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研究

2022-05-14 14:57马微玲王有越马静马晶张海鹏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醒脑水解注射液

马微玲,王有越,马静,马晶,张海鹏

(天津康复疗养中心疗二科,天津 300191)

脑梗死较为常见,常表现为头昏、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等因脑组织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缺氧、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该病易造成神经功能缺损,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生命健康[1]。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案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能够改善微循环,避免应激性高血压高血糖等方式。有关研究发现[2],脑蛋白水解物属于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常见药物之一,该药物是一种肽能神经营养物质,可改善和调节神经元的代谢功能,并促使突触的形成,从而避免神经细胞因缺血状态而出现损伤,再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效果更好,此药物为中药制剂,可促进脑水肿的吸收,进而提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5.27±3.53)岁;疾病类型:颈内动脉梗死18例、脑干梗死13例、混合性梗死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6.21±3.08)岁;疾病类型:颈内动脉梗死20例、脑干梗死12例、混合性梗死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内容、方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4];②发病时间小于48 h。排除标准:①患有肝、肾等脏器疾病;②合并肿瘤和免疫性疾病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有脑外伤或卒中史者;⑤未完成相应疗程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脑蛋白水解物(生产企业:长春海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432)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进行静脉滴注,q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醒脑静注射液(生产企业: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0664;规格:10 ml/支)于250 ml葡萄糖溶液中(5%)混匀,待充分溶解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估,量表包括意识水平、上肢、下肢运动及语言障碍等内容,总分42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差;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吃饭、洗澡等),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②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包括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取空腹静脉血(2 ml),室温静置30 min,以2 500 r/min离心5 min,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检测以上因子水平。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下降幅度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NIHSS评分减少比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100%,根据NIHSS评分下降幅度变化情况,分为基本痊愈(下降幅度:91%~100%),显效(下降幅度:46%~90%)有效(下降幅度:18%~45%),反之,此项评分减分率或增长率<17%则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s),分]

注:①表示与治疗前进行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2.56±4.25 10.94±5.21① 43.82±9.16 65.91±9.71①对照组 40 22.23±4.15 15.06±3.28① 43.53±9.04 58.23±9.35①t值 0.351 4.232 0.143 3.603 P值 0.726 0.000 0.887 0.001

2.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NSE、S100β和BDNF水平优于治疗,且观察组NSE和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比较[(±s),μg/L]

表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比较[(±s),μg/L]

注:①表示与治疗前进行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NSE S100β BDN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7.12±3.31 8.74±3.69① 9.82±2.29 4.76±2.12① 26.97±4.82 38.75±3.94①对照组 40 17.34±3.67 13.15±3.92① 9.91±2.18 6.23±2.35① 26.63±4.21 34.82±3.63①t值 0.282 5.181 0.180 2.938 0.336 4.639 P值 0.779 0.000 0.857 0.004 0.737 0.000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3.1 联合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见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提升。脑梗死所致的脑组织损伤可破坏血脑屏障及血管微循环,诸如ROS等物质过量分泌,可使神经细胞细胞通路转导异常,从而诱使神经细胞凋亡,进一步损害神经功能,并使日常生活功能减退。脑蛋白水解物可改善患者血压黏度、血管内皮功能[5],并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而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合制剂,由栀子、郁金、麝香和冰片组成,更易穿过血脑屏障,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减少金属蛋白酶-9、补体C3的表达,并对脑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抑制,进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

3.2 联合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NSE属于糖酵解酶,因患者血脑屏障、神经细胞等遭到破坏,促使血液或胞外排入;星形胶质细胞可产生S100β,对维持神经系统意义重大,但该数值浓度过高的话,会对神经细胞造成不利影响;BDNF可发挥营养神经作用,以上三种神经因子可作为评估神经元受损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可产生协同性,能够清除氧自由基,使得脑血管进行扩张,并加快血管侧支循环,可避免神经元细胞受损,从而快速恢复神经功能,利于疾病治疗,与郭少敏等[6]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可靠性,能够改善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利于神经系统调节。

3.3 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分析

脑梗死恢复期常见治疗方式有溶栓治疗、药物治疗等,其中脑蛋白水解物的脂溶性高,可穿透血脑屏障,使得神经元细胞分化、增殖,改善脑部缺氧、缺血状态,并减少脑部损伤,但单一用药效果存在局限性,需联合其他药物增强其疗效[7]。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5.00%,可见脑蛋白水解物之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增强治疗疗效。脑蛋白水解物可改善运动及神经功能,而醒脑静药物属于一种纯中药制剂,里面含有众多中药材可起到疏肝活血、醒神开窍等作用,二者联合可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对其血压循环、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发挥作用,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增强治疗效果。但本次研究存在局限性,纳入样本较少,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猜你喜欢
醒脑水解注射液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苦瓜
水解常数及其常见考查方式
漫画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