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及消费合作事业实践探析

2022-05-16 08:08刘强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

[摘要]合作社经济是中央苏区经济的重要组成,消费合作社事业的发展是合作社经济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部分。而中央苏区的合作社事业中消费合作社又是开办最早的。苏区党和政府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对合作社的组织与发展进行了符合苏区实情的科学的制度设计,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从而使之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加强苏维埃经济建设,支持革命根据地战争,改善苏区人民群众生活,密切党群关系,巩固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对新中国合作社事业提供了历史逻辑和实践经验。重温对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之道,有助于探索新时代合作社事业和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消费合作社;中国共产党人

[作者简介]刘强,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陕西延安 716000。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4-0028-03

合作社经济是中央苏区经济的重要组成,消费合作社经济是合作社经济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经营商业是从合作社开始的。”而中央苏区的合作社事业中消费合作社又是开办最早的。对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就要追溯到苏区时代的合作社经济,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苏区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了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抵制商人的剥削和勒抑,加强苏维埃经济建设,支援革命战争,改善群众生活,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形式,为巩固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苏区合作化思想的兴起

苏区①合作社经济的兴起来源于西方近代合作社思想和马列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影响,伴随着合作社思想的广泛传播,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当时先进知识分子把西方近代合作社思想和马列主义合作社思想与当时中国的實际情况相结合,推动了合作社经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逐步被国民所认识。因此,苏区合作社经济是伴随着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先进的知识分子把合作社作为解决近代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一些热心提倡“工业救国”的人士开始发起了工业合作运动,而经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思潮熏陶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逐步接受了合作社经济,并把合作运动运用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进的共产主义者就十分注重把合作化思想与工农群众运动紧密相结合,其中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就是工业合作运动中的典型。1922年五一劳动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毛泽东、李立三、朱少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宣告成立。同年7月,在中共二大上通过的决议案中强调“工人消费合作社是工人利益自卫的组织,共产党须注意和活动此种组织”。②在“创办消费合作社可买便宜货”③的宣传口号指引下,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该社先后由李立三、易礼容、毛泽民担任总经理,消费合作社的发展达到了在经济上帮助工人解决困难的目的,使合作化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得到了初步传播。中共三大后,农民问题引起了毛泽东、澎湃、邓中夏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普遍重视,合作社问题也逐渐得到了关注。如邓中夏曾于1924年3月撰写了《论农民运动的攻略与方法》的文章,文中特别提到,团结和组织农民,应该采取“在农村推行消费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达到“使农民得到廉价物品及解除高利借贷”的目的。④

二、苏区消费合作思想的发展

中共二大上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中去,都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⑤到了中共四大以后,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工人运动转向了农民运动,广东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5年5月召开,会上通过的《关于农村合作运动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合作运动就是改革目前农民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合作运动,应即是农民间基于互助精神而组织的一种合作事业,其作用在于抵制资本家、地主、奸商的垄断和重利盘剥。”⑥通过合作运动,农民抵制盘剥,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动员农民群众的潜力。毛泽东于1926年在《农民问题决议案》中强调:“提倡农村消费合作运动。”⑦至此,为了反对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援根据地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两湖、广东、江西等革命根据地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不断改善了群众生活,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经济建设。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把合作社运动列为农民运动的十四件大事之一,并且文中明确提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是农民所需要的。”⑧此时提出把消费合作社的发展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闽西特委于1929年9月在《关于剪刀差问题》的通告中提出:“有计划地宣传、指导、帮助群众创造生产、消费、信用合作社。”⑨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对合作社的领导和帮助,政府要发挥好对消费合作社的宣传、指导和帮助作用,以此来抵制商人的剥削和勒抑,努力发展苏区的合作社事业,不断解决农民的实际生活问题。1933年6月,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在《发展合作社大纲》中规定了消费合作社的具体内容,是联结社员与消费品的重要桥梁,满足社员群众的消费品需求,抵制剥削的一种群众经济组织。⑩

苏区时代的合作社经济在组织、动员、教育群众,政权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苏区经济建设战线中的主要措施之一,促进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商品交换和抵制奸商的勒抑。因此,苏区时代的合作化思想为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三、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事业的实践

面对国民政府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严禁粮食、食盐、药品器材、可供制造军用品之材料等运入苏区,造成了中央苏区物资稀缺、工农群众生活困难,为了发展苏区经济建设,密切联系中央苏区群众,支援根据地革命战争,消费合作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初步探索

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苏维埃政府领导了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初步探索和发展。1928年5月,在毛泽东提出的“公买公卖”原则和边区党组织指示下,在茨坪苏维埃政府开办了“茨坪公卖处”,而这个公卖处主要解决了苏区药材、烟叶、布匹等日常必需品,这也是苏区最早的具有合作社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⑪,同年7月,宁冈县大垅红色圩场建立,对于根据地便利赤白贸易和城乡物资交流,解決根据地的物资困难起了一定的作用。1928年10月,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吉安县东固区的东固消费合作社在政府拨款和群众的共同集资下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合作社经济模式后在苏区第一个成功创办的消费合作社。伴随着毛泽东、朱德于1929年1月领导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向赣西南进军,相继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1929年10月,东固消费合作社扩建为东固消费合作总社,下设南垄、东固两个分社,并陆续成立了9个乡的消费合作社。由于当时苏区战乱频繁,偏重革命战争,而对消费合作社组织管理和重视程度不够,使其基本不能发挥作用,但是这时期消费合作社的成功创办和发展,也为赣西南其他地区和闽西苏区的合作社的创办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当时为了解决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保护苏区群众利益,抵制私商的盘剥,1929年11月,闽西特委创办了上杭县才溪区消费合作社,该社初创时有社员80多人,股金40余元,这是闽西最早创办的合作社,并且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创办也源自于闽西苏区。

(二)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后,消费合作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了稳步发展。1932年1月12日,临时中央政府工作人员消费合作社成立,经营袜子、手帕、洋火、香烟等日常需要品,规定所赚红利,部分作为基金,部分按股分红。⑫如1931年底至1932年5月,江西瑞金县便建立了6个区消费合作社,37个乡消费合作社,发展社员14800多人,吸收股份17500多元,计股金20400多元,其中城区消费合作社成绩最好,拥有社员4700多人,占到全县32%。⑬如此,消费合作社在瑞金县广泛分布于区、乡、城区,壮大了消费合作社的经济。

为打破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缓解苏区经济困难,通过进一步加强合作社的领导,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迎来了迅猛发展时期。一方面,1932年4月开始一年半里,临时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消费合作社章程》《消费合作社简章》《发展合作社的大纲》等指导性文件,规定了消费合作社的内容、性质、任务,以及组织形式、组织原则、管辖机关,强调了消费合作社是便利工农群众和社员消费,抵制商人盘剥的一种群众经济组织,促进了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了消费合作社组织,促使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在1933年4月11日正式成立,完善了对消费合作社的统一领导和管理。4月26日,通过了《国民经济部暂行组织纲要》,规定了国民经济部同各部门的工作关系与职权划分,详细讨论和作出了发展合作社的决议。28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设立各级国民经济部》的训令,训令中要求:“在中央增设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在省县两级增设国民经济部”,及“合作社划归国民经济部管辖”。⑭同时,中央国民经济部提出在省、县国民经济部内均设立合作社指导委员会。⑮加之,为应对敌人不断“围剿”,充实战争力量,加紧苏区经济建设,苏维埃中央政府于1933年8月12日在江西瑞金召开南部17县经济建设大会,并于同月20日在博生召开北部11县经济建设大会,毛泽东、林伯渠、吴亮平等参加了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政治报告,林伯渠作《改造三百万经济建设公债与发展合作》的报告中强调,通过合作社运动不断发展苏区的经济建设,保障根据地战争的需要,会后各县代表还积极认购经济建设公债和互相订立了合作社竞赛条约。中央苏区南北两次经济建设大会的召开,极大地推动了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社员由8000多人增加到15万人,分别成立了瑞金、兴国、胜利等12个县总社,江西、福建省2个省总社。据对1933年9月江西福建2省17县的合作社统计,共有各种合作社1432个,股金30多万元,其中消费合作社是发展最好的。⑯

1933年12月,中央消费合作总社在瑞金正式成立。⑰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会的报告中提到:发展合作社是苏区经济建设的中心之一,合作社事业也是苏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至此,到1934年全苏“二大”后,中央苏区从中央和省、县、区、乡等各级消费合作社在组织上有了系统领导,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吴亮平在1934年4月21日的《斗争》上发表了《目前苏维埃合作运动的状况和我们的任务》一文,文中特别对1933年8月以前与1934年2月的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⑱,社数由417个增至1140个,增加了723个,增长了173%;社员由82940人增至295993人,增加了213053人,增长了257%;股金由91670元增至322525元,增加了230855元,增长了252%。由此可知,在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期间,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苏区群众与消费合作社的密切关系以及群众对于消费合作社的拥护。

1934年6月,消费合作总社发出通知,从7月8日起举行苏区消费合作社运动周活动,其中任务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和健全合作的组织,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发展社员股金65万元。通过各县总社召开会议,实行计划包干,任务分配到县,经过努力各县都提前超额完成了中央计划。到1934年10月,伴随着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也结束了历史使命。

结语

实践证明,坚持党对合作事业的领导,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苏区消费合作思想,而促使苏维埃政府更好把苏区消费合作思想运用于当时的社会具体实践,从此加强了中央苏区的党群关系,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经济封锁,支援根据地革命战争,为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梳理苏区合作化思想的传播、消费合作思想的萌芽,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事业的具体实践,也对新中国合作社事业提供了历史逻辑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做好新时代合作社事业提供借鉴。

[注释]

①苏区:1927年至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并相继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即苏维埃政权各革命根据地简称苏区,多数处于被分割的状态.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③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④ 邓中夏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⑤中国共产党简史[M].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第16页.

⑥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⑦杨林涛.鄂豫皖苏区消费合作社[J].百年潮,2019,(05):56-58.

⑧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⑨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上册)[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41页.

⑩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2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

⑪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改革时期的坚实保障[J].中国合作经济,2019,(Z1):54-55.

⑫《红色中华》[N].1932-1-13,第5期:第4版.

⑬严帆,刘星明.《瑞金苏区时期的消费合作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消费合作社社史料选编》[M].2001版,第135页.

⑭《红色中华》[N].1933-4-28,第77期:第5版.

⑮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改革时期的坚实保障[J].中国合作经济,2019,(Z1):54-55.

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133页.

⑰中央苏区消费合作社:改革时期的坚实保障[J].中国合作经济,2019,(Z1):54-55.

⑱《斗争》[N].1934-4-21,第56期.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
“点石成金”——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的物资困窘及其应对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广东中央苏区革命简史》丛书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苏区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农民与革命: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赣南堪舆文化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浅议
中央苏区反腐廉政建设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