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5-14 14:57麦兰花李志城林敏琼李丽华黄建丽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评分药物

麦兰花,李志城,林敏琼,李丽华,黄建丽

(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院前观察区,广东 广州 511485;2.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485)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我国住院患者的50%左右[1]。随病情进展,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趋向精神衰退,出现意志减退、情感冷淡、社会功能受损等明显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仍是精神分裂症主要治疗手段,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阳性症状,但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欠佳,需配合非药物治疗模式加以完善[2]。主动性社区治疗是一种由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社工组成的精神病社区干预模式,该模式通过医院、社区资源整合,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措施,从而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继而改善其预后[3]。但现阶段关于主动性社区治疗与药物联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旨在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与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要求,纳入番禺区精神卫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2021年5月—2021年6月登记管理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6.22±3.02)岁;受教育年限9~15年,平均年限(11.05±1.13)年;干预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35.98±2.93)岁;受教育年限8~15年,平均年限(10.95±1.0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4];②年龄≥18岁;③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5]≥60分;④病程超过两年。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相关药物存在过敏或禁忌者;②合并其他需长期服药治疗的疾病;③中途停止治疗者或依从性差、服药不规律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研究过程中病情进展无法配合研究完成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精神服务:由社区精神病防治管理医生为患者建立社区精神健康管理档案并根据其情况进行家庭访视、电话追踪、健康检查等跟踪干预,给予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紧急情况宣教、健康体检等措施,干预周期为6个月。干预组给予药物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药物治疗:给予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4,规格:5 mg)与氯氮平(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425,规格:25 mg)口服,其中阿立哌唑起始剂量为10 mg/d,之后根据个体服药情况逐渐加大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30 mg/d;氯氮平起始剂量为每日2~3次,每次25 mg,逐渐加大剂量,最大剂量不可超过600 mg/d。由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和番禺区康园中心组建多学科主动性社区治疗(ACT)服务团队,团队由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康复治疗师等组成,实施以下干预措施:①ACT团队在入组时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用药、肇事肇祸风险行为、家庭生活、社交与职业能力、社会支持系统及家庭个人财政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宜的个体服务计划,确定服务项目、目标和执行者。团队负责人每周组织召开1~2次个案研讨会,对个案跟踪情况进行讨论,根据患者情况到家里面访,在康园中心组织团体活动。②每7 d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一次25~35 min的面访服务,在温馨氛围中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目的、原则等,开展患者治疗和用药的规范化管理、生活技能与社交训练、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协助落实医疗救助及社会支持保障等服务,根据其躯体状况、临床症状、社会危害程度、心理健康,指导其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职业康复、工娱活动等康复内容,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目标。③组内成员每周召开1~2次晨会,掌握患者各项信息、服药情况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康复服务,对患者遇到的困难表示共情与支持。④每个月开展一次团体活动,组织病友间共同进行社交功能训练、认知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及各种团体游戏。⑤每次活动结束后为患者布置作业,鼓励其记录训练过程中的感受,护理人员结合家庭作业分析患者自尊、社会功能的改变。干预周期为6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研究期间住院和再就业患者例数及天数并比较。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Syndrome,PANSS)评定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PANSS共33项,由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及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3项组成,采用1~7分评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③采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用来评估个人与社交表现异常的严重程度,包含A、B、C、D和总体评分,采取1~6分评分,分数越高,社交功能越好。④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定社会角色公共能及功能缺陷程度,共包括10项,每项评分为0~2分,遇到不合适的评为9分,不计入总分,分数越低,社会功能越好。⑤家庭功能及家庭关系问卷(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共60个题目,每项评分为1~4分从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7个方面测量家庭的功能水平,分数越高,家庭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双人双次经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再就业天数比较

干预期间,干预组1人住院,住院天数为35 d;对照组2人住院,分别为94天和111天。干预组1人再就业,再就业天数30天,对照组无人再就业。

2.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 P<0.05

指标 干预组(n=30) 对照组(n=30) t值(组间) P值(组间)阳性症状干预前 25.16±6.70 24.83±6.92 -0.188 0.852干预3个月 19.31±5.12* 22.06±5.50* 2.004 0.049干预6个月 17.53±4.08* 20.59±5.37* 2.485 0.016阴性症状干预前 17.81±5.42 17.63±5.51 -0.128 0.899干预3个月 13.04±4.10* 15.90±3.87* 2.778 0.007干预6个月 11.89±4.18* 14.38±4.26* 2.285 0.026一般病理症状干预前 39.10±4.85 39.41±5.30 0.236 0.814干预3个月 32.19±4.20* 36.01±3.95* 3.629 0.001干预6个月 27.85±6.07* 35.90±4.41* 5.877 <0.001 PANSS总分干预前 82.07±15.08 81.97±14.15 -0.026 0.979干预3个月 63.90±12.18* 74.39±11.01* 3.449 0.001干预6个月 57.27±11.02* 70.87±10.85* 4.817 0.001

2.3 两组社会功能比较

干预3个月、6个月时,两组PSP评分均干预前上升,SD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 P<0.05

指标 干预组(n=30) 对照组(n=30) t值(组间) P值(组间)PSP评分干预前 58.90±5.24 60.01±5.71 1.247 0.361干预3个月 70.50±4.87* 65.56±5.27* 3.771 <0.001干预6个月 79.84±5.95* 71.53±6.28* 10.255 <0.001 SDSS评分干预前 16.36±2.09 16.12±3.11 0.351 0.727干预3个月 12.24±1.85* 14.01±2.08* 3.483 0.001干预6个月 8.65±2.04* 13.07±1.99* 8.495 <0.001

2.4 两组家庭功能比较

干预3个月、6个月时,两组FAD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庭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家庭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3个月 干预6个月干预组 30 152.74±5.24 139.38±4.01* 131.83±5.17*对照组 30 151.90±4.91 146.67±3.88* 140.02±4.85*t值 0.641 -7.156 -8.021 P值 0.524 <0.001 <0.001

3 讨论

3.1 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对患者住院、再就业情况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期间对照组、干预组分别有2、1人住院,对照组住院天数略长于干预组,干预组1人再就业,对照组无人再就业。提示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在促进患者再就业、降低住院率方面可能具备一定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结果不具备代表性,未来可加大样本量深入探讨。

3.2 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

既往研究指出[6],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约30%仍存在阳性症状,需要配合适当心理干预,故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非药物治疗方式已成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基于循证医学的主动性社区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精神治疗模式,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该模式通过社区对病情严重、复杂精神疾病患者针对性、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服务,在无法利用传统门诊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意义重大[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PANSS阳性、阴性、一般病理及总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药物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相较于常规社区精神服务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临床疗效更优,这与治疗过程中药物作用密不可分。阿立哌唑是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D1受体、5-羟色胺1A的激动药物,又是5-羟色胺2A受体阻滞药物且与多巴胺具备较高的亲和力,继而通过多巴胺亢进调节改善患者症状[8]。苯二氮䓬类药物氯氮平对肾上腺素、胆碱等受体起到抑制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后对大脑中枢起作用继而改善其阳性与阴性症状[9]。再者主动性社区治疗团队包括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整合医院、社区相关部门服务的同时,一站式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个体康复服务的配合有效促进了治疗效果的提升。

3.3 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社会功能PSP、SDS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阿立哌唑+氯氮平药物治疗结合主动性社区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赵巍峰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主动性社区治疗的联合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①心理咨询师的介入分析并缓解了患者因疾病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认可和接受程度,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提高。②主动性社区治疗为患者提供团体生活氛围,通过团体活动、游戏等方式使患者产生社会融入感,出现自尊及情绪变化,提高其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继而改善社会功能。

3.4 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家庭功能FAD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治疗结合主动性社区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为主动性社区治疗对家庭状况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家属也纳入干预对象,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及干预方式的认知,继而提高家属对患者的支持,促进家庭功能的提高。此外,主动性社区治疗的实施使其能效性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及关注,提高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视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联合主动性社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及家庭功能,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评分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