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强市发展路径对比

2022-05-13 01:32
商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内陆进出口外贸

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如何稳外贸,将是摆在所有外贸大市面前的重要考题。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2021年,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年内跨过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创历史新高,这一年的外贸增量达到了1.4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外贸额的大幅增长,自然得益于各地区的贡献。随着地方数据的发布,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前十名城市排名也已经出炉。据海关统计局数据,中国贸易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40610.35亿元)、深圳(35435.6亿元)、北京(30438.4亿元)、苏州(25332亿元)、东莞(1524.7亿元)、宁波(11926.1亿元)、广州(10825.9亿元)、厦门(8876.5亿元)、天津(8567.4亿元)、青岛(8498.4亿元)。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上海超过4万亿元,深圳、北京超过3万亿元,苏州超过2.5万亿元,东莞、宁波、广州超过1万亿。总的来看,这10个城市均位于东部,其中,南部占7席,北部占3席。

青岛重回前十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龙头城市和北方重要的外贸城市,其进出口总额长期以来一直占山东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近年来,随着山东经济整体放缓,青岛外贸发展略显乏力。在2020年上半年,青岛进出口总额首次被成都超越。一年后,青岛超越成都,重返前十。

据青岛海关统计,2021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498.4亿元人民币,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5年刷新历史新高,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宁波、广州和厦门,位居第5位,比2020年提升1位,进出口总值比2020年增长32.4%,增速高居外贸20强城市之首,占2021年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

2021年是青岛外贸逆袭的一年,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优势尽显,中日韩消费专区、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国际物流网络形成,青岛制造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布局,国家跨境電商综试区培育基本成势……众多利好加速集聚,助力青岛外贸跨上新台阶。

从数据来看,2021年青岛进口增速要明显高于出口增速:进口3577亿元,同比增长40.7%;出口4921亿元,同比增长27%。进口的超高增速主要受能源资源价格上涨等影响,占据青岛进口半壁江山的大宗商品涨幅明显,如铁矿砂进口总额增长47.8%,原油进口大增87.5%。出口仍以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9.8%和16.6%。

头部交锋

2021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0610.35亿元,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在2021年世界港口100强榜单中,上海港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350万TEU。

此外,上海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经济中心,拥有中国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同时,它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港口机械、钢铁制造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其中,上海与深圳两座头部城市的“交锋”尤为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近20年来,上海和深圳在外贸领域经历了激烈的竞争,冠军也是数次更迭。2015年以来,上海凭借一流的经济规模、产业实力、消费能力和交通渠道,牢牢占据外贸第一城市的宝座,现已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

造成两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从部分维度上看,广东乘改革开放先机,率先享受了外贸增长的红利,但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着良好地理、产业、技术、人才优势的长三角地区极易快马赶上。一个突出例子是,当时,珠三角曾涌现出一波面向长三角的企业迁移潮,人才集聚性和消费市场的规模,均被认为是长三角吸引力所在。

更直接的原因来自两地外贸的内在差异。时任国家发改委外经贸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曾分析,珠三角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与港澳、东南亚地区紧密联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上,直接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循环;而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开放型的经济模式,既与亚欧及其他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又与国内市场紧密联系,既满足内需,也满足外需。

换句话说,比起珠三角高度依赖“外源型经济”,长三角更能做到“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的平衡。中山大学岭南经济学院教授林江曾分析,长三角此种模式,甚至可以做到先内销再出口,本土品牌有在国内的试错窗口,出口也不至于依赖于某个国家、有更大的灵活性。

早在2010年,有媒体就两地外贸差距扩大进行调研时,专家的共识就是,珠三角仍然需要在内源经济上深度挖掘,“内外兼修”才有可能突破现有瓶颈。“双循环”战略格局下,这种趋势将更为明显。

但是,单论出口,第一工业城市深圳才是王道。2020年,深圳在全国城镇工业增加值中排名第一,超过1万亿元。到了2021年,深圳出口总额达1.92万亿元,规模连续29年居内地外贸城市第一。其中,电脑、手机等机电产品出口1.54万亿元,占同期深圳市出口总值的80%。

内陆城市崛起

高增速一方面来自低起点,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内陆城市正在突破“内陆”区位的限制,逐渐与沿海城市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2018年,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李瑞雪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发广泛讨论。他分析指出,内陆城市终于跟沿海地区一样,“站在了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分工协作的前沿,而不仅仅是掩在后者的影子里”。他将这一现象总结为“内陆城市的沿海化”,并认为内陆城市将可能自此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

支撑其观点的是当时在成都、重庆、武汉、郑州、西安等多个内陆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依靠中欧班列,内陆城市纷纷搭建起中国前所未有的“国际铁路港”——与传统的火车站不同,各国际铁路港不仅争取港口的国际和国内代码,以作为国际运单上的到发港,而且围绕铁路港,各地还规划建设了包括保税物流中心或综保区在内的物流园区。

一切与海港几乎如出一辙。

去年,“无中生有”的铁路港不仅成为疫情下逆势大涨的货运渠道,而且在各地进出口当中已占据重要席位。以中欧班列(成渝)为例,去年开行量超过4800列,开行线路可通往欧洲超百个城市。自开行至今,实现进口贸易额超过7000亿元。

内陆城市以交通破局的情形同样出现在航空领域。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在货邮吞吐量前十的机场中,郑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内陆城市均榜上有名。去年,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70万吨,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6位;其中 ,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突破54万吨,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5位,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北京的贸易总额已超过了3万亿元,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进口额已经超过了2.4万亿元,是出口额的近四倍,贸易逆差为1.82万亿元。这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很多机关单位和企业总部,它们通常在全球采购后再发往全国进行配置,增加了当地的进口总额。

此外,苏州作为内陆港口,贸易实力也位居中国城市前四位。根据苏州海关发布的全市外贸进出口情况,据统计,2021年苏州实现外贸进出口25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到了2021年,苏州进出口总值分别占全国和全省的6.5%和48.6%。出口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进出口位列第四位。而苏州的这些贸易成就,主要是基于其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区域优势。

制造业转型

进入2022年,全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此前表示,叠加近期疫情反复、全球系统性风险上升、国际供应链加速重构以及全球供应链紊乱等问题,“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对于各个城市而言,如何应对?

着眼于下一阶段的开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李志鸿、梅冠群不久前也撰文指出,要积极维护完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培育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增强经济的内生循环和抗风险能力。

当前,不少城市已开始转向,发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信号。

比如,就在不久前,外贸大市广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制造业立市”。 广州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一线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但其贸易实力并不突出。目前,廣州的贸易总额位居全国第七。即使在广东省,广州的贸易数据也低于深圳和东莞,仅排在全省第三位。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2021年,广州市贸易总额为10825.9亿元,同比增长13.5%。至此,广州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成为中国第七个万亿外贸城市。其中,广州的出口额为6312.2亿元,进口额为4513.7亿元。此外,过去一年,广州的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链较长、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达5969.7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比55.1%。

而以数字经济闻名的杭州,则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2021年,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首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10.6%,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

放眼2022,全球疫情起伏反复,我国经济率先恢复的相对优势和基数效应可能减弱,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如何稳外贸,将是摆在所有外贸大市面前的重要考题。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内陆进出口外贸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内陆移民(外二首)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