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归原 品质攀升: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原行动

2022-05-16 13:24吴晓昊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4期

吴晓昊

[摘   要]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区域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在区域教育生态构建、区域教育现代化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行品质教育,形成了涵盖价值追求、教育哲学、教育目标、任务与愿景的区域教育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区域教育;生态构建;品质教育

一、品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关系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有内涵、有品质的教育。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积极探索推行品质教育。所谓品质教育,“品”即品德、品行,以品立人,实现品德高尚、品行端正,教人有德、教人之才、育人之身,育人效果要让群众赞不绝口,有口皆碑;“質”即以质立校,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工作推进的高质量,培养人的高素质,简言之,就是要理念先进、做工精细。品质教育是中原区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教育主张,具有以人为本、先进、高质量、公平四大特征。

二、品质教育的教育哲学与总体要求

中原区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守中归原”这一品质教育的精神理念,并将其作为中原区的教育哲学。“守中”就是守住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牢记培根铸魂的教育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教师的高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品质,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勇于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归原”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真,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归原即让学生回归自然,学会发展;归原就是“树人”,敬畏天性、尊重人性、关注个性。

品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培养人的高素质、工作推进的高质量。培养人的高素质体现在尊重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推进的高质量体现在理念先进、做工精细。基于此,中原区建构了品质教育的实施机制,并在实施过程中遵循四大课改原则,抓好四大体系建构,抓牢四大关键,做好四大保障(如图1),探索出了区域课程建设路径(如图2)。

三、品质教育的任务

品质教育的任务是通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用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参照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制度五个要素的供给改革,通过教师素养提升、深化课程改革、分阶段的资源调适、教育专家引领、教育集团化与教育综合改革六大举措,为学生成长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四、品质教育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此,品质教育便以建设高质量区域教育体系,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其他各类教育同步协调发展为目标。中原区结合区域现状,全面深化实施品质教育,重点以区域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三大建设”为着力点,稳步推进高质量区域教育体系建设。

1.品质教育的课程建设

(1)课程目标

品质教育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心中有中国、眼中有世界、脑中有历史、胸中有未来、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品质学生”为总目标,下属各类课程也有各自的具体目标。例如,立德课程以“爱党爱国,培根铸魂,肩负民族复兴大任”为目标;生存课程以“向善求真,爱思乐创,学习应用知识能力”为目标;生活课程以“热爱劳动,实践应用,积淀必备生活能力”为目标;生命课程以“健体臻美,涵养性情,绽放生命绚丽色彩”为目标。

(2)课程内容

一是课程体系框架。品质教育课程包括立德课程、生存课程、生活课程、生命课程四大类。每类课程均由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以满足学生共性和个性协同发展的需求。

二是课程内容设置。品质课程内容遵循“立德”和“树人”两条主线,突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融合,坚持五育并举,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发展现状,结合校情开设校本课程。如立德课程涉及的国家课程有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涉及的校本课程有历史年轮、党建、校史等。

三是课程层次结构。根据课程内容分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必修)、供个性化选择的拓展型(选修)和面向优秀人才发展需求的卓越型(选修)三个层次, 形成立体化的层次结构。

品质教育课程建设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如图3),全区中小学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如中原区须水镇中心小学的“润灵”课程、郑上路小学的“和”课程等。

(3)课程实施

中原区主要通过课堂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资源建设四个途径落实学生课程。

一是课堂育人。依据“守中归原”的教育理念和培育品质学生的目标,构建了区域品质课堂形态。品质课堂形态重点体现链接性、探思性、创新性和延展性四个要素。在区域品质课堂形态的引领下,各校依托学校文化与校情,构建、完善出各具特色的学校课堂形态。

二是活动育人。鼓励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类、社会实践类、学科拓展类、体艺类等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现活动育人。

三是环境育人。各校将学校办学思想、课程元素等融入到环境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实现环境育人。

四是资源建设。从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校内外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和评价平台等方面提出了“1+n”课程资源建设整体规划(如图4),引领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利用。

(4)课程评价

一是区域学生课程评价体系。基于 TIMSS 国际测评、外观评价模式、CIPP 评价模式等,中原区逐层梳理和分解,从5 个视角 21 个维度 56 个指标,创生了中原区学生课程评价体系(见表1)。

二是区域品质作业设计体系。作业是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中原区十分重视发挥作业巩固、诊断和改进教学的作用,对课程作业进行整体设计,凸显作业的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构建了区域品质作业设计体系(如图5)。在此基础上,各校构建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学校作业体系,如郑州市实验小学“爱的教育”作业体系、中原区育才小学的“生命教育”作业体系等。

三是搭建区域信息化课程评价平台。以基础教育大数据分析平台为依托,将实证资料数据化,综合分析、处理,实现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测。平台与教育电子地图结合,能够快速定位并直观呈现学校多维评价结果,实现评价结果的可视化。

2.品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以课程思维塑造品位教师,借鉴精准脱贫的理念,深度聚焦课程内容,对照教师核心素养,精准定位,科学施策,努力塑造师德高尚、涵养深厚、业务精湛的品位教师。

课程实施主要通过研训结合的方式进行。“研”主要由教研室承担,“训”主要由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将培训效果与教师日常教研相结合,主要方式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根据教师不同的能力层次,实施阳光工程、领跑工程、卓越工程的“三训”工程;根据教师不同的工作内容,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三名”工程。

3.品质教育的资源建设

品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会分阶段进行资源调适。一是聚焦硬件,提升“颜值”(2013-2015年),加大老旧学校改造力度,加快推进新建校建设;二是聚焦课改,提升内涵(2016-2018年),深度聚焦课程、课堂、课题、评价,努力优化课程;三是聚焦队伍,激发活力(2019-2021年),实施“两提一改一树”工程。“两提”即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师待遇。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落实精神文明奖、平时考核奖、文明城市奖、目标考核奖、平安建设奖、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奖等奖励。在严格执行郑州市公租房政策的同时,对符合公租房申请的中原区一线教师,优先供应分配。“一改”即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具体体现为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一树”即树立先进典型,树立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增强教师的幸福感与价值认同。目前,中原区品质教育已经进入第四阶段,这个阶段将贯穿于整个“十四五”时期。

五、品质教育的支撑

培育品质学生、塑造品位教师、创建品牌学校是品质教育的三大支撑,其中培育品质学生是核心,塑造品位教师是保障,创建品牌学校是载体。

品质学生,就是要培养富有爱心、有责任心、乐学善思、全面发展等优秀品质的学生,主要通过学生课程体系来实现。

品位教师,就是塑造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胸中有诗的优秀教师。具体来说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有积极的教育态度,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要享受美好的生命。这些“品位”主要通过师资培训来实现。

品牌学校,就是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内涵,卓越的教育成果,良好的群众口碑。各学校在“守中归原”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以品立人,以质立校,通过实施构建办学思想体系、管理体系、课程、课堂形态、评价体系、队伍、环境、成果八大建设(如图6),打造品牌学校。

六、品质教育的愿景追求

品质教育,是为了成就未来,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成就中原教育的美好未来。品质教育就是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融入社会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做品质教育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教育规律出发,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中原区的教育管理、德育建设、校园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开发、课堂变革等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来开展,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发展。品质教育实施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

历史的力量源于传承,历史的智慧在于创新。品质教育既是一代代中原人对区域教育发展探索的传承,也是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面向未来,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创新。中原教育人将在中原教育追梦路上,牢记党的教育方针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秉承“守中归原”的精神纲领和品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围绕“新时代中原教育更出彩”这个愿景,聚焦“建设高质量区域教育体系”这一目标,重点打好“教师素养提升、教育专家引领、教育集团化发展、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品牌打造”五张牌,全面深化实施品质教育,擦亮“学在中原”的区域教育品牌。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