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故宫藏金漆类文物保护及传承

2022-05-18 16:54王陆伊
东方收藏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

摘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全国最多的传世金漆类文物,且种类繁多。本文以研究历史文献中清代宫廷制金漆档案为基础,分析清代金漆的制作类型。通过对历史文献中金漆工艺技法的分析,结合文物保护发展现状,论述该类文物保护技艺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金漆类文物工艺水平的研究,笔者希望在本文的基础上能够使人们对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金漆类文物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进一步解读金漆类文物不同工艺的美学特点。

关键词:金漆;清代宫廷;文物保护

目前,学术界认定中国是最早使用漆髹涂器物的国家。据考古发现,杭州萧山湘湖附近跨湖桥遗址中出土的独木舟局部与桑木弓上均发现有大漆的使用痕迹,是最早使用漆的器物,距今约7000年至8000年(新石器时代)。而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漆器的工艺种类形成了千文万华的面貌。到明清时期,漆工艺的制作水平达到巅峰,此时人才辈出,还有许多佳作产出,尤其是皇家宫廷用漆更是达到了极致。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全国传世漆器类文物藏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对漆器类文物的研究与保护负有重要的责任。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金漆文物的界定

金漆工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中均有应用。不可移动文物中以古建彩绘及内沿装修的金漆工艺装饰为主,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太和殿内用沥粉贴金而成的六根金龙柱。但事实上,漆器修复主要针对的是可移动文物,因此,本文以可移动文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的漆器类文物中,以明清时期为主的金漆类文物占有很大的比重。按藏品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器物类,目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系中归为漆器;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文物未归为漆器类文物,而是归结到其他门类下,例如实用家具、宗教文物、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的内沿装修等,这些藏品中也有大量的金漆工艺装饰。

清宫漆器上用金做装饰所涉及到的漆工艺门类有多种,包括描金、金髹、泥金、贴金、戗金等。《髹饰录》云:“金髹,一名浑金漆,即贴金漆也,无癜斑为美。又有泥金漆,不浮光。”说明金髹又叫浑金漆,是指在器物上通贴金箔的方法。此外,泥金同样是通身贴金,由于贴金的形态不同,所以泥金的效果是不浮光,不像贴金般光亮,类似现在所说的哑光效果,如图1中,金粉与金箔有着不同的效果。其又曰:“罩金髹,一名金漆,即金底漆也。光明莹澈为巧,浓淡、点晕为拙。又有泥金罩漆,敦朴可赏。”这个做法是在上一步金髹完成后罩透明漆,而泥金的罩漆效果要更加厚重,所以显得敦朴。贴金箔后罩漆的工艺,通俗也称为金箔罩漆。

“金漆”一词所涵盖的范围,在各类文献及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中有着不同的观点。朱家溍先生在《清代漆器概述》和《清代造办处漆器制作考》中,将“金漆”与“描金和仿洋漆”“描金和洋漆”分为两个类别,他认为“金漆”是指《髹饰录》中的金髹,而“描金和洋漆”与之是并行的一类。《故宫漆器图典》中则将这些工艺技法都归为“金漆”,解释为“金漆主要有描金(包括上金和贴金)、彩金象描金、罩金和识文描金等”。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名称分类,在名为“金漆”的文物中,有金箔罩漆工艺,也有描金、洋漆等工艺技法。根据《髹饰录》中对金漆的定义,本文中所指的金漆类文物为与器物上通身贴金的工艺技法相关的文物。

二、清宫金漆器的“做活”

清初为满足皇室的需要,于康熙年间设立“养心殿造办处”,下置各“作”。其中,“漆作”隶属于“油木作”,负责成造内廷所需的漆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金漆类文物中,有很多便是在该作和圆明园内制作的。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下文简称《总汇》)中,制金漆器的具体做活共有七百余条记录,做活类型主要有“新作”和“收拾”。除此之外,有些名称未含有金漆字样的做活记录,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制成的器物中,实际也包含有金漆工艺。

例如《总汇》中记录:“乾隆九年(1744)正月,木作:初四日,首领夏安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吉云持地匾文一张、对联一副,传旨着照重华宫东佛堂圣祖御笔匾对一样成做。钦此。于十二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蕯木哈,催总六达子将做得龙边铜字匾一面对一副随倒环托钉,钩持进安挂迄。”这条记录中的“龙边铜字匾一面对一副”,在陈设档中也有对应内容:“罩上挂,金漆闹龙铜字匾一面(吉云持地),金漆闹龙铜字对一副(满字一如心得月,梵言半偈舌生莲)”,这组文物的雕龙边框上满贴金箔后罩漆,乃非常典型的金漆工艺。

清宫为了保持器物的状态会,对其进行“收拾”“见新”的做活。《总汇》中有二百余条关于金漆器“收拾”“见新”的做活记录,其中包括局部的修复、补配零件和整体的翻新,如“雍正七年(1729),十六日太监焦进朝交来(入漆作)铜丝罩子大小十二件,传着贴金见新。记此”……清代的这些做活,正是我们现代文物修复工作的前身。

因清代宫廷金漆器使用范围广、需求量大,而因宫廷造办处的生产力有限,故内务府经常将“漆活”派给各地官府制作。无论是“新作”或“收拾”,均有交由宫外制作的记录。苏州、扬州等南方官府,均设有为清代宫廷制作金漆器物的地方。“乾隆三十六年,初十日交御笔字对本文一付(喀拉河屯),着发往苏州做二色金龙地黑漆字对一付,送京”,这反映出苏州地区金漆制作的实力。

三、金漆器种类及工艺分析

《清代匠作则例》中收录的《内廷圆明园内共诸作现行则例》是一部乾隆时期营建圆明园建筑及室内装修材料、造价、工匠、工艺的成规定例。其中,《圆明园漆活彩漆洋金定例》中记录了有关金漆工艺制作用料、用工的详细资料,如“洋金线路使漆上泥金每尺用:嚴生漆三钱、笼罩漆三钱、石黄一钱、樟脑一钱、漆朱一钱、红金二百七十张,每五尺描金匠一工”“平面使漆筛扫金没尺用:笼罩漆五钱、银朱五钱(如垫光漆无银珠用此例)、金三帖、如筛扫用二帖,每三尺彩漆匠一工”等。

从清代文献来看,金髹有贴金、上金和泥金三种方法,基本做法相同,均是在打金胶后入阴,待其尚未完全干透还稍带有黏性时,便将金材料附着上去。不同的是,贴金是直接将金箔贴上,而上金则要先在金筒子中夹丝绸或细夏布将金箔筛成金粉后再使用。泥金需要将金箔提前用手加胶磨成极细的金粉后加开水脱胶晒干,再将金粉上于金胶漆上。泥金所用的金粉粉质比上金用筛出来的金粉更加细腻,相较而言泥金最为费工费料。

笔者在此将文物按用途做大体的分类,列举实际修复金漆文物案例进行工艺分析。

1.家具类。从家具诞生开始,就一直有漆器家具的传承、延续。大漆家具大多以软木做胎骨制成,在胎骨制作完成后,披麻刮灰、髹漆打磨,制作工艺比硬木类家具要复杂得多。直到硬木家具的出现,漆家具的产量才有所减少。但基于礼制,最庄重的地方比如正殿中亦需用大漆家具。金漆家具品类有宝座、屏风、交椅、宫灯、匾联等。

养心殿作为清代皇帝居住的重要宫殿,殿中用金装饰的文物制作工艺精美异常。殿内的金漆凿井下龙首悬挂轩辕镜,轩辕镜与龙首之间有一镜罩,是殿内一件重要的构件(如图2中蓝圈位置),作为可移动文物在养心殿大修之际对其进行保护研究。这件镜罩制作于清代,底边为圆形,直径82、高76厘米。金属胎底,表层金髹工艺满贴金箔后罩漆,与凿井中的金龙遥相呼应。镜罩用较粗的金属架将圆拱形的罩身分为九部分,每条分割线的首端点以龙头做装饰。骨架之间用较细的金属丝卷曲相连,中部装饰花形金属片。文物表面金漆层脱落面积较大,露出深色胎骨。我们秉承恢复原貌的原则对这件文物进行修复,待恢复其满金的状态后,回装于养心殿中。

养心殿随安室内有一对金漆方葫芦式座宫灯(图3),造型独特、工巧至精。其灯座与灯身主体均为木胎,采用髹饰泥金与彩金象工艺制作,只有灯罩顶部区域髹朱漆装饰。灯罩下部装饰料石璎珞,四周及底部悬挂灯穗。灯罩与灯身的葫芦形灯罩边框装饰用赤金箔,颜色较暖,框内花纹装饰用库金箔,颜色偏青色。灯座首部做如意造型,下部为六瓣花造型。泥金赤色金箔后描绘冷金花纹(图4)。

彩金象是描金工艺的一种,“描金,一名泥金画漆,即纯金花纹也,朱地、黑质共宜焉。其纹以山水、翎毛、花果、人物故事等;而细钩为阳,疏理为阴或黑漆理,或彩金象”。 这种方法并非用金粉做颜料直接描绘花纹,而是與金髹工艺相同,先用漆作画,待漆半干未干透时上金粉。黑漆、朱漆、紫漆为地最常见。后有杨明注:“疏理,其理如刻,阳中之阴也。泥薄金色,有黄、青、赤,错施以为象,谓之彩金象。又加之混金漆,而或填或晕。”这里说的彩金象是通过金箔不同的颜色来展现不同的效果。金箔和金粉由于纯度不同,颜色也有区别。赤金含金量最高,约为现在的九八、九九金,颜色偏暖(如图1中金粉1与纯金箔颜色)。而库金含金量约百分之七十,呈现偏青的颜色(如图1中金粉2颜色)。

2.宗教类。清代宫廷信奉萨满教和佛教,在宫内设有多个佛堂。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佛造像中,金漆工艺占有很大比重。胎底有木胎、金属胎、夹纻胎等,造型各异、工艺精美。与佛教有关的很多器物均有金漆工艺,例如佛塔、佛龛、坛城、经盒等。此外在佛堂和祖庙内的供器也有用金漆工艺制作的,例如牌位、五供等。

咸若馆正殿佛堂(图5)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中央,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殿内匾联、佛龛、供器八宝、五供中的灵芝均为金漆所制。清代皇室对佛堂和祖庙内用金量之大,足以见证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祖先的崇敬。

3.陈设器。金漆工艺中的这类器物功能以赏玩为主,摆放在屋内。例如盆景(花盆 、树干)、瓶、雕塑、如意、亭、钟表等。而有些碗、盘等生活用具的内壁上使用金漆工艺,也基本失去了实用功能。

金漆长方盆玉石梅花盆景,花盆部分以泥金为底,识文描金工艺装饰葡萄纹,葡萄纹微微隆起,格外立体生动(图6)。“识文描金,有用屑金者,有用泥金者,或金理,或划文,比描金则尤为精巧”,屑金与泥金识文描金是在漆堆成的纹样上撒屑金和上金。

4.日常用品。金漆工艺制作的漆器也处处应用在宫廷日常生活中,包括碗、盘、瓶、卤簿仪仗、乐器、盒、匣、箱、文具(笔筒、镇纸、砚、笔、水壶、笔架等)、鼻烟壶、火镰盒及袋。这些器物大多体量较小,但精工细作,体现了宫廷用漆的高工艺水平。如黑漆彩绘云龙纹瑟是清宫旧藏的一种弦乐器,其琴体髹黑漆,琴面饰金漆龙纹彩绘,侧面髹金装饰,底座满金罩漆。图7为文物修前状态,图8、9为文物修复后复原了原始状态,补全金漆彩绘和底座的金层。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金漆类文物中,有的只涉及到其中一种工艺技法,更多的是多种金漆工艺相结合或与其他漆工艺搭配的作品,更加精美绝伦。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清代漆工艺水平的高超,也反映宫廷生活的奢华。

四、北京故宫博物院漆器文物修复发展历程

北京故宫博物院金漆类文物修复保护技艺其实也是该院漆器文物保护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与漆器文物同宗。从康熙时期创立造办处至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对于金漆器这类文物的技艺与传承一直没有间断。1925年在陈列部下设有修整组,请回散落民间的工匠师傅维护修复文物,于20世纪50年代在修整组中形成专业的漆器修复团队。上个世纪60至8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单独成立文物修复厂,并于80年代后期成立文保科技部。目前漆器修复组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组,着重传统技艺同现代科技的检测分析手段结合。

20世纪初期,许多皇家收藏的漆器和原来供职于宫廷的髹漆艺人逐渐散落民间,这些艺人凭借自身的手艺相继开办漆器作坊或者古玩铺,继续从事制漆与修漆的行业。这一时期,多宝臣等一批艺人进入漆器作坊和古玩铺里工作,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制漆与修漆技艺。20世纪50年代初,经由王世襄先生介绍,原清宫造办处老艺人的传人多宝臣、郭德龄、胡增瑞等被征调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第一代职业的漆器修复师。继而通过师父带徒弟的形式,培养了下一代的修复师,至今已传承到第五代。

对金漆文物的保护,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文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金漆类文物的使用特征,将其分为四大类,并结合实际的修复案例对金漆工艺门类的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金漆类文物藏品情况的了解和工艺分析,可以为不同类别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Meng Wu,Bingjian Zhang,Leping Jiang,Jian Wu,Guoping Sun ,Natural lacquer was used as a coating and an adhesive by early humans at Kuahuqiao in the Chinese Yangtze River Delta(中国长江三角洲跨湖桥地区早期人类使用天然生漆作为涂料和粘合剂)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考古科学期刊),2018,100,80-87;SCI,SSCI,AHCI收录.

2.(明)黄成注;(明)杨明注;王世襄编.髹饰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

4.故宫博物院编.故宫漆器图典[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1:191.

5.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12.乾隆八年至乾隆九年(1743—1744)[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32.

6.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3,雍正六年至雍正七年(1729—1729)[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696-697.

7.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34.乾隆三十五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0—1771).内廷交出档[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755.

8.王世襄.清代匠作则例·卷一[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365-366.

9.朱家溍.明清家具·上[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2:17.

作者简介:

王陆伊 ,单位:北京故宫博物院,馆员(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修复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
如何做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
基层田野文物保护方式初探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研究
浅谈县级文博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