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寿山石圆雕作品的创作与传承

2022-05-18 16:54林霖
东方收藏 2022年4期

摘要:寿山石雕的传承与发展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精华,是匠人一刀一凿之下诞生的智慧结晶,更是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寿山石雕的历史渊源流长,其最早始于南朝,并在历史的演变下,形式更加丰富,如今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流派。而圆雕是石雕技法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又被称为立体雕,能够恰如其分地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正是这各式各样的技法,进一步扩宽了寿山石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寿山石雕;圆雕技艺;傳承发展

圆雕技法在雕刻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众多雕刻技法中,其乃最古老、最基础、受众最广的雕刻技艺之一。关于其历史起源,目前难以追溯,但可以推测出大概与中华文明同时期。而寿山石圆雕技法的萌生则可追溯到南北朝的寿山石猪作品,这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寿山石雕作品。哪怕是在艺术发展达到巅峰的明清时期,寿山石圆雕作品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如今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当代圆雕艺术作品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发展态势,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应接不暇,在形式上也有诸多创新。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寿山石雕技艺更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涌现出一大批雕刻人才,如陈礼忠、黄功耕等,他们在熟练掌握雕刻基本功的同时又能巧用技艺,创新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题材新颖的石雕精品。

本文在此从圆雕技法的创作等方面展开探讨,并与各位读者分享笔者的日常创作心得,浅谈寿山石雕的传承发展。

一、相石与圆雕技法

寿山石圆雕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此时已经有相对完整的作品出现,可以合理猜测其历史必定更为久远。同时翻阅史料可以发现,南北朝时期的雕刻作品多用于殉葬,因当时人们认为逝者还能享受世间的东西,故而在创作时力求还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态,多以圆雕技法为主,生动写实。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寿山石作品都以圆雕技法为主,直到明清时期,寿山石雕作品才有了质的飞跃,并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延伸出浮雕、钮雕等多种技法,并出现了“近画理”的薄意技法。

纯手工制作的寿山石雕作品,对于选石、雕刻和造型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每一步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和试验,雕刻匠人们采用细腻简洁的刀法丰富艺术形象,以精湛巧妙的技法配以上乘的石种,使作品得以形神兼备,并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

一般说来,创作的第一步便是相石,贯穿于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要充分发挥原石的优点及特色,并将格裂砂石等瑕疵成功化解,甚至使其能够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相”字背后蕴藏的含义多种多样,包括选石、观察石种的特性、构思合适的题材、设计合理的布局等。“富贵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运用于寿山石雕中,便是从寿山石的形状、纹理、质地等特征出发,外形相当于寿山石的根骨,而色彩、质地、纹理相当于容色,要想创作一件几近完美的艺术品,二者缺一不可。寿山石的纹理和质地是其最精妙之处,色彩丰富多样、层次分明,这也是最能体现寿山石价值的地方。相石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寿山石的美,因此才有“因材施艺”这一说法,注重巧色的运用,方能展现出万物的变幻。

一块好的石头,在手中要反复揣摩,要着重突出重点,要强调布局的主次呼应,尤其是人物群雕和场景创作。接下来笔者以《皆大欢喜》这件作品和大家分享创作思路。

《皆大欢喜》所采用的原石为寿山善伯石,通体饱满圆润,全石红黄白三色转接流畅、过渡自然,给人以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自然莹润。通过相石便可了解该石适合圆雕技法的施展,关于题材方面,通常由作者本身的学识、经验所决定,笔者认为其圆润气势与传统弥勒形象尤为符合,带有一种圆满美好的意味,在雕刻过程中,要让每一刀都贴合石质的纹路,让艺术造型和石质完美相融,宛若天成。笔者在打坯时下足功夫,为了形象表现充满福态的弥勒,采用圆润的刀法打造毫无瑕疵和琉璃般光滑的身体肌理。攀附在弥勒身上的童子也是形态各异,童子机灵可爱与弥勒憨态可掬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将每个人物自身的特点都表现在石头上,是一件适合时时把玩、趣味十足的藏品。

二、造型与圆雕技法

石雕的造型是匠人精巧构思的呈现,更是时代人文的体现。好比古人崇尚神佛之说,因此作品多以观音、弥勒等佛像为题,呈现出的造型或眉目祥和,或庄严肃穆。造型是思想的产物,体现当时人们对神佛的崇敬和美好的寄托。著名的圆雕大师杨玉璇,尤擅长罗汉题材雕刻,其圆雕作品《罗汉像》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被誉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真实写照,细节之处十分生动形象。如今寿山石雕创作题材更加丰富与开阔,古兽人物、山水花鸟、田园瓜果等题材被人们用来托物言志、抒发情怀,始终是寿山石雕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也有人从历史文学中出发,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全新面貌。

谈到此处,笔者欲与各位分享一下作品《天道酬勤》的创作心得。“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天道酬勤”是由《尚书·周书·大诰》中“天閟毖我成功所”“天亦惟用勤毖我民”提炼而来,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的勤奋付出,给予相应的酬劳。“力耕不欺”化用自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中的“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意思是说人的衣食之需应当自己来经营,只要努力耕作必有收获,生活绝不会欺骗,这八个字最终可精炼为一个“勤”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靠的就是“以勤为贵”的传统思想,构建起奋进的哲学观。“勤”这个字早已融入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中,成为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动力。

《天道酬勤》这件作品就是以这一朴素的哲学观为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那股“勤”劲儿呈现于方寸之间。笔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方面保留了石料大致的原貌,借用原石的自然色泽、纹理走向,构筑了一个浑厚的山石大背景,烘托出构成元素的细节;另一方面利用不同色泽元素,采用一一对应的处理方法,鲜明地雕琢出黑色的树石、耕牛,白色的飞鸟,黄色的老农牧童等,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展现出“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的精气神。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象征的文化产物,因此寿山石雕造型也不尽相同。可以说,造型是艺术的语言,是视觉直观的表达,蕴含着人文和时代精神的理解。

三、奇石与圆雕技法

寿山石色彩瑰丽、质地温润,曾有人总结出“温润细腻凝结”六字特性加以形容,但并非所有的石种都符合圆润、纯净、艳丽、脂润等审美标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瑕疵,如砂石、格裂、杂质等,部分占比不大,可巧妙化解,使其成为点睛之笔。但也有存在形状扁平不规则且含有大量杂质的原石,在这种情况下,圆雕技法难以施展。再加上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寿山石资源已经趋于枯竭,虽有部分艺术家转为雕刻其他石种,但是这种含有重大“缺陷”的寿山原石并非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改造空间,“躲”石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圆雕在相石阶段的一种特殊手段。为了突破原石中含有的大量砂砾和裂纹,以及蜂窝状、条状等现象,不拘泥于造型的比例是否准确,或者形象的结构,常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塑造传统题材或者场景,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趣味性,更是能够“顺理成章”地躲过原石上的瑕疵。以传统手法为创作基石,不过分纠结于石种的优劣,用创新的技法突破障碍,不放弃在艺术路上的不断探索,往往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件作品,其中便运用了“躲”石技法。“色泽多样、立体感强、层次感好”,是这件作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紧密有致的布局让人不禁庆幸,笔者是何等幸运才会得到这块天选之石。但如果让时间倒流,将作品还原到原石形态,其原石斑驳嶙峋的外观会打消大部分人对其的美好联想,特别是原石正面一大块白黑相间的瑕疵以及深不可测的内部结构,是创作设计上最为头疼的存在。因此,在石雕领域能出精品的幸运,往往是人而非石,换而言之,也是寿山石雕中“因材施艺”创作原则的亲身实践。就以此件作品为例,技艺高超的艺人们通常会在色彩和雕刻之间寻得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但笔者不然。

為了展现这件山水作品最好的状态,笔者大胆地剔除瑕疵,层层推进,直至石料呈现出深浅变化过渡鲜明的色调,再将分散的元素统一整合,在光影变幻的浓淡之间,于圆雕技法的加持之下,渐变出丰富的层次感,既有无瑕祥云自由缭绕、朦胧远山浓烈如墨,又有崖边古木忧郁问天、遍地怪石分布嶙峋,更有游人纵情于山水之间,营造出“白云深处的秘境”的氛围效果,既有人性,亦有神性,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抚慰和对山水之间随缘自牧的流连。

石上何以“山水”?唯见“白云秘境”。山水有清音,渔樵伴耕读。山水作品在中国人的艺术中,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命题。寿山石雕中,能够以刀代笔化山水于石上者大有人在,但山水之于石上,如何才能算得上“妙”?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头来看《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件高浮雕作品。

四、巧色与圆雕技法

“天遗瑰宝生闽中”,寿山石雕得以闻名于世,依靠的不仅仅是温润的石材,还有艳丽的俏色,也被称为巧色。俏色突出一个“俏”,但并不同于“巧”,两者需要相互融合,在巧色的基础上,将颜色的鲜艳之处“俏”出来,看起来颜色更加突出鲜明,达到视觉的冲击力,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俏色的魅力在于不仅保留了石头的固有色,更重要的是将石头本身鲜艳的颜色更加逼真地展现出来,这需要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内在修养,构思需要经验和灵感,一个创意也许几天也许数年……一次成功的俏色会带给观者一种巧夺天工、天人合一的感受。俏色是介于用色和造型之间的另一种艺术技法。回首看整个寿山石雕刻史,但凡是俏色应用出彩的必是佳品。

国画中讲究墨分五色,即能从单一的墨色中分辨出五种不同的颜色,可以看出艺术家对色彩有着异于常人的运用能力,寿山石艺术家同样也是如此。寿山石与生俱来的色彩是不可多得的,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俏色作品,离不开“随色赋形”。在相石构思的过程中,选出俏色最为相似的事物,借色入境,让看客触景生情。白石诗云:“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高格调的艺术在于天然,作品不能看出凿痕和人工气息,巧借石种布局的成色或者纹路来表达心境。

石雕作品《窥》就是巧用借色入境之妙,刻画了一条半隐半现的蛇在洞中窥探外面未知的世界。一块灰黑色并自带天然纹理的三秀园石被刻成一段朽木,并将黑色的部分雕刻成蛇,使其从“木头”里分离出来,在“朽木”的横向中还保留几处未经雕琢的纹路,有意为之,并不想粗糙,反倒衬托出“朽木”的沧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以笔者创作的《异族风情》作品为例,在相石时,当笔者得知眼前的石料是寿山水洞高山石的那一刻,爱情的主题已了然于胸。与普通高山石相比,水洞高山石的朱砂红尤为醇厚大气,底色更纯更透,透着一股春风沉醉的妩媚。而它的白,则彰显出一种如雪轻盈的姿态,如美人的冰雪肌肤,吹弹可破。在笔者看来,将石料的白色部分设计为翘首以盼情郎的少女最为合适。同时,为了平衡红、黄、白三大色泽的元素分布点,将大面积的黄色部分处理为颇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与红色背景、白色椰树和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提升画面感和立体感。此外,为了配合主体场景,丰富作品的故事性,在主体作品人物翘首以盼的方向,搭配一即将靠岸的小舟,在浓烈朱砂的衬托下,浮动的情愫如水自流,心与意也在虚与实的画面融合。

五、结语

苏珊·朗格曾经说过:“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一种艺术抽象的过程,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对某种特殊事物加以抽象的处理,使它断绝与现实的一切联系,看上去显得虚幻。同时,又要把它的外观表象突出来,使之达到高度的自我完满,并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艺术抽象所得的仍是某个具体物,但它包含了比现实具体物更多的意味,包含了一种普遍意义。”手艺人在面对每一次创作时,要有所寄托,激发对于美的想象。常言道:“应物斯感,情以物迁”,寿山石能够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断融合每个时代的文化,将特点融会贯通,紧跟潮流的步伐,赋予作品新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建日.寿山石雕作品中的人物圆雕技法探究[J].名家名作,2021,(06):28-29.

2.许志雄.寿山石圆雕的艺术性探究[J].名家名作,2021,(06):30-31.

3.陈开宗.浅谈寿山石圆雕的观赏和技法传承[J].天工,2019,(01):122-123.

作者简介:

林霖,中国民革委会员,擅长寿山石圆雕、高浮雕等创作。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技师、福州市一级名艺人、福建省金牌工人、八闽工匠、福建省闽台名匠、福州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省轻工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展览部主任、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监事兼展览部主任等。其作品曾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曾多次受邀赴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办个人作品展销活动,多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省级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