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垃圾分類前需做好相應的環保配套

2022-05-13 14:30
澳门月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分類意識環境

澳門是否應推行強制性垃圾分類措施?或者是實行獎勵措施來鼓勵市民垃圾分類?

澳門立法會林宇滔議員:澳門環保局一直在推動乾净回收,回收來的物品才有可循環的價值,在這方面,政府這幾年有較大的突破,在環保加分站可以回收的物品接近百分之分,其他如大廈、街邊的分類回收點,都接近百分之七、八十,但後續的處理工作值得關注,目前是做簡單處理,然後送去内地、東南亞等處理。我們需要加強後續的處理能力,目前内地對回收品都有很高要求,需要將塑料產品打成碎片,然後加熱拉粒變成原材料,才可以當成原料出口内地,澳門目前只有打成碎片運去東南亞處理。

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場地和設備,進行資源化的預處理,做好基礎建設,否則垃圾分類之後,最後還是送到焚化爐,這樣就失去了分類的意義。希望政府在建築廢料堆填區落實膠樽、紙和金屬的資源預處理場地建設項目,目前要做好資源分類的教育工作,同時要做好後續的配套處理工作。此外我認爲現在澳門市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尤其是年輕一代,在小時候就接受了環保教育,如果有相應的環保配套政策,是否有獎勵措施來支持做環保並不重要。

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環境研究院宋慶彬副教授:垃圾分類是解決城市生活垃圾問題的必然選擇,然而強制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需要大量的政策性工作和基礎設施的配合,尤其需要全民參與和支援。垃圾分類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廢物的最有效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這就需要前端的垃圾分類要和後端的分類處理設施相配合。垃圾分類最核心的工作是將餐廚廢物單獨分類,而當前澳門的餐廚廢物處理能力,遠不足以應付垃圾分類後大量餐廚廢物(約生活垃圾的四成)的處理;同時,強制垃圾分類政策強調的是法律強制性,需要進行立法工作相配合,按照《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近期未有相關政策的考量。因此,目前澳門實行強制垃圾分類政策仍不成熟,尤其是分類處理設施和能力需要大大加強。

當前,澳門環境保護局已經開展了大量源頭減廢工作,如推行的“減廢回收好Easy”中,涵蓋了針對不同利益相關者(居民、政府部門、企業、酒店、學校)的減廢活動,同時也針對典型廢物(塑膠、玻璃、廢紙和節慶廢物、舊衣物、食物、電子廢物等)開展了大量工作,也推行了一些獎勵措施。為了進一步提高減廢效果,未來可考慮加大獎勵力度,充分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待時機成熟時,澳門可推動強制生活垃圾分類政策。

澳門食物及環境健康學會柯學明會長:實行垃圾分類,這是一個文明城市應當兼負的公民舉動及構建灣區世界一級城市群的基本要求,亦是生態文明,自然教育素養的一部分。環保意識及行為改變是需要時間,是一個過程,如何能加速進程,跟得上國家綠色轉型、質量發展及達到雙碳目標,我們應採用科技及數據化行為,整合現在不同單一的小程式,讓市民在一個平臺上貫徹在生活上的綠色環保生活態度及舉措,並作出量度及鼓勵,讓大眾在輕鬆簡單的情況下感受到環保其實很容易,亦透過應用程式將每天小行動的改變及舉措數據化,從而提高環保意識,讓市民有更多主動參與感,建立良好的環保習慣,形成集體環保綠色低碳生活態度及文化,亦有助於澳門人融入大灣區生活和工作。

澳門環保管理學會曾錦培理事長:據了解,台灣用了10年時間培養市民垃圾分類的習慣,如處理家居垃圾時,需要倒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需要花時間培養市民的環保習慣,亦需要有決心去做。建議從法律上去强制垃圾分類,使用政府指定的可降解膠袋,積極創造環境。澳門欠缺環保環境,所以推行强制垃圾分類目前具有一定難度;獎勵措施推行垃圾分類是其次,在一些先進的國家或地區,會請一些義工進行垃圾分類,分類十分細緻,如將紙張空白部分留下,將這部分用來回收,有字的部分就回收再造紙,這些是沒有獎勵機制的,但仍然可以推動,其實創造了環保環境之後,獎勵是其次。政府創造環保環境十分重要,市民的參與是推動的核心價值。

猜你喜欢
分類意識環境
阅读理解专练(三)
A Misunderstanding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xamination skills
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听不到声音?
良好的环境’”等十五则
跟踪导练(五)(4)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别用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