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地方戏曲传承与创新思考

2022-05-16 14:25李晓艺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摘要:闽东地方戏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便是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的四平戏,文章以福建省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的四平戏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戏史、戏俗、戏场等方面的研究,并观察与思考非遗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并进一步探求四平戏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非遗地方戏曲;传承与创新思考;龙潭四平戏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03

闽东(福建省宁德市俗称)地方戏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便是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的四平戏(屏南民间俗称“庶民戏”“赐民戏”),这也是福建省最主要的地方戏戏种之一。毋庸置疑,作为闽东地方戏的代表剧种,四平戏能够充分展现出闽东戏曲的特色以及我国现当代地方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福建省宁德市以及屏南县各级宣传、文化部门不间断地组织戏曲研究专家,深入屏南四平戏存活地,实际调查并掌握大量有关资料,与当地民间艺人交流,并进行文本和口述记录。

要充分了解和理清屏南龙潭四平戏的戏史,首先有必要熟悉屏南龙潭陈氏家族历史:其一,屏南龙潭是屏南四平戏的摇篮、戏源和戏窝,龙潭的四平戏是屏南四平戏的源泉,极具历史含义;其二,从屏南龙潭陈氏家族史中,亦可清晰地梳理整个屏南四平戏发展的脉络,因为龙潭村陈氏族史是一部四平戏发展的戏史,二者相辅相成、同生同长,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因此,探研龙潭陈氏族史是学习和研究四平戏戏史的必要且关键所在。

1 历史源流

福建省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四平戏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仍保存着弋阳高腔的原始风貌,具有唱腔高亢激越,间以滚唱、滚白,曲词通俗,行腔自由,本嗓为主,假嗓交替,一唱众和等艺术特点,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明代四平腔的遗响”。这一古老的剧种,现今主要留存于福建省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

据屏南龙潭陈氏族谱记载,陈氏原居河南颍川,南宋避元迁宁德东山下,于明成化年间(1466年)迁入龙潭村,开基始祖为陈善。相传,始祖曾向本村护神临水夫人庙发誓,日后子孙兴旺当世代演戏酬神谢恩。陈姓氏族第五代传人陈马朝于明万历年间始学戏,至陈姓氏族第六代陈志晶、陈志现兄弟始行演戏酬神。在此期间,四平戏演出的戏本不断丰富,如《云头送子》《苏秦封相》《三仙福禄寿》等。到清朝乾隆年间,龙潭村陈姓氏族的四平戏演出戏班打着“开祥云”的专业班名前往古田、宁德演出。据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沈钟修纂的《屏南县志》记载:“山头奶官,在城东门外东山上,昔有孝女为父讼冤至此歿焉,或云神戴姓,邑人于六月初一演剧庆赞。”这段记载体现了屏南四平戏演艺历史的开始以及真正走向社会。

清中叶至民国初年四平戏在屏南进入兴旺时期,遍布全县及周边县、乡的二十多个村庄。当时屏南龙潭村仅有一百多户人家,却成立有以演戏为生计的专业戏班,如“开祥云”“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班子驰名于闽东、闽西及闽北,并曾到赣西、赣南及浙东地区演出,其中有一批艺人还到屏南县南湾、山墩、茗溪等村以及宁德的嵋峙、洋中、周宁、政和等村教演四平戏。这一时期,屏南及周边数十个乡村办起了四平戏班。由于屏南龙潭四平戏历史久、演艺精、流传广,因此,被后起的如平讲戏、北路戏、闻剧等尊称为“老戏”。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番薯干,配粥豆腐干”“玉洋出茶瓶,忠洋出贵人,龙潭出四平”,可见其影响之广[1]。

1.1 班规与戏俗

四平戏作为屏南龙潭世代传下来的一份家业财产,在长期的演艺生涯中不断丰富并走向成熟,形成了一整套风格独特的班规与戏俗。

1.1.1 值年办戏班上演酬神、祭祖戏

屏南龙潭陈氏家族,有值年上演祭祖宗戏的戏俗。早先,四平戏仅限于在家族中较小规模地演唱。族里的各房精选子弟数人,由房长报于族长,族长于祠堂中确定下年四平戏班,并将子弟名单张贴在祠堂外,公告于族人。无论族人子弟及家人愿不愿意学戏,选中者均不敢违规。年二月八以后,由值年“戏袋”即戏班班头,聘请师父来教戏,此为戏班之成立,而龙潭值年办班学戏之目的,是为正月里宗族慶元宵和二月八酬神演出之用。因此,上演酬神祭祖戏便成为龙潭陈氏宗族社群生活中的一大盛事。龙潭四平戏班值年管理制度即管理戏班日常事务,由“戏袋”负责。值年的“戏袋”,由族里每房派出代表担任;学戏的弟子,则经族里精挑细选入班学戏。因此,每值年的“戏袋”和学戏子弟人选均有不同。在这种值年挑选“戏袋”以及学员的办班及管理制度下,龙潭的戏班和学戏、演戏之人渐年愈多,蔚为可观。

1.1.2 传承方式

龙潭四平戏的传承方式是父传子、子传孙、戏传媳、不传女(防止女儿出嫁带走技艺),从学戏、演戏,到出班演出有一整套制度:其一为“订口”,即召集挑选出的子弟,晩间在祠堂学戏;其二为“催口”,子弟学戏有进步,师父吩咐抓只公鸡祭拜戏神田公元帅,以便戏班彩排新戏目;其三为“出场口”与“回场口”,“出场口”是指子弟学成后,外出演出前须在本村献演一场戏,而“回场口”是指外出演出回来的第二天在本村演出一场;其四便是龙潭村每年农历二月二学戏,六月四响排,八月三出艺,九月九秋收后出戏,来年春耕时节回村。

1.2 艺术形态

1.2.1 戏场

龙潭四平戏演出的戏场,主要是指对四平戏演出时台上台下的状况、气氛以及演出效果的观察,体现出活泼生动的群体性表演特色。龙潭四平戏原生于同一姓氏的陈氏村落,因此具备共同地域性、血缘性以及全民参与普及性的特征,在社群共同的经济基础以及地域环境下,特殊的“戏窝”原生环境成就了龙潭四平戏特殊的演出戏场。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也同样具备群体参与和共同欣赏的特性:演出者和观众均为本村村民,共同参与排戏、演戏与赏戏的全过程。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四平戏。于是,在表演的现场,往往台上唱戏,台下人齐帮腔;如遇某一个角色因故不能上场,台下有人可以即刻上台顶替。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同腔协力,浑然一体,做成了热热闹闹的戏场[2]。

1.2.2 表演形态与角色行当

龙潭四平戏古朴独特的表演形态,成就了戏场民众心理层面的融合,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制造出欢乐、愉悦的文化氛围,常上演耳熟能详的剧目,有《天子图》《白罗衫》《包公判》《中三元》《虹桥渡》《琥珀岭》《白鹦歌》《董永》《沉香破洞》《白兔记》等。龙潭四平戏的表演,由副末出场,唱白部分始终保持采用土官话的传统;精彩的武打场面,其两军对阵的穿花程式,技艺精湛;戏中人物的脸谱装扮,忠实地继承宋、元南戏的传统,以红、白、黑为基本色调,使戏中人物角色更加栩栩如生,丰满真实,好看又有趣。此外,戏中经常出现丑角插科打诨的表演,令人捧腹不已,演出的戏文和表演形式通俗易懂,乡土生活气息浓郁。

据载,龙潭四平戏有生、旦、净、末、丑、贴、外七种,清朝中叶后增至九人,称为“九角头”,所添者为夫(老旦)、礼(副生)二角。清后叶剧目增多,新人物角色不断出现,受其他地方戏的影响,戏班社在化妆用色上由原有的白、黑、红三色增加了黄、绿、蓝、紫、粉、灰、金、银等众多色彩,除讲究用色技艺之外,另有自身独特的一面。譬如丑角的脸谱化妆在鼻梁与眉毛之间用白色画两块相向互叠的三角形;文丑以及书童等角色在两眼下的脸颊中画两个圆点,以此表示正派、善良;妖魔鬼魅之类的脸谱大多以绿色为基调,配以黑色或褐色[3]。

2 传承与创新思考

龙潭四平戏由本村陈姓氏族第五代传人陈马朝(生于明万历年间)学戏伊始,在本村已经存活、传承到今天,对龙潭四平戏戏史的研究可从陈氏家族历史及其学戏历程以及当地宗教与酬神戏之间的关系入手,因为这才是四平戏发生的母体范畴,深入探研有助进一步理清屏南龙潭四平戏的戏史轨迹。在龙潭四平戏的演艺程式中,正戏前“开宗”的表现程式(也就是副末开场),人物道白的内容、形式及其所产生的舞台效果与作用,与元明南戏杂剧中的“楔子”具有相似之处,独特的演艺程式形态与古“南戏之杂剧”有所渊源,形式上带有元明南戏之杂剧的明显遗存。如《沉香破洞》一戏中,人装扮成神庙中的判官、小鬼,这与南戏《张协状元》的演绎手法相同;又如《天子图》的《调五方》,其武打戏使用真刀、真抢的表演形式也一致。

剧种艺术同地方文化、语言、音乐以及民众的性格、气质、智慧、趣味息息相关,其文化价值和内在规律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历程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只有摸清其历史演变轨迹,观察其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宗教、地理、人文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其所具备的艺术特征与其他戏种之间的关系等,才能进一步把握龙潭四平戏的演艺规律,以及它为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所提供的价值。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抢救和保护工作中更好地发展地方非遗戏曲文化[4]。

2.1 增强非遗认同与保护观念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引导当地民众以及受众认知地方戏曲的审美价值。非遗地方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基因,展现出独特的地方审美风范,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情感依赖,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2.2 建立艺术宣传与信息化管理

小剧场“演出空间”的地方化、中国化处理,营造出特殊的地域文化场景,建议考虑制订沉浸式的剧场设计方案,以此建设人际关系和谐、环境关系友好型社会[6]。打造景点戏曲唱段,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表演时间内传播戏曲文化。同时,非遗地方戏曲博物馆也是剧种展现和文脉输出的特色平台。馆内的展示可以分为静态、动态两大区域,在静态展示区可以展示当地剧种的老艺人手稿、戏曲文物、服饰、乐器、剧本等;在动态展示区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播放传统剧目与现代精品剧目,或是利用VR技术还原剧种发源地的社会生活状态,也可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到艺术馆进行技艺展示,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促进传播与推广,提升整体的文化氛围和软实力,发挥新媒体作用,以传承带动创新。总而言之,加强推广宣传,积极利用智能技术,解决后疫情时期戏曲演出困难等问题;加大戏曲周边产业的发展力度,关注化妆品、服装等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地方特色、特产品牌的融合宣传[7]。

2.3 重视非遗传承人的扶持以及团队新人的打造

龙潭四平戏的剧目传承、传承人的培养、戏曲市场运营工作的管理与现代化操作,以及传承人团体打造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可只注重个体形象的打造,应将龙潭四平戏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惠民活动的常设平台,建立活态戏曲保护区,促进区域协同传播,切实保证非遗地方戏曲传承的长效保护机制。同时,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加大对其培养的资金投入,在活态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商业化[8]。

2.4 创新非遗多元化元素和普及非遗地方戏曲艺术教育

要重视地方戏曲文创产品的打造以及戏曲服饰的创新设计,让旅游者感受到龙潭四平戏中角色人物的魅力,参与、观察台前幕后的表演准备,进行适当的戏曲文化互动体验,在保留原有典型剧种的同时,尝试将当地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以及名人典故等作为素材融入其中,起到寓教于乐的文化教育作用。同时,加大普及非遗地方戏曲艺术教育的力度,使非遗地方戏曲走进当地中小学,将优秀的传统地方戏曲文化精髓带入艺术教育的课堂,让更多青少年从中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考虑提高非遗地方戏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甚至教材中的比重,充分发扬地方性非遗戏曲的文化精髓[9]。

3 结语

戏曲剧种的生存环境愈发脆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戏曲的未来发展。戏曲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在当今焕发出新的活力,除了继承经典外,还应有自身的创新。创新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虽然民营剧团在乡村振兴、文旅发展中重获生机,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依然是任重道远的,如何在生存与发展之间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是地方戏曲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60-670.

[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戏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224-230.

[3] 徐姍娜,陈德平,赖玲珠.宁德戏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7-17.

[4] 汪人元.“非遗”保护中的戏曲剧种研究[J].中国戏剧,2018(6):6-8.

[5] 高燕.国外保护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与启示[J].艺术百家,2016,32(5):60-64.

[6] 李金兆.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9.

[7] 刘云松,陈娟娟.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J].四川戏剧,2010(5):63-65.

[8] 陈庚,张红梅.日本戏剧发展的政策特征及其经验启示[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3(3):62-72.

[9] 刘友洪,李景国.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思考[J].四川戏剧,2021(1):156-158.

作者简介:李晓艺(1984—),女,福建宁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钢琴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