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阅读多元时代

2022-05-16 23:48贰麻LOST果壳上的麦田潆溪芦苇拒绝歪歪猫饭团
女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樊登书店图书

贰麻 LOST 果壳上的麦田 潆溪 芦苇 拒绝歪歪 猫饭团

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kindle或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登上热搜,随后网红书店“言几又”的关店潮又引发了大家对实体书店的关注。时间回到2018年,许多人把这一年称为网红书店的扩张元年,得到上亿融资、大肆开店扩张的品牌不在少数。四年后的今天,褪去了情怀和滤镜的泡沫,书店的窘境再一次显现出来。

科技和快节奏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方式,让阅读场所不再局限在书店,阅读也不再和纸质出版物画等号,阅读本身的意义得到了延展。在2022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一起聊聊那些与阅读有关的新事儿吧。

Part1 阅读趣数字 

内容多样化的时代,灵活便捷是用户对阅读渠道及终端的主要诉求,愿意付费阅读的人也越来越多。

小结: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用户的阅读选择也越发丰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PC端到移动阅读APP。未来,内容会朝着精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读、听、看,或身临其境地体验,都有可能在元宇宙时代中并存、繁荣。

多元阅读时代来临啦!

网络时代,当我们谈起“阅读”时,究竟在谈什么?恐怕,不仅仅是在谈读书。今时不同往日,知识的载体早就不只是书籍。

让我们以数字形式,为大家呈现中国“多元阅读”的历程。变革还在进行,今后人们将拥有更多的阅读途径。

Part2 TA们如何留在阅读界? 

古西楼书屋:坚持24小时不打烊,从一家变五家

2019年:开启会员制24小时书屋

2022年:与民宿合作,增加了4家加盟店

2020年5月31日,全球第一家24小时书店——台湾诚品敦南店,选择了熄灭夜晚的灯。这不是个例,疫情袭来,让本来就经营困难的实体书店雪上加霜。但古西楼书屋不但坚持住了,还逆市发展,与多家民宿合作,开启了品牌加盟之路。

谈到如何把书店做到不赔钱而且还有发展,古西楼的主理人苏朋范觉得这一切源自“会员制”。“如果不是会员,是不能在书店休息、阅读的,这样,就最大限度把空间体验感留给了付费的会员,让他们如同走进自家书房一般,无形中增强了体验感和归属感。”苏朋范说。

对于最烧钱的24小时营业,苏朋范也找到了同频率的解决之道,那就是结合民宿。“民宿24小时都有客人上门,而且很多民宿一楼的公共空间常常配套开着咖啡馆、酒吧吸引客人,那么配备书店这样的阅读空间,也顺理成章。”古西楼书屋目前的加盟店,全部藏身在民宿中,用24小时营业来提醒我们,最好的夜晚,是与阅读相伴。

2019年:扩张,开启社区店模式

2022年:从差点关门到复活

“纯真年代书吧”是杭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它要歇业的消息甚至登上了《钱江晚报》的头版。这家即将歇业的纯真年代杨柳郡店,是三年前主理人朱锦绣在采访中提到的社区模式书店,也是纯真年代的第二家店。

原本连闭幕纪念帆布袋都印刷好了,结果消息一发出,书友们不干了,有的出资源,有的连夜来充值,有的还要发起众筹,各路人马都在替书店想办法,一天的营业额超过了8000元,一个月下来比以往三个月收入还要多。朱锦绣说:“是大家的力量让纯真年代杨柳郡店‘起死回生了,但我也很清楚,一家书店不能一次次靠情怀‘救活,必须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她觉得眼前的路又重新开阔起来,她会把书店坚持做下去,她始终坚信:物质的社会我们仍旧向往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被大家的爱“救活了”

出镜:罗强&刘红

一對做建筑设计的夫妻,开着一家只卖艺术类和建筑类书籍的再书房。虽然再书房是新店,但罗强夫妇有着二十多年开书店的经验。

比起老板,更想当个读者

受到《书店风景》的影响,也因为喜欢书籍和阅读,罗强租了一间小店铺开起了书店,由于铺子小,便取名“小雅书房”,取自诗经中的小雅。小小的书店,主要卖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且分类也只按着出版社分,罗强希望“人们在寻找中别错过优质的书,也在寻找中得到乐趣”。

小雅开张后,因为书籍品类的优质以及店里的舒适阅读氛围,渐渐有了常客,甚至有学生到外地上大学后,回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来小雅。在以纸媒获取主要信息的年代,小雅书房好像是一个简单的客厅,把喜欢阅读的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交流,相互碰撞,让人明白阅读在日常里对一个人的滋养。

把开书店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小雅书房越做越大,但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背离了罗强夫妇开书店的初衷,所以两人最终退出了管理层,离开了小雅书房。在经历业务复合型的小雅书房后,罗强和刘红还是决定以书籍为主,回到初心开了“再书房”。再书房的“再”,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之意,希望书房在新的空间、新的环境里继续存在下去。

罗强和刘红一边做着建筑设计的工作,一边开着书店,经营压力因此得到缓解。而秉着“书店主人的存在很重要”的理念,两人的住行都以书店优先,书店成了他们生活圈的中心。

店里装修朴素,书架上只放置艺术类和建筑类的优质书籍,虽然品类单一,但有些人迈进了书店就再也舍不得离开。

“我们是一定要开书店的,开书店好像已经成了生命里的一个部分。况且真的能遇到各种有趣且爱书的人,和他们的碰撞中,得到的精神满足与其他是不一样的。”刘红说,“不行先用设计养着书店吧。”

对于自己的书店,罗强夫妻希望它是安静的,能让人在里面专注办公和阅读,也希望之后可以慢慢做一些有深度的展览,在分享中传递美学和知识,书店会一直保持“会客厅”的状态,人在其中能自在办公、专注阅读,亦能得到思维的碰撞和共鸣。

再书房:可以当作自家会客厅的书店

1997年,台湾作家钟芳玲花费二十多年走访上千家书店后,撰写出版了华文世界第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书籍《书店风景》。在通讯不发达,纸媒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的时代,这本小众书籍很快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被很多爱书人奉为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圣经”,罗强便是其中之一。

科技,让想象的翅膀落地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八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随着AI、VR、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全民阅读数字时代的到来。

Hi,今天你用什么阅读?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早期数字阅读大多以电脑为载体,阅读场景和空间受到了限制,而随着智能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数字设备的出现,以及4G网络的普及,我们快速进入了移动阅读时代。

公交上、地铁上随处可见人们阅读电子书,或是通过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听书,近几年,短视频也成了人们在移动场景下阅读的新形式。总之,大家的碎片时间被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串联起来。

据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已达351.6亿元,数字阅读用户4.94亿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随着数字阅读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埋单,付费意愿达86.3%。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在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数字阅读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Hi,今天你在哪里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还出现了很多体验式阅读的全新场景。比如在一些古迹遗址、名人故居,你可以利用AR技术与古人对话,以VR 全景观看古建筑风貌,用电子墨水墙“零距离”阅读历史;在图书馆、景区的朗读亭中,你可以用朗读的方式“沉浸式”阅读……

今天的阅读,已经从“一书在手”变成了“一屏万卷”,阅读方式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甚至触感、气味等多种感官于一体。

未来,科技不断进步,我们的阅读场景一定会更加多元、动态且碎片化,相信智慧化、个性化、沉浸式的5G新阅读时代,就在不远处。

科技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论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纸质阅读,还是新兴的全媒体时代阅读,人们对于阅读本身和阅读享受的需求不會变化,无论媒介和方式如何改变,人们都需要回归阅读本身,从阅读中汲取力量、寻找方向。

所以,别管什么材质、时间、地点、方式,从此刻开始去“阅读”吧!

“新”阅读,不只阅读

2013年,樊登在给EMBA班学生上课期间,通过语音在微信群里给学生们讲书。很快,从一个群扩展到多个群,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听”这种方式似乎更便捷。吴宁就是樊登在EMBA授课时的学生,也是樊登西安交大的学弟,当时,他敏锐地发现了“全民阅读”的投资价值,觉得“樊登读书会”这样的知识型IP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会衍生出很多东西,未来大有可为。于是吴宁作为天使投资人,果断选择投资樊登读书。

出镜:吴宁

樊登读书天使投资人、樊登书店创始人

樊登书店,让线上线下阅读融合

借助互联网,樊登读书从微信公众号一步步优化到了APP,2018年,随着线上会员数量的增加,以及人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樊登读书需要布局线下场景,于是樊登书店诞生了,吴宁的身份又变成了樊登书店创始人。

虽然从线上变成了线下,但樊登书店所蕴含的基因没有变,与其他传统书店不同,樊登书店有着天然的IP品牌优势,是一个线上线下无限融合的产品,也是让更多人了解樊登读书的一个窗口。目前,樊登书店在全国有200家左右。

“我们的愿景、使命和目标是帮助3亿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从浅度阅读到深度阅读,这就需要线下场景来呈现整个阅读功能。樊登书店的概念是在中国知识付費的大潮下,继承樊登读书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基因,运用新零售复合业态等先锋理念,打造人、货、场景应用4.0版本。”吴宁介绍说。

近两年由于疫情影响,书店业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但吴宁表示,除了线上的优势,樊登书店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内容,比如樊登读书最新打造的三大业务——非凡精读馆、樊登读书新父母和企读,这些内容在线下可以通过樊登书店来组织学习活动、课程,或者帮助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共建企业阅读空间、提升阅读氛围等等,拓展了书店的业务范围。

近期,樊登书店还在开拓与旅游业态的合作,以及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吴宁认为,文化产业的版图很大,樊登书店正在努力走出去,让书店不只限于店本身,而要用更开阔的视野与超前的眼光去开拓泛文化商业模式。未来,樊登书店还会以“线上知识学习+线下学习场景应用”模式,向数字阅读、知识付费、教育培训这个融合型复合业态的方向去努力。

科技创造出全新阅读场景

当下,似乎每个人都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留给阅读的只是一些碎片时间,幸运的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些碎片时间。 那么,科技对于阅读的影响有多深呢?

吴宁表示,这个问题中的“科技”相当宽泛,以樊登读书这种知识付费项目来说,就是借助了互联网、音频、视频的技术,也算是科技对于阅读的改变。下一步的阅读场景是什么样子,吴宁和他的伙伴们也在思考,但有一点很肯定,一定还是与科技相关,新技术、元宇宙的出现,6G甚至8G的发展,都将让阅读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原来我们拿着书本阅读,如今通过互联网线上阅读;原来我们是自阅读,如今可以通过樊登读书听老师讲书。这些都是体验式浅阅读,如果感兴趣可以到书店买书进行深阅读。

“我觉得当VR全息技术普及,网速、设备等硬件软件条件万事俱备之后,未来一定会实现一种沉浸式阅读。那时书店就会是线上阅读的沉浸式补充,二者会相得益彰,将阅读的效果最大化。我们书店也在思考如何用新技术去营造一种沉浸式阅读场景,也许未来,不管你身处全球何地,樊登老师都可以通过虚拟形象陪你读书,而书上的文字也会跳出纸张与电子设备,立体式地出现在你眼前。”吴宁兴奋地描述着自己对于未来阅读的畅想,但他也表示,这并非全是想象,他们曾经尝试过,因为网速等问题还无法完美实现,但未来可期。

阅读就是终身学习

“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是樊登最早提出的愿景,这当中的“阅读习惯”是指什么?吴宁表示,其实他们所倡导的是“有效阅读”,现在人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高效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点,可以从浅阅读开始,逐渐培养一种阅读习惯。

如今,樊登读书APP的注册用户越来越多,但选择书籍的标准始终没变:不选伪科学和心灵鸡汤,讲究工具性、创新性、实操性和科学性。樊登书店中的书同样坚持此标准,吴宁说:“我们不会说哪本书畅销就卖哪本书,去简单迎合大众口味。我们曾经将销量7000册的书卖到几十万册,就因为大家觉得那本书对自己的人生有帮助。我们希望大家不要只看自己想看的书,而是通过读书去拓宽视野开拓知识面。”

成天与书“混”在一起,吴宁认为,阅读,就是终身学习。不论科技如何发展,书店如何变革,阅读终究只是手段,目的是获得真正的系统化知识。当你人生迷茫时,当你事业受困时,当你焦虑无措时,希望阅读带给你知识与力量,为你点亮人生的希望之光。那时,阅读可能不止于阅读,而是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Part3 从“阅”者说

阅读这件事,有了内容生产者和读者的参与,才是个完整的闭环。

讲述人:谭飞

湖北省作协会员,图书策划人,先后任掌阅科技主编、凤凰联动IP策划总监,策划《万象图》《遇见独角兽小姐》《连雀的阴影》《安氏春秋·如讳传》《静安的CBD》《少年正当时》等女性IP作品。

北京图书订货会是图书编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2022年,这个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已经是第35届了。

春节后上班第一周,编辑们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忙着整理2022年全年即将出版的图书,赶着做封面或者暂定封面,用来印刷成书目,届时在订货会上展示给各大经销商。重点图书还会提前做好海报张贴出来,或制作成易拉宝,或做成电子版在一些平台上投放,提高曝光度和浏览量。最近一两年,在晋江等平台爆红、粉丝量巨大的作品,已售出影视版权或者正在影改、漫改甚至制作成有声广播剧的作品,是图书编辑们挖出版选题的必争之作。

这两年图书出版行业里作者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粉絲迭代造成的阅读题材和阅读习惯的改变,让图书编辑们意识到“只有不断改变才是不变的”。作为一个资深出版人,我也经历了不少行业和工作内容的改变,一起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吧!

图书现在好不好做?

对大多数编辑而言,做什么书是好回答的,不好回答的,一直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做图书难不难?

近二十年的时间,网络文学兴起,读者从阅读纸书变成习惯在网上读电子书,纸书不再是唯一选择;智能手机兴起,更多人习惯了在手机上阅读;抖音等短视频兴起,迅速抢占全国一半用户的关注度,大家又开始从阅读文字转为看短视频;资本进入有声广播剧行业,喜马拉雅、猫耳等有声平台解放了大家的眼睛,更多人习惯一边忙着手边的事,一边听书。

似乎所有的娱乐手段都可以成为图书阅读的竞品,而且它们对图书都是降维打击。

你看做书难不难?太难了。

可是如果要说做书容易,也不算错。因为编辑这个行业好像是门槛最“低”的,你不会做视频剪辑,不会运营抖音矩阵,没有美好的声线去做CV,都没有关系,你爱阅读吗?爱的话,你可以来做书。

图书编辑流到哪里去了?

很多编辑都曾“为爱发电”

悦悦(化名)是2014年成为图书编辑的,加入了当年刚刚成立的一家图书公司,经手做了辛夷坞、丁墨、书海沧生等作者的图书,如果现在问悦悦,当年为什么做图书编辑,她会回答:可能就是喜欢吧。

悦悦成为图书编辑的时候,当年IP还没有涨价到动辄千万百万,一部文本质量好且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网络小说,影视版权费四五十万元算是行业中高价位。当时图书编辑的工资普遍不高,大家靠着情怀做出版,所以图书编辑,尤其是做IP类出版物的编辑,大多是小姑娘,她们租着房子,拿着每个月大约五千元的工资,在北京生活捉襟见肘,但日子很快乐。

那个时候,作者们为爱发电创作小说,出版是很多作者最大的稿酬来源。图书编辑也是为爱发电,他们作为中国IP发展初期接触作家和内容最深的一群人,站在市场前端,帮助作者策划选题类型、把关选题方向、制作图书、打造和营销人设,甚至帮作者牵线,完成一部作品的版权运作与销售。

随着资本涌入,影视行业迅速发展,各家影视公司和平台开始挖掘图书编辑。很快,悦悦身边的小伙伴们陆续去了腾讯、阿里、爱奇艺等平台和影视公司,IP版权费日新月异,迎来一波暴涨,胡润财富榜里一度有不少都是作家,他们的高收入通常来自于出版稿酬和影视改编权的授权。

图书编辑去了内容产业链细分行业

随着作者的收入增多、话语权提高,图书编辑的地位变低。作家没有成名之前,依赖编辑的策划和运营来帮助提升图书销量和促成版权成交,随着作者知名度提升,IP产业链的各个资方直接与作者对接,图书公司和编辑很难再拿到知名作者的影视版权,大多只能拿到头部作家作品的出版版权,其他诸如电子、有声、影视等版权都被拆分卖到不同的甲方手里,进行下一步的版权开发。

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有过和头部作家合作经验和策划过畅销书的成熟编辑,迅速流向IP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大多去到影视相关行业,做版权评估、采购,或转制片人,极少数与人合伙,成立公司,成为IP产业链中的一环。

我也是在那个时间段离开图书行业的编辑之一。我到了互联网平台,又到影视行业,做IP策划与运营,更深地感受到内容对出版、有声、影视等版权开发的重要意义。

当书号数量减少、新书品类减少,以网络为载体的书越来越多的时候,只有优秀的作品有机会出版;同样的,当影视行业资本退潮,只有读者基础更广、文本立意足够好、能过审、剧情紧凑可改编性高的作品,才有更多的机会走到版权改编的环节。绝大多数作品,只能上架电子平台,挣一份电子收益罢了。

写作能养活自己吗?

这些年来,通过写网络小说实现财务自由的中国作家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出身于起点、晋江等老牌网站,版权费有的是天价,因为这个造富奇迹,更多的作者涌入小说创作领域。

如果我们研究这些作家,会发现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下了风格迥异的烙印。

风为裳,70后知名作家,佛系、随性

70后作家风为裳,早期给期刊杂志写稿,几乎在国内所有知名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后来受网络冲击,很多杂志停刊,她改写长篇小说。她觉得自己运气很好,第一本长篇小说写到二万字时,给一个网站的编辑朋友看了,签了网站和出版;写到十万字时,就卖掉了影视版权。这是很大的鼓励,如果没有这么顺利,她的第一部长篇会半途而废也未可知。她在做自由撰稿人时就可以养活自己了,长篇好几本都卖了影视版权,后来又写剧本,属于靠写作“养自己养得还挺好”的人。

她说,“我有朋友会看我的书,其实我还不太愿意跟别人谈论我的小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点害羞。”风为裳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有两部——《头号前妻》和《风光大嫁》,改编成有声书的是她2021年的一部作品《我不能温顺地走进这良夜》,这是她写过的最长的一本小说,制作团队也很用心,她自己也在听,很有意思。

除了写书,风为裳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最近她在看传记,《李白传》《成为波伏娃》《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她说她是靠阅读来了解这个世界的。

兰亦,95后作家,精力旺盛、野心勃勃

自称“996大厂一线PPT纺织女工”的兰亦,是个写职场小说的95后作者,她有一份非常忙碌的本职工作,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在同一时间开不同内容的会议,她说别人在微博首页,她在公司守夜。她写小说的初衷很简单,作为“守夜人”,她常会希望自己的职场故事对职场新人或即将踏入职场的人有些许参考价值。

2021年12月,她在快节奏工作的同时创作《你好,我是时岚》,春节期间平均日更一万五千字。她说:“如果要实现财务自由,打工肯定是不够的,那我为什么不写作呢?何况我喜欢。”

兰亦的作品在很多平台都有,平台也帮她运作版权,做成有声书、推荐给影视公司改编成影视剧等。她相信自己的作品会有变成剧跟大家见面的一天,她说:“我今年的目标是写完四本书,你不知道哪朵云会下雨,哪本书会被甲方霸霸看到,所以,我多写总是没错的。”

兰亦非常高产,工作忙碌但创作不断,日常还阅读大量书籍,经管、历史、诗词无所不包,还有难啃的专业书籍,在她身上,你就知道,“阅读已死”是不存在的。

阅读行业在变好吗?

这些不断涌入创作者队伍的人,带着不同时代赋予的阅读习惯和创作目标,70后的随性与95后的野心,带给读者的书必然会有巨大的差别。但是阅读不会死,相反,更多的人加入进阅读的队伍,就像更多的创作者涌入创作队伍一样。

如何判断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许有一个判断标准: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贵人操贱业”,从更高维度来帮助这个行业发展。

曾经网络小说被传统出版排斥,网络作家加入作协都很艰难,但是一切都在快速改变。许多90后、95后网络文学作者,年轻貌美、出身名校。

我们阅读什么书籍,首先得看市面上有什么书籍,作家们写什么书,编辑们让什么类型的书出现在我们手边。当阅读这个领域中上下游的从业人员越来越优质,阅读的人群会越来越大,品位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个行业也会越来越大,阅读的呈现方式会越来越多样。

从图书编辑岗位离职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没有离开阅读行业,而是朝未来大阅读的方向前进,在这个更广大的领域,我和许多内容从业人员一样,开拓新的模式,做更优质内容的创造者。一本好书,造福的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代人,甚至数代人。

这是阅读对我而言迷人的地方。

豐富的消遣方式,差点儿“杀死”了阅读习惯

讲述人:拒绝歪歪

爱阅读,爱追剧,间歇性爱健身的二胎辣妈。

放弃非要读纸质书的执念

读大学时,我一度最迷恋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上班后,虽然工资不高,疯狂买书却是我的一大爱好,每个月差不多要读四五本书。

那时已经出现了电子阅读器,但我当时颇看不上这玩意,觉得书还是要读纸质的,当一页一页地翻阅一本书,灵魂仿佛也跟着作者漫步了一次,这种感觉不是更美好吗?

后来进入了智能手机大屏时代,爱人的电子阅读器也升级为可以触屏翻页的kindle,他给我安利过好几次。随着读书软件和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我放下了对纸质书的执念,从此通勤地铁上,kindle成为我的必备品。当然,凡事物尽其用很好,据说很多人的kindle已经成了泡面神器。

碎片化听书,算不算读完一本书?

听有声书则是最近三四年的事儿。

其实听书并不算新鲜事儿,小时候听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不也是有声书的一种吗?只不过用收音机听是人家放什么你听什么,现在则是想听什么自己去找资源,而且资源非常丰富。

因为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当我需要找某本书时,会优先选择电子版,没有电子版再去有声书平台找,都找不到,才会考虑买纸质书,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纸质书市场为什么低迷吧。

当然,一本书的数字版、影音版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有些作品无法以有声书的形式传播,比如漫画、地图册等,一些作品的影视版也经常让原著粉们气得跳脚。大家都承认听原著朗读算是读书,听精华版和拆书算不算读完一本书则还存在很多争议。

为什么阅读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很多人的阅读量却逐年下降?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拥有一个叫手机的东西,只要打开手机,各种诱惑纷至沓来,游戏、影视剧、综艺节目、短视频APP,哪一项都比书籍更容易吸引人。

说到底,我们的选择变多了,让内心丰盈的方式不只阅读这一种形式了。

Part4 阅读研究院

天天在阅读,求知未停止

本期研究院,我们邀请全球各地的朋友,一起坐下谈谈最近都“阅读”了什么,透过哪些渠道汲取信息。虽然信息的载体不断在变,但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永无止境。每一种阅读方式,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国内阅读观察·手机即课堂,碎片化信息很实用  

我很久不读书了,不觉得有什么羞耻的

@匿名:有次我看到一篇杞人忧天的帖子,说“中国人年均阅读量不超过8本,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这可把我气坏了。

我很久不读书了,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羞耻的。读书是为了吸收知识,今时不同往日,知识的载体早就不单单是书籍。我想了解一些知识,然后去网上搜相关资料搜了半个月,把检索出来的资料筛选整理看了个遍,还自己总结出了一本心得,这算不算阅读?我在知乎上看到刚编的故事,一口气看了二十个,算篇幅相当于一本《故事会》,这算不算阅读?现在花钱买东西都不用拿钞票了,为啥总有人想把知识卡死在书本上呢?甚至还必须是纸印的?

中国人多少有点知识焦虑,哪怕出了大学校门,也不敢停下求知的脚步。其实我们天天在前进,从未停止过。

我爱碎片化信息,简单高效

@林遇:如果想学PPT,我会去B站,UP主可以用PPT画出整个故宫;我妹想学函数,小红书上的老师,能用函数绘制一段动画;我妈被中介忽悠要去投资房产,抖音上的风水大师引经据典,从风水、医疗、升值前景几个角度,剖析她选的那个养老海景房非常不靠谱……虽然我们没经验,但网络能让各种有实战经验的“老炮儿”为我们填补知识空白。那些可能都是碎片化知识,却能满足普通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方便快捷,对症下药。我喜欢碎片化,动动手指,总能得到需要的内容。

晒单,要让全世界知道我在读书

@纽澜:有一阵子,读书APP不约而同地做起了晒书单的活动,有限时间内读完并分享到朋友圈就能退费。催促自己读书还能省下一笔钱,怎么看都像是一件好事,唯一的不好大概就是我点开自己的朋友圈时,有一种误入微商年会的错觉,微信上各路好友都在晒阅读进度。有人用三个小时在××读书平台读完了一本书,有人的图书阅读难度在升级,从《小妇人》到《魔山》再到《时间简史》,甚至出现了阅读英文版的竞争……总而言之,要让全世界知道自己在读书。我后来听说,APP的退费活动结束了,这股晒书单的竞争之风才结束,多数人最后都没达到退费标准。

有仪式感的阅读,能帮助减压

@迪迪安:压力大的时候,我喜欢找个晚上,kindle加美式咖啡,燃一盏香熏精油,再来几个香熏烛灯,意大利钢琴家鲁多维科·艾奥迪的钢琴曲播放起来……仪式感够了,看的啥书都不重要了,这种氛围能让我放松。

海外阅读观察·有时现代,有时传统

国内多元阅读发展得如火如荼,国外在坚持传统阅读之余,慢慢探索多元阅读的发展。我们和在海外生活的小伙伴聊了聊,一起看看那里的阅读方式都有什么新变化吧!

日本| 看漫画算深度阅读吗?

@逍遥疯子:网上流传过一组全球人均读书量的数据,法国是20本,日本是40本,以色列是64本。

以色列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我和一位日本朋友交流时提到他们国家人很爱读书,一年人均40本,了不得,那位日本朋友说,嗯,大部分都是漫画。

美国| 一边开车,一边听博主直播

@摩桃:美国开车的人多,96%的人喜欢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生长在网络浪潮下的年轻人,延续了父辈的爱好,喜欢收听网络播客节目。我记得有次看美剧,女主角偶然发现自己女儿做了一档叫《问题之母》的播客节目,内容主要是吐槽自己妈是个多么糟糕的人,还因此赚了很多钱。很多美国青年把播客当作理想职业,不用出镜,赚钱还挺多,就是比较考验个人素质和口才。我回国后发现,喜马拉雅、荔枝也有类似的节目,但大多是事先录制好的,经过一定编辑审核的。美国的经常是直播,主播口无遮拦,有时候直播喷人嗨过头被告上法庭的事也是常有的。

德國| 你敢打折,我就告你

@思齐-布:在国内,一本新书上架时,我会对比几个网站,找最便宜的下单;在德国,没有货比三家的必要,因为线上线下统一售价,而且绝对是原价。德国人非常重视图书作为文化产品的特殊意义,认为图书不应与普通商品一样打折销售。图书定价以立法形式来保证,所有出版社和书店,乃至网络书店都必须遵守,eBay曾经在圣诞促销图书,新年就被德国书业协会一纸诉状告上法庭。有人说“买书不看也行,就当是做慈善”,买原价书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德国有非常多中小型出版社和书店因此受惠,这样想想,我的钱也算没白掏。

新西兰 | 社区小报,依然受到依赖

@唐塔:疫情严重的时候,新西兰政府禁止社区报纸在封锁期间发行。我因为滞留在当地,目睹了好几次本地居民的抗议游行。我七八年都没看过报纸了,获取资讯都靠手机,而很多新西兰人竟然还依赖社区小报来获取信息。吃惊之余我找了一份来看,内容很实用:幼童日托信息、住房补贴领取、低收入家庭资助等等。很多老年人上网不方便,需要了解邻里信息,小报就是他们的耳目与纽带。

看《十三邀》的时候,牛津大学学者项飙提到一个概念:消失的附近。互联网的繁荣,让世界的另一端似乎触手可及,我们身边二公里内的生活却模糊不清。人失去了联系,就易产生无归属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西兰社区小报的确提供了生活的确定感,毕竟,人们可能对大明星的环保广告无动于衷,但会为小区邻居获得了环保奖而感到与有荣焉,转而加强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可能的。

《女友》说:日本学者斋藤孝在《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中,将阅读的意义分为三点: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阅读;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时间的阅读;三是为了丰富精神的阅读。

全球网络浪潮之下,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阅读的目的也变得多样化。这是新时代的福利,也是新时代的挑战,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中,如何在便捷阅读中汲取养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修行。

猜你喜欢
樊登书店图书
樊登:让世界看见中华经典
当别人做对一件事时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樊登为儿子的错字点赞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当别人做对一件事时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最美书店
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