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动词,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022-05-13 13:12郑惠珍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山峰夕阳精准

郑惠珍

动词最能体现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作者对动词的巧妙运用,可以将直观、连贯、形象的动态景象转化、浓缩成为简洁的文字。因此,对文本中动词的品析、鉴赏、内化和运用,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理解障碍,再加上部分文本所描写的场景,很多学生并没有亲身经历,于是很多教师只是在学生草草一读、粗粗一想、泛泛一谈之后,就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中去了。笔者以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村晚》一诗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统整联系,在碰撞中洞察动词的不同状态

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作者基于某种创作主题,对素材进行甄别遴选、统一布局、斟词酌句之后的成果。虽然文本中的每一个段落、语句、字词,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有其独立的意思,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整体性的语境下才能真正体悟到。

《村晚》这首诗中的前两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中,连用了两个“满”字,分别展现“草”和“水”在乡村傍晚下过一场大雨之后的景象,那这两个字所表现的画面是一样的吗?这两个字分别展现了怎样的形态呢?这就需要学生站在整句话的视角,以联系的方式,将两个“满”字进行碰撞,从而洞察其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首先,从描写的对象来看,一个凸显“草满”,一个展现“水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想象各自不同的状态。如从“草满”可以想象水草丰美,铺满水面时一片绿色的养眼画面;从“水满”中,浮现出由于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水量充足,满溢出来的画面。其次,从展现的位置和范畴来看,“草满”描写的是满眼的绿色铺满整个水面的样子,水草覆盖面极广;而“水满”则是从“陂”字中联系到,水全部冲到了池塘的岸边,还不时地荡起了涟漪。最后,从教材提供的插图来看,对于诗句中字词的具体意思以及所展现出来的画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直观性思维较为发达的特点,鼓励学生观察教材插图,找一找范畴,指一指对象,让学生认识到插图中哪里是指“水满”,哪里展现了“草满”,用静态化的插图来检验和印证自己的理解与想象。

在上述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两个“满”字所展现的不同画面,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分别从描写对象、位置范畴和教材插图三个不同的路径,引导学生在碰撞辨析、联系理解和印证调整的思维过程中,感受诗句中关键词语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二、辨析对比,在品析中体悟动词的精准适度

相对于阅读而言,尤其是对动词的品味,就不能脱离对比式的阅读。动词的作用旨在用静止的文字展现动态的过程和画面,对于遣词造句的精准度、形象度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否则词不达意,就难以再现当时的具体场景。古诗词中的动词运用更是如此,看似漫不经心的用词背后蕴藏着作者精心的选择、细心的揣摩和用心的调整。因此,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具有类比价值的动词,让学生在深度辨析中感受文本动词在表达上的精准与适切。

以《村晚》中第二句诗“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为例,这里为什么要用“衔”字呢?从正面思考,学生难以走进诗人创作的思维过程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侧面思考:如果将这个“衔”字改成“吞”字、“咬”字行不行呢?区别又在何处呢?原本学生品味这个动词是无从着手,但借助教师所提供的两个动词,学生就能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辨析。

首先,“衔”字体现了精准的力量感。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介于两座山峰之间,夕阳与山峰并没有形成直接交集和融合,而是以一种轻盈之态落下,用这个“衔”字能够精准地展现夕阳在山峰之间落下的力量,而如果运用了“咬”字,就显得力量过大、过猛,让两座山峰貌似夹住夕阳,夕阳西下的轻盈感就会完全消失,显然是不准的。其次,“衔”字体现了精准的速度感。夕阳西下是一个缓缓下落的过程,而“吞”字所展现的动态过程却是山峰一下子将西下的太阳完全吞没,这既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又让原本充满诗意的夕阳西下的美感丧失殆尽。再次,“衔”字体现了精准的进程感。正是因为夕阳西下是一个缓慢、优雅的过程,所以太阳不会立刻就消失在山峰背面,从下文中的“浸寒漪”来看,夕阳还将自己的余晖洒在了水面上,由此就可以推断,此时的夕阳只被山峰挡住了一半,呈现出“半遮半露”的状态,其美感和诗意十足。如果使用了教师所提供的两个动词,则不符合诗人所描写的景象。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力量感、速度感和进程感三个维度对原文与自己所设计的两个动词进行了对比辨析,让一个“衔”字表达的精准和适切完全镌刻在了每个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以对比的方式与诗人的创作思维处在了相同的位置和维度上。

三、拓展想象,在还原中再现动词的内在魅力

由于古诗词表达的特殊性,作者对很多丰富的动态资源无法进行细致、全面、立体的展现和描摹,而是以最为精练和简洁的动词,用概括性、提炼性很强的动词加以表达,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想象的方式,通过拓展将诗人的未尽之言还原出来,既实现了对古诗的内在探寻,又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如这首诗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浸”字,从表面上来看是“沉浸、浸润”之意,但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显然不足以品味这一动词所包含的丰富意蕴,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师可以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扣“浸”字设计这样的探究方向:“浸”在哪里?“浸”的画面是怎样的?其中,第一个问题指向表象,学生在理解古诗大意后,就可以从中提取信息回答——是夕阳的余晖洒在画面上,形成了“浸寒漪”的景象。而第二个问题是无法从古诗现有的内容层面来直接获取信息的,这就需要教师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尤其是生活储备,想象夕阳柔和的光辉被抛洒在水面上,反射出来的波光粼粼的美景,一阵微风出来,水面荡起涟漪,那波光也不再是静止不动的,由此光亮就如同碎金子一般铺满了整个水面,随着波浪荡漾起来。

一直以来,很多学生包括教师都对动词的认知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动词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主,因而应该是显性的,故将思考停留在视觉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认知状态中,从而缺乏了对动词内在意蕴的探究。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动词的认知始终停留在肤浅化、表层化的维度,无法真正联系语境,对动词形成深入探究。而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不仅将关注点聚焦在“浸”这个词中,还充分地联系了古诗的具体语境,将这一词语置放在具体而可感的动态画面之中,从而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下,深入感受到这一动词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对于这句诗中的动词,教师并没有停留于让学生理解字面的意思上,而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链接,将诗人高度凝练的“浸”背后所蕴藏的画面和内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构,不仅让学生通过想象看到了诗人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的美景,还深切地体悟到诗人在转化画面、斟词酌句时的高超艺术,从而真正感受到古诗中动词运用的精妙和所形成的表达魅力。

动词所展现的场景和过程都是动态化的,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始终处于静止化的状态来引导学生,更不能将关注的范畴局限在书面的文字符号上,而更需要借助于统整、对比和想象等策略,与动词对话、与作者对话,才能从理解和表达的双重维度,深入理解动词,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山峰夕阳精准
刀削山峰危石立 谁栽松树直亦奇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拥抱
简历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征服那座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