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中换声的重要性

2022-05-16 07:36米晨阳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

摘要:在换声这个方面,许多的声乐方面的专家所提出的理论都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从各种途径和方法上面来尝试着解决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从中低区的声音过渡到高声区而不留下痕迹。事实上在整个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换声一直是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点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科学的理念,并对学生的换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换声区;关闭;混合声;扩大音域

在声乐教学中,换声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否能够取得高质量的声乐教学,并提高自身的声乐能力主要取决于换声区的过渡。现如今,我国在进行声乐教学的时候,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男生在进行换声练习的时候,通常是通过大喊的方式来进行,而女生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则通过躲的方式进行。因此,他们没有将自身的共鸣腔打开,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唱歌的时候往往只会将喉咙往上提,并通过这种方式发出一些没有气息来支撑的底气不足的声音。因此,教师在针对这个方面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引导他们做好换声的过渡,提升学生声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换声区的定义

换声这个问题是每一个歌唱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一般指的是声音从比较自然的区域提升到高声区这一过渡的过程,由于需要歌唱者对于声音的把控十分到位,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事情,许多学者都会出现一些困难的情况,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够,缺乏气息的支持。除此之外,从他们的生理方面来看,歌唱者在练习的时候,如果达到一定的音高,就会出现声带闭合困难的现象,并导致声带拉扯,从而对他们正常的气息流动都产生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歌唱者有的时候声音会变得十分松散,甚至到了岔音的地步,这些都是声带拉扯导致的,会让歌唱者感觉自己的嗓子,无法用力,无法表达出自己想要的歌声,学习者在进行日常训练的时候不断的重复着从低到高,从高到低的演唱,因此,他们的音域是会不断扩张的,并且在这个扩张的过程中如果达到了一定的音高,歌唱者的声音就会变得尖而细,这会让歌唱者感觉非常的不舒服,甚至破音,而这个让人感到不适点,就是歌唱者需要进行换声的点。

二、换声的教学方法优化

(一)提升对换声点的正确认识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生理条件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换声条件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换声点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一般情况下,男生的换声点要比女生的换声点更加明显,并且男生的换声难度要比女生的高,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认可换声点的存在并减少学生进行时候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学会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个个换声点的存在,并且自然的过渡,每一个声部的换声点都是不同的,即使身处于同一个声部,不同的人所要经过的换声点也是有区别的。因此不能够将换声点死死的规定,这对于唱歌的人来说只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换声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研究个个换声点应该存在于什么地方,不能够根据死的规则来规定一定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换声。对于女生来说,还存在着一个真假声的问题,由于换声点的存在是必然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思想和技术两个层面思考,对这一情况引起重视。

(二)换声点问题的解决

著名的男高音帕瓦罗蒂曾经说过,“我想那里有种有所收紧的感觉。相反,我想相关的肌肉必须是很放松的,像正在打哈欠,但你必须使声音是更压缩的。”这也就说明了帕瓦罗蒂对于换声点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是将收紧和放松相结合,并在收紧和放松的同时,保持一种压缩感,这所表达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放松”,放松的感觉就像是打哈欠的时候放开自己的喉咙那样。其次是“收紧”,收紧其实是一种声带拉紧的感觉,產生一种力量与喉咙时侯结项下的力量相对抗,就会产生一种压缩感。想要顺利的实现换声,就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第一点,一定要将唱歌建立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上,歌唱者可以采用两种呼吸方法,第一种是分胸式呼吸,第二种是腹式呼吸,其中胸腹联合这一呼吸法是最为科学的,它也被称为横膈膜式呼吸法,一般的歌手都会采用这种呼吸法。这种呼吸具有弹性强的特色,它能够打开各个共鸣腔体,例如喉咙,口腔,鼻腔,头腔等等,与此同时还能够放松喉咙周围的肌肉,使得声带振动的更加自然,这种呼吸法是通过横隔膜的自然下降来进行的,比较细微,人们从人体外观上来观察是看不见的,只能够通过观察腹部周围肌肉的运动和收缩来确定是否是横膈膜运动。

想要掌握这种呼吸方法,一定要感受到大笑和提重物时腹部所产生的感觉,这就是横膈膜的作用模式。呼吸与歌唱者涉及到的问题有很重要的联系,对于歌唱家来说,呼吸是十分重要的歌唱基础之一,因此换声问题其实是对于歌唱者一个整体性的协调问题,在进行换声的时候,如果是要朝着更加高的音区来过渡,那么就要掩盖过度过程中所产生的痕迹,掩盖的方法就是将前面的几个音唱的更加的暗和柔,就仿佛在声音上蒙上了一层纱,通俗来讲就是在换声的时候加入一些假身让声音变得更加的圆润,听起来有一种声音竖起来的感觉,歌唱者也会感觉自身软腭有一种向上提起并紧绷的感觉,可以将自己的声音一直朝着鼻腔处引入,最终完全带入到头腔,而上文所说的掩盖痕迹,就是要将声音引入头腔,并将头腔中的声音集中,从而使得母婴产生共鸣,共鸣体在歌唱者的体内产生共振。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遇到的换声问题和破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声音能够非常的自然从低音区过渡到高音区,达到承上启下的完美效果。对于歌唱者来说,他的全身都是一个整体,要用全身的不同部位,不同力量为歌声作铺垫,要树立一个全身歌唱的理念。文章指出,科学的方法和理想的声音都是真假难辨的,既能够唱出柔和的高音,又能够唱出明亮的中低音,这就是我们所需要掌握的混声唱法。通过这种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并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就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学习者的声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航.声乐教学中换声区问题的解决方法[J].艺海.2020(02)

[2]闵玉荣.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思考与解决[J].艺术评鉴.2017(07)

作者简介:米晨阳 男 汉 1994 2月22日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榆林学院 音乐 美声演唱 硕士 助教 榆林市榆阳区 719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