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个人话语表达与真实建构

2022-05-14 12:07张子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5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张子晴

【摘要】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纪录片的创作迎来了小高潮,创新的内容与形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的关注,个人话语表达和真实构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人生第一次》是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ilibili出品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是媒介融合时代诞生的纪录片作品,本文将以《人生第一次》为例,从个人话语表达和真实构建两方面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生第一次;个人话语;真实建构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5.071

媒介融合是互联网、大数据飞速发展下的一种媒介现象,人们从单一信息获取渠道走入了被爆炸般的信息包裹的时代,从单向的获取信息迈进了信息的双向传播的时代。多样的传播平台、更新的技术支持、更快的传播速度等等都给了每一人更大的话语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个人的话语表达就越发凸显。这一点在纪录片中也有所体现,媒介融合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让个人话语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同时媒介的发展也让纪录片的样态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从选题、内容、制作、传播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人生第一次》是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ilibili出品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从2020年1月开始在央视网、东方卫视、腾讯视频、哔哩哔哩弹幕网、优酷视频台网平台共同播出。《人生第一次》中体现了许多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基因,有着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讲述内容和方法,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偏好,其中甚至出现了电视广告形式的故事讲述方式、网络上流行的“鬼畜”剪辑手法等等,《人生第一次》也在真实建构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个人话语的表达,让观众在每个普通人的故事中产生共鸣,在他人的笑声与泪水中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1. 个人话语表达

中国纪录片出现的时间是在20世纪的革命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纪录片的很多主题都是围绕着革命活动展开的,比如:记录辛亥革命新闻片《武昌起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拍摄的《延安与八路军》等等,都是具有很强政治性的宏大主题,包括后来的《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也都是主题厚重的纪录片,站一定的高度以国家、时代的视角看历史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融合让纪录片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个人化,也更加具有贴近性,创作的题材不再局限于重大历史,而是开始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了普通的个体身上,涌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早餐中国》《人生第一次》等优秀的注重个人话语表达的纪录片作品,掀起了观众观看纪录片的一阵热潮。

在本文中个人话语是一个相较于集体话语和宏观话语而言的一个概念,它代表了一种在时代背景下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展示和情感的表达。以2016年在CCTV-9,bilibili平台共同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2005年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故宫》这两个同样聚焦于故宫的纪录片为例,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个人话语与宏观话语在纪录片中的区别。《故宫》是站在建筑艺术、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几个宏观的角度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介绍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则是把视角放在文物修复师的身上,展现他们的修复故事和身上的匠心精神。同样《人生第一次》也是把落点放在了个人的身上,从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中照见时代。

1.1 把个体置于集体与时代当中

重视个人话语的表达不是仅针对于个体进行说明而忽视时代的背景,个体是相较于集体和时代而言的一个概念,两方之间既是相对的也是相互的,纪录片在进行个人话语表达叙事时是不能脱离集体独立存在的,集体和时代反而是支撑个体话语表达的存在。在《人生第一次》中,故事的主角都是一个个生活中普通人,都是纪录片的导演来到拍摄地点蹲点,接触每一个受访者进行取材的,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着烙印个人特色的酸甜苦辣在其中,但是因为有时代背景的支撑,观众又能从每段不同的生活故事中看到自己、看到所处时代的面貌和现象。

在第一集《出生》中引出故事主题的画外音是这样说的:“在中国,平均每一天,约有5万人来到这个世界。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是在全国21万名产科医师和18万名助产护士的帮助下,在2.6万家助产机构里诞生的。”后面也有很多集如:《上学》《结婚》等都以“在中国……”的方式作为一集纪录片的开头引子,先把大的背景呈现出来再去讲述个人的故事,把时代作为个人话语表达的依托。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纪录片创作当中个人的话语确实是被放大了,但是依然离不开时代的背景作为铺垫,帮助观者更好地与故事产生共鸣,让个人的表达更加具有贴近性。

1.2 普世的主题与独特的切入点

融媒体时代,越来越多影视作品的创作都在趋于垂直领域,以小的切入点撬动大的话题,纪录片的创作也不例外。从选题上来看《人生第一次》,每一集的主题都各不相同,包含了:结婚、进城、买房、退休等等,都不是小或个例的话题,但却是当下每个人最为关心内容。

说起关于成长的纪录片,由迈克尔·艾普特执导的《人生七年》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导演一共花费了56年的时间对14个受访者每隔七年进行一次采访去记录他们的成长和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变化。这无论是从体量上还是从难度上都是很大的挑战,导演站在了漫长的人生岁月的视角进行了一个宏大的叙事,记录一个人几乎一生的“成长”。在《人生第一次》中的《长大》这一集中也是将成长作为主题,但是选择的切入点却非常小而精巧。导演以云南乡村学校的诗歌課作为切入点,通过孩子们学习诗歌的过程和他们体悟展现成长。首先诗歌本身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就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元素,诗歌课更是很少有人上过,在这一点上就勾起了观众对故事的好奇心与新鲜感。

在融媒体时代,图片、短视频、长视频等每天产出的视觉影像数不胜数,甚至会产生审美疲劳。那么想要吸引观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奇,因此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是尤为重要的。同样,“相守”也是一个普世的主题,是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最美好的一种形态,《人生第一次》依然没有站在很高的位置去讲述相守的故事,而是以鲜少有人见过的社会奇观——“抗癌食堂”作为切入点,从癌症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相守展现这份美好的情感。

如此种种,媒介融合给个人话语的表达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正是媒介融合的发展,让纪录片的团队有了更多的渠道得以搜寻到每一个独特而有意义的故事题材。

1.3 多样的独立个体的集合

碎片化、节奏快也是媒介融合时代下媒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不论是文字、音频还是视频的传播,在内容上都变得简短、琐碎和易拆解,这样做的方法不但符合大众的日常时间分配的习惯,也更加有利于内容在各个媒介平台上的传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纪录片在个人话语表达上也受到这样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人生的第一次》是由十二个与人生相关的主题构成的纪录片,而这一个小主题又是由多位个体的故事共同组成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与主题相关但是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普通人。一集的时长是三十分钟左右,分给每个主人公的时间也就非常的简短了。在短视频充斥人们生活的而今天,把每一集不同人物的故事拆分开是一个个便于传播的小片段,合在一起仍会是一个主题突出的整体。

在《相守》这一集中,导演一共采访了11位患者家属,对他们进行了详略不同的采访,有的深入到病房记录下他们与患者的相处日常,有的只是记录简短一句话。从这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纪录片不再是只围绕着某一个家庭或者事件从多个角度去展现一个故事,也出现了并列地展现出多个个体的故事,在多样与不凡中描绘人生百态。

2. 真实建构

真实是纪录片最迷人的地方,没有剧本、没有现场编排,把生活本来的面貌在片中体现出来是纪录片有别于其他影视类型最大的特点。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创作门槛变低,传播渠道增多让很多真假难辨的内容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因此纪录片的真实建构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2.1 对日常的捕捉

当画面中的人物处于自然的状态的时候往往最能让人感受到纪录片的真实。在《相守》这一集中记录了一位乐观的癌症患者在医院的走廊安慰另一位患者时,掀起了自己的衣服,在镜头前露出了长长的手术伤疤,这段画面的出现并不是在导演对他采访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是对他日常交流的捕捉,比起刻意在采访中展示伤疤,这种日常的捕捉更能体现真实,给观众以震撼。

在《人生第一次》中体现导演对日常的捕捉的另有一个方面就是这部纪录片在录制和剪辑过程中都不会刻意回避摄制团队的存在。在《买房》中,当受访者作为即将在北京购房的北漂谈论自己的感受时,摄制团队的摄影师作为北京本地人也忍不住和受访者交流起了自己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感受,一个是想要扎根北京的北漂族,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两人在日常的聊天过程中完成了不同背景的人在同一件事上的思想碰撞,给这一段的叙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而言,摄影师都是纪录片中幕后的存在,但这在这一段中摄影师既是内容的记录者,也是内容的参与者。这样的做法呈现出了一种极为自然的生活状态,最自然的日常往往就是对真实最有效的建构。

2.2 人物的选择

2.2.1 讲述人的运用

纪录片是所有影视艺术中最重视画外音运用的一种,由于纪录片素材的随机性和碎片化,画外音就成为了把纪录片构成一个完整叙事的“粘合剂”,但是往往画外音在纪录片中仅作为只留其声不见其人的存在。同时,在传统的纪录片中,如果不是拍摄关于某个明星的纪录片,明星往往是纪录片会回避的对象,就连真实再现的部分,大多数纪录片的导演也会选择素人出演。但是《人生第一次》跳出了以上两个常态,每一集都会邀请一位明星作为故事的讲述人,也就是纪录片解说词的讲述者,并且会记录下讲述的过程和他们的真实感受。首先,每一个进行讲述的明星都拥有与相应的主题深深契合的人生经历,这就很自然地让身份特殊的明星融入纪录片中,比如:《出生》邀请到的讲述人就是初为人父的涂松岩,他的画外音因为他的对故事的高度共鸣而包含浓烈的情感。其次,把解说词的讲述者从画面背后带到镜头前也让故事又多了一层不同的视角,他们可以站在观众的角度对每一集的故事发出感想、做出评价,给每一集的故事带来观者层面的解读,也帮助观众能更好的感受到纪录片中的真实。

2.2.2 拍摄对象的选择

另外一方面的人物选择就是对于拍摄对象的选择,前文已经提到在《人生第一次》中每一个主题都是由多个人物的故事集合而成的,拍摄对象虽然数量多但是并不冗杂,并且帮助纪录片更好地完成了对现实情况的呈现。第一集《出生》分别讲述了三组孕妇的故事,有生二胎的孕妇、有第一次生产面临顺产和剖宫产选择的孕妇还有在进行心脏手术的同时完成生产的孕妇,从这三个人物的选择可以看出导演想要尽可能多地展示怀孕生产这件事的不同情况,让观众在多元化的事例中感受现实。

街采是纪录片构建真实性的有效形式,从让·鲁什和埃德加·莫林在1961年执导的《夏日纪事》中经典的“你幸福吗?”街头提问开始,这种形式的访问就经常会应用到纪实作品当中。在《人生第一次》中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去展示当代中国社会的群像,在《结婚》这一集中对于“你觉得爱情像什么?”和“你相信爱情吗?”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街头采访,采访的对象覆盖了从年轻的女孩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给出了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这种受访者选择的随机性也构建了纪录片的真实感。

除了单一问题的提问,《人生第一次》还对街采这种形式做了延伸。有些时候对深入采访的对象的选择上也是具有街采的随机性的,并不会和很多纪录片一样在拍摄前与受访者进行长时间相处和判断。在《相守》这一集中,拍摄团队就从“抗癌厨房”中跟隨一位患者家属来到医院这一段记录下了这样的一幕:家属走进病房,对着母亲说:“妈,你看我后面的人。”坐在病床上的母亲听后,冲着摄像机摆摆手打招呼,显然事前并不知道摄像团队的到来,让观众看到受访者完全处于下意识的反应,在随机的人物选择中给观众呈现一种未经雕饰的生活感也是纪录片对真实建构的一种方式。

2.3 剪辑形式的突破

传统纪录片的画面大多都是十分简单的,画面中的元素无外乎是视频或图片素材、必要的说明性文字以及字幕,但是诞生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在网络平台播出的《人生第一次》在剪辑上也有了新的突破,颇具“网感”。《退休》这一集中,讲述了老年人在退休后上老年大学的生活,本片一开头却是一段亮眼的、具有年轻气质的混剪,通过模仿电视广告的形式、采用快速剪辑的节奏,不但清楚地向观众介绍了老年大学究竟是什么,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趣味性。从视频的收视波形图来看,这一段具有突破性的剪辑手法占据了本集的收视高峰,这样新奇建构真实的方式也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在人人都可以拿起摄像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媒介融合时代,纪录片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变得更为丰富。在未来的发展中,纪录片应当在追求市场的同时依然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内容产出,从社会的多个方面关注个人话语的表达,由个体故事反映时代风貌,与时代共同发展,用真实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做出可以真正给予人力量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袁欢.《人生第一次》:致敬每个坚韧又乐观的中国人[N]. 文学报,2020-04-02(04).

[2]张涵.媒介融合时代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和特点[J]. 传媒论坛,2019,2(24):84+86.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