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 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探讨

2022-05-13 14:39王友云李袁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课程教学应用型

王友云 李袁

摘    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学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主要路径在于增加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比重,重构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体系;立足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模式;以促进就业创新创业为导向,积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文章以案例教学方法为例,探讨了人文社科类课程课堂教学转型实践。

关键词:普通高校;人文社科;课程教学;学术型;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68-03

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人才培养与输出的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与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还有一定差距,与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不适应。因此,高校应基于“需求侧—供给侧”的双重反思,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探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高校的人才培养最终应落到教学这一基本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教学方面进行转型,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需要从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一、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旨在追求培养学术型学生,教师在课堂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的培养,而不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综合来看,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

(一)人文社科类课程设置不合理

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从很多高校人文社科各学院网站搜集的专业培养方案可见一斑,如很多高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同一化现象,甚至是千篇一律,没有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地方实际和学校特色优势进行专业细化设置;专业课程确定后一直没有更新,课程陈旧,落后于实践,没有根据实际变化进行充分论证,与实际需求不相吻合;教材陈旧,没有结合新的时代内容进行创新,知识过时且相对简单,或者教材偏难,学术性太强,社会实践案例偏少,教材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应用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太少,案例教学不足,过分注重理论课程,课程设置不丰富,不科学[1]。这些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与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能力和要求都相差很远,需要高校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完善、改进和针对性革新。

(二)人文社科类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人文社科类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过分注重学术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实施“师授生听”,以经验式教学方式为主,这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的产物,教师作为知识精英通过理性的思辨和好奇心去生产与探求知识,然后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讲授给学生。“师授生听”的方式难以有效体现知识的“應用”本质,注重课堂讲授,机械地将课本内容“灌输式”传授给学生,内容封闭,脱离社会实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教师多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教学方式僵化,学生接受知识被动,这样的教学导致师生之间是分散的、学生之间是独立的,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性。在课程教学中,以研究型标准要求教学,基础性、理论性和学术性过强,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教学课程的渠道不畅。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分离,缺乏创新型的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偏少,实训、见习、实习在很多人文社科类课程中都变成“走过场”,没有结合课程知识进行实质性的深入,导致学生动手实践、应用能力都不足。教学没有走出课堂,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操作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知识运用,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实践课堂的建设,只有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讲授与应用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才能改变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2]。

(三)系统的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完全构建

有些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从观念到实践,对教育教学重视不够,在观念上,认为高校应以科研为主,对教学缺乏足够重视,一味注重量的扩张;在实践上,科学完整的高校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的高校课程建设滞后,没有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地方需求进行革新,一套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还没有构建起来;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一定问题,过分注重研究型教师培养,在教师职称评

定、晋级晋升、考核等方面都以科研成果为主,尤其是以学术论文和课题项目为主要评价指标,一线教师因成果难以量化而被边缘化;教学效果评价也存在一定问题,以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用心去浇筑的事业,但高校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都存在不合理之处,过分注重量化、科研成果等,教学评价难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校必须“以本为本”,狠抓本科教育,核心在于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校应结合地方实际,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一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路径

面对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直面问题,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在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要打破传统,勇于创新,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3]。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也应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探寻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路径。

(一)增加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比重,重构高校人文社科课程体系

高校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状况等进行调研,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方面开设适量的地方特色课程。同时,还应开设适当的跨学科课程,增加跨学科、前沿性、交叉学科和应用性课程的比重。课程的内容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编排,更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基地,搞好实践教学。高校应找好定位,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与地方实际需要,结合经济发展方向,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政企事业单位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中服务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亦能体验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周期大大缩短,这些领域本身及其在各个学科产生的前沿知识,都是课程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4]。

(二)立足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为主。教师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创新精神,以学术为主,知识体系单

一,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必须要立足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讲解完一节理论知识,就应创设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分工协作,以“当事人”的身份完成所扮演角色的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指导者,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单一的理论学习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如此,学生的应用型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其次,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推行自主学习、合作性和研究性学习。传统的“师授生听”教学是“知识生产模式I”的产物,适应了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中心,教师通过思辨和好奇探求知识,然后将自己总结的理论讲授给学生的场景[5]。在人类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知识生产模式II”和“模式Ⅲ知识生产观”成为生产知识的主流方式,这两种知识生产模式分别以应用为特征和知识集群、创新网络等为核心构件,知识的产生更多被置于应用和创新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如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自主学习,將知识置于应用情境的合作性和研究性学习,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才来校授课,通过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使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三)以促进就业和创新创业为导向,积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很多岗位招不到人,除去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之外,还有大部分原因是由学校教育造成的。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多把学生往学术型方向培养,而忽视了其应用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实际工作所需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必须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就业、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创新和创业做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工作既要使学生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必须考虑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具备未来立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即就业、创新和创业能力。而就业、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主动与地方企业对接,通过实训、社会实践和专门的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创新创业的内容和机会,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企业建立横向合作关系,将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发展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和毕业选题设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更重要的是要在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此外,还要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一些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转到“能力本位”的现代高等教育上来,由传统高校走向创业型高校。

三、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课堂教学转型案例:案例教学方法与实践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主要辅之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具有开放式、互动式、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效、便于操作、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些接近现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剖,结合某一个特定的知识点与理论,利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的形式促使各种信息、知识、观点相互碰撞,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通过案例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强化培养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

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要注重加强案例库建设,教师可以将案例库的建设同自己科研课题的调研结合起来,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和编写案例,并鼓励学生参与案例的调研与整理,以提高学生分析案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作者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专门建立了基于地方农村公共管理实践的本土案例库。主要选取有关农村公共管理的案例,来自于本土农村治理的实践,案例的内容涵盖了跨区域扶贫搬迁、流域治理、社区治理、医疗改革、区域协作、留守儿童服务、乡镇机构改革、产业转型、绿色发展、飞地经济、美丽乡村建设、乡贤治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方面面。在案例的选取、分析和研究方面均立足于本土,共整理了15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案例形式多样化,凡是本土的社会热点问题,或领域内重点问题,或实践中的代表性问题,都是来自本土的原创性案例。通过整理这种来自本土实践的案例,形成案例库,为教学所用,将极大增强案例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有利于实践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鲁武霞.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困境与生态定位[J].大学教育科学,2017(3):34.

[2]  付八军.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的回顾与展望[J].江苏高教,2020(6):45.

[3]  向芳青,王友云,陈俭.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9(2):42.

[4]  宋旭红.学术型——应用型: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分类之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64(5):105.

[5]  龚放.知识生产模式II方兴未艾:建设一流大学切勿错失良机[J].江苏高教,2018(9):7.

■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课程教学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