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我校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看法

2022-05-16 14:52钟华林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高职

摘要:要培养出高技能人才,高职机械类专业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要在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的改革,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市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机械类专业; 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智汽学院各专业教研室在分院领导的带领下,以近两年来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内江境内的机械制造企业为调研对象。调查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分布、典型工作任务;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反馈等。调研过程中发现,众多企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生产一线懂工艺、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与壮大等诸多问题。这说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并大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加大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的改革,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市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我校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校高职机械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基于公共基础平台、学生活动平台共通,专业基础平台共享,专业图1方向模块分立,专业拓展模块互选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双核并重,贯穿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八大核能力。如图1所示。

针对我校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图,我个人认为:在岗位能力培养方面,少了机械产品质量检验、安装维修、管理和营销等课程。这对培养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缺少技术支撑;职业基础培养方面应该把工程制图课程列为重点补上,对于机械类技术人才,如果工程制图课都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进行技术交流?职业延伸方面,所列课程也是比较与后面的教学实践不符。

我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校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主线、双主体、三层次、四模块”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主线”即:构建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双主体”即:以校企双元主体开展育人工作;“三层次”即:按照“基础共享、核心分界、拓展互选”的思路,构建公共基础实践教学、专业核心实践教学和能力拓展互选实践教学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四模块”即: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基本能力训练、专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和生产性创新能力训练四大实践教学模块,如图2所示。

针对我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我个人认为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做到:切实落实下去。

我校机械专业课程建设的构建

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框架。真正的教学改革,是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校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第二课堂五类课程。表面来看,各项都有相应的课程支撑,比如:岗位、能力与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对接表,如图3所示。

每门课程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和考核要求。比如数控加工技术,如图4所示。

但是相对具体专业来说,所选课程教材与专业课程要求出入很大,对不同的层次的教师,课程内容的取舍困难是很大的,对此,我个人认为:

1、专业教研室要组织相关课程教师认真学习该专业的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领会并吃透。

2、专业教研室要组织相关课程群教师坐下来,对设置的每门课程进行取舍和补充,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3、专业教研室要组织相关课程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践内容,到学生主要就业的企业学习,领会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分布、典型工作任务、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加深并吃透该课程在该专业中应该上哪些内容,如何上等问题。

总之,专业教学改革应该是科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祥敏 .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J].职业教育研究,2009 (9).

[2] 我校2021级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簡介:钟华林,男,1966出生,汉族,四川威远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大学本科,从事职业教育和机械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分制下机械类专业中自动化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