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路径探究

2022-05-13 08:26樊晶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4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丰厚财富和智慧结晶,为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育人资源。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百折不挠”“志坚行苦”“持之以恒”等良好意志品质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既符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健全发展的时代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4-152-03

【本文著录格式】樊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路径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4):152-154.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zsszsx094)。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之路同样充满曲折和光明,正如习总书记提到的,要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敢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这都需要大学生具备宠辱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品质。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过分依赖、盲目冲动、懒惰、抑郁等都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勤劳勇敢、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等优良的意志品质不仅是当前大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阻碍所提倡的,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有必要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化民族自我认识,领略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进而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价值

文化传统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学习和继承发展,这对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1]从文化层面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丰富的文化育人资源。意志品质可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内化于个体自身,并且能外化指导人的行为和活动,因而从本质上来看,意志品质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属性,这也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意志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精髓,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育人资源,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促进大学生健全发展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优如,我们所熟知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讲究伦道德对人的思想、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规范约束,在发挥规则内在监督作用的同时,逐渐引导和形成人的自我约束;它倡导人要有明确的志向、强调人自我修养的养成需要意志的支撑、主张身体力行等内容。[3]又如,道家文化所蕴含的辩证思想,提倡对自然、人、事、物等要有敬畏之心,辩证看待,切不可肆意妄为,亦是对人的规范约束,这都充分反映了意志品质的重要性。[4]

从教育层面来看,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传承中国传优秀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本身具有文化传承功能,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而教育则是文化化的过程。[5]我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即“以文化教”“人文化成”,与“教育”同义,因此教育对于文化的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正向功能。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言,教育通过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和整理,尤其是对人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如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和民族精神难以通过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能通过人的培养、人的活动形式、心理行为方式等体现在每个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认识中,使之成为与大学生发展相一致的力量,从而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得以保存和传承,实现文化的代际延续。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及特点

(一)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育养成的内在因素。总体上,当前我国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向着好的方面进行,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持性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首先,在独立解决问题方面,相较于高中生,多数大学生在各种学习、实践、生活活动中都有着自觉的目的性,能独立分析且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在克服困难方面,面对各种困难、失败和挫折,意志健全的大学生能勇于向前,直面现实困难和挫折,可以头脑清晰、冷静果决地处理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完成既定任务和目标;最后,在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方面,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大学生能在行动中抑制不良的情绪和冲动的言行,而非鲁莽冲动。[6]但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虽然他们被赋予了成人的角色,但还不能完全胜任这一角色履行成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心理延缓偿付期”使其产生了矛盾心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在生理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成熟和社会性发展相对滞后的身心发展背景下,展现出诸多方面的不平衡性,因而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成熟,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健全發展的新人才。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大致在十八九岁到二十五六岁之间,生理发展已然完全成熟,在心理上发展上趋于相对平稳,逐渐进入到精神和情绪稳健阶段。在此阶段,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呈现以下特点:自觉性普遍提高,能相对独立地发现和处理问题,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但惰性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智感大大增强,一定程度上能自我约束自己的言行,但自制力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有毅力,但不同程度上缺乏相对持久性,容易半途而废;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仍伴有依赖性、逆反性;果断性增强,对部分问题能及时采取应对方法,并能坚定执行,但还会带有一定的冲动性,意志品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7]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各种意志品质迅速发展,但仍没有最后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成熟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路径

优秀的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教育与培养中凭借学习、生活和实践形成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新时代的大学生见多识广、兴趣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对优良意志品质的培育尚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融入校园文化,增强环境塑造中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整体感知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精神源泉。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意志品质。首先,在物质文化建设上,通过一定的校园建筑和景观设计、校史馆建设以及具有象征性、纪念性、激励性等特点的校园雕塑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此增强大学生在校园物质环境中对良好意志品质的整体感知。尤其是校园雕塑的选择和使用,它不仅是物化文化,更是一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其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将无所畏惧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责任担当的自律、毫不犹豫的果断等传统文化中体现的良好意志品质融入校风校训、教风教态和学风班风等建设中,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依托传统节日围绕“意志品质”主题开展校园艺术活动、诗词鉴赏活动等,学生通过说、唱、演、奏的过程自觉领会其中内涵。[8]再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校内学生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和支持。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平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在教育实践中发挥良好意志品质作用的师生的代表性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以此为榜样为学生营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融入课程学习,提高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科学认知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标准之一。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中,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获得对意志品质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认知。从现状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于意志品质的认识仍较片面,更多的学生谈及意志品质能脱口而出的是坚强、坚韧、勇敢、坚持、不放弃等,对意志品质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全面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深入挖掘并能充分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引导学生对意志品质产生科学的认知。要达成这一目的,首先,教师要深入学习和全面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的本质和内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相关资源和素材,进而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和践行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结合新时代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大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其施加教育影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体验学习、任务驱动等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对健全意志品质的认识、理解和接受。最后,教师要发挥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过往经历向学生阐释和展现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同时,也可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需求的大学生开设如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心理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加深学生对良好意志品质的全面理解和科学认知。

(三)融入实践活动,加强在实践体验中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锤炼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和培养品格。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的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需要适当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大量丰富的实践锻炼。目前高校非常重视并积极创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和环境,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实践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的各种阻碍和困难下,克服懒惰、依赖、胆怯等心理,逐渐培养勤奋、果断、坚韧、勇敢等意志品质,更能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行之有效地将其运用于自身的发展。首先,在校内实践活动中,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劳勇敢”“责任担当”“坚持不懈”等精神和品质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校内义务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校园的清洁和获得学分,更在于对劳动本质和内涵的理解、对劳动教育意义的领会、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具体的劳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其次,依托各种传统节日、地方民俗活动和传统技艺等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锤炼意志。

(四)融入日常指导,促进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磨砺

“生活即教育”,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生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9]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指导,既能提高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又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促进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将具有良好意志品质表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教师方面来说,在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从内容、形式、空间和素材等方面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组织和指导学生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并开展意志品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和活动并在其中提高自身行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控性,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这为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从辅导员方面来看,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的重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肩负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通过走访宿舍、谈心谈话、传统文化主题交流会、班级生活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在传统文化主题交流会中,可通过分享“卧薪尝胆”“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经典故事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从思想上启发学生对良好意志品质的认识和理解,或通过争创文明宿舍等活动从行动上引领学生对优良意志品质的体验和实践,切实地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自觉主动地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9]骆文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3]常睿.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文化依循与现实要求[J].广西社会科学,2021(2):175-176.

[4]郭学道.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的价值及实现[J].文教资料,2021(1):34-35.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路星星.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7.

[7]瞿珍.大学生心理健康[M].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

[8]刘咸.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17(6):87-88.

作者简介:樊晶(1990-),女,山西洪洞,硕士,长治学院教育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