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妇女:解放战争支前忙

2022-05-13 09:06杨海明
党史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解放区参军山西

杨海明

解放战争时期,山西解放区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以极大的革命干劲和热情参加了支援战争前线的各项工作,她们积极劝夫送子参军参战,踊跃参加农副业生产,全力开展战勤保障,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劝夫送子参军参战

“敲着锣,打着鼓,胸前戴着大红花,不是好铁不打钉,当兵要当八路军。”“母送子,妻送郎,送郎送到大道上。不说长、不说短,消灭了反动派再回家乡。”这些民歌中的唱词,充分表达了山西解放区民众对参军参战的热情,也生动再现了山西广大妇女以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送丈夫、儿子奔赴疆场的动人场景。

在党组织的号召下,山西解放区广大妇女积极支持和动员亲人参军参战,掀起了劝夫送子参军的高潮。阳城县二区小学教员酒玺元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要上前线打垮蒋介石!”其妻宋美英表示:“过去嫁汉穿衣吃饭,今天我不依靠男人啦!我情愿送他去参军。”平顺县高家台村民赵起则参军前,母亲鼓励他说:“孩子,今夜我不睡,搭夜给你上好鞋,安排好干粮,明日跟大伙一块儿去打那狗不吃的蒋介石,保卫咱分下的果实。”赵起则说:“狼来了要大家打,咱不能等别人打败蒋介石,咱坐享太平年。打败蒋介石才能保卫咱胜利果实!”像这样的感人场景,在当时的山西解放区随处可见。

武乡县禄村“八路妈妈”暴莲子家里没有男孩,就送两个女儿参了军。阳城县马寨村妇女马孟英动员儿孙、外甥、女婿7人参军。壶关县四区的扩军任务布置会后,鸡坡村妇女队队长许乃夏马上回家给丈夫做动员。别人开玩笑地说:“你们刚结婚,舍得让他走吗?”她坚定地说:“八路军里谁没有父母、妻儿?人家舍得,俺为啥舍不得?只有今日分别,把老蒋打垮,才会来日长久团圆。”在她的带动下,又有28名青年当场报名参军。

昔阳县三区南大庄杨拉义参军后,他的未婚妻崔小生说:“你去参军打老蒋,走几年我还是你的老婆。”潞城县东关妇女陈保英在丈夫参军走之前,对丈夫说:“你走吧!不管多久,不管你将来是好是歹,俺都等你!爹娘和孩子,你就放心吧!记住,等打败了老蒋,俺还到这村口来接你!”

解放战争时期,山西大批青壮年积极报名入伍、参军参战,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母亲、妻子、姊妹的鼓励分不开的。1949年1月12日,《新华日报》(太行版)综合报道了太行区广大妇女在全区胜利完成万余名青壮年参军运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报道指出:“广大农村妇女,特别是女党员、干部、积极分子都能以身作则,起带动作用,充分显示了妇女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支前热情。”据统计,从1946年7月至1949年6月,晋绥解放区扩兵参军人数共计9.67万人;太行解放区也多次掀起参军高潮,参军人数达14.43万人;太岳解放区参军人数达7万人,仅1947年就有4万人。

踊跃参加农副业生产

随着山西解放战场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壮年男子或陆续参军参战,或到前线参加运输队、担架队。于是,山西解放区广大妇女在各级党组织和妇女联合会的教育、号召、组织下,积极行动起来,走出家门,奔赴田间,担负起原来主要由男子承担的耕田、种地、收割等生产重任,为配合人民军队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胜利,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1947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妇委书记邓颖超发表《土地改革与妇女工作的新任务》一文,文章指出:“现在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大批的青壮年男子不断上前线,因此妇女在发展生产、支援长期自卫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上负有光荣的任务。”强调“在生产方面,应以组织妇女参加农业劳动为主,并根据各地的条件发展各种副业及手工业,尤应注意进行组织妇女学习各种生产技术,特别是农业技术的训练”。邓颖超号召廣大妇女要“打破妇女下地为耻及缠足等各种阻碍妇女参加生产的习俗,以便大量地发展生产,适应支援战争的巨大需要”。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广大妇女踊跃参加农业生产,保证了前线粮食的供给和后方人民的生活。在太行区,据1948年太行行署合作处发出的《关于太行区半年来生产工作报告》统计,太行区20个县“有20余万名妇女参加了田间劳动和纺花织布,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同年6月17日至28日,太行区党委召开各地委妇委联席会议。会议进一步确定今后妇女工作的首要方针和任务是“充分发掘广大妇女生产力,参加大生产运动,增强支援战争的力量”。

太岳区广大妇女、老人、儿童也积极投入农业生产运动,仅沁水县参加秋收的妇女、老人、儿童就达2.8万余人,他们割谷子,收玉茭,做到了快收、快打、快藏。1948年,太岳区在参战支前任务繁重,旱、涝、冰雹、虫害、暴风五灾侵袭严重的情况下,仍增产粮食,完成缴纳公粮4171.5万公斤的任务。晋中地区寿阳县十区南昌村30多名妇女,由妇救会主席张秀花领导,一天即可耕种7亩地。十三区韩花村妇女生产模范组组长王三妞,领导了秋收、打场、秋耕的全盘工作,并组织劳动竞赛,提高了妇女们的生产积极性。平定县妇女为更好完成后方生产任务,积极学习生产技术。如,九区七亘村妇女干部王翠妮,组织妇女开展秋耕,每组配备几个有丰富耕种经验的男子负责领导,逐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积极性。

广大妇女各尽所能,积极参加副业生产,支援前线。据太行行署1947年初总结统计,太行区纺织业1946年有了较大发展,全年织布1200万斤,截至10月,其中17个县参加纺织的妇女共计28.4098万人,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71.6%,其中,黎城县参加纺织的妇女人数占比达到95%,为全区最高。随着纺织业发展,植棉生产也有了快速发展,1946年,太行区种植棉花129.09万亩,产棉3229.25万斤,不但满足了全区人民的需要,还拿出1700多万斤棉花支援了解放战争。据太岳区1947年2月统计,阳城县二区有3859名妇女学会了纺织,占参加纺织妇女总数的64%。她们参加纺织小组纺线、织布,通过劳动换回米或赚回钱。1948年,晋绥边区临县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全县70%的妇女参加农副业生产。仅在纺织方面,1948年下半年全县妇女所织土布除自己穿用外,还卖出4.2万多匹。

全力开展战勤保障

在解放战争中,山西解放区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后勤生产,全力开展后勤保障工作,保证了军需物资供给。1948年12月3日,《人民日报》一篇报道指出:“晋中新老区广大妇女,全力配合男人支援前线,担任后方各种战勤工作。妇女在支前工作中,贡献了极大力量,保证着前方的各种供应。”

广大妇女积极做军鞋,缝制衣服、棉被。1945年8月,晋绥边区兴县二区胡家沟、杨家坡、赵家川口等村妇女,连夜赶制军衣军鞋,支援前线。胡家沟66名妇女数日内即制成棉衣300多套、单衣50件、鞋子三四十对。衣服鞋子不仅结实耐用,而且样子美观。在三打运城期间,太岳区阳城、沁水两县由青年妇女组成的支前队伍,赶着12辆马车,满载两县妇女精心制作的军鞋,送到前线,还推荐出12名代表,每人捧着10双军鞋送到最前沿的战壕里,鼓舞前线将士的攻城信心。1947年寒冬来临之前,晋绥边区妇女不分昼夜地为部队赶制冬装。临县白文镇的500名妇女,上至60岁老妪、下至14岁女孩一起动手,一天一夜赶制棉衣650套。岢岚县五区1800名妇女不到半个月即完成棉衣2500套、棉被800床、袜子700双。到10月底,全边区妇女共为西北野战军赶制棉衣6.5万套、棉鞋16万双、棉被2500床。1947年10月至12月,晋冀鲁豫解放区召开边区土地会议。妇委书记杨之华在会上指出:“太行的劳动妇女,70天内织布740万斤。她们对解放区军需民用的被服供给,是有很大贡献的。各区妇女在参军、参战、做军衣军鞋等运动中,都表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48年,晋绥边区妇女又先后为前线将士做军鞋87万双、布袜25.3万双、单裤13.54万条、棉被13.6万床、锁衣扣9.08万套。太岳区的高平、士敏(1941年设立,1947年并入沁水县)等县民兵民工向家乡人民寄来挑战书,希望家乡亲人努力生产,支援前线,保证完成各项参战支前任务。太岳区妇女写出应战书,仅高平县四区妇女5天就赶制军鞋3500多双并寄往前线,超额完成各项参战支前任务。其他各县妇女也都积极参加活动,为前线战士制作军鞋和军衣,保证部队能够及时更换新装。

妇女们承担了加工粮食和短距离运粮的主要任务。比如,上党战役发动后,战勤总指挥部发动和组织5万多人的民兵、自卫队参战支前,其中,妇女日夜为参战部队做鞋、磨面。吕梁战役中,吕梁地区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解放中阳县时,攻城部队背后有1500多名自卫队员和成批的妇女儿童,他们按时把粮草运到指定地点,为战斗的胜利提供了保障。1948年,晋中地区太谷县七区、八区400多名妇女,将4万余斤公粮磨成面,又亲自送至仓库,保证前方粮食得到源源不断的接济。仅阳邑村妇女即向城关运送公粮千余斤。此外,各村妇女都夜以继日地磨面,供给部队。八区的程家庄、年冢庄、水秀,四区的李秃村,六区的阳邑等村,参加磨面的妇女达790人,10天内磨面99425斤。特别是程家庄,计划组织都很周到,4天即磨面1.95万斤。

慰问、看护、照顾伤病员也是妇女支前的重要内容。1946年10月,山阴县、朔县、宁武县等地群众无微不至地关怀子弟兵伤病员。井坪、岱岳等重要集镇均设有转运站与伤员招待所。朔县三区前寨、厦阁等沿路村庄妇女,组成招待慰问小组,在伤病员到来前,即打扫好房屋,准备好灶火、开水和热炕。当一名伤员住到井坪一位老大娘家时,老大娘为伤员裹伤口、打蝇子,并把鸡蛋、面粉、小米熬成汤饭给伤员吃,她说:“没有你们,我哪里有土地和小米哩!”1948年秋,晋绥五分区支前委员会在伤病员转运线沿途各县设立了后方转运医院,其中,平鲁、右玉两县妇女拥军小组为转运来的伤病员拆洗血衣2000余件,缝草包床垫3000多个。同时,沿路的转运站与招待所都是妇女在担负转运与看护工作。

广大妇女帮助军烈属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山西解放区广大妇女,特别是女民兵们,在自己要求上前线的愿望无法实现后,就把参军热情转化为拥军行动。她们向参军青年赠送自己精心绣制的“光荣花”“光荣袋”和荷花式、鸳鸯式的针线包、烟口袋,为他们披红挂花、载歌载舞地送行。在参军青年走上战场后,她们又帮助军属和烈属耕地、收割庄稼、拆洗被褥、伺候老人、抚育子女,帮助军烈属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在解放战争中,山西解放区广大妇女一心向着共产党,满怀对胜利解放的希望,以特有的坚韧和勇气,在支前工作中无所畏惧,冲锋在前,亲送丈夫、儿子、兄弟奔赴疆场,争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勤服务的骨干力量,留下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贡献出巨大力量,保证了山西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山西妇女:解放战争支前忙

1945年,出席太行區妇女临时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太行区妇女积极参加土改动员大会

1949年6月,芮城县妇女为支援前线做的军鞋

定襄县妇女慰问团携带慰问品前来慰问子弟兵

猜你喜欢
解放区参军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解放区的天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唐代参军戏未更名原因考
杨参军
民企“参军”需要把握的问题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