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洞庭波”意象考察

2022-05-13 13:16钱垠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洞庭湖唐诗

钱垠

摘要:在唐代,诗人们写下了许多描绘洞庭风光、岳阳盛景的诗篇,而在这些诗篇中,“洞庭波”更是备受他们钟爱的意象。为了探索唐人笔下的“洞庭波”这个固定意象有哪些特点,本文对郑州大学“全唐诗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了检索,提取出了所有直接出现了连续的“洞庭波”这三个字的唐诗篇目,并就其诗句内容、情感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出唐诗中的“洞庭波”意象的若干特征。

关键词:唐诗 洞庭波 洞庭湖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自从屈子吟出这缠绵悱恻的诗篇以来,“洞庭”就成为历代诗人所钟爱的文化符号;同时,“洞庭波”也成为一个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固定意象。

在唐代,诗人们写下了许多描绘洞庭风光、岳阳盛景的诗篇,而在这些诗篇中,“洞庭波”更是备受他们钟爱的意象。那么,唐人笔下的“洞庭波”这个固定意象有哪些特点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郑州大学“全唐诗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了检索,提取出了所有直接出现了连续的“洞庭波”这三个字的唐诗篇目(已删去重复篇目),并就其诗句内容、情感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整理,形成了如下表格: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唐诗中的“洞庭波”绝大多数都可以独立成词,极少数情况下“波”与后字一起成词,如“波冷”“波色”等,但在意义理解上相差不大,都是指洞庭湖所泛起的波浪。根据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总结出唐诗中的“洞庭波”意象,具有如下特征:(以下特征均为根据全诗推断而出,但限于篇幅,表格中仅列出了含有“洞庭波”的诗句)

一、“洞庭波”为秋色之波

在本表格中,能直接或间接推断出“洞庭波”所属季节为秋天的有21处,占全部条目的60%;剩下还有几条“洞庭波”所属季节为春天的,但总数远远少于所属季节为秋天的;余下的为无法推断m具体季节的。可见,唐人笔下的“洞庭波”,以“秋波”为主。

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洞庭波”这一意象,就与秋天密不可分:秋风袅袅,落叶纷纷,水天茫茫,波涛起伏——好一幅萧瑟的、疏落的、苍茫的、动荡的湘水秋景图。唐人笔下的洞庭秋波,同样是萧瑟的,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求草湖》);同样是清冷的,如“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同样是动荡的,如“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李端《杂曲歌辞.古别离》)。

并且,唐人在写洞庭秋波的同时,还喜欢和“鸿雁”“木落”这样的意象搭配出现,更显其秋之风范,如“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卢照龄《琴歌曲辞·明月引》)。尤其,唐人继承了屈子传统,喜欢将“木落”意象与“洞庭波”相配:“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郎士元《夜泊湘江》),“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李端《杂曲歌辞·古别离》),“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以及相似的“落叶”“木叶”意象,如“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温庭筠《赠少年》),“依泊洞庭波,木叶忽已黄”(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等等。“落叶”是秋天萧瑟的象征,而“木叶”“落木”则比“落叶”又多了一份零落殆尽的干净、疏落,这些意象都增添了洞庭秋波所处意境的清冷、萧疏。

二、“洞庭波”为悲情之波

在本表格所列举的诗歌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诗歌所涉及的感情都是伤感的:送别怀人、羁旅愁思、仕途沧桑、岁月蹉跎一一诗人浓浓的愁绪与洞庭波缠绕在一起,解不散,化不开。因此,唐人笔下的“洞庭波”,还寄托着深沉的悲情。

在唐代,洞庭湖既肩负着交通运输的重要功能,又是许多文人士子被贬谪南荒的必经之地。因此,作为交通要道的洞庭湖,见证了许许多多的离别;而洞庭湖上的“洞庭波”,也仿佛是思念的化身,悠悠荡荡,直到远方。“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李商隐《木兰花》),“情著春风生橘树,归心不怕洞庭波”(皎然《别洞庭维谅上人》),“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刘长卿《送李侍御贬郴州》)……“洞庭波”这个缠绵的意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诗人绵绵不绝的思念。

同时,在这些流连洞庭的人们中间,有许多又是被贬的士子:张说、刘长卿、刘禹锡、柳宗元……柳宗元就曾在《送李渭赴京师序》中感叹道:“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漫步在屈子曾经行吟的茫茫湖畔,时空交错,千百年来多少不得志士人的悲魂在此地回荡。面对浩浩大泽,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仕途沉浮的无奈、对人生的感慨,一瞬间涌上心头:“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鄉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杨凝《初次巴陵》),“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刘长卿《同姜溶题裴式微馀干东斋》),“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张说《襄阳路逢寒食》),“信来漳浦岸,期负洞庭波。时扫高槐影,朝回或恐过”(贾岛《答王建秘书》)。

并且,“洞庭波”在成为这些士子沧桑命运见证的同时,还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其中,有些人醉心于山清水秀的楚地风光,表现出归隐之心:“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李白《书情题蔡舍人雄》),“旧山余业在,杏隔洞庭波”(周贺《秋思》),“洞庭波浪飚晴天,君山一点凝烟”(牛希济《临江仙》)。无论是仕是隐,是浮是沉,“洞庭波”都是这些文人墨客的知音,也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三、“洞庭波”为悠远之波

这里的“悠远”是“历史悠久”的意思。为什么说“洞庭波”是“悠远之波”呢?因为有不少诗人在写到“洞庭波”时,还会提到与之相关的传说、典故,拓展了“洞庭波”所处时空的广阔。

洞庭湖自古以来就不乏神话传说。“洞庭”之名,始见于《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备受诗人钟爱的神话首推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传说,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其他典故还有最为著名的屈子事迹,如“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刘长卿《同姜溶题裴式微馀干东斋》),“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刘长卿《送李侍御贬郴州》);更有将同属于楚辞的典故“巫山云雨”同“湘水秋波”对举的,如“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张悦《荆州亭入朝》)。有学者这样评价:“洞庭代表古楚文化特征,文化具有神异诡谲、浪漫悲怆的独特气质,只有唐代才能把洞庭神秘奇幻、悲凄幽婉的意蕴发挥到顶峰。”①这些典故与传说,不仅使诗句的时空感更为厚重,还为其蒙上了缠绵迷蒙的色彩,最后更是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与情怀。

那么,为什么唐人笔下的“洞庭波”会具有以上特征呢?我们可以从“白然因素”“人文因素”和“语词因素”三个角度来分析。

从“自然因素”來看,洞庭湖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苍茫的特点,容易引发诗人沧桑的感慨。在唐代,洞庭湖区面积极大,水天一色,苍茫无边,容易引发诗人察觉个体之渺小,感慨天地之悠悠;尤其,在秋冬季节,位于湘北平原上的洞庭湖受冬季风影响大,常常秋风阵阵,湖边又水草丛生,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这种“蒹葭苍苍,鸿雁翱翔”的景致更是完美符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秋天萧瑟意境,因此“洞庭秋波”成为备受文人喜爱的秋天的代表性意象。

关于“人文因素”,上文在分析唐诗中“洞庭波”意象的特征时,已经有所涉及:在唐代,洞庭湖既肩负着交通运输的重要功能,又是许多文人士子被贬谪南荒的必经之地,因此他们在面对浩瀚的洞庭湖时,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消极的、悲情的。除此之外,洞庭湖地区还流传着种种神话传说和名人事迹,而无论是湘君湘夫人的爱情,还是屈原的生平,无一不带有悲剧色彩,尤其当屈原用《九歌》为“洞庭波”这一意象奠定了“求而不得”的悲剧基调之后,“洞庭波”更是成为悲情的代名词。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唐代诗人喜欢用“洞庭秋波”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悲伤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如有学者指出:“基于种种现象和原因,久而久之,洞庭成为一个文人经历的交汇点。这种交汇意义由文学开端,而及于心理和文化,并与中晚唐的社会主流思潮汇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洞庭文化。”②

但是,为什么诗人格外喜欢用“洞庭波”这个意象,而不是其他的比如“洞庭浪”这样的意象呢?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考虑“洞庭波”这个语词在语义上的因素。关于“洞庭”的内涵,上文我们已经谈了许多,接下来需要讨论的就是“波”这个字。

《说文解字》中,对“波”的解释是“水涌流也”。洞庭湖上自然有波有浪,那么为什么诗人们喜欢用“波”而非“浪”呢?“浪”,其实也有“波”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的语义上,与“波”仍然有差别一一“浪”更经常用来指能翻卷起来的、更大的“波”。然而,在提到“湘夫人在水边的秋风中等待”这一场景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水面是正“泛着袅袅的秋波”还是“掀起滔天的巨浪”呢——很明显,前者更合适。因为“滔天的巨浪”,往往意味着更加强烈的情感,如曹操《短歌行》中那可以吞吐日月星辰的“洪波”,苏轼《念奴娇》中那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的拍案惊涛。但在《湘夫人》中,湘君与湘夫人对彼此的思念是一种很绵长、悠远的情感,并非“惊涛骇浪”般的强烈,正如水波一般,有起伏却幅度不大,但会一圈圈荡漾开去,直至延绵到天边。因此,屈子才会用“洞庭波”这个意象来烘托湘夫人的惆怅。

回到唐诗的语境中,我们发现,表格中这些描绘了“洞庭波”的诗歌,其情感也几乎都不是地动山摇的,无论是思念、无奈、伤怀还是感慨,最终都化成了一声悠长的叹息。“洞庭波”是秋波,而非冬之波,因此它是萧瑟的,但不是肃杀的;“洞庭波”是“波”而不是“浪”,因此它是起伏的、悠长的,但不是激烈的、突兀的,也只有这样的“洞庭波”,才道尽了屈原与湘夫人的袅袅悲喜,写尽了古今诗人们的绵绵惆怅。

①鲁茜,程国赋:《论洞庭的地域文学意蕴极其意义——兼与西湖、彭蠡、太湖等湖泊文学之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第108页。

②工亮亮:《简论洞庭文化在唐诗中的映现》,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鲁茜,程国赋.论洞庭的地域文学意蕴极其意义——兼与西湖、彭蠡、太湖等湖泊文学之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王亮亮.简论洞庭文化在唐诗中的映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洞庭湖唐诗
洞庭湖上那最后一抹夕阳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马诗之四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唐诗赏读
唐诗新学
美丽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