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怎么测更有效

2022-05-16 03:24
科学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鼻咽病原体检出率

近期疫情多发,新冠病毒检测正在中高风险地区反复开展。2022年3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其中,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选取哪个部位的检测标本更好?通过测痰液进行核酸检测,是不是就可以不挨“捅”了?为确保核酸检测更安全、有效,我们应该怎么做?

目前,新冠病毒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的对象是病原体的遗传物质,如DNA或RNA,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病原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患者體内,患者正处于感染期。

抗体检测的对象是患者体内免疫系统为应对新冠病毒感染而产生的抗体,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患者正处于感染期或已经康复。

抗原检测的对象是病原体的组成蛋白,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含有病原体的组成成分,患者正处于感染期。

核酸检测具有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是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标准”,具有不可替代性。

“无论选取什么部位的标本,只要能从中获得核酸,通过核酸的富集、纯化、扩增,检测出里面究竟有没有病毒,进而反映一个人有没有携带病毒,就是合格的标本。”专家介绍,对于呼吸道传播的新冠病毒而言,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痰和肺泡灌洗液等都可以是有效标本。

以咽拭子为例,在刮擦时除获得咽部分泌物之外,还要刮出足够的、包裹着病毒的上皮细胞。而痰液不仅包含支气管黏膜上皮的黏液分泌物,还包括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等,感染者的这些脱落细胞中会裹挟病毒,在进行核酸提取后可检出阳性。

此外,不同的采样部位往往有不同的代表性。有专家表示,鼻咽拭子代表上呼吸道感染,痰液代表下呼吸道感染,肛拭子代表机体核酸存在的负荷。例如,此前临床上发现,有的确诊病例只有消化道症状,呼吸道检测可能漏诊。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同部位的标本检测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

“两年前的疫情初期,新冠病毒主要引起肺部炎症,因此对肺泡灌洗液进行核酸检测。”专家表示,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的科学认知,例如在感染者粪便中分离出了活病毒,提示肛拭子也可以探测到病毒,检测标本逐渐丰富。

资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笼统地将标本分类为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到第六版才将呼吸道标本分为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而且还特别提出,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可见,针对当时的新冠病毒而言,痰液检测优于鼻咽拭子检测,有助于降低核酸检测的假阴性率。

“核酸检测的采样就像‘剪豆芽’,与感染病程和病毒载量等都有关系,要选对‘豆芽萌发’的时机和地方,来上‘一剪刀’,才能检出阳性或阴性。”因此,想在取样时获得有效标本,这“一剪刀”应剪对地方。

“随着人们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认知的深入,发现它感染上呼吸道较多。理论上讲,检测奥密克戎变异株选取上呼吸道标本将提高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痰液作为下呼吸道标本和鼻咽拭子相比,哪个检出率更高、感染后几天检出率最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具体指导原则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有所体现。

核酸检测会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应规范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此外,对于大规模的筛查而言,最优采样方法不仅要无创、便捷、检出率高,还要便于收集、避免接触、避免形成气溶胶等引发交叉感染。

资料显示,留取痰标本有自然咳痰、气管穿刺吸取、经支气管镜抽取等方法。这些方法操作复杂、令人痛苦。自然咳痰需用清水漱口数次,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留于玻璃、塑料小杯或涂蜡的纸盒中,不便于进一步收集、检测。因此,通过咽拭子的采集进行核酸检测,更有利于整个过程的规范采样。

为了确保核酸检测安全、规范,在4月6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建议,公众在核酸检测前两小时内不吃东西,避免采样过程中出现呕吐、反胃;30分钟内不要喝水,不吃口香糖,避免喝酒。

猜你喜欢
鼻咽病原体检出率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初步诊断
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