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在宴春吃早茶

2022-05-13 05:26马温
金山 2022年5期
关键词:汤包早茶镇江

马温

和简朴低调的门厅相比,宴春吃早茶的二楼接近于辉煌。

枝型吊灯古典主义地照耀着二楼大厅。

为什么是古典主义?因为它不是雪亮,因为它柔和温暖,就像清晨的空气,是可感的亲切的粗颗粒。

“是日也天朗气清”,说的是黄昏的空气,经过一天的过滤,到了这个时分,空气有了细腻光泽,在會稽的一条溪边,王羲之招呼朋友坐下,开始玩曲水流觞的游戏。

再迟片刻,空气的品质会比黄昏更佳。轮到苏东坡出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他不但有美景易逝的感慨,还有呼朋引类的冲动,结果是,他在赤壁之下组织的一场率性宵夜竟让无数后人为之折腰。

王羲之的黄昏、苏东坡的月夜,都是历史的遗存,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样的文化遗存对镇江而言,就是早晨。

早晨,空气刚刚苏醒,各种想法云蒸雾霭,各种憧憬交相辉映,各种邀约眉来眼去,少长咸集,笑语杂沓,茶香馔美,笼屉堆高,都集中在茶楼酒肆。

镇江的茶楼酒肆,林林总总几千家,辨识度最好的就是宴春。号称百年老店的,全镇江独此一家。

宴春是镇江餐饮江湖的年轮。沿着这株参天古木的根系,镇江的餐饮文化史一直上溯到前清。是有据可查,不是源于传说——因为宴春就在那儿。

“宴开桃李园中一觞一咏,春在金焦山畔亦雨亦晴。”就是在这样的觥筹交错、迎来送往中,宴春成为镇江文物级别的一家老字号。而它的百年历史,又化为镇江人的每一个普通早晨。

镇江人的一天是从哪里开始的?——宴春。镇江最著名的口头禅是“到宴春吃早茶”。这里,我要特别声明,并非镇江人的每个早晨都这么闲适丰盈,但每个镇江人心向往之的就是这一种有滋有味的慢生活。

虎年正月最后一个周末的早晨,置身宴春二楼,感受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记忆。灯光暖暖的,有点泛黄,这种色调天生带有怀旧情绪,让我想起老灯泡,想起飘忽的晨雾,想起江南水乡临河的老茶馆,那一把有了年代的铜茶壶,炭火在炉中啪啪直响,而窗外的流水平静无纹。宴春的枝型吊灯并没有逼真地还原老茶馆的那种质地,它所起的作用是挑逗和引诱,让我在都市现代性的建筑空间里产生某种摇曳不定的梦幻联想,以为自己正在老派的乡村茶馆里消磨岁月。时间走进这样的空间,也就明显变慢了。

济济四十桌的大厅,一桌挨着一桌,都坐着人,有的在吃,有的在点,有的在等约好的人……

“这边请。”有人招呼我们入座。是吴荣生。

不须我介绍了,他就是宴春的老总,今天约我们吃早茶。

没有特别的含义,就是聚一聚,说说话。吴荣生什么人没陪过?高矮胖瘦、各行各业,到了他这儿,看到的都是一张张笑脸。

这一张张笑脸中,有的是老友相聚,隔着我们两桌的那一桌,每个周末都来,不请不约,正好一桌;有的是家庭小聚,临窗的一桌,祖孙三代,一家六口,两个小孩,一大一小,吃得正欢;有的独自一人,看着手机品着茶;也有我熟悉的,那个蚕桑专家,已八十高龄,对我说,刚参加完一个公务活动的核酸检测,不回去了,就在宴春吃早餐。我看了看,他点了三笼汤包、一盘肴肉。

菜单上有几十个选项,我们选的是“三大件”:白汤大面、蟹黄汤包和水晶肴肉。面汤的浓香感人和汤包的娇喘吁吁,我就一笔带过了,我想在这块肴肉面前放慢我的叙述节奏。肴肉很厚,厚到你已没法用筷子轻松地将它夹住,你瞥一眼同桌,他们也遇到同样困扰,你的心态恢复正常,开始很有耐心地用筷子打破肴肉的矩形结构,将它分解成小块,搛起来,蘸上醋,再送入口中。咀嚼的时候,我警告自己“把嘴抿紧”。社交场合,总得额外装一装文明人。

吴荣生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和肴肉“斗法”。战斗结束了,他告诉我们:“在镇江的早茶市场上,这块肴肉是最重的一块,足有一两,它又是最便宜的一块,只卖六元。”

“为什么?”

“因为我是宴春。宴春的口碑来自消费者,我要回报他们。”

金字招牌是剑鞘,这是企业的软实力;藏在鞘中的宝剑,它的锋利程度是企业的硬实力。作为宴春老总,他必须内外兼修,既能擦亮剑鞘,又会磨砺剑锋。

做到这一步,很难。

很难的事遇到了执念很深的吴荣生,这就有了故事。

他喜欢看《大宅门》《乔家大院》《天下粮仓》。反复看。家族的兴衰,家业的沉浮,责任如何担当,薪火怎样传递,小道理连通着天下大道,每次看都被带入,每次看都有心得。这个管理着一家享有历史荣耀的企业的人,在从历史中滋补自己。

百年沧桑,那是厚重的历史。非得抽到一根上上签,才能和这样的历史对接。当我们说到抽签,我们其实是在说偶然性;当我们说到偶然性,我们其实是在表示羡慕与……羡慕。

黑马疾驰而过,只有一个人抓住它的鬃毛翻身上马,这叫抓住机遇,之后的事,马怎样狂奔骤停,怎样尥蹶子甩人,这名骑手撞疼几根肋骨,惊出几身冷汗,皆被我们忽略不计,我们只羡慕他的幸运。

吴荣生当然是幸运的,他自己也感恩这种因缘。一个人的生命通常是薄薄的,不具有纵深感,而当他有幸和宴春这样具有深邃历史感的企业对接之后,他的生命也因此有了厚度和张力。

回到此前那一刻,肴肉端上来了,他问是不是很难夹,我那个动作一定被他看到了。他好像要帮我分析夹不起来的原因,他比画着对我说:“切这么厚,有点儿……实惠得……不太方便了。”

“不会影响利润?”

“不会,我有空间。”

“空间”这个词,这次小聚他提到好几次。

空间就是竞争的承受力,空间就是让利的底气,空间就是化解难题的技巧。

还不是虚的,是实实在在的空间。多大?500吨级的自用冷库。

猪肉的市场价有一个规律,过完春节就开始下滑,到了年中又开始上扬。宴春的优势,一有冷库二有钱,肉价降到低点就瞅准机会买进,将冷库塞满,全年就不愁了。涨价的浪头打不到宴春,而其他小企业就躲不掉了。宴春早茶供应的肴肉又大又便宜,根本原因就在这儿。

随着企业的发展,500吨的容量不够了,冷库还要升级和扩容。吴荣生说他昨天专程到安徽滁州,就是去买冷冻机。

滁州过去叫滁县,欧阳修在那儿当过太守,“环滁皆山也”,是欧阳修的散文名篇。那座山叫琅琊山,吴荣生有没有到醉翁亭里坐一坐呢?忘记问他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一种心情。

和他交往多次,这次他显得特别轻松。首先是话题轻松,一些大字眼,形势、挑战、疫情、展望都没有出现,说的都是细细碎碎的事;再就是他的表情也轻松,有些瞬间要是能拍下,真可以做成表情包。

说到今年的春节市场,吴荣生竟有些陶醉了。宴春的肴肉卖得特别火,来不及供应,顾客排着长队,货刚到就一扫而空。

不仅如此。

去年10月,吴荣生以宴春酒楼董事长的身份,携宴春肴肉参加上海大世界品牌活动“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節”。活动中,“非遗美食项目无疑是最吸引人的部分”。这句话,不是吴荣生说的,而是媒体的点评。下面一段文字,就是来自媒体的权威报道:“逛一逛,吃一吃,将是多么惬意的游玩体验。在上海大世界开放式中庭,以沉浸式的消费场景,汇聚安徽符离集烧鸡、江苏镇江肴肉、浙江传统糕点、上海真老大房、国际饭店等老字号美食,不仅能大快朵颐,更能现场观赏或体验各种乐趣十足的美食技艺制作过程。”吴荣生把宴春肴肉带到了上海,上海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宴春肴肉了。今年春节,数以吨计的肴肉产品运往了上海。

南京、扬州和泰州的超市也能买到宴春肴肉,春节前夕,宴春更是增加了发货频率。这得益于宴春的“走出去”战略。宴春肴肉作为江苏知名伴手礼亮相南京、参加全国老字号展销等活动,肴肉是镇江的名片,宴春肴肉热销全国的拉动效应,也在行业内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宴春从最早的工业化到如今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者越发感受到,老字号所焕发的年轻魅力。

同行来找他,说你家的肴肉就涨个价吧,你涨了,我们才能涨啊。吴荣生可以涨,涨了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但他坚持不涨。宴春成了肴肉这一行的价格天花板。这是有良心有温度的天花板。潮起潮落,站住脚的企业都是有灵魂的。你可以把灵魂理解为向善、坚守和道义。

宴春的发展不是孤军奋斗。从国家层面讲,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餐饮企业面临一个良好的消费空间;国务院出台减费降税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从地方层面讲,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多次出台激励消费措施,尤其是市委马明龙书记,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率先到餐饮店吃一碗锅盖面,极大地提振了市场消费信心;市商务局邀请省餐饮协会举办“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为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劲造势;还有同行的关爱,在连续四届担任市餐饮协会会长的情况下,一致推选他继续担任会长。不仅如此,吴荣生还再次当选京口区人大代表。

打拼这么多年,让吴荣生感到欣慰的是,宴春肴肉和汤包都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当代社会,向有用、好用、好看、好玩、好赏、好吃的产品转化,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素的关键所在。

新华社2月20日消息: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成为增进全民族历史自信与历史认知的重要源泉”。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生产生活、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衔接……”

吴荣生说,宴春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作贡献,持续引领长三角非遗活态传承新模式,以开拓创新的坚守,让宴春肴肉和汤包始终活跃在市场,活跃在百姓中间。说到这儿,他的手划了一个圈:“要让宴春永远辉煌!”

猜你喜欢
汤包早茶镇江
Taizhou Morning Tea
扬州早茶的烟火气
独爱早茶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品早茶、吃火锅、撸串儿 大理至川渝150万人乘高铁“快旅漫游”
做汤包
汤包、豆皮风靡武汉三镇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第九届宜宾早茶节品介展销活动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