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灵疫区”

2022-05-13 14:01周彩丽
教育家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居家情绪

周彩丽

罗跃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

孙锦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公共卫生心理和精神医学方向优秀学科带头人

刘勤学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人:王湘蓉

《教育家》杂志副总编辑

随着奥密克戎毒株扩散,春季以来,全国多地暴发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下,许多学生确诊,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再次开启线上教学,校外培训暂停,受影响的学生隔离……疫情再次打乱了学生的常规生活。反复的核酸筛查、出行受限、隔离的烦闷……这些可能造成孩子情绪波动;对疫情的焦虑、居家学习的压力,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疫情之下,学生如何调适心理?《教育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

合理应对因疫情导致的负性心理

王湘蓉:疫情反复,部分学生、老师、家长确诊,加之因疫情防控带来的如隔离等不便因素,是否会对学生心理、生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罗跃嘉:疫情作为负性生活事件的应激源,会对我们的大脑进行作用,这种作用可能导致产生一些大脑神经系统例如神经递质的反应和心理反应。这个过程会受到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应对得比较好,能够适应,就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如果适应不良,就会产生一些反应,比如情绪、认知发生改变,身体上包括呼吸、血压、胃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甚至产生创伤后应激综合征。

王湘蓉:家长如何识别孩子是否产生了负性心理,进而进行适当的纾解?

孙锦华:首先,可以观察和询问孩子的情绪状况。看看孩子是否出现外显的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表现;如果允许,可以与孩子讨论一下当前的疫情情况,询问他的担忧,讨论被封控的小区、因疫情被隔离的小朋友,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看看他是否存在明显的焦虑、恐慌、坐立不安表现;或者询问孩子对疫情怎么想,是否感到特别的担心、恐慌。

也可以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如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不爱说话、闷闷不乐甚至发脾气,做作业时变得心烦气躁、注意力不集中,做题时反应速度变慢了,晚上睡觉时容易失眠、入睡困难……如果这些症状经常出现,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出现一些心理症状了。

另外,还可以观察孩子面对这些困难有没有出现躯体反应。人在应激状态时,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如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喘不过气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症状,也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比如头晕、头痛、出汗、脸红、反复尿频、总是想上厕所等症状。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家长应告诉孩子不用担心,这些反应是帮助我们战胜困难的,慢慢就好了。但如果孩子担心的情境持续出现,比如疫情一时还解除不了,小区疫情很严重,新的感染病例经常冒出来,如果孩子经常面对这种紧张、令人感到恐慌的情境,自身不能很好地处理困境,又没有很好的家庭心理支持,可能小部分孩子会出现病理性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比如经常呼吸困难,担心自己得了新型冠状肺炎,即使经过检查没有问题仍然很担心;经常心慌、胸痛、头痛、背痛、胃痛,疫情稳定了还是经常出现这些症状,以致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和学习,但是到医院检查身体并无大碍,躯体症状表现也不符合一些疾病体征,一般我们将这种表现称为心身反应,甚至可达到心身障碍范畴。因此,我们要关注突如其来的应激性事件对机体造成的一些持久的、破坏性的影响。特别提醒家长,这种情况虽然不是真的躯体疾病,但躯体化的症状,孩子感受到的痛苦同躯体疾病造成的痛苦是一样的。此时,家长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感受,而不要认为医院的身体检查显示没问题孩子就没问题,也不要认为孩子是为了逃避学习或其他而假装的疼痛,一些家长因不了解这种心身反应,反而会训斥孩子,加重孩子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进行系统治疗。

罗跃嘉:负性心理会让人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如果症状和持续时间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成为焦虑症和抑郁症,当然这需要临床精神科医生的诊断。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有自杀的意念和倾向,甚至做出自杀行为,这是值得重视和警惕的。抑郁症的核心表现是“三低”——情感的低落、思维的迟缓、活动量减少,此外还会出现一些认知障碍和躯体症状,要尽早看专科医生,及早进行药物治疗,并坚持一定时间的疗程。及早治疗和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鍵。

王湘蓉: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心、身影响是否可以得到调整和修复?

罗跃嘉:人在抑郁的状态下,脑的神经环路会有所改变,就是说可能有一定的器质性损伤,例如,目前发现前额叶、杏仁核都是关键的节点。目前的研究表明,脑内神经环路的改变,可以通过治疗达到一定程度的矫正,并不是不可逆的。

王湘蓉:如果孩子在家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家长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调适?

刘勤学:其一,家长在给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前,自己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其二,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开辟出独立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疫情下,大家长期处于家庭这个“密闭空间”,久而久之都会有烦躁情绪,我们需要给孩子自我调适、放松的独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此外,要允许孩子有心灵的自我空间,比如当他/她戴上耳机不想被干扰时,家长就不要强迫他/她取下耳机听自己说话。其三,家长要保持整个家庭规律有序的生活,培养孩子健康的日常作息,不能因为居家就让作息完全混乱。有序的生活作息是保持心理状态稳定的有力支架,一旦外界的作息规律垮掉,随之而来心理上也会崩塌。其四,要接纳孩子的不稳定情绪。成人都会有情绪不可控的时候,何况是孩子。家长要允许孩子“失控”,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焦躁。其五,要找到孩子进行情绪宣泄与调节的合适方式。孩子所处阶段不一样,调节方式也不一样。六七岁的孩子,可多进行一些运动。大一点的孩子,建议做一些亲子对抗类的运动,或是亲子一起看剧,共同完成一些放松的、有共同目标的活动。这个过程的核心是家庭成员的互动,让孩子感到他/她被支持,被陪伴。

王湘蓉:对被隔离的学生,我们可以给予怎样的心理支持?如果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罗跃嘉:对被隔离的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支持。心理上有三级干预机制。第一级是轻微的情绪波动,可以自我调节,比如听听音乐,进行深呼吸,放松治疗等。第二级是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我们常说的焦虑、抑郁,这时需要心理咨询、行为认知治疗等专业治疗方法来进行积极的干预。如果发展到抑郁症、PTSD等情绪疾病,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进行药物治疗。要注意及时、积极地就医,不要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时机。

孙锦华:一般来说,人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会产生正常的应激反应,认知、情绪、行为、生理都会出现一些变化。但如果个体面对应激,反应非常强烈,应激时间非常长,个体无法应对,也没有很好的支持系统,个体可能会出现病理性的症状。就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来说,我们国家从武汉抗疫时就很重视疫情对人心理的影响,抗疫队伍中配备了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人员,开展了很有效的心理救援工作,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现在大家对新冠病毒认识更充分了,当前的病毒变异种株致死性没有那么强,群众的恐慌少了许多。当前,我认为新冠病毒对人的心理应激造成的破坏性没有那么大。大多数人的应激反应还是适度的,少部分由于其面对特定的情境,加上其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不良,又没有被及时地给予心理支持,或者其之前已有一些创伤性事件的经历,可能会在应激后的1个月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但不能说孩子一旦被确诊新型冠状肺炎、被隔离了,将来就会有很大可能出现PTSD。如果确实有部分学生出现了PTSD症状或被诊断PTSD,也是有许多干预手段的,如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加工治疗(EMDR)等一些心理疗法还是比较有效的,一些药物已被证明可减少创伤性再体验、警觉性增高、梦魇等PTSD症状。如果学生出现PTSD症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在心理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对其症状进行干预,预后还是很乐观的。

创设良好居家环境,减少亲子矛盾

王湘蓉:居家隔离期间,亲子之间易产生矛盾,家长的情绪极大影响孩子的心理,那么家长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刘勤学:心理学中有很多教家长控制情绪的方法。一是“停”,如果家长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马上就要崩溃、爆发,尤其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如果下一秒就会控制不住对孩子进行打骂,这个时候要马上“停”。当然做到及时“停”并不容易,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比如在与孩子沟通之前拿一个压力球或其他可以捏的东西,控制不住的时候就捏一捏,然后数10个数让自己冷静下来。二是“换”。父母之间要结成联盟,设置一个暗号,当一方在辅导孩子学习或与孩子沟通时,如果控制不住情绪了就通过暗号向另一方求助,另一方听到暗号后,不管在干什么,都要赶紧過来“换人”。三是“共情启动”。一方面,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孩子来说,学习、做作业就相当于成人处理工作一样,有得心应手的时候,也有艰难的时候。我们要接受孩子“处理不来”的时刻,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另一方面,可以给自己一个外在“压力”,通过外在压力把情绪爆发的阈限提高一点。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辅导孩子学习或与孩子沟通,你会不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家长可以想象自己是在讲台上辅导孩子作业,有人在看着你,这样自我控制力会更强一些。最后,建议家长尽量把自己的情绪与孩子的问题区分开来。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而是家长自己有一些工作、生活上的情绪,借孩子的问题发泄,将孩子变成了出气筒。

王湘蓉:因为疫情,很多即将中、高考的学生居家备考,很多家长对此表示紧张、担心,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勤学:家长对待居家备考的孩子,一个总的原则是适度。一是适度关注。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他/她对自己及自身学习情况的了解远多于家长,所以家长只需要适度关注、适度提醒。二是适度“卷入”。居家情境下,一个普遍现象是家长恨不得替孩子学习,恨不得给孩子规划好所有的学习安排,但这种“替代学习”不仅效果不好,反而把焦虑传给孩子,让孩子失去自主空间。研究发现,既帮助孩子又尊重孩子的“支持性帮助”对孩子的复习效果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家长可以提供帮助,但是帮助的前提是让孩子有自主性、有选择,让他可以自己做决定。三是真正看到孩子的问题,适度去帮助。比如孩子情绪烦躁,学不进去了,这个时候如果要求孩子努力学,能学一点是一点,其实没办法帮到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实际上是在求助,告诉你他/她已经没办法自己调节情绪了,需要你的帮忙。这时候父母可以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玩玩对抗运动,为孩子提供一些可纾解情绪的选择,让孩子明白你们在尝试帮他/她,无论方法是否有用,至少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们关心他/她、帮他/她解决问题的心意。

王湘蓉:部分孩子对不用去学校上课、居家学习感到开心,这给他们带来非常放松的心态。过于放松的心理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消极,如何调节这种心理,使他们既活泼又严肃地进行居家学习?

刘勤学:对不用去学校上课感到开心,这是孩子的天性。失去外在的约束,孩子们一定会释放情绪,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我们也要让孩子有适度的学习压力。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遵循学校的安排,让孩子按照学校的网课教学计划、学习要求来进行学习;同时,要保证孩子正常的作息和规律的日常程序;此外,学生之间可以组建学习竞赛小组。居家学习是孤独的,建议家长帮助孩子与玩得好的同学或是“竞争对手”组成学习小组,除了学校的网课,小组成员可以定期视频、定期打卡,共同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小组内部可以进行pk,家长们也可以参与进来,对“获胜者”进行奖励,这样学习小组就能被带动起来,孩子也会因为有人陪伴、有人比拼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王湘蓉:居家线上学习,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短视频?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数字家庭环境?

刘勤学:这个事情,不仅家长担心,孩子自己也焦虑。当孩子自己控制不住地玩游戏、刷短视频,表面上看他/她玩得很开心,但一旦从这个事情中抽离,孩子就会非常焦虑,会觉得大家都在学习而自己在玩,在浪费时间,担心与同学之间拉开差距。

在居家线上学习的情境下如何管理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给大家提几点建议。指望孩子自己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是不现实的,电子产品(包括短视频、网络游戏)的设计逻辑就是为了让人沉迷,让孩子以一己之力去对抗庞大的设计体系,本身就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是成人,对抗电子产品的诱惑也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家长要对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给予较多的干预和监督。可以分年龄段进行管理。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进行监管,了解孩子在利用电子产品做什么;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这个规则要在双方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共同制定,亲子双方都要认可,而不是由家长说了算。规则以契约的方式固定下来,设置处罚措施,建议家长自身也参与进来,让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对家长和孩子具有同等的约束力,家长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孩子做到。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而躲进虚拟世界,如逃避学习的压力、逃避与父母的冲突等。这时,家长要从现实家庭环境入手,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给予孩子帮助与支持,让孩子被看见、被关爱、被尊重。反之,如果家庭氛围压抑,父母对孩子多是责罚,电子产品就会变成现实的替代,变成孩子对抗父母的工具——家长越不允许孩子玩,孩子越要玩。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居家情绪
居家的日子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