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13 02:26李笑稚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5期

李笑稚

【摘要】目的:对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所接诊的急危重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管理组采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管理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01);管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1, P<0.05);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9.36±4.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9.33±4.15)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13.447, P<0.001);管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4, 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予以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且患者满意度高,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常规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5-0144-03

在医院所有科室中,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室,同时也是拥有诸多抢救设备、对护理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科室[1]。重症医学科所收治的均为急危重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有比较高的要求,若在护理工作中出现轻微差错,将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注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实现早日康复。临床上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一般是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但该种护理措施缺乏系统性,且不够全面,因而极易出现不良事件,继而影响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2]。临床研究指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能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且对患者疾病治疗极为有利[3-4]。本研究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急危重症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以探析该种措施的临床实践价值。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120例,均抽取自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所接诊的急危重症患者,按随機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管理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患34例、女患26例;年龄22~67(41.25±4.69)岁;疾病类型:22例为脑出血、16例为重症颅脑损伤、17例为急性心衰、5例其他;发病时间1~5(2.95±0.49)h。管理组60例,其中男患32例、女患28例;年龄21~68(42.11±4.62)岁;疾病类型:20例为脑出血、15例为重症颅脑损伤、19例为急性心衰、6例其他;发病时间1~5(2.95±0.49)h。比较上述两组基本信息,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展开组间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1)符合急危重症的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齐全;(3)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患者;(2)精神异常患者;(3)认知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如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若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做出相应的干预;为患者提供干净、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有助于保证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护理服务,如指导其用药等。

管理组患者采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首先,团队组建。组建一支包含多科室(如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以及 ICU 等)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团队,且开展有关急危重症疾病的急诊护理知识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责任感。其次,确定护理指标。通过查阅相关疾病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列举此类疾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团队职业技能:团队内各成员应熟悉急危重症的抢救方法,且清楚了解疾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可能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同时详细掌握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内容,以便在患者发生危急情况时能及时予以有效的处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继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为其身体的早日康复,及避免再次遭受疾病折磨而提供有力的支撑。

(2)加强物品整理:依据物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其分成两大类,即无用物品与有用物品,将无用物品及时予以移除,以便整理出更多的空间安放有用物品[5]。随后,结合物品的用途及使用频率等,对有用物品进行科学整理及摆放;将较为常用的物品放在显眼的、容易拿到的位置;在物品上贴上相应的标签,如药品,随后将其放置在相应的抽屉中,并标注好类型、数量以及有限期等,定期对过期药物进行清理,及时补充不足的药品;对各项急救器械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若发现其存在故障,需第一时间更换或维修。

(3)注重环境卫生:每日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洁,定时清扫地面,以防地面有水渍或其它污渍,预防跌倒事故的发生。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病房内所产生的各种医疗垃圾,需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制度进行处理[6]。除此之外,需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因外界因素而引起的医院感染。

(4)预见性护理:针对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尿管相关性感染等),护理人员可做好预见性护理措施。为避免发生导管感染,应做好相应的导管管理,同时每日对其会阴处予以清洁,确保尿管顺畅;对患者的尿液颜色进行观察,若存在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在将尿管拔出前,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若其尿液顺畅,则可拔出尿管。若患者需留置静脉针,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酒精消毒,且以无菌纱布加以固定,在结束治疗之后,再以生理盐水予以冲管处理,避免发生堵塞[7];在静脉用药过程中,需留意其是否出现药物渗出。对正在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口腔护理;引导其保持正确的体位,且对其予以人工气道湿化与温化处理;此外,还应强化对患者的鼻饲护理,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在发生异常症状时予以有效处理。

对导管留置患者,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其穿刺点周边状况,留意有无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的发生;对患者予以血培养,并密切留意检查结果;若发现置管部位存在压痛、发热等症状,应对置管部位进行全方位且细致的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8]。如若发现患者出现感染性炎症,需第一时间告知医师,同时撕开表层辅料,对置管周边皮肤进行观察。除此之外,为避免压疮的出现,应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因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9]。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与记录,且开展组间对比研究。

(2)护理质量评估:对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情况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包含四个方面,即药物管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沟通服务,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理想。

(3)护理满意度评估:依据医院住院部自拟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展开调查,满分为100分,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60~74分为较为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等于前三者百分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 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 t 检验。若 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急救费用等指标对比

管理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管理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4/60);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67%(13/60)。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护理质量情况对比

管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9.36±4.02)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9.33±4.15)分。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13.447,P<0.001)。

2.4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管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56/60);對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33%(47/6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对医疗水平、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家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而先进的医疗设备、专业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护理服务等,对疾病的救治尤其是急危重症的救治,十分有利[10]。但是要给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是现今临床上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予以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能对影响急危重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加以改善,健全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11]。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可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比如对置管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严密观察,注意其穿刺点周边皮肤的变化;对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予以口腔护理等[12]。通过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加速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同时还能减少疾病治疗的费用。可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咳痰方式,促进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顺畅。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管理组患者护理后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差异;该结论与韩雪迎[13]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中30例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结果显示器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费用均低于另外30例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对加快急救速度,缩短急救时间,促进患者身体好转,缩短住院时间,并最终减少急救费用,可起到积极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实施,使工作人员对疾病及其并发症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在第一时间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时为其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如此一来则缩短了患者救治的时间,从而促进其身体早日康复,早日出院。

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管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67%比21.67%),存在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同王香等[14]人的研究结果相近,其研究中52例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急诊重症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9%,而另外实施一般护理管理的52例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组间差异显著。由此表明对急危重症患者予以管理组所用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较高的安全性。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实施,使得影响患者的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改善。护理人员经由对穿刺处皮肤的观察、体位护理等措施,能有效的避免或者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除此之外,管理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有明显差异;这意味着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管理组所用措施,能在一定程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在护理满意度上,管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比78.33%),有明显的差异;这意味着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选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如此一来能促使患者更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急危重症患者予以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效果明显,不但能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缩短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还能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更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萍,苏真娇,刘春燕,等.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实践[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2):170.

[2] 李红梅,王晓静,刘双萍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影响分析 [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1):74-76.

[3] 常晓媛,赵静 . 试述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9):197.

[4] 董丽娜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3):163,169.

[5] 赖伟玲,王俊伟,郑斯琦 . 研究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44-145.

[6] 郑兰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3):163-164.

[7] 王晶,田晶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4):72-73.

[8] 刘俊伶,赵丽,蔡莉,等 . 分级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CT 检查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实施与成效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35):2741-2746.

[9] 马忠莹,桑恒,孙明旭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5):42-44.

[10] 申晓银,哈拉木吉 . 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评价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7):242-243.

[11] 夏泽燕,惠晓芳,徐昌盛,等 . 实时护理质控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J]. 职业衛生与应急救援,2020,38(6):650-652.

[12] 徐秀萍,吴辉,徐琼娜,等 . 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3):112-114.

[13] 韩雪迎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临床研究,2018,26(3):116-117.

[14] 王香,马小香,王鲁娟,等 . 急诊重症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研究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164-165.

(收稿日期: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