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探讨

2022-05-16 01:46王羽弦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随着近代以来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遗存保护传承与收藏保护不断发展,各国和国际地区的非物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遗存保护传承内容逐渐丰富。经过不断的保护承传发扬,我国非物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非物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概述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群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文化这么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具备鲜明的民族性,随着我国时代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各个国家开始受到重视。下面通过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的重要性,分析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的措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扬历程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文化中永远无法消失的中华符号和文化记忆。从此角度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功能无法被任何事物取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民族文化凝聚力,营造出团结统一、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活[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能够将我国文化进行重新改善与塑造,促进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文化振兴“添薪加火”。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产生于民间和乡村,有的甚至产生于平常老百姓家里,展现在某一个人身上,是人创造精神价值与追求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文化传承与文化精神,从一定程度来说,若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逐渐消失了,那这个民族的个性与特征也面临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产生于无形中,是不可再生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所以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的措施

1、创新传播方式与传播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更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2],随着我国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下的互联网形式迅速更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现已无法与互联网技术相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借助新的传播方式,把握互联网技术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各项新媒体技术,例如移动直播、短视频运作、纪录片等形式,但新媒体传播方式仍存在一些缺陷,各地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传播时,既要充分注重外在的系统传播文化形式,更多的要充分注重丰富的传统文化蕴涵内容,抓住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内涵。例如,各省和地区政府可以同时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设立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信息大数据库,通过各种大数据分析手段对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分析收集、整理,制定完善、标准的传播方案,并积极推进线上传承模式,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载体。

2、调动全国人民各族群众对非物质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开发传承的积极工作性

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际日常生活,因此,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群众的支持。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趋势背景下,群众参与文化宣传活动的广泛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整个社会主体群众的积极参与性与对该文化活动的强烈意愿支持,因此,相关文化活动管理部门必须努力让文化活动主体有更多的社会发展利用空间,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了能够使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服务活动的具体开展变得更具带动效果,各相关部门尤其团组织、社区文化志愿者必须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劣势优点,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切身能够深刻感受到参与群众文化服务活动时所带来的便利,例如,相關文化活动的各部门,团组织和社区志愿者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点带动性,引导社会广大群众积极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服务活动的具体开展及其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并推出更多新奇的活动方案,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服务活动的具体开展方式提供更广泛多元化的群众活动服务形式,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群众文化服务活动的极大便利性。

3、树立传承保护意识

要想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传承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必须深度挖掘存在于百姓生活中的文化,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相关保护措施[3],积极扩大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范围,合理优化整体开展条件。但随着时间的增加,仍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只有部分被群众重视的文化仍在继续传承,例如春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却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其存在时间长久的原因便是群众比较重视对传统节日继承发展。因此,为了使更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必须针对不同类型完善相关传承机制,为我国有小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必须将非物质文化融入到群众队伍中。例如,某乡镇为了有效地传承,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利用《六祖古歌》专题纪录片,宣扬非遗文化,并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保留黑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并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到非遗队伍当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群众日常生活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与积累,其继承与发展需要坚固的群众支撑,只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相关完善的保护措施,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为我国文化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齐川川.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3):75.

[2] 张体洋.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探讨[J].现代营销,2020(002):p.217.

[3] 邵劼.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探讨作者[J].今天,2020(022):p.1.

作者简介:王羽弦(1995.07),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宿迁,学历:本科,职称:初级馆员,单位:宿城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单位所在省市邮编:江苏宿迁223800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