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服装语言表达分析
——以老年人群为例

2022-05-17 10:18熊玫
西部皮革 2022年9期
关键词:款式服饰群体

熊玫

(武昌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着装形象与我们印象中的传统老年人着装形象已是大相径庭。在如今各主流媒体或各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老年人群的着装,无论是款式、色彩及面料质地,与传统的老年人群的整体着装情况均有了惊人的变化。这里所说的“传统的老年人群”,是指改革开放初期那一拨中青年人群。这一时期的老年人群,从建国初期一路走来,对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尤其是普通老年人群,对温饱的注重往往大于对穿着的讲究。经过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年人群对服饰的考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新月异,甚至外出和居家以及在不同场合均服饰迥异,一些时尚元素也逐渐被老年群体所接受,如汉服就非常受老年群体青睐。

在时代的发展中,老年人群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手机的普及,拍照也成了老年人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和娱乐方式。各种有关手机摄影的书籍也层出不穷,对指导老年群体正确使用手机摄影、丰富老年群体业余生活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将通过老年人群在镜头前的着装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老年人在镜头前的着装变化,窥一斑而知全豹,阐述了社会发展对老年人群着装变化所产生的必然的积极意义。

1 老年人群镜头前的日常着装情况

随着短视频平台软件的影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群喜欢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形象,如图1 所示,整体上说,大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符合与时俱进特征,以着装不落伍为主

镜头前的老年群体衣服款式一般比较休闲,造型亦简单大方,整体服装造型以舒适为主,领口、袖口、腰身基本上没有什么装饰,尺寸比较宽大,给肢体留有足够的活动余量,方便行走、站立、坐卧等日常生活需要,包括可以做一些简单家务劳动等;衣服颜色以深色、灰色和白色为主,颜色的饱和度较高;其款式整体上属于老年人群常见型。老年群体的着装其主要功能是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透气性较好,轻薄细腻。改革开放后二三十年,服装款式变化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变化,老年群体的服装面料质地首先有了较大变化,牢固耐穿且更具舒适感。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相的提高,如今老年群体购买衣服的频率远高于以往,因此在镜头前常更换不同款式衣服,老年女性的服装色彩亦更加艳丽。

手机普及前,照相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还属于比较稀罕的事,老年人但凡站到镜头前,几乎都是一身簇新的服装,或者拿出自己不常穿的衣服换上。而如今,老年人随便往镜头前一站,服装大体都不落伍。现在的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有要求,为了保持流量,需要以常规穿着出现在镜头前,镜头前的老年人群更换服装的频率所以很低,如不是商业需要,老年人已很少通过变换服装来增强自身的识别度。

1.2 符合当代着装特征,以休闲舒适或大方得体为主

镜头前的老年人常见的服装款式和现代其他年龄段的人服装款式大致相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在市场上具有老年特征的服装很少,二是许多老年人也爱穿年轻态的服装,个中不乏有隐瞒年龄的初衷。再者,如今很多服装的款式不分年龄段,而是根据功能和场合进行划分,比如运动装、休闲装,高度同质化,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穿。这类服装的特征是以衣服颜色高饱和度、高纯度,面料的高舒适度为主,不会特意迎合老年人的服装款式和造型,也不会特意追求年轻化的服装款式和造型,既不刻意强化老龄群体的着装特征,也不刻意弱化老年群体的着装特征,既不刻意追求特定的款式,也不排斥特定的款式,在着装上将职业和年龄模糊化了。衣服的面料随品牌或者功能一起在科技的发展中改进,款式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得更时尚。

所以老年群体在镜头面前,基本上和生活中原始状态保持同步,服装式样和款式、结构、造型和平常生活中没有太大区别。

1.3 符合潮流特征,以追求时尚为主

镜头前的老年人常见的服装款式近年也越来越趋向时尚化,他们刻意摆脱自己老年人的形象特征,讲究时尚打扮,追求年轻化的造型,对服装的款式与色彩也能跟得上潮流,或者直接选购最时尚的服饰,或者订制自己设计的时尚服饰。如经济条件允许,一些上年纪的男性往往喜欢选择非常潮流的、非常规的新款服饰;一些上年纪的女性服饰则更加艳丽新潮,有的甚至穿上了年轻女性穿的细跟高跟鞋。各种潮流服饰在老年群体中并不鲜见,主要特征是颜色多样化,以年轻态、流行为最,舒适感反倒退居其次。镜头前的老年群体活的越来越精致,追求时尚化和年轻化乐此不疲,在选择服饰的时候,其式样和款式、结构、造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相比较毫不逊色。

1.4 符合怀旧特征,以独有的审美趣味为主

镜头前老年群体常见的服装,一部分还以怀旧款式为特征,服饰以简单大方为主。这些人不会刻意地追求时尚,也不会不修边幅,更不会不注重款式,更不愿意跟随潮流服饰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着装风格,他们始终认为自己人生中某一个阶段的服饰特点更能让自己满意。这个群体的服装特征不固定,每个个体所钟爱的款式所处的时代不同,和这个款式以及面料是否流行关系不大,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即可。这个群体“崇尚怀旧,追求过往”的特征往往表现在他们对服装款式的喜好上,以服饰为载体怀旧,在独有的精神寄托中追求独特的审美趣味。

1.5 追求个性,以新复古形式为主

追求个性的老年人在镜头前与前几种形式的着装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着装追求,但是不会盲目的跟随潮流,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主动选择,他们所选择的往往是一些复古形式的服装和面料,或者通过挖掘历史上的服装式样和面料进行重现,以现代形式表现古代或者近代服饰款式、结构、做工、服装的颜色、纹样等,各方面极力追求复古效果,或者在历史记载的原服装样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者根据时下面料的特征和现代审美品位进行适当的改良,总而言之,无论在款式上、色彩上,仿古是他们的首选。

镜头前,这些老年人以其特有的阅历和对服饰的理解,穿出了别样的效果,在传播和发扬不同朝代的服装学知识外,也让镜头外的观众通过他们的服饰展示,无形接受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对传统服饰的美学认知。

2 老年服饰变化的社会因素

之所以镜头前的老年人群对着装较之从前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度,有这样几个社会因素:

2.1 拍摄设备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前需要专业的设备才能拍摄出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现在,各种拍摄工具的发展,大幅降低了拍摄的要求,也降低了拍摄时的各种条件限制。尤其是手机的普及,更是大大吸引了老年人玩自拍的兴致,提高了老年人拍照摄影的几率。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1 拍摄工具

在2000 年以前,拍摄工具只有照相机和摄影机可以进行拍摄。2000 年,夏普J-SH04 手机可以拍照,自此开启了手机具备拍照功能的历史。如今,手机是人们随身携带的工具,拍照功能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多样化,可以拍摄多种效果,可以自动调整焦距,具有超高像素,并且可以进行剪辑,对拍摄效果也可以自行处理,非常方便。

可供选择的拍摄的工具除了专业摄影设备之外,各种摄像头的大量使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拍摄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

2.1.2 拍摄场地

由于拍摄设备日益走进寻常百姓家以及拍摄设备本身的便携化,拍摄行为也日益常规化,随之而来的是拍摄场地的普遍存在。除了商业要求的专业摄影之外,人们可以在任意时段任意场景进行拍摄,不受任何局限。拍摄工具的便捷和取景的随意性,使人们在生活中增加了各种拍摄行为。尤其是老年群体,拿着手机拍摄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1.3 摄影师和拍摄对象

由于拍摄工具和场景的便利性,日常拍摄行为中,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根据日常情况进行拍摄,各种随机拍摄的镜头画面非常常见,拍摄效果一样非常理想,随着长期性的拍摄行为,人们的拍照技术也日益精进,能够拍摄出更好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是摄影师。

同时,手机的拍摄功能使拍摄行为无处不在,人人都是拍摄者,人人也都是被拍摄对象。在网络诸多平台中,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新闻和普通视频都是大众拍摄的结果,拍摄的对象就是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普罗大众,镜头里的并非都是专业演员,或者专业镜头中特定对象。

2.2 短视频平台的发展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各短视频平台都拥有了众多的用户,这意味着拍摄行为的广泛化以及人们的兴趣值和关注度[1]。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短视频拍摄技巧和制作技巧供人们互相交流使用,方便拍摄出更好的摄影作品。各平台也不断地推出各种拍摄特效,增加了趣味性,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不断地扩大了影响力[2],形成了拍摄行为的良性发展。

2.3 服装设计制作的发展

随着拍摄技术的进步和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让大众通过镜头看到了老年群体的各种生活状态,最直观的就是他们的服装情况,呈现了多样化的形式[3]。

改革开放以来,中老年服装的着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老年人群的着装还比较保守,服装的结构和造型也比较单一。现在老年人群对服装的审美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他们对服装的认知也在不断丰富,对服装的需求也更加多元。老年人群的收入非常稳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满足自己的穿衣喜好。从心理上,他们也更愿意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在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同时,更想弥补年轻时因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而“不修边幅”的缺憾。

2.4 人们着装观念的变化

人们的着衣观念有了较大改变。二三十年前,即便是在镜头前,人们也拿不出几件像样的衣服来拍照,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绫罗绸缎不再是可望不可及,但人们的观念反而有了改变,在镜头前不再刻意地新鞋新袜新衣裳。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保持自己最自然真实的状态,常规着装模式出现在镜头前。如果换衣服出现在镜头下,也不再是换常规化的服饰,而是挑选一些具有特定意义或者特定风格——比如复古或者汉服等形式的服装出现。

3 老年人群着装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老年人群因其经济收入稳定和生活时间自由,对服装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对服装设计整体发展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年轻人而言,他们对衣服的结构和面料了解得更多,尤其是在一些复古式样的服饰中,他们深知其历史背景,其制作方法也大致清楚。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老年群体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不可磨灭。在服装行业,很多年轻人对老式服装的制作法,大多是一些老技师传授给他们的,所以说,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服装文化上,老年群体起到了特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在镜头下的老年人群的服饰着装情况,或符合与时俱进特征,以着装不落伍为主;或符合当代着装特征,以休闲舒适或大方得体为主;或符合潮流特征,以追求时尚为主;或符合怀旧特征,以独有的审美趣味为主;或追求个性,以新复古形式为主。本研究分析了影响他们着装的社会因素和拍摄设备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服装设计制作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变化。得出结论,老年人群在镜头前的着装不仅更好地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也诠释了老年人群在镜头前的着装发展历史、以及思想和心理发展过程以及观念上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老年人群在镜头前的服装情况也显示了老年群体在服装设计制作中对传统服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对当代服装设计师在设计制作不同款式服装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款式服饰群体
动物“闯”入服饰界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Dream Bag
最火的单品款式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初为人母的着装困扰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