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探究

2022-05-15 19:26梁正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资产管理公立医院

梁正辉

摘 要:在研究相关产权理论,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为实现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目标,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并找出原因;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公立医院和行业主管部门重视资产管理,切实改进资产管理工作;建议采取完善规划布局、实施科学论证、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共享共用机制、建立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问题;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0-0115-03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是国家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立医院履行醫疗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保障。虽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发布并实施15年,但是许多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改进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公立医院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公立医院的现代治理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研究目的是在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为公立医院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以及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非独立研究阶段,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三是现代西方产权研究阶段。

第一,非独立研究阶段。最早从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延续到近代资产阶级法理学研究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对产权的研究混杂在法理学的研究当中,主要涉及财产关系及权利的起源、性质,以及与财产相关的社会中人的地位等问题的研究[1]。

第二,马克思的研究阶段。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唯物主义的,是其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路是从物质生活关系出发,以进一步说明产权是法律权利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并深入研究历史上各种所有制的产权性质和特点。

第三,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阶段。该阶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贡献者是罗纳德·科斯,著有《社会成本问题》一书,其分析被称为“科斯定理”理论,该理论后来发展成为“新制度经济学”,他被推崇为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创造者。“科斯定理”有三大定律:一是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是科斯定理的起点,即对非企业市场状态下的交易成本,与企业组合后的交易成本进行对比,组合后可以将原来的部分外部交易,转为企业内部的非交易行为,从而降低交易费用[2]。二是权利制约理论。该理论研究了权利界定对交易费用以及经营效率将产生的影响。当科斯将交易费用定位在“社会成本”时,认为法律的界定、制度的建立、政府的管制本身也有“行政成本”[3],要降低交易费用,需要通过市场交易成本和行政成本进行比较才能进行选择。三是制度安排理论。该理论从提高效率的目标出发,通过制度比较进行选择,最后建立起一种能够提高效率的产权制度。

三、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合理规划。许多发达国家对科研设施事前有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如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建议对科研设施事前进行规划和布局时,应先制订跨部门计划,对跨部门的科研设施进行优先排序;英国科教办公室则对大型研究设施制定《战略路线图》,以合理布局科研设施,要求购置的设施应当是必需的。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才能有效利用科研设施。

第二,科学论证。资金是有限的,为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各国一般都制定不重复购置设施的原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中的概念阶段,要求设施购置前应对其进行科学论证,以确定设施购置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科研设施管理的重要环节。美国政府规定国会统一审批所有科研设施预算及用途,设置了避免重复购置的关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施监管指南》则规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设施购置者有责任编制预算并提交给资金提供者[4],资金提供者有责任对设施购置者的预算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资产管理。科研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如美国管理与预算局《A—110通告》规定了资产的备案管理制度,对备案记录有着详细的规定,包括品名、型号、单价、购置日期、所有权归属、存放地点和使用状况等,对于国有的科研设施要求每两年至少盘点一次。

第五,强调共享。科研设施共享的目的在提高科研设施的使用效率。如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的《A—110通告》不仅详细规定了设施的共享,而且规定了出资人先受益的共享原则。欧盟专门制订了跨国使用研究基础设施的计划,欧洲成员国可以共享该计划的科研设施。

第六,考核监督。作为监督科研设施有效使用的重要工具,各国都比较重视考核工作。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中要求项目负责人要评估研究的结果、培训的效果、用户的满意度以及设施的状况。考核结果将与资助、更新或报废设施挂钩。英国中央实验室研究理事会对不同的设施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同时,各国也都非常重视监督管理工作。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中,要求受助方有对自己内部活动进行内部监督的义务。

四、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划布局有待改进。现代医院管理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应作出区域卫生规划,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些地区资产规划布局仍然存在不合理问题,需要改善。从公立医院内部来看,同样存在重复购置,甚至出现闲置浪费现象,亟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资产规划布局[5]。

第二,缺乏论证或论证不科学。部分公立医院在资产购置上,不重视可行性研究,甚至不进行论证便开展了论证工作,在论证时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工作。有的按照领导意图确定参数,导致出现徇私舞弊情况;有的论证时没有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导致购置的资产达不到使用要求;有的论证时虽然邀请专家参与,但是仅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参数,对资产的使用场地、操作人员等要求不重视。

第三,预算管理不到位。有的公立医院编制资产预算时,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把关,仅依据临床业务科室的要求就编入预算。而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审核预算时,依据单位预算建议数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核,而论证报告可能存在虚假数据,审核时对其是否存在重复编列,是否应该购置也是难以判断。

第四,共享共用机制未建立。医院各科室根据自己的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实行科室成本核算,按照购置的资产计提折旧,认为资产是自己科室的,不愿意实行共享共用机制,而医院资产管理部门未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也未建立资产使用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无法调动科室资产共享共用的积极性。从卫生区域来讲,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也未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未对区域内公立医院的资产进行调剂,以避免出现闲置浪费情况。

第五,绩效评价机制未建立。许多公立医院对资产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只重视采购、日常维护等,尚未对资产的规划布局、可行性论证、资产预算、资产管理、共享共用等的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由于未开展可行性论证,使得后续的绩效评价实施受阻,评价失去参照标准。只有开展绩效评价,才能对前述的工作产生推动作用,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

第六,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2006年5月,财政部印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加强和规范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和预算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地区不健全不完善的配套措施和办法,已经无法满足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需要,相关制度亟须修改和完善。

第七,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目前,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一是资产清查工作手段落后,仍然采取人工方式,容易出现清点错误;二是资产管理信息化是短板,许多医院没有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网络,以支撑资产管理工作;三是缺少内部监督手段,许多医院内部审计部门鉴于人员少等因素,无法每年都开展资产管理专项审计。

第八,专业培训不到位。资产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政策性,对技术操作要求也比较高,资产管理人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除实际锻炼外,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资产管理的政策,接受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但是,公立医院普遍重视医疗业务,轻视管理,对国有资产管理培训不够重视,未形成岗位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和专业培训不到位,资产管理人员只能采取粗放式管理,致使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水平低下。

五、改进建议

第一,完善规划布局。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科学合理编制区域卫生规划,按照要求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完善资产规划布局。而公立医院应做好年度资产购置计划,避免重复购置,发现闲置资产情况,应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调剂,使资产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第二,实施科学论证。公立医院应重视资产购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时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对于论证的资产,涉及较为复杂的经济技术情况时,应邀请相关经济技术专家参与,使购置的资产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临床业务科室的使用要求。同时应关注资产的使用场地、操作人员等条件是否具备,避免采购的资产因为不具备使用条件而闲置。

第三,强化预算管理。编制资产预算时,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要按照预算管理制度,对资产预算的科学、合理进行严格把关,应要求编报科室对相关资产预算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走过场。而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审核预算时,应对论证报告的数据进行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审核,发现问题应要求相关医院进行解释和说明。人大审议应充分了解公立醫院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可到公立医院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正确预算决策做好准备。

第四,建立共享共用机制。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同时建立资产使用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使得科室的资产在共享共用当中,成本得到合理分摊,这样才能调动科室资产共享共用的积极性。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区域内的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对区域内公立医院闲置的资产进行调剂,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资产的使用率。

第五,建立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公立医院应重视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对资产的规划布局、可行性论证、资产预算、资产管理、共享共用等方面情况认真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结果要与下一年的资产购置计划、绩效工资、评先评优等挂钩,使绩效评价成为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抓手。

第六,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预算管理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及时制定完善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有关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具体管理办法,及时调整和补充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公立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的相关资产管理规定,制定具有操作性、科学性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流程。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可遵循性和有效性。

第七,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资产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手段落后,严重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各地应建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网络,有效实现对资产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及时、准确掌握公立医院国有资产运行状况,为整合医院资源、实现资产共享和优化配置创造条件,同时也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撑。

第八,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效果不明显,资产管理人才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公立医院要切实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挑选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员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注重知识的更新,建立继续教育机制,提高现有资产管理人才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九,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只有实施动态管理,才能在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要树立动态管理理念,既要管好资产管理会计账簿,又要管好资产使用部门台账,做到账账相符;既要重视资产的静态反映,又要重视动态变化的管理,做到管理不缺位;既要关注非现场监督,又要做好现场检查盘点,做到监督不缺位。

总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十分重要,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但只要各方面重视,多方面努力,不断改进和加强管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伟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2]  周丽娜.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7.

[3]  曹钢.产权理论的历史发展与西方产权经济学在中国改革中的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1.

[4]  程如烟.美国科研设施管理简介(下)[J].中国设备工程,2004,(2):61.

[5]  王本哲.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0.

[责任编辑 马 学]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资产管理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