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二叙事曲》乐谱版本比较

2022-05-13 08:26叶镱杨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4期

【摘要】乐谱作为传递作曲家创作意图的重要媒介,对于演奏者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会影响到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更会直接影响演奏者所呈现出的音乐效果。因此,笔者选取了《肖邦第二叙事曲》具有代表性的四个乐谱版本: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引进的波兰国家版本、亨乐原版、由科尔托编订的版本、米库里版本。从指法标记、音符、句法、踏板等方面的差异,结合笔者自身的理解探究有关《肖邦第二叙事曲》的音乐处理方式,帮助更多的演奏者从乐谱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演绎方式,更好地呈现曲子表达的内涵和意境,把握演奏要点。

【关键词】肖邦第二叙事曲; 乐谱版本比较; 演奏诠释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4198(2022)04-164-03

【本文著录格式】叶镱杨.肖邦第二叙事曲乐谱版本比较[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4):164-166.

一、《肖邦第二叙事曲》分析

(一)作曲家介绍

1.肖邦生平

肖邦,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他的创作深深受到了波兰民族音乐的影响,在1830年,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压迫,肖邦定居于巴黎,但他的音乐充斥着波兰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在巴黎的他有了更大的舞台去施展才能,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1849年,他由于肺结核病去世了。

2.肖邦音乐的特征

作为一个作曲家,肖邦的创作几乎都与钢琴有关,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尽管他创作的作品不如海顿、巴赫那样数量浩大,只有两百多部作品,但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独具特色、具有创新性的音乐语言。他的夜曲比菲尔德有着更丰富的情感氛围,他的24首前奏曲更是体现了情绪化和个性化的浪漫主义气质,他的练习曲更是融入了艺术性的功能,不仅有着技术挑战,更充满着诗意般的色彩,他赋予了舞曲前所未有的艺术气质,他的谐谑曲、叙事曲更是推动着钢琴艺术的进步与发展,他被誉为“钢琴诗人”。

(二)《肖邦第二叙事曲》创作背景

肖邦首次将叙事曲这一意义深刻的体裁运用于钢琴创作之中,《肖邦第二叙事曲》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肖邦第二叙事曲》创作于1838年至1839年之间,当时的肖邦在帕尔马旅行,正如帕尔马的气候,有时宁静安详,有时狂风骤雨,肖邦的心情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幻无常。

《肖邦第二叙事曲》与密茨凯维支诗歌密不可分,关于是哪首诗歌,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关于《希维德什》的故事:一个百合花冠女子讲述着她为了让一个城镇的居民逃避屠杀祈求死亡使城镇变成了一片湖的故事;第二种,与《希维德什扬卡》有关,该诗描述了一个青年猎人违背了对女子的誓言受到了惩罚。

(三)《肖邦第二叙事曲》音乐特征

《肖邦第二叙事曲》以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题为基础,第一主题给人优美、恬静的感觉,带有着田园风味,第二主题富有戏剧性,给人惊心动魄的体验。这两个主题在力度、调性、织体、旋律等方面都截然不同。在曲式和调性上更是具有创新性,全曲以肖邦的主题开始,结尾却并没有调性的再现,结束在了a小调上,给听众留有无限的思考空间。

二、版本

(一)肖邦版本的历史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流传盛广,乐谱版本更是多而杂,并且有许多版本都自称为原版,版本杂乱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原因是肖邦的性格和创作习惯,这些与造成多种版本的原因密不可分,他大多数的钢琴作品是根据钢琴的演奏直接写出,但当在纸上写下乐思时,又会进行修改。更是有学者评论:“肖邦从来没有弹自己的作品两次是完全一样的,他每次都会被自己当下的情绪所左右而随心情修改。”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的环境,肖邦当时所处的欧洲,出版社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而肖邦在当时已经深受了各国人民喜爱,他的作品更是受到了出版社的欢迎,造成肖邦的乐谱有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各大出版商的稿源不同。

第三个原因是肖邦除了是一位演奏者之外,更是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他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对乐谱进行修改。同时,他的学生和朋友都会收到他赠送的作品乐谱,在肖邦去世后,出版商收集整理他的作品时会邀请他的朋友和学生一起进行编辑,这也就造成了肖邦的作品版本众多。

(二)《肖邦第二叙事曲》的版本介绍

《肖邦第二叙事曲》的版本众多,有亨乐版本、波兰国家版、黑特尔版、帕德雷福斯基版、米库里版,等等。本次中,笔者选用了在国内教学过程中常用到的版本波兰国家版、原作版乐谱亨乐版、肖邦作品的演奏大师科尔托所编辑的版本和肖邦的学生米库里所编的版本,这四个版本的乐谱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对比《肖邦第二叙事曲》。

1.波兰国家版

该版本由扬·爱凯尔教授编订,在当今世界上,他是肖邦研究权威之一,他还出版过维也纳原始文献的肖邦作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2006年,上海音乐出版社获得授权出版了波兰国家版的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2.亨乐版

该版本的《肖邦第二叙事曲》是由 Norbert mallemann编订,指法是由Hans-Martin Theopold和 Wolfram Schmitt-Leonardy编写。2012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亨乐出版社致力于出版原作版乐谱,秉持着德国人的严谨作风,并且在乐谱上具有权威性,十分具有参考意义。

3.科尔托版

阿尔弗德雷·科尔托是法国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他的钢琴启蒙老师是肖邦的学生狄科贝,他对于肖邦作品的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他针对于钢琴表演技术编写了《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这既是一本优秀的教材,也是他教学理念的诠释。科尔托既是演奏肖邦的大师,又有着理论研究的功底,他所编辑的《肖邦第二叙事曲》是很有说服力的。

4.米库里版

米库里,1821年出生于波兰,1897年去世,是肖邦最著名的学生之一,也是肖邦的重要传人。在肖邦的晚年,米库里担当了他的助手,对许多肖邦作品进行了校对和修改的工作。米库里所著的《肖邦第二叙事曲》由基斯纳公司出版,这个版本试图还原肖邦当时演奏作品的风格,具有参考的意义。

三、各个乐谱版本的差异以及演奏的诠释

对波兰国家版、亨乐版、米库里版和科尔托版《肖邦第二叙事曲》的乐谱,笔者将从指法、踏板、和声、句法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和探讨。

(一) 指法

一个好的指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诠释音乐,四个版本的指法各有其特点,波兰国家版在一些地方會给出不同的指法供演奏者选择,科尔托版本的指法标得最为细致。

经过对比发现下面的两处地方有着较大的差异,分别在63—64小节和176—178小节。

(1)63—64小节

米库里版本中运用的指法是2143212312,亨乐版本中运用了3213212123/4的指法,这两个版本都运用了较多的1指、2指和3指交替,左手的声部更有颗粒感,在科尔托版本中运用的4321321235的指法,在黑键上分别运用了4指、1指和5指,由于弱指在黑键上,弹奏时形成的音响效果更容易歌唱,波兰国家版给出了两种指法供演奏者选择,这两种指法分别与科尔托版本和亨乐版本相同,给了演奏者更多的选择去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指法。

从第63小节起,右手旋律部分的节奏与第一主题相似,旋律的调性连续向上方小三度进行模进,左手则是波浪式的音型,并且力度渐渐变强,将音乐推向了高潮,仿佛是密茨凯维支的诗歌中描述的人们在战争中发出的惊呼声,左手部分不应该过于清晰,更应该注重的是烘托出氛围,因此笔者认为科尔托的指法能更好地诠释出音乐的感觉。

(2)177—179小节

波兰国家版和米库里版本相似,在弹重复音时都用了4指和5指交替使用,能更好地突出下面的旋律声部,亨乐版本与波兰国家版和米库里版本差别较少,但在重复音中加入了3指作为过渡的手指,比起波兰国家版和米库里版本,很好地避免了5指和4指的连续重复。科尔托版本与波兰国家版和亨乐版本有着较大的差异,在重复音的地方运用了轮指来演奏。

在遇到重复音时,我们的弹奏方式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轮指,一种是用同一手指,在快速的乐段中运用轮指弹奏时,往往能使我们的肌肉更加放松。但遇到一些特别的地方,同音不换指,能充分利用指尖的敏感,更好地控制好音色,比如,说在177—179小节中,我们应该突出的是双音中的下面的声部,半音的进行使激动的情绪不断上涨,而同音不换指可以更好地控制同音的声部,从而突出半音的进行,因此波兰国家版和米库里版本都提供了较好的指法。

(二) 踏板

在四个版本中,踏板的标记有着不同,其中科尔托版和米库里版本对于踏板的标记最为详细,波兰国家版和亨乐版本有很多地方都没有标记踏板。

经过对比发现,73—76小节四个版本都标记了踏板,并且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笔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73—76小节,音乐是一个不断的渐弱,左手是连续的琶音,主要是为了烘托气氛,直至慢慢地消失,右手是旋律声部,尤其是在高音,应该更好地去歌唱。

科尔托版本的踏板与其他三个版本有着较大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在句法上与其他的版本不同,它将71小节第二个和弦看作是句子的开头,而其他三个版本都将71小节第一个和弦作为句子的开头,因此踏板与其他版本相反。米库里版本将踏板在第三拍的时候放掉,使左手旋律更加清晰,容易产生颗粒感,不容易渲染不安的情绪,但对于右手而言显得过于单薄。亨乐和波兰国家版的踏板是相同的,在第三拍后换踏板,这样可以使右手更好地进行歌唱,也使左手声部能很好的连贯,更好地烘托出音乐的氛围。笔者认为在第三拍后换踏板会更为合适,能更好地处理好左右手声部的平衡,在保证左手声部圆润地进行时,也能兼顾到右手声部的歌唱性。

踏板在乐曲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但要想有较好的音乐效果,踏板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演奏者可以根据乐谱提示和对音乐的理解更好地去尝试更多的可能行性。比如,在这一段中,如何使踏板保持左右手两个声部的平衡,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

(三)句法

在句法上的差异比较小,但从四个版本来看,科尔托版本会给出更详细的句法,比如,在从83—97小节,只有科尔托给每一个声部都标有明确的句法,乐句划分更为清晰,波兰版本和亨乐版本只给高声部标了句法。但科尔托在一些地方与其他版本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如在108—111小节。

在科尔托版本中,将右手的连续模进划分为四个小句子,而在波兰国家版、亨乐版本和米库里版本之中,右手部分只有一个大的句子。

由于这一段落的力度是从f 增强到ff,音乐情绪不断地向前推进,四个版本都有标记音乐术语“stretto più mosso”,意思为“短时加速”,使祈祷的歌声与突如其来的惊涛骇浪混成一片,这与肖邦当时所在的帕尔马的天气和密茨凯维支的诗歌所提到的战争和暴风雨相呼应。

小句子会比大句子更容易增长气势,更好地展现音乐的氛围,并且在132—134小节有着跟这一段相似的相差半音的模进,四个版本都选用的是四个小句子,因此在演奏中科尔托这一版本更能体现乐句的统一性,也更容易烘托气氛。

(四)和声

不同的和弦会带来不同的音响效果,经过仔细的对比,四个版本在和弦写作上有多处不同。分别在100小节和125小节。

从段落上来看,米库里版本、科尔托版本和波兰国家版都是较为统一的,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100小节和125小节是大七进行到减小七还是减小七进行到减小七。

由于97—109小节和122—134小节是在不同的调上,但逻辑结构相同,因此笔者将以100小节的和声为例展开分析。

从声部上看,米库里将其划分为大句子,其他三个版本划分为四个小句子,前三个小句子的和声都是从降D大调的导七解决到主和弦,波兰国家版和亨乐版本在第四个小句子的开头转换和声,米库里版本和科尔托版本在第四个句子开头依然是导七但在本应该解决的时候转换了和声。从音响效果而言,米库里版本和科尔托版本这样的和声变化更有惊喜的感觉,主要原因是有三个:一是在句子中有与前一句相同的和声才更能突出和声的变化;二是和声变化的地方很特别,前三句都是导七到主和弦,在我们期待解决的时候,突然变化的和弦,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三是103—107小节有着相同的和声变化,使音乐更具有统一性。

四、结语

肖邦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戏剧性,要想将其作品更好地展现出来,乐谱一定是最直接展现作曲家原有意图的工具。乐谱版本越来越多,给予了我们更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空间,在乐谱版本中我们能找到许多答案,比如,当演奏遇到困难时,可以去通过不同版本去寻找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本次比较的《肖邦第二叙事曲》中的四个版本中,科尔托版本有极其详细的指法标记和句法标记,波兰国家版和亨乐版本的肖邦第二叙事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是由于他们都参考了许多的手稿,米库里版本的肖邦第二叙事曲也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在句法和声部上都有详细的理解,非常适合教学参考。

对于乐谱版本的选择,一直都是各抒己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肖邦第二叙事曲》乐谱的四个版本,分析其在踏板、指法、句法和和声上的不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会使用的演奏方式,希望为《肖邦第二叙事曲》的演奏和教学过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扬·艾凯尔.肖邦钢琴作品全集·叙事曲(作品23、38、47.52)波兰国家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3]辛丰年.钢琴文化300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6.

[4]列昂·普兰廷加.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 浪漫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葉镱杨(1998-),女 ,汉族 ,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