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2022-05-13 01:52黄小小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品读现代诗歌审美

黄小小

摘 要:现代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现代诗歌具有语言凝练的特点,教师应找到合适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理解现代诗歌,体会现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内化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诗歌教学,学生感悟诗句所积淀的丰厚的人文特性,提高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培养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

关键词:现代诗歌;品读;赏析;审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能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在教学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诗似乎更难理解,也更难讲解,因而,现代诗教学大都停留在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和中心探讨,这是对诗歌的一种肢解,也不容易使学生亲近诗歌、学习诗歌,所以“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也成了很多教师的教学难题。

一、透过诗歌艺术,了解生命,洞悉人生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表现真实的情感,传达真实的心灵,是诗歌生命的所在,灵魂的所在。所以,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正是诗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考。如果学生通过读懂诗人,了解生命,洞悉人生,唤醒自己人生的价值,那么,诗歌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因此,笔者在现代诗的教学中,首先是以印发资料、学生自主查找信息、教师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知名的现代诗人的生活和追求,并且通过课堂讨论、分组介绍等,拉近学生和诗人的距离。毛泽东的大胸襟大气度,徐志摩的深情与唯美,闻一多的爱国热血和执着,余光中的淡然与柔美,冰心的纯洁与爱心……他们都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对生命诗性的理解,透过这些,学生进行了一次对生活的审美对人性的反思,因而,诗歌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

现代诗的教学需要激情,需要发现。语文教师应站在诗人的高度,用浪漫主义情怀教诗。要启发学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开放式的解读首先应该是一种深度而准确的讲解,不能只是泛泛而谈,更不能是离题的解读,而应是一种细读。这就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历史现实和文化内涵等因素,以及字句中复杂幽微的意蕴。

有些教师往往把一些饱含情感、极为感性、意味无穷的诗歌程序化,把传达丰富细腻感情的灵性美简单化为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符号,要求学生能记住所有知识,而思想的深沉、语言的美感、情感的撞击、精神的愉悦等等都被稀释。所以深度准确的解读应放在第一位,不是浅显的阐释,更不能是离题的阐释,或是断章取义、只顾字面意思。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所以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

三、用审美规律激活诗歌教学

(一)“美读”,与诗歌零距离接触

品读诗歌语言仅靠教师讲和分析是不够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语言更富有活力,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在“读”的指导上,笔者还将其表述为“读—朗读—美读”三个层级,以美读为依归。“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用美读法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教学也不能违背诗歌最本质的审美规律。在大量的反复朗读中,学生会渐渐地惊异于文字的奇妙组合,领略汉字的意韵,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韵,从而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品读诗歌的抒情美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是诗人在生活中情感积累的宣泄、流露。比如《沁园春·雪》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从“无数英雄”中列举出秦始皇、汉武帝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联系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客观评价了他们的功过,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满豪情的结尾,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三)捕捉诗歌的意象美和形象美

在诗歌创作中,现当代诗人都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意象和形象,赋予其美感。诗中的意象可能是一件物,或是一幅画,有的诉诸视觉,有的诉诸听觉,它们都能诱发读者自由想象和联想。在诗中,无论是什么意象,诗人必然赋予其思想意义,赋予其艺术感染力。在鉴赏诗歌时,鉴赏者应该抓住生动具体的意象、形象和画面去分析诗歌的意境。

如笔者在教余光中《乡愁》一诗时,抛开条分缕析的传统教法,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布置一道作业: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找出意象,思考愁思与意象的关系。学生在阅读赏析中都能找到相关的意象,如“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用物象表达了心中的“愁”思,据此,再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上的距离的意象赏析阅读,学生对诗中深深的乡恋产生浓浓的回味,诗的隽永意境便存于胸襟。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在鉴赏现当代诗歌时,只有把握好诗歌语言的精美性和韵律美,才能领略到诗歌的妙处。例如教学何其芳的《秋天》,此诗语言精练,看似寻常口语,但这不露雕琢的痕迹随着诗人的情感律动自然抒写出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品读。

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饱食”运用拟人写丰收之景,“栖息”意味隽永,运用拟人手法。又如渔家秋景图:“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五)探寻诗歌的意蕴美

诗人善于借歌咏某一景、某一物寄托某种意蕴。比如教学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滿“爱心”的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诗人借“雨说”,传达对儿童的祝福,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所以,阅读现当代诗歌时,不能满足于理解诗歌的表层意思,一定要仔细琢磨诗歌的内容及其深层的意蕴,只有挖掘到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的底蕴,鉴赏到诗人深蕴于字里行间的情感、精神,才能领略诗人的匠心巧运,才能领略诗歌的意蕴美。

参考文献:

[1]李弗不.10句最经典的现代诗赏读[J].阅读与写作,2009(04).

[2]李建国.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J].情感读本,2017(27).

猜你喜欢
品读现代诗歌审美
从现代诗歌的核心要素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和谐课堂魅力语文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