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的校园滨水景观设计探究

2022-05-16 14:25袁丰宋鹏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滨水景观空间设计

袁丰 宋鹏

摘要:校园滨水景观以其独有的生态环境,塑造了校区的形象,承载着校区的文脉,并给在校师生带来了独特的校园情感体验。文章立足校园滨水景观,以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为例,从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度和体验感两个层面出发,阐明场所精神在校园滨水景观中的表达,并探索主人公视角的特色校园滨水景观构建,以期建立人与场所的深刻关联,从而带动校园环境质量提升,实现在校师生与校园的相互依存,协同发展。

关键词:滨水景观;空间设计;场所精神;体验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3

滨水景观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涉及校园滨水景观的文献资料与设计并不多见。水景虽然是校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诸多校园的历史和文脉在设计中并未得到实质上的体现,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未与其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校园灵魂与核心场所精神的消散导致归属感与认同感较弱,校园的滨水记忆呈模糊状与碎片化。

校园滨水景观在高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物质层面出发,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是校园中的生态型景观节点,既可以“调理”校园微气候,也可以自成天地,在移步异景中成为学校一抹亮丽的风景线;从精神层面而论,水景形态的不确定性与多样化在某种角度上体现了学校的风貌和气质,成为校园的能量场和价值体现[1]。

为了营造蕴含场所精神的校园滨水空间,给师生创造更大的交往空间和更丰富情感体验,文章以武汉科技大学沁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科大师生在沁湖旁的行为类型、对沁湖的使用频率和感观进行调研,并由此总结出了一套基于沁湖场所精神的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下文展开详细论述。

1 沁湖校园景观现状

1.1 基本概述

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位于黄家湖之滨,是一所工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校。沁湖(见图1)地处校区中央,是黄家湖的一处内湖,亦是校园的核心景观之一,主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教师公寓都有极佳的观景视角。

湖面形态呈双翼状,东西走向长约570米,南北走向宽约255米,水域面积达140余亩。在水景的规划中不难看出古典园林模式的影子,水体的西北方有一处人造湖心岛,通过沁湖桥连接南北两岸,湖面因此也被划分成为东西两部分。环湖有樱园、廉园、沁湖绿道等景观节点,还有丰富的高乔木、低灌木、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以上要素是本次研究的基础。

1.2 历史沿革

对高校自身的文化和地域特点的认知决定了高校的成长和繁荣。武汉科技大学缘起张之洞创办的公益学堂,20世纪60年代经国家批准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实行本科教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武汉科技大学。而沁湖原先是黄家湖的一处内湖,随着城市发展与学校建设,成为武汉高校中最大的内湖。“沁”的字面意思为渗进去或者透出来,在场所中可以引申为与水的互动。而沁湖也承载着校园内的诸多文化活动,如一年一度的龙舟赛、鱼宴、诗会等。

2 基于场所精神的沁湖空间行为分析

2.1 使用者行为分析

笔者选用问卷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收集了60份问卷。利用在线词频分析网站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其中出现的高频词汇进行整合。用户在沁湖中的行为包括日常通勤等必要性行为,以从宿舍去图书馆、从宿舍去教学楼两条路径为主;自发性行为,体现为散步、驻足观赏风景、洽谈、阅读等,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前、沁湖桥等风景较好和可以休憩的地方。至于大规模的社会性行为在场所中较少,主要以前两种活动为主[2]。

根据词频结果,用户在游玩体验中关注的景观元素主要是水、构筑物、公共艺术、绿植、路径等,这也是场地设计的核心要素。涉及具体的景观元素,譬如水体,用户更在意水质的优劣、湖面的广阔度、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等。再就是景观中的构筑物,如桥、亭等。此外,构筑物的色彩与材质、植物配置是否合理、观景视线是否有遮挡,都会对用户观景体验产生很大的影响。

2.2 滨水景观现存问题

从场地的整体构造来看,不同方位水景的使用率天差地别。以沁湖桥为轴,大部分景观节点如百花园、樱园、湖心岛和教学区域都位于軸线左边,这导致大部分人流活动都聚集在轴线靠左的这些区域;而轴线右侧区域因为缺少可供人停留休憩的景观节点,难以吸引用户前往,大部分用户只会在运动时途经此处,很少逗留。影响使用率的较大因素是景观设施较为老旧,特色不足,欠缺一些精神层面且能引起用户共鸣的设计;另外场地是大片的面状湖泊,缺乏一些小型的跌水景观增强水体的生气,难以给用户带来轻松的游览体验。

场地本身具备一定的高差,应重点关注用户在场地中的审美感受,这也对植物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在目前的场地中活动,视野常常被茂密的树木遮挡,原本清晰的方向感会变模糊。这种不确定性会使体验变得消极,影响归属感的生成。

滨水景观的参与性不应被时间局限,夜幕降临后,仍然要保证用户在滨水景观中有良好的体验。晚上场地景观的氛围感不强,缺乏光源的引导和烘托,很少有人愿意前往。

3 基于场所精神的校园滨水景观营造

场所精神这一概念起源于建筑现象学,文章更多从哲学方面对其进行思考,研究设计者在其营造出的景观空间中的行为展现出来的一些文化现象与精神特质。

场所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场所蕴藏的特征和氛围是有区别的[3]。在高校中,其场所特征和氛围即是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度和体验感。以研究区为例,用户在景观中的感官体验受物质景观节点的影响,但精神因素也会对感官体验产生影响,这种体验是非常主观、随机的,是一种混合了对历史文脉认可的体验。

高校学生因其身份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活动都在校园内进行,时刻受到校园场所精神的熏陶,这体现了校园场所的独特性。因此,在沁湖滨水景观设计中,要着重分析校区的历史文脉、滨水区的特征、在校师生的景观偏好,设计应从在校师生的角度出发,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和归属感。

3.1 可识别性的滨水景观有机重构

增强滨水景观的可识别性,就是增强人的方向感,通过对景观节点、小径、标志、空间的规划让用户时刻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4]。而认同感的对象即场所则需要由具象的环境特征表现。例如全校师生一起在湖中捕鱼,或者在堤岸处笑谈,这些在滨水景观处产生的体验会一直被铭记,日后再次回味,认同感会油然而生。

增强滨水景观空间的可识别性,须注意景观的连续性和方向感的营造。整体规划格局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出发,形成“一轴、两翼、三组团”的规划布局。以沁湖桥与沁湖路为轴进行单轴线设计,奠定场地的精神基调并连接南北两岸;被轴线划分出的两个子湖面相当于双翼,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改造,改善景观节点识别性不强、景观使用率不平衡的现象;再以校园原本的功能分区构建三大组团:一轴线为体,二湖面为翼,协同三大组团发展,增强滨水景观的空间凝聚力,提升校园环境的质量。

第一,一轴。以沁湖路与沁湖桥为中心轴,南北一线贯穿组成,是校园空间与精神文化的统领。

第二,两翼。滨水区西翼主要为学生聚集地,东翼为教职工所在地,分别以师生为主角对两翼进行设计。西翼主要从学生视角出发,更加关注学生在场所中的体验;东翼则以教师为核心,关注教师的景观和行为需求,此部分景观较少且使用率很低,将增设景观节点达成两翼的平衡。

第三,三组团。一是行政教学组团:教学楼+樱园,以樱园作为主景观节点,让师生在枯燥的教学生活中也可随时赏花、处处赏花。二是生活休闲组团:北区宿舍+北区食堂+体育活动中心,由百花园主导,让学生在茶余饭后能够穿花绕林、休养生息。三是职工锻炼组团:安贤居教师公寓+单身公寓+公租房+运动区+附属配套,以新设的运动区为核心,对驳岸进行重新设计,吸引人流,并增加额外的体育休闲设施。

3.2 尊重在校师生的参与感与归属感

场所无法抛开人的存在来谈,譬如某一滨水景观的建设极为完备,但却无人问津,也就无法称其为真正的场所,只有人和场所有一定互动,场所精神才有意义。在校园滨水景观中,主要活动人群是在校師生,只有让他们觉得景观体验较为舒适,理论与实践才算完美结合。因此要明确在校师生的主人公地位,结合他们的行为特征、景观需求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特征和氛围。

第一,提升场所可参与性。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抛开在室内的学习时间,滨水景观空间很大程度上承载了师生在课堂外的交往活动,为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放松身心、人际交往提供了空间环境。根据在校师生在沁湖景观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以及开展这些活动对场地的各种要求来进行景观设计,让在校师生更愿意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于滨水景观中享受阳光,观赏湖景,与同伴闲谈交往。结合在校师生的需求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是贯彻场所精神的首要前提。

第二,注重场所的归属感。上文提到,归属感无法凭空出现,人们在场所中体验、感知着每一处景观元素,伴随抽象的精神活动最后形成对场所的归属感。而用户对场地越了解,使用频率越高,这种归属感就越容易形成。校园滨水景观具备这些场所特性,与在校师生的情感期望相符,为归属感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例如,在清爽的清晨,迎着微风,在木栈道上沐浴着晨晖行走的时候;听着鸟鸣在杉树下读一本好书的时候;走上湖心岛,踏上望师亭依着木栏杆登高望远的时候。如此循环往复,用户对场所不再感到疏离,场所如同家园般温馨,对其的归属感也就不言而喻。

3.3 主人公视角的空间质量优化

校园滨水景观实质上是帮助在校师生获取体验的空间,能满足他们的精神诉求,在促进他们个人发展的同时增强他们对校园的归属感。

针对之前的调研现状,场地东翼的景观节点较少且比较老旧,难以吸引人驻足停留。基于此,设计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对现有的景观节点进行优化,强化其景观特征;二是增设新的景观节点,与原本失衡的两翼景观达成平衡。

场地东翼的使用人群以住在公寓的教职工及家属为主。设计首先从教职工的生理诉求角度出发,对公寓旁的运动区进行改造,添置静态的休憩座椅改善原先只能动态锻炼的情况,动静结合。其次将原本孤立的水上实验室改造为新的“湖心岛”和科研中心,与场地原有的湖心岛相呼应,并将教师公寓旁利用率低的栈道与水上实验室相连通,使其具有清晰的线性方向感,材质不作改动,但形态配合水面进行一定的扭曲和突出。用户在行进中可以感受到移步异景的奇妙,栈道的突出部分也使用户相较于之前有着更好的亲水性,在场所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再者关于校园的一些文化活动,如在12月举办的鱼宴,裸露的垂直式驳岸会伴随较低的水位较长时间,景观质量会略有降低。对驳岸进行改造,使其在水位消退时也能自然地展现出岸线状态,能增强用户的参与性,使在校师生收获之前没有的体验,也避免了鱼宴后的景观尴尬期。最后是创造用户驻足停留的空间,在驳岸为师生建造一些半私密的休憩场所,让师生在洽谈、休息或者阅读之时也可以欣赏沁湖的美景。

4 结语

校园滨水景观与其他滨水景观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物质形态如何,而在于校园文脉的加持,具有强烈的精神内涵。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根本宗旨即是为在校师生服务,优化校园的整体环境。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仅靠形式美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注重用户的感知,将场所蕴藏的特征和氛围融入滨水景观中表现出来,营造有意义的场所,是景观设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48-75.

[2]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18.

[3] 宋园园.基于场所精神下的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1-58.

[4] 孟东生,李敏,何雪.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表达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7):51-53.

作者简介:袁丰(197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滨水景观。

宋鹏(1997—),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滨水景观。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滨水景观空间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老城区滨水景观更新后评价研究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