,被称为“英国思想界斗士”。《半月新闻(上海)》1949年1卷1期刊登狄更斯照片,称其为“社会正义战士”。

四、期刊图像与外国文学传播

我国自古就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图文并重更是近现代期刊的重要编辑策略,期刊刊发的外国文学图像,既是外国文学进入中国的最早形式之一,也是外国文学传播的重要部分,同时图像为我们了解特定时期外国文学传播提供了视觉化和空间化的视角,从中可以看出外国文学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特点。

近现代期刊的外国文学图像多围绕作家展开,表现为人或物的静态图像。一般而言,图像作为一种影像,具有“去语境化”的特点,静态图像由于时间链条的断裂,其叙事性也大打折扣,而“要使其意义变得明确,必须辅之以文字说明,或者让它和其它图片组成图像系列”[9]。晚清期刊中的外国作家图像失去了作品的依托,文学性变得模糊,而期刊其他插图中的名人异士、异国风情则重置了一种语境,使其被解读为“东西方豪杰名士”,文学家、作家的身份被淡化。可见晚清时期外国文学最初进入我国,并非由于文学本身的强大影响力,而更多源于当时国人对外部世界之“新”“异”的追求。

“五·四”期刊图文结合的方式重现并强化了作家的文学身份,肖像、手稿、亲友、故居等系列图片展现出作家的生活,多个作家肖像的并置则使读者得以窥见一国文学的风貌。同时这一时期外国作家图像大量出现于各类刊物,可见期刊泛文学化的倾向,以及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时代风气。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国文学插图既出现于文艺期刊中,用以辅助文学译介,也普遍出现于各种生活类刊物中,外国作家成为儿童的励志榜样,成人的饭后谈资,文学色彩淡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外国文学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广泛融入。抗战时外国作家以“斗士”“战士”形象出现,突出其人道主义、反抗压迫的一面,这既是时代的需求,也反映出随着时间推移,外国文学的传播与影响不再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深入融合在一起。

參考文献:

[1]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罗辀重.《月月小说》叙[J].月月小说,1907(3).

[3]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J].新民丛报,1902(14).

[4]西谛.翻译与创作[J].文学旬刊,1923(78).

[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4.

[6]郁.前记[J].译文,1934(1).

[7]编后[J].文艺月报,1933(1).

[8]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88-289.

[9]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9).

作者简介:乔艳(1980—),女,汉族,河北藁城人,文学博士,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跨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中的英国文学译介研究(1917-1937)”(编号:16XJC751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文学翻译与经典建构”(编号:310833170659)有关成果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思潮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蒋承勇①教授访谈录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研讨会邀请函
北京外国语大学:挖掘外国文学优秀研究成果的价值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