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诗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2022-05-13 09:55周丽
教育家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诗教唐诗宋词古典

周丽

莫砺锋: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莫砺锋诗话》《漫话东坡》《莫砺锋说唐诗》《莫砺锋评说白居易》《莫砺锋讲唐诗课》《莫砺锋讲宋诗课》等。

近年来,“古诗词”成为电视节目的热门主题和网络平台的一大流量密码。在这些公共平台上普及唐诗宋词的学者们也因其学识气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解读,成为大众追捧的“学术偶像”。相比这些学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算得上是“先行者”——早在十余年前,莫砺锋就三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分别主讲了“诗歌唐朝”“白居易”“杜甫草堂”系列,并凭着对唐诗的精彩讲解而享誉全国,“圈粉”无数。

“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而更应该供大众阅读欣赏,使之获得精神滋养。”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诗学专家,多年来,在学术研究工作之余,莫砺锋为古诗词普及工作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将唐诗宋词喻为“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而他甘当“站在山口的导游,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今年已古稀,夫复何求?每日诗书相伴,甘心老是乡矣!”如自述中所写,年逾七十、以“诗词导游”自居的莫砺锋,仍伫立在“山口”,期望带领更多人领略唐诗宋词这座名山的瑰丽胜境。

围绕唐诗宋词的现代意义、当前的“古诗词热”,以及中小学的“诗教”、经典阅读等问题,本刊记者对莫砺锋进行了专访。

古典诗词如日月光华,千古常新

《教育家》:有一种说法:“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您深研古诗词数十年并且始终乐在其中。在您看来,古诗词传递了哪些延绵千年而不朽的价值?品读唐诗宋词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莫砺锋:这两句见于清人赵翼的一首诗,后面还有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是就诗歌创作而言的,意思是诗坛上会不断涌现新的诗人,也会不断出现新鲜的诗歌风貌,永无止境。赵翼并不是否定那些伟大诗人的永恒价值,像唐詩中的李杜、宋词中的苏辛,他们的作品传至千秋万代也不会过时,就像日月光华,千古常新。也许韩愈的诗说得更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皇冠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要想说清它的价值,必须从文化说起。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基因,是列祖列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我们有必要好好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判断在内的意识形态,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得益于汉字超强的表达功能和稳固性质,中华先民的事迹及心迹相当完好地保存在古代典籍中。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我们应该从何入手呢?我首先推荐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初文艺理论家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广厦万间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短经典诗词,古人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先民心态的最佳途径。

读者或许会有怀疑:难道古诗中没有虚情假意或浮夸伪饰吗?当然有,但是那不会影响我们阅读。因为此类诗人尽管颇有才华,作品的艺术水准也不弱,但毕竟流品太低。除非用作学术研究的史料,他们不会进入现代人的阅读视野。至于那些一流的诗人,则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古人著述,本以“修辞立其诚”为原则, 并明确反对“巧言乱德”,更不要说是以言志为首要目标的诗歌写作了。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华民族在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必然是第一等真诗。他们敞开心扉与后代读者赤诚相对,我们完全可以从其作品中感受诗人们真实的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中国古典诗歌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则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真正的“古诗词热”源于大众持久的阅读

《教育家》:与“诗词过时”论调相对的是,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备受关注,一些解读古典诗词的专家、学者也颇受追捧。您怎样看待这类“古诗词热”?

莫砺锋:古典诗词永远不会过时,不要说唐诗宋词自身的魅力了,连诗词的形式也不会过时,当代社会上创作古典诗词的人数远远超过写白话诗的人,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广受欢迎的诗词类节目也是一个有力的旁证。这些节目有力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对“古诗词热”的说法不很认同,就像前些年流行一时的“国学热”一样。因为有热必有冷,凡是沾上“热”这个字的现象,往往是一阵风而已。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广大读者对古典诗词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认真阅读经典名篇,深入理解,涵泳浸润,接受熏陶。专家学者则应认真严肃地从事普及工作,帮助广大读者准确、深入地阅读作品。收看《中国诗词大会》之类的节目当然会增进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但要想真正从古典诗词中获得精神的滋养,还是要靠自己仔细阅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对唐诗宋词的宏观介绍,或抽象的意义阐释及美学鉴赏,好像是菜谱或美食评论,虽对读者不无裨益,但不可能让他们真正“知味”。只有直接阅读作品原文,才能尝鼎一脔,知其滋味。

几年前,针对社会上比较空泛的“国学热”,我与南京大学两位古代文学学科的同人合作编写了一本《国学文选》,让中学生直接阅读有关国学的经典原文。我认为对于古典诗词,也应采取这种方式,让大家直面作品的原文,直接与古代的诗人、词人进行心灵交流。从根本意义上说,读诗是相当个人化的行为。你在灯光下翻开一本诗词选本,安安静静地阅读作品,争取与作者达到相视而笑的精神默契,要比观看电视节目更加有效。

《教育家》:近十余年,您在诗词普及工作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您常比喻,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而您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在古典诗词的传播与弘扬中,存在哪些“迷途”?作为学者又应怎样当好这个“导游”?

莫砺锋:古典诗词往往较为高雅、深奥,它的普及和传播都比较困难。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的活动局限于大学或研究机构里,其研究成果仅见于学术刊物或学术著作,与一般的民众基本绝缘。其实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古典诗词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而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使之获得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会在学术圈内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进千家万户。从事古典诗词研究的学者都有这个责任,因为既然唐诗宋词这么美、这么好,为什么不把她介绍给广大读者呢?只有让广大读者接受她,才证明你这个结论是对的。如果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都不来阅读,你说她怎么美、怎么好,有什么意义?可惜许多学者一心专注学术研究,比较轻视普及工作。另一些人对古典诗词一知半解,倒很热衷于普及,结果往往不很理想。作为一个从事诗词研究几十年的学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在普及方面多做一点工作。

我近年来出版的成果有《漫话东坡》《诗意人生》《唐诗与宋词》《莫砺锋讲唐诗课》《莫砺锋讲宋诗课》等。这些书虽然是普及性读物,但我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并不亚于撰写学术著作。近年来我还常到各地图书馆去做有关唐诗宋词的公益讲座,也受到听众朋友的热烈欢迎。我一向赞成《神灭论》作者范缜的话:一个人的命运,就像花瓣从树上随风飘落,落到何处纯属偶然。岁月如流,人生苦短。七十之年,忽焉已至。王维说得好:“七十老翁何所求?”回首平生,虽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无奈,但偶然之中仍有其必然。我当知青时在江南农村的茅檐下结识了李、杜、苏、辛,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学者。我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

近年来我在普及工作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自己水平有限,效果不很理想,只望在有生之年写出几本合格的普及读物,来献给热爱唐诗宋词的广大读者。我曾多次表示,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我现在还是这样想的。

让学生探索“诗无达诂”的多种可能

《教育家》:有人指出,中华诗词的复兴,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好雨”。对于当前中小学的“诗教”,您有何看法?学校教育应如何润物无声?

莫砺锋:在中小学里的“诗教”,可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大家都强调要加强素质教育,好多学校把它片面地理解为吹拉弹唱,但素质教育更重要的内容应是传统文化,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努力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长时间的积淀,“诗教”便是如此。

目前在中小学里的“诗教”,基本上由语文课来承担。我认为“诗教”的基本读物就是古典诗词,当然这与语文课的关系最紧密,但它的任务与作用其实远远超出语文课程的范围。我们让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都有价值判断在里面,都包含着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所以“诗教”的主要目的不是增长语文知识,而是教学生们怎么做人。我坚信,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中学毕业以后,在人格维度上偏向崇高还是卑鄙,在审美情趣上偏向高雅还是低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诗教”做得好不好。

至于怎么教,我没有中小学教学方面的经验,只能从学生的角度说一点想法。我在读中学时虽然偏爱理科,但母校苏州中学有很棒的语文教师。他们把课本里的诗词讲得深入浅出、生动真切,强烈地吸引了我们的兴趣,也引发了我们在课外自己去找书来读的愿望。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最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好要跳出语文知识的小天地,冲破应付考试的标准答案式的讲解模式,让学生们多读课外书,多探索“诗无达诂”的多种可能,这样才能让“诗教”进入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让学生们一辈子受用无穷。孔子说“诗可以兴”,朱熹确切地解“兴”为“感发志意”,这就是最好的读诗方式。“感发志意”就是从诗词作品中得到熏陶,受到教益,从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引导我们超越庸俗的现实环境而进入诗意人生的境界,正如王夫之所说:“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歌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由于年龄与阅历的局限,中小学生也许一时难以理解这段话,但教师应该为他们讲解,并引导他们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在读诗与读人中提升人生境界

《教育家》:中小学生应该阅读哪些经典?如何从古诗词等經典中汲取精神养分?

莫砺锋: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经典作品不计其数。作为中小学生,当然应从语文课本所选的作品读起,但不能局限于此。我在《诗意人生》一书中向读者推荐了六个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但考虑到阅读与理解的难度,还应把唐诗宋词作为阅读的首选。中小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主要原因有三条:唐诗宋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语汉字的审美潜能,是我们准确、优雅地用汉语汉字进行表达的典范文本;唐诗宋词展现了从容、优雅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提升生活质量的生动参照;唐诗宋词的代表作大多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的崇高人格,是引导我们提升人生境界的精神指南。最后一条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提升我们的人格境界,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读诗的终极目标就是读人,阅读唐宋时代的大诗人、大词人,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脉搏,就能接受人格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且举唐诗中的李、杜与宋词中的苏、辛为例——李白追求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志,他用行为与诗歌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尊严,弘扬了昂扬奋发的人生精神。多读李白,可以鼓舞我们的人生意志,可以使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追求自由解放而拒绝作茧自缚。杜甫是穷愁潦倒的一介布衣,却因超凡入圣的人格境界和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跻身圣贤之列。作为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命题的真正践行者,杜甫永远是后人提升人格境界的精神导师。苏轼一生屡经磨难,曾三度被流放,直至荒远的海南,但他以坚韧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傲视艰难处境,真正实现了对苦难现实的精神超越。苏轼热爱人世,他以宽广的胸怀去拥抱生活,以兼收并蓄的审美情趣去体味人生,他的诗词堪称在风雨人生中实现诗意生存的指南。辛弃疾是诗国中少见的雄豪英武的侠士,辛词充满着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洋溢着气吞骄虏的英风豪气。多读辛词,可以熏陶爱国情操,也可以培养“尚武”精神,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奋不顾身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促进人生境界的超越。

猜你喜欢
诗教唐诗宋词古典
补唐诗宋词组佳句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诗教为何与何为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唐诗宋词里的夏天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