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与对策分析

2022-05-15 19:26杨雪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管理体系创新创业

杨雪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高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大学教育已从高端化转变为大众化,每年的毕业人数急剧增加,整体的学历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同时职业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几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国家针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在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分析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0-0139-03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每个行业都有新的机遇可以去挖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率先创业的学生也可以引领和帮扶其他同学一起創业,提高社会的整体就业率。但是当下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教学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做出转变,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升级创业就业教育体系,促进相关课程更好的开设[1]。本文希望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效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从而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促进个人成长。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任何技术领域要想永远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创新型社会,这也是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而创新和创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创业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创新则为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创新的发展速度决定创业的质量水平,创新更为创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高校教育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内容,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创业和创新的重视程度。此外,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也是大势所趋,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从而给学生的就业观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融入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创业奠定良好基础,让学生对创业有认同感和昂扬的激情[2]。结合实训让学生意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正确处理好创业与择业的关系。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建设国家的核心力量,受到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重视与关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还能够激励学生用更好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自己的创业梦,助力社会的转型和国家的发展。因此,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对于学校学生和社会以及家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的现状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每年有30%以上的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或“国家首创”,说明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而这些成就离不开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支撑[3]。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管理上已经基本形成了国家支持、社会帮助、学校服务、学生主动的联动体系,推动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的平台,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会。

(一)利用国家支持,高校努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现阶段,国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政策支持。如《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中,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资金支持。如2018年国家在高等院校基础研究经费方面投入589.9亿元,说明国家对高校科研创新的投资力度非常大[4]。第三,资源支持。为方便高校之间在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国家成立了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第四,奖励支持。目前,针对在创新创业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及科研单位,国家设立了自然科学奖、科学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及青年科学奖等诸多奖项,作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和支持。第五,机会支持。国家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创计划等,提供给大学生展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上述的支持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二)利用自身服务职能,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将学院专业指导与中心普遍指导相结合,构建“双创”团队,配合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指导[5]。高校通过开设“创业学”“创新思维与方法”等课程,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对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等进行讲解,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增强,为学生创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高校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器、创新创业俱乐部等创业基地,让大学生有实习、实践的场地。通过在高校内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让大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大赛总结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不断积累经验,为进入社会后的创新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利用社会帮助,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社会帮助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第一,通过设立创业奖金、赞助、资助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第二,由高校牵头,邀请知名创新创业科研学者、金融家、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进行指导;第三,与科研单位、企业合作,为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及实习机会,让有能力的大学生加入相关单位的创造团队中;第四,通过校企合作,将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创新对国家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四)利用学生的主动性,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其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反之,即便搭建再好的服务平台、进行再多的政策宣传、提供再多的社会帮助,也很难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中,很多大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掌握创新创业理论及思维方式,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进而在国家、社会及学校的扶持、帮助下,在创新创业上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构建中轻服务、重宣传

高校在办学中,创新型人才被诸多高校作为培养目标,并对国家政策积极进行宣传,开设选修课、举办相关讲座,但在创新创业实践管理服务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不完善。如当前很多高校尚未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或虽然有建立但其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形同虚设,学生完全不知道如果使用,或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同时,还有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设置了高门槛,学生等待审批的时间比较长、申请困难,导致其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服务能力不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很多时候由行政教师兼职,专业知识缺乏,指导能力不足,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效果不理想。

(二)管理体系构建轻实践、重理论

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选修课,很多时候只是对创业思维、原理及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进行重点讲述,而对学生的实践精神并没有予以重视,考试时也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理论考核,理论成绩所占权重比较高。同时,尽管部分高校也在创新创业方面引入了模拟系统,相应地开设了实践课程,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收效甚微。

(三)管理体系构建轻过程、重结果

首先,高校在资源投入中,只对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投入,而对未取得明显进展,或创新创业思路还不成熟的项目,支持力度非常小,导致部分有潜力的项目因无法得到扶持而夭折。其次,在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中,很多时候项目的结果与评优评奖挂钩,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对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后,多数高校普遍重视对创新创业成绩的宣传,对日常创新创业管理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难以提升。

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体系建成的基本环节,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养成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创业创新课程建设工作,保障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同时对课程的性质也应该有所要求,不能仅仅作为选修课程穿插在学生的其他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形成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二)构建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方便更充足的实习机会。例如,建立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在校内和校际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交流活动,引进相关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指导,为此学校应制定合理的申请制度,切实帮助到真正需要的学生,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6]。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对于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评价机制能够考量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和完善,可以评价管理体系之下所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因此,高校应针对學校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借助该机制考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和处理。在评价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密切关注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否能够真正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作为出发点。此外,还要求评价机制要具有可改进性、可量化性和合理性。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创业团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对团队进行综合考量,而且还要考量各个成员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二是考量学生的具体数值,例如对项目的把控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考量创新创业项目选择能力,以及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过程中是否能够发现具有价值的创新项目,其所产出的成果是否有实际应用价值[7]。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因此,各级政府针对就业问题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缓解就业难问题。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此外,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基础服务,让学生能够创业,敢于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理念,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前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战略,国家、政府、社会、学校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实践示范基地,高等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各大企事业单位为高校的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  余小川.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我国部分高校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2):44-46.

[2]  康瀚文.高校创业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评《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0,(19):253.

[3]  林榅荷,苏月婵,赵蓉蓉,戴心怡,林巧华.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基于返乡创业背景的研究[J].南方论刊,2020,(10):99-102.

[4]  陈吉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20,(12):71-72.

[5]  李盾.湖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116-117.

[6]  马家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D].郑州:郑州科技学院,2018.

[7]  冯浩.沈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构建——以沈阳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75.

[责任编辑 文 远]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管理体系创新创业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