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清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2022-05-16 07:03杨雪罗寒彬李祖伟刘智明邹国辉
药品评价 2022年4期
关键词:纤溶组间神经功能

杨雪,罗寒彬,李祖伟,刘智明,邹国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都为中老年人,且有逐渐年轻化趋势,IS 也是使成年人残疾、死亡的首位病因[1]。IS 患者在临床较为多见,由于多种恶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出现脑动脉狭窄、阻塞等状况,使脑组织缺血坏死且功能缺损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发病率的特点[2]。

现临床上主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治疗IS 患者,以达到改善患者脑微循环、恢复血供、营养细胞、预防脑水肿等的目的[3]。脑心清主要成分为柿叶,含有黄酮、有机酸和香豆素等化学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降压、降血脂、改善血管平滑肌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功能等作用,适用于脉阻、眩晕等病症[4]。目前其在IS 的临床研究中的相关报道比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脑心清联合抗血小板药物用于治疗IS 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影响,为临床IS 用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IS 患者82 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55.14±5.21)岁,年龄范围43~68 岁;其中高血压28 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23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5 例;年龄(56.83±6.04)岁,年龄范围48~71 岁;其中高血压31 例,糖尿病16 例,高血脂2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临床资料上相匹配(P>0.05)。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此次研究已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颅脑CT 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IS 的诊断标准[5];(2)患者已满18 岁且意识清醒,无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类疾病;(3)无相关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入院治疗前一周接受过溶栓降纤治疗的患者;(3)对脑心清或抗血小板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4)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20 mg/次,1 次/每晚;除此之外根据患者具体基础疾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之上持续给予患者口服脑心清片3 个月(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1765,规格:每片重0.41 g)1.64 g/次,3 次/d。医护人员每日正确指导监督患者进行药物服用以及其他各项治疗。

1.4 观察指标

(1)疗效;(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6-7]: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评估,评分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及预后程度呈负相关;(3)凝血-纤溶指标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血清中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等指标变化情况;(4)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并计算发生率。

1.5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根据NIHSS 评分表分数判断临床疗效。显效:评分下降大于80%;好转:评分下降20%~80%;无效:评分下降小于20%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2.2 NHISS 评分与mRS 评分

从两组患者的NHISS 评分与mRS 评分来看,两组治疗前组间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 评分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HISS与mRS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NHISS与mRS评分对比(分,)

注:对比治疗前,aP<0.05。

2.3 凝血-纤溶指标比较

从两组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的APTT、PT 检测结果均有所上升,其中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上升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3 个月后 PAI-1 及t-PA 的检测结果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较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研究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胃部不适2 例(4.88%);对照组有感觉心悸1 例,胃部不适4 例(12.2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0.62,P=0.429)。

表3 两组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结果对比()

表3 两组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结果对比()

注:对比治疗前,aP<0.05。

3 讨论

近年来,IS 患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试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方案等证实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两者合用容易损伤胃黏膜,不仅容易增加上消化道出血在内的各种胃肠疾病并发症发生概率,还可进一步加重IS 患者的病情,对其治疗进展有一定影响[8-9]。

在中医体系中,脑为元神之府,痰瘀故邪为IS 的主要致病因素,患者大多气阴两虚以致心络失养[10]。脑心清是植物柿树叶提取物,属于中药片剂,其中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等多种成分,可不受血脑屏障的影响,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能有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及降低缺血性神经损伤[11-13]。本次研究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脑心清联合抗血小板治疗IS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研究显示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 评分与mRS 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联合使用脑心清可以帮助改善IS 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预后水平。脑心清中所含黄酮有着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脑缺血及在缺血灌注中自由基容易损伤,引发炎症,而过度炎症也是造成脑卒中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黄酮通过消除自由基、抑制淋巴细胞与神经元的吸附达到保护其神经功能,降低缺血导致的脑组织神经功能受损程度[14]。关于两组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PTT、PT 检测结果均有所上升,其中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上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治疗3 个月后PAI-1 及t-PA 的检测结果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较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和纤溶是反映血栓性疾病的两种病理生理过程,患者血浆中的APTT、PT 水平高低能够反映其凝血能力的强弱,而纤溶反映指标包括PAI-1,t-PA[15]。研究显示脑心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纤溶系统能力,从而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的症状。除此之外,脑心清中琥珀酸也可使自由基生成正常化,对脑复苏后脑病发生有预防作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示脑血清联合用药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脑心清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IS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和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以及恢复脑部血供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对于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也具有一定保证。但由于本研究采集容量相对较少且纳入患者的年龄与既往病史较为单一,考虑到影响药物干预效果的因素过多,脑心清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具体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纤溶组间神经功能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进展及临床应用
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合并DIC的临床预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