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之“悲智双运”思想的现实意义

2022-05-13 05:29秦传利
西部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观音

摘要:“悲智双运”思想是观音菩萨信仰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在实践修行中亦占有主导地位。佛教经典《普门品》从弘深誓愿、能力、显化、方法、感应等方面,描绘观音救苦救难的信仰体系,阐述了其慈悲精神;《心经》展现了观音的般若智慧,表明“性空假有”的中心思想,教导众生以般若法门为法,认识诸法皆空,达到度一切苦厄的目标。“悲智双运”思想体现的解救芸芸众生的品格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有着相同的内核,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社会的不断运转中可发挥不可忽视的教化功能。

关键词:观音;慈悲;般若智慧;悲智双运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8-0167-04

在中国的大乘佛教传播与表达中,大数民众最先接触的是菩萨信仰。大乘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的开展都是围绕着菩萨的理念、修行和解脱来进行的,所以菩萨信仰是大乘佛教基本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大乘佛教把成佛救世、普度众生作为目标,“上求无上菩提,下度无边众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也是菩萨的基本品质。智则上求无上菩提,以般若①智慧断一切烦恼,求得无上正等正觉;悲则下度无边众生,以大慈大悲引导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深入佛海。这种以悲与智相结合而度化众生的策略又称之为“悲智双运”。“悲智双运”思想是菩萨信仰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在实践修行中亦占有主导地位。

中国主要有四种菩萨信仰, 分别是观音菩萨信仰、文殊菩萨信仰、地藏菩萨信仰和普贤菩萨信仰。在这四种菩萨信仰中,观音在中国信众中信仰人数最多,影响最深,结缘最广,故以观音菩萨信仰为最。观音是观世音的简称,又名观自在,旧译为光世音。与观音信仰有关的思想最早是在汉代时期传入中国,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流行的菩萨信仰。根据传译的观音信仰经典,可以把观音信仰划分为般若系统、救难系统、华严系统、菩萨行系统等七个系统[1]214。慈悲与智慧作为观音菩萨的基本品格在观音信仰系统中更具有典型性。观音信仰七个系统中的救难系统和般若系統主要表达了慈悲与智慧思想。作为救难系统和般若系统的主要依据经典《普门品》和《心经》直至今日依然流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体现了《普门品》和《心经》依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普门品》和《心经》为例,阐释观音信仰的般若智慧与慈悲救度,以及般若智慧与慈悲救度相互结合而体现的“悲智双运”思想对现世生活所起到的影响。

一、观音菩萨的慈悲救难精神

西晋时期,中国传入了系统的救苦救难观音信仰体系。一般来说,宗教的传播最初是由翻译经典开始的,观音信仰的传播也是如此。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光世音菩萨普门品》是西晋时期救苦救难观音信仰的主要理论经典,后秦时期的鸠摩罗什在最初流行的光世音菩萨的基础上重译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1]221。当时译经声势浩大加之鸠摩罗什的译本文笔流畅、内容清晰,获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同,由此,该经典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救苦救难的观音信仰也因此传播于全国各地。时至今日,鸠摩罗什所译的《普门品》依然是最流行的佛经之一。

《普门品》通过佛与无尽意菩萨的对话,以举例与譬喻的方式主要阐述了观音菩萨名号的因缘、以何种形式度化众生以及赞叹观音菩萨的功德等内容,从观音的弘深誓愿、能力、显化、方法、感应等方面,描绘了救苦救难的观音信仰体系。救难观音信仰的基础是慈悲,慈悲也是整个观音信仰的中心,是观音信仰成立的前提。观音菩萨具有慈悲救度众生的宏深誓愿,即使在过去无量劫中已成佛道,依然现菩萨身来济渡众生。菩萨赞中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即是称赞观音菩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现身救度一切众生,体现了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精神。《普门品》中“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待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2]58等多处经文皆在赞叹观音菩萨的弘深誓愿,当知观音菩萨功德无量。

释加牟尼把人生的苦恼总结为八苦,众生受诸苦恼,也分为一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多人受一苦、多人受多苦等多种形式。观音菩萨发显威神之力寻声救苦,解救陷入苦难的无量百千万亿众生。为方便救度众生,观音菩萨化现三十三种身为众生说法,“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2]57。即是指观音菩萨具足了神通威力,以智慧方便现身在有需要有苦难的各个地方。

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救苦救难。观音之悲能拔苦,若有众生陷于水难、枷锁难、刀杖难、黑风难等七难中,即使只有一个人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音菩萨也会即时现大威神力,救诸众生脱离七难之苦;若有众生归依观音菩萨并且每日恭敬顶礼,便可灭利欲心、嗔恨心与无明心,即解贪、嗔、痴三毒。观音之慈能予乐,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诚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以求子女,观世音菩萨便会予以福德智慧之男和端正有相之女。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与送子观音最为人们所熟知,其慈悲智慧、有求必应的形象深入人心,也逐渐有了各种不同的造像。诸众生闻观音菩萨名、称观音菩萨名乃至常念、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是以相信观音菩萨为前提。众生一心称名、供养、礼拜观音菩萨或诵经而与菩萨感应,观世音菩萨才会以真身妙力显现三十三种化身教化调伏众生。

救苦救难观音信仰是最流行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信仰体系,是观音信仰最核心重要的一部分。观音菩萨家喻户晓,人们若有苦难就会想到求助于观音菩萨,以获得观音菩萨的保佑。只要“一心”称名,便会获得观音菩萨的救度。观音菩萨对待众生如同父母之爱子,故两者之间的感应如同母子之间的感应。感应并不是随机变化而是根据机缘的成熟与否决定,一般分为四种:若众生在过去世种下善根,于现世机缘未成,则为法身受益;若众生在过去世种下善根,于现世机缘已成,则在当前感应获得利益;若众生在当下于身、口、意修行精进不懈,也能当前感应获得利益;若众生现在一生精进修行,积累善业,也能在未来世获得利益[3]。众生有感,菩萨有应,观音菩萨以感应的方式引导众生改过自新、去恶存善。《普门品》从观音菩萨的弘深誓愿、显化、感应等方面阐述了救难观音的慈悲精神,救难观音不仅具有大慈大悲的品质更是以其独特的智慧引导众生脱离苦海。

二、观音菩萨广度众生的般若智慧

观世音菩萨具足菩萨事、显神通威力,以方便之法广度众生皆是以般若智慧为基础的。在众多经典中都讲述了观音菩萨是已获善知识的般若智者,尤以《心经》阐述观音般若智慧最为著名。《心经》是众多经典中专门展示观音独有般若智慧的经典。最流行的译本是玄奘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此经文中,囊括了般若经的主要义理内涵,把般若经凝结浓缩为二百六十字极为精悍的精要之作。

《心经》首先强调了观音是一位具足般若智慧的大菩萨,且具有救度一切苦厄的弘深誓愿。继而表达了般若经“性空假有”的中心思想。提出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相即观。整篇经文脉络以“空”为着手点,依般若缘起性空论为基点,依次阐述了五蕴、十二处、十八届三科、以及十二因缘、四谛等物质与精神世界皆是“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空无自性。诸法因缘生,宇宙万物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相互之间皆是由因而生或者说是依条件而生,所以一切物质以及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始终如一的自性是不存在的。故知,一切物质现象之万法皆是“性空假有”,一切法之五蕴、十二处、十八届、十二因缘以及四谛等皆是流转无常、缘起缘灭的。缘起而生“色”,“色”无自性且迁流不住故空,以故可知“色不异空”。诸法由因缘而生,空无自性,故“空”是诸法的基本的、普遍的性质。不能离开诸法而讲空,是故“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说明色与空并不是对立的存在。诸法由缘而起,空无自性,诸法之“有”又由缘和合而显现出来,所以色与空不仅不是对立的存在而且还是统一的一体。诸法由缘而起时,空性即存于诸法之中,是故“色即是空”。“空”不是空无所有,是性空,是体空,是故“空即是色”。

如何理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并非一无所有,它并没有否定有的存在,但有是“假有”,如镜中影像,是一种非有非无的存在。龙树的三句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4]。即是阐释了如何看待空与色。龍树以中道的角度认为众因缘所生的法只不过是借助名字而存在,其自性是空。所以诸法“有”又“非有”,“无”又“非无”。只有以中道之义才能正确理解色空相即的观音般若的核心思想。《心经》以循序渐进渐进的方式阐释诸法空相。显现心无挂碍和无有恐怖之果,最终求得无上菩提,获般若妙智,证成佛道。

《心经》言简义丰,阐述了观音菩萨具足般若智慧,证悟了世间与出世间的最高真理,观照到一切法的真实相貌为诸法皆空,最终脱离无明烦恼以至涅槃。观音菩萨以般若为指导,故虽然起万行,但无有执着、身业清净、身得庄严。故观音菩萨以此来教导众生,以般若法门为方法,认识诸法皆空,破无明断烦恼,最终达到度一切苦厄的目标。所以《心经》不仅阐释了般若学的中心要义,同时彰显了观音慈悲救度、自利利他的精神品质。

三、悲智双运

观音菩萨无处不在、无时不现、循音救苦的救难定位符合一切皆苦的人生需求,人的需要一般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的是满足人的客观生存条件;精神需要则是对于客观生存条件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于客观问题的解决。若众生遇到生、老、病、死等客观外在的当下现实苦难时,一心称观音菩萨之名,观音菩萨不但会循音即时救度,使众生得到解脱,而且观音菩萨即时解决当下之难后,又会以“般若智慧”为指引,度众生脱离“贪、嗔、痴”三毒,从精神层面度化苦难众生。悲与智相互作用,使众生认识到世界的真实面貌。

观音菩萨发菩提心,修耳根圆通法门,观照音声获般若智慧而达证悟。观音从修“闻”法门开始,观照音声,进入识流后观照六根清静、五蕴皆空,当修行渐入佳境,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认识到生死与涅槃无分别,证入“十方圆明”,意识到众生与诸佛同觉共悲即是众生与诸佛同体,而得解脱[5]。若众生发菩提心,依观音菩萨之行,修观音法门,精进不懈,则会提高自己的境界。从最高境界上来讲,可得无量功德,具足智慧与慈悲,自度度人。最低境界也可以对于自身的烦恼进行消除,解决各种困难。

上求无上菩提即是般若智慧的解脱之道,下度无边众生即是大慈大悲的实践之行,慈悲与般若智慧是观音菩萨比较典型的两个特征。一方面来说,慈悲救度的实践之行是以般若智慧理论作为指导的。观音菩萨修行深般若智慧,观照色、受、想、行、识五蕴皆为空相,乃至智空与得空。体认到诸法空相的性质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显示得心无挂碍与无有恐怖之果,证入涅槃。观音菩萨强调若众生依深般若智慧修行,则得无上正觉,能除一切苦,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观音菩萨以般若智慧为理论教导众生修习观音法门,一心称念观音名号乃至礼拜供养,借助观音的慈悲神通威力脱离苦海而得解脱。

从另一方面来说,理论的正确与否和价值性的标准,实际上是在实践的践行中决定的。所以慈悲救度又是获得般若智慧、证无上菩提的必要条件。大乘佛教不但要断除自身烦恼,更是把救度众生作为目标,共同创建佛国净土[6]。观音菩萨作为大乘佛教的外在表现者,更是以菩提之心,广度众生当下现时之难。“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衣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2]众生不生疑惑一心称念观世音,最终与观音感应获得救度的事例体现出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是真实不虚的。观音菩萨循其音声,救诸众生于七难八苦,成就大慈大悲的观音法门。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慈悲与般若智慧相互结合所表达的“悲智双运”思想既能体现出观音菩萨的理论特色,又能落实到现世人生救度一切众生。

四、对现世的影响

观音信仰在大乘佛教信仰领域一直处于一种领先的状态,民间流传的“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即可显示出观世音菩萨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之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信仰之所以在大众中广为流传,是因为观音信仰所体现的实效性、简易性、可行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对观音名称的解释,更体现在观音救度的实践中,最直接的表现即是从古至今记录的观音显灵感应事例。观音菩萨本是救苦救难的形象化身,有着无边的神通法力,不但救现世苦难而且给予幸福安乐,所流传的感应事迹也都是反映了广大群众最普遍、最基本的现实苦难。所以蕴含的“悲智双运”思想亦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教化作用。

观音菩萨的“悲智双运”思想既重视解决现实问题也重视提高精神境界,主要是指度人的方式方法。但对于众生来讲,“悲智双运”思想更多的是自我修行的方式方法,主要表现为福慧双修。修福可以每天精勤诵念观音菩萨、礼拜、供养观音菩萨或送《普门品》等观音经典来求得感应、获得福报、安度苦难,也可以用慈悲平等无二之心对待他人,做善事,修善行,以达到与观音菩萨的慈悲相通。甚至人们随时携带观音像挂件等舉动也是修福的行为。修慧即是体认诸法实相,获得最高的真理,证入无上菩提。其中所体现的平等观、善恶观、修行观等佛教伦理观念与善与恶,好与坏、正与邪以及道与非道等基本传统伦理范畴交相呼应。不仅弥补传统思想道德的不足,还培育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从而引导信众进行修行,最终去恶从善达到成佛的解脱境界,同时在现实的社会中可以辅助教化民众。

观音菩萨的“悲智双运”思想对于民众的心理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人们遭受生老病死等客观苦难时,观音菩萨的存在不但会增加受难人们心理上、精神上的信心,同时也会获得观音修行群体的客观物质帮助。现在中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等方面高速发展的时期,各方面生灭更替的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 人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面临着各种困难,使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观音菩萨首先可以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其次可以依“悲智双运”思想的指引提高自己本身的境界、能力以及态度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所以说,观音菩萨解救社会中的芸芸众生的品格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有着相同的内核,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社会的不断运转中起到了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

注释:

①般若是一个宗教术语,梵语Prajna的音译。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2]妙法莲华经:卷7[M]//大正藏:第9册.鸠摩罗什,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3]宋道发.清净为心皆补怛  慈悲济物即观音——观音感应初探[J].法音,1997(12).

[4]龙树.中论:卷4[M]//大正藏:第30册.鸠摩罗什,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33.

[5]何则阴.“观音”:观音菩萨、耳根圆通与循声救苦[J].中华文化论坛,2014(4).

[6]楼宇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J].佛学研究,2003(00).

作者简介:秦传利(1989—),男,汉族,山东德州人,单位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方向为宗教学。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汉风古韵、观音祈福
观音送子图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观音(七绝)
观音乘凤
自己救自己
观音鸟
雨中的人
自在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