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脱贫的胜利探析马克思主义行

2022-05-15 12:16张效荣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张效荣(1988-),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现实。

摘 要:回望百年历史,习近平同志深刻总结得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因为马克思主义“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三大攻坚战,在这一艰难的历史任务中,马克思主义占据的“真理和道义制高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马克思主义站在道义制高点上,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正确价值导向——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站在真理的制高点上,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脱贫攻坚;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62

1 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导向

消除貧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千年理想。剥削阶级的统治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想为人民彻底消灭贫困,而是将反贫作为维护统治的手段。这就决定了在阶级社会不可能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社会发展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提供动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获得人民支持,才能汇聚攻坚克难磅礴动力。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以人为本,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克服资本追逐利润的自发本性;把扶贫同“扶志”和“扶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以人为本的道德感召力也为攻坚战争取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是脱贫攻坚胜利的第一前提。

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出于稳定统治的目的,也采取扶危济困、鼓励慈善等措施将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控制在社会稳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统治阶级的目的绝不是彻底消灭贫困;相反,统治阶级会有意保留甚至制造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以便用蝇头小利收买一批贫困人口为他们服务。以一部人压迫、剥削另一部人为本质特征的阶级社会是不可能彻底消灭贫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消灭绝对贫困制度基础,建国7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消灭绝对贫困的物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领导人民打赢了精准脱贫攻坚战。绝对贫困在中国彻底消失,是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伟大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胜利。

以人为本的首要问题就是克服资本自发的逐利本性,否则脱贫攻坚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难事是不可能完成的。地处偏远的贫困地区一般人口比较稀少,经济发展的潜力有限,在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预期收益并不乐观。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都很难得到资本投资。精准脱贫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3-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率接近20%,其中2016年增长高达43%,4年累计总额接近两千亿。此外,政府还出台政策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扶贫。以“悬崖村”为例,当地村民的消费是无论如何都支承不起高额的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按照资本追逐利润的原则,当地的基础设施永远不可能改善。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致力于人民的幸福和社会全面发展,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克服资本逐利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将无数不可能变为现实。

剥削阶级为了在思想上控制人民群众,宣传各式各样的宿命论,麻痹人民意志,让人民安于贫苦生活。精准脱贫攻坚中明确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扶贫对象主体化,激发扶贫对象的脱贫斗志,培养、发挥扶贫对象的智力,增强了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这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阶级社会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使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得到发展,他们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才能真正脱贫。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社会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形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和外在条件;二是社会各个领域而不只是经济得到发展。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的短板,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必须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和领域,一定要和其他工作紧密协调配合,追求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不能补齐一个短板又制造另一个短板。这一点在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后尤为重要。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一方面,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条件日益完备。另一方面,我国的基尼系数偏高,连续多年高于国际通用的警戒线(0.4),2015年还有七千万贫困人口,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已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正视现实,勇担使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精准脱贫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性的攻坚战,是不能打折扣的底线任务。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每个人的发展水平不仅体现社会的发展水平,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让每一社会成员都得到发展。绝对贫困人口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也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问题。以“悬崖村”所在大小凉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凉山地区吸毒泛滥、贩毒猖獗,2007年在册的吸毒人员有一万三千多人,2015年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218起。如果不彻底消灭贫困,那么“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包括毒品犯罪在内的刑事案件就很难控制。这些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贩毒必然危害整个社会。从正面讲,“悬崖村”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也将丰富社会的商品供应,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的客观要求,而不仅仅是共产党人的道德追求。精准脱贫,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精准脱贫攻坚战难度大,需要采取的措施多,必须坚持统筹全局的原则,协调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作为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精准脱贫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脱贫而牺牲社会其他方面的进步是绝对禁止的。悬崖村的羊被野生动物熊吃了,影响了脱贫,也绝对不能因此伤害黑熊,破坏生态。对于既是贫困地区又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精准扶贫采取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方式,增加转移支付。对于适宜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精准脱贫除了协调好与生态文明建设外和发展经济外,还注重协调好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社会保障、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关系。“五个一批”中,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就有统筹精准扶贫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包括84户悬崖村贫困户在内1.8万人搬迁到昭觉县城新建社区就是典型。

人類社会是一个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促使社会有机体整体性程度加深。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统筹全局采取措施,注重各项工作的协调性。这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理想道德追求,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定方法

要完成重大历史任务,取得重大胜利,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否则“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只是瞎说一顿”。“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到人,不折不扣地践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列宁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为纠正左派幼稚病,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的高度。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光辉思想,在《矛盾论》中作出了“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的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论断。我们能够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是因为这个问题与同类问题有共性,并且这个共性已经在以前实践中被我们比较准确的认识了。但是共性寓于在个性中,在具体事物中有具体的、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表现。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事物的个性,而不能教条地套用理论和以往经验。总之,绝对的共性决定我们可以运用一般理论和以往经验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事物所具有的相对的个性要求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具体问题,具体到脱贫攻坚战就是精准识贫。无的放矢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助长“等、靠、要”消极思想风气。精准扶贫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视为关键中的关键。在识贫的过程中同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村入户式深入调查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式走过场;充分考虑收支状况,而不是制定简单标准一刀切;扶贫对象确定经过公示、村民评议等民主流程,而不是由扶贫工作人员独断。

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一果多因和同果异因普遍存在。同一病症可能由不同病因引起,同样贫困可能由不同的“穷根”;找准病因基础上靶向治疗才能治好病,找到并拨出“穷根”才能脱贫。找到致贫原因只是精准施策的基础,还要考虑扶贫对象发展能力和脱贫可用资源等影响因素。必须拿出“绣花功夫”,因人因户因村施策。

普遍贫困情况下,传统的扶贫方式也能起到较大作用,因为这种扶贫方式对普遍的致贫因素起作用。传统的扶贫方式忽视致贫方式和脱贫途径的特殊性而导致无法彻底消灭贫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必须解决一些阻碍改革发展的历史遗留老问题,对于这些难啃的骨头、难攻的山头,必需逐一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求彻底解决问题同时控制副作用。社会的发展对国家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分析相比于“一刀切”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分析充分考虑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客观的普遍联系,而不只是片面考虑少数甚至一个影响因素,这与社会化大生产形成的日益紧密联系的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需要更加迫切。与此同时,具体分析的条件也日益具备了,从严治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党员干部的素质显著提升;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大数据技术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我们的攻坚利器,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已经显示出其威力。只要我们克服思想懒汉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深入调查研究,一般理论联系具体实践,正确处理绝对的共性和相对的个性之间的关系,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方法论一定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真金不怕火炼;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在实现共产主义伟大历史任务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将战胜一切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阿克鸠射.悬崖村[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