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 平台的实时地铁变形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2022-05-17 00:40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3期
关键词:终端变形节点

徐 庆

(常德市广播电视台 湖南 常德 415000)

0 引言

地铁交通运载力较大,行驶速度较快,成为人们出行首要选择的交通工具[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在多个地区修建了地铁交通轨道,并为其配备了行驶辅助工具。由于地铁行驶轨道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对此类交通工具的安全行驶提出了较高要求[2]。地铁变形作为地铁交通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对其展开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集地铁变形数据信息,从而准确判断当前地铁行驶安全性,为安全行驶指挥管理提供可靠参考依据[3]。目前,开发的大部分地铁变形监测系统依赖有线传输,并且以监控中心计算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4]。这种监测系统建设成本较高,信息传输线路布设难度较大,限定了监管指挥工作空间。为了弥补传统系统开发方案存在的不足,本文借助Android 平台,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实时地铁变形监测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1 实时地铁变形监测系统开发需求分析

地铁变形监测系统的开发,除了对系统监测结果准确性有所要求以外,还对监测数据的实时性有所要求,只有数据满足实时性要求,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地铁变形问题,为地铁交通工具行驶指挥提供有利数据支撑[5]。目前,很多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期间受因素影响,数据精准度下降,并且监测指标比较单一。例如,监测关键部位应力、接触压力等,缺少多指标的全面监测[6]。所以,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选择多个监测指标,为其配备相应传感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完成数据采集。

另外,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大部分地铁变形数据接收终端为监控中心计算机,数据传输时间较长,导致数据时效性较差。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该将研究要点转移到移动终端接收数据方面。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其应用已经得到了普及,可以考虑将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在Android 平台上开发系统操作软件程序,从而实现地铁变形现场监测数据向用户手机直接发送功能,以此提高数据实时性,弥补数据接收和读取空间限定问题。

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针对系统开发需求,本系统在地铁监测设备配置、数据传输及接收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新的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关键部位应力监测传感器、线形监测传感器、接触压力监测传感器、接触位移监测传感器,分别采集地铁关键部位应力数据、线形数据、接触压力数据、接触位移数据。将这些数据作为地铁行驶作业安全性判断依据,通过无线模块传输至用户手机,从而实现实时通信,为地铁行驶指挥提出可靠方案。图1 为系统总体架构。

该系统架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现场监测终端(信息采集终端)、远程服务中心。其中,现场监测终端由太阳能供电系统、关键部位应力监测传感器、线形监测传感器、接触压力监测传感器、接触位移监测传感器、核心处理器、GPRS DTU 模块组成。该终端由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在核心处理器的作用下,对多种传感器下达信息采集命令,从而获取地铁监测信息,通过GPRS DTU 模块传输数据。远程服务中心由用户手机、远程服务器两部分组成,在Android 平台环境,启动远程服务器,为用户手机和现场监测终端无线模块建立通信渠道,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用户手机上。该数据传输模式不受空间限定,并且数据时效性很高。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信息采集终端设计

本系统信息采集终端选取STM32 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用来驱动采集终端各个设备,包括关键部位应力监测传感器、线形监测传感器、接触压力监测传感器、接触位移监测传感器、GPRS DTU 模块。根据地铁监测需求,合理设置传感器作业参数和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从而满足地铁监测数据采集需求。

该架构中运用多种传感器监测地铁状态,根据传感器使用规格,合理选取设备安装位置,同时以监测需求作为依据,在监测范围内合理布设传感器信号采集节点,以此满足监测覆盖需求。考虑到设备长期在室外作业,采用有线电源供电存在难度,并且成本较高。所以,本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块,为系统及其设备提供电能。除了GPRS DTU 模块与远程服务中心的通信连接以外,信息采集终端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均采用RS485 通信模块创建通信桥梁。

3.2 终端程序设计

3.2.1 软件开发环境

本系统选择Android 平台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在BLE应用程序中编写系统作业程序代码,使得系统按照地铁监测控制需求展开作业,同时监测现场与远程服务中心作业达到协同作业目标。Android 平台操作系统中,按照功能不同,将系统划分为4 个层次,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函数库、Linux 内核层,根据Android 平台开发需求,为其配备系统开发环境,并将编译程序和APK文件植入到Android 系统中,用来控制远程服务器,从而下达现场信息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操作命令。

3.2.2 软件架构设计

本系统软件架构的开发,以BLE 应用程序作为开发工具,按照系统操作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多个层次,分别在不同层次当中构建功能模块,形成低耦合高内聚的架构体系。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软件架构为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按照业务逻辑结构设计系统功能,采用数据分离方法,组织系统运行程序代码,通过操作界面显示系统运行结果。与其他架构相比,这种架构不仅扩展性较好,而且耦合性比较低。所以,本系统选择MVC 模式作为系统软件架构开发工具,设计如图2 所示的系统信息软件框架结构。

3.2.3 机器人与智能终端的通信设计

系统中关键部位应力监测传感器、线形监测传感器、接触压力监测传感器、接触位移监测传感器均由机器人控制,而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为STM32 系列单片机,在机器人的控制下,实现了各项指标数据采集操控。该装置与Androidd 智能终端的通信,以GPRS DTU 模块作为主要通信渠道,以蓝牙4.0 作为辅助通信渠道,以便用户通过手机进行操控。如果智能终端与现场控制机器人距离比较小,则开启蓝牙4.0 通信模式,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超出了蓝牙通信覆盖范围,则借助移动网络基站,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7]。

其中,蓝牙设备运用下的通信设计,以Adapter.startLeScan()函数作为通信连接工具,通过调用该函数,与BLE 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接下来,运用getServices()函数和getCharacteristic()函数,完成各项参数设置,从而实现数据传输。而GPRS DTU 模块的通信连接,则是借助GSM(Gla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基站、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服务支持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支持节点,构建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网络体系,从而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

3.2.4 服务器与智能终端的通信设计

系统中Android 智能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5G网络或者Wi-Fi建立通信连接,在网络覆盖环境下,设置此通信模式即可。该网络环境下,采用的通信协议为TCP 协议。考虑到该协议通信条件下容易出现数据传输堵塞问题,本系统设计方案利用ConcurrentHashMap 管理数据,形成双重循环队列,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2.5 地铁变形数据解析

第1 步:从数据传输管道流中提取数据。

第2 步:设置数据类型长度,按照此标准,判断当前数据长度是否小于标准长度中最短数据类型长度,如果小于最短长度,则执行第3 步,反之,返回第1 步。

第3 步:判断当前数据的消息类型是否已经被定义,如果已经定义,执行第4 步,反之,丢弃一个字节,返回第2 步。

第4 步:根据当前数据类型获取消息长度。

第5 步:判断数据长度是否超出或者等于消息长度,如果满足条件,则执行第6 步,反之,返回第1 步。

第6 步:根据消息,对ID 号进行验证,并计算校验和。

第7 步:判断ID 号、校验和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执行第8 步,反之,丢弃一个字节,返回第2 步。第8 步:解析生成一包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加以存储。第9 步:判断是否还存在数据待解析,如果不存在,则结束解析线程,反之,返回第1 步。

按照上述方法,对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加以解析,得到地铁变形判断数据,综合考虑各项参数数据数值是否超出标准范围,如果未超出此范围,则判断地铁当前不存在变形问题。如果在危险范围内,则需要立即采取安全预防和修理措施,从而为地铁安全作业提供一定保障。

4 系统测试分析

4.1 测试内容

(1)地铁变形数据采样准确性测试。为了提高测试结果可靠性,本次测试随机抽取6 个节点,分别对这6 个节点的传感器采样数据进行测量,并计算数据精度。如果监测精度在98.5%以上,则认为该系统监测数据较为精准,可以作为地铁变形监测判断依据。

(2)对地铁变形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实时性测试。同样设置6 个监测节点,对每一个节点的数据传输实时性进行测试。本次测试以延迟时间作为判断标准,如果延迟时间低于0.3 s,则认为该系统数据传输效率较高,满足实时性要求。

4.2 测试结果分析

按照系统架构搭建系统作业环境,分别测量6 个节点的关键部位应力、线形、接触压力、接触位移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系统监测精度,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地铁变形数据采样准确性测试

两组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所有传感器采集数据精度在99.2%以上,部分节点传感器数据采集精度达到了100%,达到了数据精度标准。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实时性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地铁变形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实时性测试

两组测试结果显示,仅有节点1 线形监测数据传输延迟达到0.2 s,其他节点各类型数据传输延迟均控制在0.1 s之内,在数据传输延迟允许范围之内。

5 结语

本文围绕地铁变形监测系统软件设计展开探究,选取Android 平台作为系统开发环境,利用STM32 系列单片机作为现场信息采集终端控制器,对传感器作业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获取地铁变形数据信息,通过无线模块传输数据,利用手机接收数据。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支持无线数据传输,操作便捷,系统数据采集精度在99.2%以上,数据传输延迟在0.2 s 以内,符合系统开发需求。

猜你喜欢
终端变形节点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基于图连通支配集的子图匹配优化算法
终端拜访工作中的七大漏洞
变形记
谈诗的变形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面向复杂网络的节点相似性度量*
采用贪婪启发式的异构WSNs 部分覆盖算法*
“我”的变形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