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桑蚕文化发展现状与数字化建设传播机制研究

2022-05-18 16:46沈洁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5期
关键词:桑蚕湖州数字化

沈洁

中国是世界桑蚕文化的發祥地,通过初步调研浙江湖州的桑蚕丝织技艺传承现状发现,湖州桑蚕文化和湖州丝织品的影响力日益衰落,湖州桑蚕业的传统工艺受到巨大冲击,且存在遗产历史展示不足、数字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结合数字乡村大背景,笔者提出湖州桑蚕文化和丝织技艺数字化建设与传播的架构和内容,桑蚕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运营需要加强品牌和产权意识,并借助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手段,实现桑蚕文化产业链上生产、营销、管理、传播等方面的数字化,有效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资源,提升桑蚕非遗文化影响力,增加产业经济效益。

一、桑蚕文化与非遗

(一)中国桑蚕文化与非遗

历年来,考古学家分别在浙江钱山漾遗址、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河南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等地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桑蚕文化遗存,如罗织物、半割桑蚕茧壳、丝线丝带、蚕纹牙雕小盅和未碳化的绢片等,同时发现了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文字符号,说明了中国桑蚕文化的历史悠久。

2009年9月,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桑蚕丝绸文化博大精深,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并通过丝绸之路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汉代起,中国丝绸便开始大批量运往国外且持续畅销,由此开启了世界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商贸交流。

桑蚕文化在中国覆盖地区极广,而且保存发扬至今,被称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

(二)湖州桑蚕文化与非遗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中部,四季分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宜桑宜蚕,具有悠久的桑蚕丝绸生产历史。浙江拥有灿烂的古丝绸文化和完整的桑蚕丝绸产业链,其中湖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桑蚕丝织生产基地,桑蚕文化源远流长。

湖州吴兴钱山漾遗址是人类桑蚕丝绸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4 700多年前的绢片、丝带、丝线等文物,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出土的最早的丝织品。近年来,钱山漾遗址陆续出土了陶纺轮、纤维类物品、疑似桑树的木条等器物,为湖州桑蚕文明提供了更多实物佐证。2015年6月,湖州钱山漾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

古时湖州桑农创立的桑基鱼塘系统,始于公元前770—403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超过2 500年的历史。明代《沈氏农书》中对桑基鱼塘系统的记载如下:“池蓄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鱼,岁终可以易米,蓄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最终可获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系统将种桑养蚕与池塘养鱼相结合,是科学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即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用桑叶养蚕,用蚕蛹、蚕沙等作鱼饵料,用塘泥作为肥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最终打造出种桑与养鱼相得益彰、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并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桑蚕文化。

除了科学的种桑养蚕技术外,湖州丝织产品也因其高超的工艺,在众多丝织品中脱颖而出,深受历代统治者和人民的喜爱。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湖丝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有“湖丝衣天下”的美称,产自湖州南浔的“辑里湖丝”更是在1851年获伦敦首届世博会金奖。但近年来,随着湖州桑蚕生产不断下滑,新一代的年轻人甚少养蚕缫丝,他们宁可外出务工也不愿意传承湖州传统的丝织技艺,湖州桑蚕业的传统工艺受到巨大冲击,如此宝贵的湖州桑蚕丝织技艺,陷入后继乏人的严峻局面。

二、桑蚕文化建设与传播现状

(一)全国桑蚕文化建设与传播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经济活力等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每个乡村都在寻求文化转型全力以赴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传承文化,为当地创造巨大附加值,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传播行业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网络新兴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媒业与互联网的发展结合日益紧密,且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互联网成为自媒体分销渠道,短视频成为文化推广市场的重要推手。全国各地都有借助新媒体推广传播当地特色文化的案例,如杭州的茶文化、贵州的茅台酒文化等。

桑蚕文化是从事与桑蚕丝织相关产业的民众对社会生活的经验性总结和提炼,随着城市化程度日益加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桑蚕文化在乡村社会生活中逐渐消失,与之相伴的古老民俗、传统生产技艺、民间音乐、民间祭祀仪式、民间舞蹈、民间杂技等民间传统技艺也后继乏人,濒临失传。桑蚕产业不断萎缩,传统桑蚕手工技艺和民俗礼仪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许多富有当地特色的桑蚕文化也逐渐消失,亟须传承与保护传统的桑蚕文化,从农村内生性出发,内部激活农村社会的文化资源与活力。

桑蚕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迫在眉睫,需要适应新的传播形势。桑蚕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主要集中在民间演艺、地方风俗、研学设计、体验馆等领域。如广东省佛山市九江镇的下西社区上海蚕房,村内主要以养鱼、种植业主,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结束桑蚕生产后,桑蚕文化逐渐消失,淡出人们记忆。下西社区于2020年6月把上海蚕房改造为下西社区桑蚕文化体验馆,直观形象地展示桑蚕文化,让市民亲身体会养蚕种桑的过程,“忆农耕岁月,讲下西故事”,学习老一辈不怕艰苦、勤劳奋斗的精神,加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热爱家乡、热爱劳动教育,助推社区乡村振兴。

(二)湖州桑蚕文化建设与传播

桑蚕文化可以更多地将历史底蕴融入所传播的文化中,紧跟时代潮流,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文化传播。桑蚕习俗是中国桑蚕丝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湖州试图将桑蚕文化融入民俗生活中。如表1所示,南浔区、德清县、吴兴区等地纷纷举办各类蚕花节,建设非遗场馆、文化馆,开展各种民间演艺活动,传承与传播桑蚕文化。

湖州旅游知名度相对周边地区较弱,自身旅游营销力度也稍显不足,而以桑蚕文化作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湖州桑蚕文化底蕴深厚,极具地方特色,能有效吸引一批游客。湖州南浔区的桑蚕文化起源于良渚时期,在中国桑蚕丝织文化桑蚕民俗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坐落于吴兴区东部新城,至今保留着湖丝生产技艺。如表1所示,湖州对桑蚕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场馆、民俗活动,在新媒体与数字化方面的着力点仍显不足。

三、桑蚕文化数字化建设与传播

(一)湖州桑蚕文化数字化建设与传播现状

2019年5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21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数字乡村。2021年1月,《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提出未来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框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为浙江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数字乡村建设大背景下,乡村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的数字化建设能突破乡村文化资源的局限,使村落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全国性知名度。同时,乡村文化的数字化建设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播,拓展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打造乡村文化产业特色品牌,促进乡村文化与当地经济的全面融合。

桑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目前关于桑蚕文化和乡村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刘丙浩等学者认为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存在不健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桑蚕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发展中应对社会变迁,以自身的力量吸纳和包容新的传播元素,形成新形式。目前,湖州德清对桑蚕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主要还是为了推进桑蚕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比如利用传统丝织技艺产品实物销售、历史文化书籍、图片展览等形式展现湖州的桑蚕文化史、栽桑养蚕和缫丝织布、桑蚕民俗礼仪等内容;举办新市蚕花庙会、《扫蚕花地》《蚕花廿四分》民间演艺活动;建立蚕乐谷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等。

(二)湖州桑蚕文化数字化传播与推广建议

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开发要突出文化特色,放大民俗性,并赋予其新的审美,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传播手段,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桑蚕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运营方面需要加强品牌和产权意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文化产业链条上生产、管理、营销、传播等的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资源,扩大桑蚕非遗文化影响力,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在桑蚕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较为常用的网站、自媒体平台外,要增加多种新媒体形式,彰显湖州桑蚕文化魅力,以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对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以下5项实现数字化传播与推广的建议。

其一,可以利用特色乡村文化和产业,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宣传当地特色桑蠶文化。除此之外,在湖州部分拥有自然生态风景的地区,比如南浔古镇、新市古镇等地,利用特殊自然环境吸引影视剧组前来入驻拍摄,通过热门影视剧的传播提高湖州桑蚕文化的知名度,实现乡村文化传播。

其二,制作桑蚕文化相关宣传海报,放在村庄道路两侧或者活动场馆内,拍摄关于桑蚕文化的公益广告,设计文创产品,打造桑蚕文化IP,引导对桑蚕文化感兴趣的人们购买,既推广了当地文化,又增加了居民收入,有效促进了当地桑蚕文化发展。

其三,举办桑蚕文化巡回展览,巡回地点可以是城市广场、大型商场、学校体育馆或博物馆等地,巡回展览内容可以包括展览馆、画展、体验馆等,彰显桑蚕文化,建立桑织品、桑蚕工艺品等综合性线下体验馆,实现盈利、宣传一体化布局。

其四,微电影、舞台剧拍摄及传播,改编舞台剧剧本并进行拍摄,使其成为外界了解湖州桑蚕文化的接入口,将桑蚕民俗文化写成剧本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舞台剧演出。

其五,在当地中小学开设有关桑丝文化的宣讲座谈会,并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宣传桑蚕文化的旅游资源,传播桑蚕文化,将学生及家长引流至此。之后通过邀请专家撰写关于桑蚕文化的文章或者设计关于桑蚕文化的插画,使其走入中小学生课堂。

【基金项目】2021年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1QNJJ05)阶段性成果;2019年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19KCTD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桑蚕湖州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
数字化制胜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