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研究

2022-05-16 14:25张婷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社会工作

摘要:地处中国西部的贵州省有这么一个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即十分出名的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黔东南州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和侗族,他们多才多艺、热情好客。特别是苗族同胞十分喜爱音乐。随着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的建设持续推进,黔东南苗族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艺术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文章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保护好黔东南苗族地区的民族音乐艺术和推进黔东南苗族文化艺术发展中发挥专业力量。

关键词:社会工作;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3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收入也日益增加。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标准。在实现一定范围内物质的满足后,人们纷纷开始追求精神的愉悦与享受。在黔东南州,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和侗族。侗族的侗族大歌、苗族的飞歌都是极其出名的。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孕育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造就了灿烂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1]。在我国已实现现行标准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之后,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艺术的特殊性、多样性、神秘感,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是中华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十六个民族各异的音乐艺术都展示了各个民族独特的魅力。

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艺术工程。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族艺术工作越来越重视。黔东南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的领导下注重苗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怎样促进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促进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同时要避免民族艺术文化被庸俗化,要努力保持苗族音乐艺术文化原始的传承。

1 苗族音乐的主要类型

1.1 苗族民歌

苗族音乐能让我们了解苗族群众的生活点滴,也在传承保护中延续着苗族的历史。黔东南苗族民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且曲调各不相同。苗族飞歌是黔东南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苗族民歌。飞歌通常情况下是在山坡上大声歌唱,有独唱、合唱以及对唱等演唱方式。这里的对唱通常是指男女之间的对唱,一方在山上唱来,另一方也通过大声唱歌的方式回应。飞歌的音调非常高亢,余音回响在整个山野间久久不能平息。除此之外,苗族还有敬酒歌。敬酒歌通常是有客人从远方来时招待客人的歌曲。苗族的敬酒歌饱含苗族同胞的热情与真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文章以飞歌和盘歌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

1.1.1 苗族飞歌

苗族飞歌是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中的一种。苗族飞歌一般情况下是在非常重要的场合出现。飞歌因为高亢的音调、豪放的表演方式而出名。尤其在飞歌对唱中,双方的气势十分昂扬。你一句,我一句,一来一回,余音回响在整个山野间,许久不能消散。飞歌的高音部分特别多,给人一种舒畅淋漓的感觉。苗族飞歌还会出现在苗家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或是在重要节日上演唱。

1.1.2 盘歌

盘歌是苗族的一种民间音乐。苗族盘歌演唱形式多是一男一女之间的对唱。在对唱中,一般是苗家男子唱第一句,然后苗家女儿再唱。盘歌是苗族男女表达爱意的方式。苗家兒女通过盘歌互诉心声,表达爱慕之意。在对唱时,男方要争取做胜利的一方,彰显出自己的优秀与才能。如果男方在对唱中输给了女方,女方便会用泼水的方式让男方离开。苗家这里的泼水并没有嫌弃之类的恶意,而是一种愉悦、善意的表达。在盘歌中,如果男方与女方对唱情投意合,可以一直盘到两个人订婚那天。

1.2 苗族乐器

乐器也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黔东南苗族的乐器非常多,如芦笙、古瓢琴、芒筒、铜鼓、月琴等。

1.2.1 芦笙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盛产芦竹,芦竹是制作芦笙的原材料。苗民热爱音乐,擅奏乐器。苗族民间乐器特别多,但要问苗族同胞最喜欢演奏的是哪一种乐器,无疑就是芦笙。所以芦笙也是苗族同胞们在节日或者各种活动中常演奏的乐器。芦笙由六根长短不一的芦竹制作而成,是一种吹奏乐器。吹奏时只需要按住芦笙上面的音孔就可以产生不同的音效。演奏芦笙时还有一种芦笙舞,即边吹奏芦笙边跳舞。芦笙舞动作多样,难度大。

1.2.2 古瓢琴

古瓢琴是黔东南苗民伴奏时常用的乐器。除了古瓢琴,伴奏乐器还有二胡、月琴等。古瓢琴历史悠久,因此在苗族乐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古瓢琴,顾名思义,是因为形状宛如半边葫芦瓢得名。它是将桐木慢慢削成半边葫芦的样子,再经过细心的雕琢,安上琴弦才完成。古瓢琴经常在苗家儿女对唱时伴奏,其音质妙不可言。

2 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的特征

2.1 多样性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文化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首先是音乐类型、乐器的多样性。苗族音乐艺术从音乐到乐器,都是十分多样的,音乐内容丰富多样,苗族乐器涵盖范围从管乐乐器(芦笙)到弦乐乐器(古瓢琴),再到打击乐器(鼓)。乐器种类多样,演奏形式也是千变万化。

其次,音乐艺术表演的多样性。比如苗族在吹奏大唢呐时,是坐姿吹奏。因为大唢呐上面较轻,下面较重且整体较长。所以吹奏者将左腿放在右腿之上,把唢呐靠在左腿上吹奏。大唢呐演奏形式还可分为单吹和群吹两种。吹奏芦笙时,可站、可坐、可走、可跳,形式多样。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演奏方式。这无疑展现出黔东南苗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与条件,许多少数民族都聚集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所以西部是一个艺术文化极为丰富的地方。地处西部的贵州也被形象地称为“多彩贵州”,这里的多彩无疑包含了苗族音乐艺术文化的多彩。不难发现,黔东南苗族淳朴与纯真的音乐艺术文化对促进民族艺术文化的全面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2.2 独特性

因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因此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饱含其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内涵。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自己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体现出少数民族在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方面的独特性。

在音乐艺术方面,黔东南苗族的音乐艺术是非常丰富多彩且有辨识度的。苗族在漫长岁月中创造了许多音乐艺术瑰宝。这些音乐艺术瑰宝涉及本民族日常生活、历史等领域,主要体现在民族音乐、舞蹈等方面。苗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还表现在乐器上。这些民族乐器是苗族在漫长岁月里发展形成的。根据苗族居住的环境、生产方式、信仰以及发展历史,才形成独特的音乐艺术文化。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的独特性非常强,音乐是苗族人民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载体,这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

3 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优势

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这里主要阐释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在推动黔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是在优美的自然环境、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形成的。经过日积月累,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且民族底蕴十分深厚。苗族音乐刻画了苗族的变迁史、社会制度和日常生活,不仅有宏大的篇幅,而且内容包罗万象,以歌颂苗家人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的苗族民歌不计其数[2]。从这里可以看出,黔东南苗族音乐艺術对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些吸引力无非在于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多样性。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实现一定范围内物质需求的满足后,人们纷纷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愉悦与享受。特别是常年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们,习惯了车水马龙,看厌了灯红酒绿,内心迫切想要寻求一方净土,进行心灵的洗礼。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能够多方面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上,还会给游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体验。

例如,黔东南苗族的敬酒歌——《高山流水》,没来体验之前无法想象其可以带来的欢乐。体验过苗族的敬酒歌——《高山流水》之后,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苗族人民的热情。这对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无疑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收获。苗族音乐艺术能够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使游客们流连忘返。因此社会工作在介入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时要充分利用苗族音乐艺术的优势和对游客的吸引力,促进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

4 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局限

随着黔东南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苗族聚居地区内原住民为获得更体面的生活,一般会选择到比自己家乡更大的城市求学、工作,进而导致苗族聚居地区内居民年龄断层现象十分严重,不但呈现出老龄化年龄结构的特点,随着网络通信的发达,年轻一代苗族青年不愿再花时间了解民族文化[3]。

苗族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音乐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年轻人追逐潮流音乐,对本民族音乐文化逐渐丧失兴趣,导致苗族音乐的继承出现了断裂。这对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苗族人选择到城市里发展,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知之甚少。这样的发展趋势使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了阻碍。

5 社会工作介入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建议

社会工作在介入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时,要充分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发展的局限性。

在苗族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益分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容易激发矛盾。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为难以获得利益的弱势群体提供个案服务,了解他们的需求,优化社区的资源分配,提高他们参与竞争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介入。从微观、中观、宏观方面采取措施,实现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目标。

微观层面,从当地居民着手,让当地居民明白苗族音乐艺术的重要性,从意识外化于日常行为,增强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观层面,从少数民族社区介入,在社区中营造发展、传承苗族音乐艺术的氛围,还可以在民族学校对学生传授苗族音乐知识。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扮演倡导者的角色,推动民族社区文化的打造,借助社区发展模式和社会策划模式的理念与方法,关注民族社区文化的营造问题[4]。社会工作者可以从社区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艺术氛围。

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政府取得联系。政府能够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可以是发挥政策优势调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共同解决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的问题,也可以是通过政府的呼吁唤起周围人对苗族音乐艺术文化的保护意识。只有政府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才能唤起人们的重视。在无人继承问题上,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文化,帮助当地居民树立理性认知;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对年轻一代苗族居民进行音乐艺术培训。

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应在优势视角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的方法与技巧深度挖掘当地苗族音乐艺术文化资源。加强对苗族音乐艺术的传承,增强少数民族居民的文化自信,避免民族文化被同化甚至是消亡。

6 结语

社会工作服务的领域十分广泛,服务力量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在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文化,还需要掌握扎实的民族文化知识,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只有这样,在扎根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服务时才能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提高服务效率。

社会工作者在促进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发展时要注重对民族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当地的民族文化,苗族音乐艺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无疑给社会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要求社会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介入苗族音乐艺术发展事业时,社会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以确保朝着正确的方向推动黔东南苗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要尽最大的能力使苗族音乐艺术文化得到尊重、保护、传承与发展。社会工作者还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社会氛围。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逐步加大对苗族音乐艺术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继续鼓励和扶持苗族音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玥,蒋丹妮.新媒体视角下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播探析:以侗族、苗族为例[J].音乐探索,2021(3):93-103.

[2] 徐红.当代背景下黔东南苗族音乐的社会功能[J].戏剧之家,2022(3):85-86.

[3] 朱永安.打造黔东南苗族音乐品牌旅游的难点分析[J].民族音乐,2021(1):16-18.

[4] 杨晓玲.社会工作参与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的可行性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3):105-106,126.

作者简介:张婷(1997—),女,贵州黔西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管理。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社会工作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美学与音乐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