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检测联合药敏试验对慢性前列腺病患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

2022-05-14 14:57李方蕊张永标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前列腺炎霉素支原体

李方蕊,张永标

(1.永煤集团总医院检验科,河南 永城 476600;2.永煤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永城 476600)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是指多种因素导致的前列腺组织慢性炎症疾病,在泌尿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1]。因前列腺在解剖结构方面较特殊,同时发病因素多样化,故而在临床治疗时需要依据具体发病因素开展对症治疗。了解有无病原体感染情况存在,对合理选择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2]。另外,抗生素是临床治疗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药物,但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加剧,导致产生耐药致病菌,严重降低抗生素治疗效果,阻碍疾病康复[3]。为此,本研究对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以及药敏试验,探讨慢性前列腺病患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以及药敏试验对提升抗生素使用合理性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0.15±2.96)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2.15±0.19)年;体质量50~84 kg,平均体质量(60.32±5.87)kg;本科以上2例(2.50%)、本科和大专12例(15.00%)、高中和中专22例(27.50%)、初中及以下44例(55.00%)。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②近期未使用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者;③出现不同程度尿急、尿痛等临床表现;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②恶性肿瘤者;③机体免疫系统存在严重异常情况者;④机体神经系统有明显障碍情况者;⑤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研究者。本研究已通过永煤集团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文书批号:IRB-2019-1062),病患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自愿签署医疗文书。

1.2 方法

临床提取病患病原微生物实施分离和培养,依据菌株数量,统计出数量占据前五位的病原菌类型。之后对病原菌实施耐药性试验,在微生物实验室内,开展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利用微量稀释方式,获得最小抑菌浓度水平,进而计算出病原菌耐药性。采集样本前3天,指导患者每日清洁会阴部,每日早上多饮水,使用甲硝唑清洗尿道以及龟头,清洗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全部患者均呈平卧位,并将其臀部垫高,使用无菌碘伏溶液对尿道口实施常规清洁处理后,使用干棉球将多余碘伏溶液清除,防止出现尿道口杂菌污染,并对细菌培养结果产生影响。经直肠前列腺按摩取前列腺液检测,患者采取腰部下弯站立位或膝胸位,在直肠前壁触及前列腺,分别从左右两侧对称地向中央沟方向用力按摩,再从前列腺底部向尖部按摩3~4次。若无前列腺液滴出,可使用手指在会阴部向尿道外口方向挤压球部尿道,能够观察到前列腺液经尿道口滴出,采取100 μl前列腺液,在培养基内接种,并置于35~37℃环境内培养24~48 h。选择泌尿-生殖道药敏试剂盒(采购自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检测,严格依据试剂盒使用说明开展操作。当获取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后,针对检测结果呈阳性者,开展药敏试验,选择罗红霉素、环脂红霉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可乐必妥、克拉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司帕沙星作为抗菌药物进行试验。选择纸片扩散法实施药敏试验:致病菌悬液制备后15 min内接种到M-H琼脂平板上,使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悬液,在试管内壁旋转挤去多余菌液,在M-H琼脂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次,每次旋转平板60°,最终沿着平板内缘涂抹一圈。涂布后的平板放置在室温环境下3~5 min,使用无菌镊子或纸片分配器将纸片粘贴在琼脂表面,并轻轻挤压,促使纸片同琼脂表面全部接触。不同纸片中心距离需超过24 mm,纸片同平板内缘之间距离需在15 mm以上。将平板置于35℃孵育箱内,并在16~18 h后观察结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所有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情况,计算人型支原体以及解脲脲原体检出情况[4],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情况

80例患者中有37例(46.25%)呈阳性,其中人型支原体阳性者13例(35.14%)、解脲脲原体阳性者24例(64.86%)。解脲脲原体阳性率高于人型支原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

2.2 药敏试验结果情况

在对37例病原微生物阳性患者实施药敏试验后,结果提示病原菌在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以及环丙沙星方面具有较高敏感性;在交沙霉素、司帕沙星以及可乐必妥方面具有较高耐药性,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分析(n,%)

3 讨论

3.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因分析及治疗现状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临床男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在前列腺炎中发病率为90%~95%,疾病发病的两个高峰时期分别是30~40岁以及61~70岁。当前临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可能同创伤、排尿功能异常、感染、氧化应激、免疫功能、性激素以及神经心理因素等相关。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较多,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且存在一定个体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盆腔部位疼痛不适、性功能障碍、排尿异常和一系列精神心理症状。尽管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时常间断发作,但其持续时间一般会超过3个月,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还会对其心理造成较大压力,进而降低生活质量[5]。当前,药物是临床干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患病部位特殊,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紧张、尴尬心理,进而影响治疗效果[6]。掌握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实际感染情况,了解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对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7]。

3.2 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影响

既往临床对慢性前列腺炎多采用临床症状、白细胞镜检以及肛门指检联合检测进行疾病判断,但伴随免疫制剂以及各种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使得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导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出现病原菌改变,进而传统诊断方式在判断疾病感染情况以及选择抗生素治疗方面效果不佳,使得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8]。在临床诊断时通常选择前列腺特异性标本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明确患者病情,有利于在临床治疗时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开展治疗。胡敏等[9]研究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内有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其中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主要是解脲支原体以及人型支原体。本研究中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提示主要为人型支原体以及解脲脲原体感染,并且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率高于人型支原体(P<0.05),分析结果可知支原体感染概率较小,但其仍然是疾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10]。解脲脲原体属于六种脲原体属中的一种,同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存在密切关系,能够通过自身的尿素酶分解后提供代谢能源。解脲脲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寄生菌之一,其在特定环境下能够致病。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尽管耗时较长、检出阳性率较低、获取病因证据相对较困难,但是其仍是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核心方式之一,其一方面培养分离出的是活微生物,并非死菌,有利于明确致病菌原菌;另一方面培养还可对阳性病原微生物实施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提供药物敏感或耐药及最小抑菌浓度等信息,便于指导临床抗感染、避免无效治疗。由于支原体具有较高强的耐药性,因此对其感染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合理选择抗生素开展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可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够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有效诊断,了解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有利于协助制定对症治疗计划[11]。

3.3 开展药敏试验的作用

本研究中致病菌在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以及环丙沙星方面敏感性较高,在交沙霉素、司帕沙星以及可乐必妥方面耐药性较高。分析结果可知,当前临床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方面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于急性前列腺炎转化形成,因此在治疗时需要选择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抗生素。但是抗生素仅对细胞壁产生作用,支原体属于无细胞壁病原体,因此支原体感染患者若选择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存在较高的耐药性[12]。西环素类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当前临床治疗由于支原体感染所导致的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药物,但是上述药物类型较多,怎样合理选择抗生素,以便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还需临床进行深入研究。既往认为[13],人型支原体在红霉素方面具有较高耐药性,解脲脲原体在氧氟沙星方面具有较高耐药性。但有研究发现[14],人型支原体不仅在红霉素方面耐药性高,对于阿奇霉素同样存在较高耐药性;而解脲脲原体在环丙沙星方面也有较高耐药性。因病原体的耐药机制在逐渐发生改变,因此在抗生素药物持续作用下,抗生素针对不同病原体的耐药性以及敏感度也发生一定改变。本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选择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以及环丙沙星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强力霉素属于四环素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衣原体以及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用药后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口服后吸收较快,3 h后即可发挥最大效应,对于慢性炎症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对支原体、衣原体以及脲原体等的作用较红霉素强[15]。环丙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广谱抗菌活性,对支原体、衣原体以及脲原体等同样能够发挥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微生物以及细菌经过长期筛选的抗菌,药物抗药机制不断出现改变。自然稳定的菌株正处于繁殖状态,而最初敏感的菌株则获得稳定的新的可持续基因。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地区耐药菌株以及医师用药习惯存在一定差异性,导致抗生素在病原体敏感性方面出现改变。故而临床医师在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为其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掌握其机体内病原体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提升治疗合理性,进而增强治疗效果。另外,对于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而言,其属于无病原体性,主要表现为下腹部或耻骨上区的不适、疼痛,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后提示无病原体,则可无须使用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时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开展药敏试验,能够有效掌握患者机体内病原体类型和相应药物耐药性情况,进而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保障抗生素应用合理性,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炎霉素支原体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前列腺炎是男人的“感冒”
阿奇霉素停药3天内不宜饮酒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清理前列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5例
与前列腺炎患者谈婚育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