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真实

2022-05-13 10:13祁智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2年5期
关键词:孟姜女隋炀帝秦始皇

祁智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人讲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我听过很多次,很多人都是故事的讲述者。

我相信,只要是中国的孩子,不论现在还是过去,《孟姜女哭长城》都可能是最早听到的故事之一。

《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劈山救母》……故事像稻子、麦子,或者像芦苇、艾草,世世代代在乡村生长,一望无际。它们不仅让岁月有声有色,也是我们文学、历史的最好启蒙。

范喜良和孟姜女是一对夫妻。新婚不久,范喜良就被抓走了,去修长城。天渐渐冷了,大雁南飞,孟姜女的心却去了北方。她带着刚做好的冬衣,千里迢迢,一路北上,去寻找范喜良。到了长城脚下,她才得知丈夫已经累死,于是伤心恸哭。

“轰!”孟姜女把长城哭塌了。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可以说很长,但故事的核非常简单。

之所以這样,我以为,首先是流传的需要。在书写困难、交通阻塞的时代,一部作品要最大范围传播,只能靠口口相传。这就需要作品主线单一、内容明了。

其次是再创作的需要。故事在跨地域、跨时代的口头传承中,肯定会融入讲述者的兴趣、地域的风貌与时代的特征。故事只给一个“筋骨”,为讲述者不断填充丰富的“皮肉”,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事实也是如此。

简单的《孟姜女哭长城》,在两千多年多朝代、多民族、多地域的流传中,演变出许多版本。仅是孟姜女的诞生、家庭等,就有多种说法,甚至“男主角”范喜良,也有多个名字。

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中,孟姜女的丈夫不姓“范”,而是姓“万”。朝廷下令,要“一万人”去修长城,但青壮年都被抓完了,官兵就抓了一个姓“万”的,冒充“万人”,糊弄秦始皇。

秦始皇居然就被糊弄了。

每次听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笑。大家也笑。说实话,我们没有仇恨秦始皇,而是觉得,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竟被一个字骗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吗?

《孟姜女哭长城》的版本尽管有很多,但就内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结束。

第二类,孟姜女哭倒长城后,惊动了秦始皇。秦始皇本来恼羞成怒,但看到她很漂亮,就想霸占她。她先戏弄了秦始皇,再跳海自尽。

我喜欢第二类。长城“哭倒”了,故事没完。乡村的时间很多,绵延的故事,会让时间不再空空荡荡。而且,秦始皇被戏弄了。

上学后,老师告诉我们,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老师还告诉我们,秦始皇一统中国,开疆拓土、设立县置、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筑灵渠,是“千古一帝”。

我立刻吓了一跳:长城不是被“哭倒”了吗?我立刻又吓了一跳:秦始皇不是总被骗、戏弄吗?

我想起乡村的故事。我以为,故事可能讲错了,或者,孟姜女是一个坏人。

但是,老师又给我们讲《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还是被骗、被戏弄。

在研究孟姜女故事的起源后,我才知道,这个故事最早与秦始皇、长城没有丝毫关系。

孟姜女的故事,并不是萌发于秦代,而是在早于秦代的春秋时期。

《左传》中有一个杞梁妻的故事:杞梁妻在丈夫杞梁战死后,悲痛欲绝,在齐国的都城大哭。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比秦始皇早生二百四十多年,根本不可能预知秦朝的事情。并且,杞梁妻哭的是齐国的都城,并不是长城,都城也没有倒塌。

到了西汉末年。

比秦始皇晚生一百八十多年的刘向写《列女传》,重述《左传》中杞梁妻的故事,才有了杞梁妻大哭,“城为之崩”——城墙塌了。

这里的“城”,依旧是齐国的都城,没有秦始皇,也没有长城。

过了好几百年,直到唐朝。

故事里的杞梁妻有了名字,叫孟仲姿。传说,孟家和姜家相邻,都喜欢种葫芦。有一个葫芦结在两家之间的篱笆上,葫芦里有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分不清是孟家还是姜家的,所以又叫孟姜女。

“城”在这个时候突然变成了长城,而杞梁也不再是战死,而是修筑长城累死。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核,在唐朝基本定型,然后像风中的蒲公英一样四处飘散,到处都是。

一个与长城和秦始皇无关的故事,流传千年之后,硬是安到了长城和秦始皇身上。

唐朝从隋朝来。

隋朝只存在了37年,但它很了不起,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结束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再一次实现“大一统”。

隋朝的皇帝,有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举措。

这其中之一,便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炀帝凿通大运河,民间传说是方便他乘船下扬州赏琼花、看美女。

一国之君,倾一国之力——只是为了寻欢作乐,这理由站不住脚。

但这从侧面说明了大运河的作用:相较于陆路,水路交通干净、快捷、成本低;一河穿南北,不仅带来物资的大交流,也带来了思想的大碰撞、文化的大交融。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建筑,一个是长城,静态的,横跨东西;一个是大运河,动态的,穿越南北。

如果秦始皇与隋炀帝,一个不连接长城,一个不贯通运河,秦与隋恐怕不至于成为短命的王朝。

但没有了长城与大运河的中国,是绝不可想象的,何况历史来不得“如果”。

隋炀帝、大运河,秦始皇、长城,隋朝因凿通运河到二世而终,秦朝因连贯长城到二世而亡……两朝虽相隔数百年,但不妨互为关照。

孟姜女的故事在唐朝突变,有众多的原因,但我以为与隋炀帝、大运河不无关系。

唐朝取代隋朝,一方面恶谥杨广为“炀”,一方面对照遥远的秦始皇,检讨前朝,以史为镜。

新编孟姜女的故事,借助民间传说,在最大范围内“借古讽今”、暗指隋炀帝,也宣扬了改朝换代的必然性与合法性。

总结前朝的教训,以期千秋万代,是每一个新生王朝的头等大事。

既然是总结,必须深刻,难免言重。

秦朝覆灭,汉代也从多个方面分析其过失,以作为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秦始皇去世后10年才出生的贾谊,就写过一篇有名的政论文《过秦论》,直陈秦朝之过失、灭亡之必然。

我在初中的时候,读到《过秦论》,觉得气势磅礴、痛快淋漓。高中再读,掩卷有思,觉得有些话说得有些“过”。大学再读,又有了许多释然——你都没了,我说得“过”一些又何妨?

长城与大运河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的作用,无论怎么称颂都不过分。但长城相连、运河贯通,毕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苦痛、社会带来动荡。

所幸的是,伟大的民族从来不惧怕苦难。先辈承受的苦难越重,留下的辉煌越多。

读大学的时候,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我在图书馆看《史记》,《秦始皇本纪》闯入眼帘。

我特别高兴,汉代有贾谊的《过秦论》,也有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本纪”是伟大的汉朝对秦始皇的致敬。

我怦然心动,赶紧翻阅历史,高兴地看到“唐承隋制”——唐朝继承沿袭了隋朝的制度,这是伟大的唐朝对隋朝的致敬。

时光飞逝,多少豪杰,多少朝代。

正史是历史,野史是历史,民间传说也是历史的一种。因此,读书要读全、读细、读深。

编辑 木木

猜你喜欢
孟姜女隋炀帝秦始皇
孟姜女的数学之谜
孟姜女哭长城?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忆师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李渊起义
秦始皇拜荆条
孟姜女姓孟吗?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