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境内汉代安定郡属县级城址考古研究

2022-05-18 16:54牛文楷王丽蓉曹敏李昕蒙臧凌梅
东方收藏 2022年4期
关键词:汉代县级

牛文楷 王丽蓉 曹敏 李昕蒙 臧凌梅

摘要:在我国古代,安定郡是“控扼边陲、拥卫畿辅、襟带秦凉”的战略要地,古“安定道”则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通往河西的必经之路。两汉时期平凉大部分地区属安定郡所辖,但对于平凉境内的安定郡属县级城址的地望依然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文献记载,结合田野考古调查,提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汉代;平凉;安定郡;县级;城址

平凉位于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腹地,其“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自古就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秦汉以降,这里是中原通往西北的重要门户。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置安定郡,郡治高平,治21县,到东汉末期安定郡只剩8县。两汉时期,平凉大部分地区属安定郡所辖,从这里向北可达北方草原、西可直通河西,对于定都长安的汉王朝而言,安定郡是“控扼边陲、拥卫畿辅、襟带秦凉”的战略要地。所以,通过调查、考证平凉境内汉代安定郡属县级城址的治所,将对于“丝绸之路”形成、开通及两汉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泾阳

泾阳之名最早见《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六年(前301),泾阳君质于齐。”泾阳君即秦惠文王和宣太后之子嬴芾、秦昭襄王的弟弟。《汉书·地理志》中载:“泾阳,筓头山在西。”《史记》载:“黄帝东至于海,西至崆峒,登笄头。”司马迁说:“余尝西登崆峒。”《水经注》载:“筓头山,大陇山之异名也,或谓之鸡头山。”《魏书·地形志》说:“泾阳有薄落山,泾水出焉。”《淮南子》曰:“筓头山,一名薄落山。故泾水,亦曰薄落水,又南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常如弹筝之声, 故行旅因谓之弹筝峡 。”成书于唐中期的《元和郡县图志》载:“平凉县,本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可见筓头山即崆峒山,薄落山又名都卢山,即今六盘山,而崆峒山则是六盘山的支脉。弹筝峡即瓦亭峡,从安国到三关口的这一段峡谷即薄落谷。因此,汉代泾阳故城址应该位于今平凉市城西四十里泾河之北的安国镇。笔者曾多次在此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崆峒区在安国镇油坊庄村北的二级台地上确有汉代遗址,老百姓称此地为“泾阳古城”。

泾阳古城址位于泾河支流颉河北岸的二级平台上,城墙因年代久远已不复存在。遗址东西现残存800米,南北400米,遗址被前往彭阳县的公路从中切开,断崖上暴露的文化层非常明显,有绳纹瓦片、灰陶片等,遗址地表的汉代瓦砾俯拾皆是,农民耕地时不时有铜箭簇、弩机残件出土,东西两侧的台地边上有两座汉代烽火台,当地人称之为“龙眼”。而安国周边也发现有不少汉墓。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平田整地时亦发现有大量钱币。此处地势险要,西南有六盘山天堑,向北扼守着火龙要道,祝世林先生认为:“从安国镇河北的火龙沟北上,是瓦亭峡道未开通前,平凉北去固原的古道。”因此,汉代泾阳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几乎是阻隔西北游牧民族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综上所述,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村北的汉代遗址即西汉泾阳古城址。学界对泾阳县的治所认识也比较统一,《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泾阳县标在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

东汉时期,羌汉战争频发,《后汉书·隗嚣传》载:建武二年(26)“嚣遣将军杨广迎击,破之又追败之于乌氏、泾阳间。”建宁元年(168),段颎征服西羌叛众后,朝廷又命段颎继续征讨东羌叛众,直至东羌叛众由泾阳县境逃入汉阳郡深山高谷间,“羌遂大败,弃兵而走。追之三日三夜,士皆重茧。既到泾阳,余寇四千落,悉散入汉阳山谷间”。东汉时期由于羌汉之间连年战争,导致郡县内迁、省并,《后汉书·地理志》中已经没有了泾阳县,但作为地名仍有记载。

二、乌氏

乌氏原为商周时期生活在泾河上游戎族的一支,《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乌氏、朐衍之戎”,引《括地志》:“乌氏故城在泾州安定县东三十里。周之故地,后入戎,秦惠王取之,置乌氏县也”。在秦惠文王(前337—前311)时,秦人灭乌氏戎后,设置了乌氏县,但“乌氏故城在泾州安定县东三十里”,此乃北魏时期的乌氏,而非两汉时期的乌氏古城。《史记 ·货殖列传》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竒缯物, 间献遗戎王”,乌氏倮即为秦人吞并乌氏戎的后裔。《汉书·地理志》载:“乌氏,乌水出西,北入河。都卢山在西。 莽曰乌亭。”《后汉书·郡国志》中说:“乌枝,有瓦亭山,出薄落谷。”以前学者对安定郡县地望的判断多依据史料的记载,但由于重要的历史地理典籍《水经注》遗失了泾水篇,导致平凉境内的汉代县址地望一直存在争议。但自1972年在居延甲渠侯官遗址考古发掘出土道路里程简后,提供了新思路。下面列出安定段内容:“月氏至乌氏五十里,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

这批汉简记载了汉代从长安出发经安定郡进入河西的基本路线、走向、里程以及停靠站体系,按走向从东到西可分为六段,安定段为第二段。马智全先生称其为“安定道”,是当时丝绸之路东端连通长安与河西最重要的官方通道。悬泉汉简发掘者何双全先生认为,汉代传置的位置和驿道地望,其特点是因河而设,沿山缘而行,在县府驻地设有传置,每置之间路段恰是一天内可到达的里程 。祝世林先生也认为汉代丝绸之路基本是沿今之西兰公路走的(即312国道)。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度量衡变迁表》可知,汉代一里大约等于今天的415.8米,因此,汉代从泾阳向东走50里,大概到今平凉市崆峒区政府所在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平凉老城区基建出土了不少汉代遗物,这一区域可能为城外墓葬区。今崆峒区政府所在地即汉代乌氏县治。

东汉末期,安定郡只剩8县,这是因为东汉晚期羌民掀起的三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导致人口减少,多半县被省并。《后汉书·郡国志》载:“乌枝,有瓦亭山,出薄落谷。”羌汉战争结束后,泾阳被省并,才有瓦亭山属于乌氏,因此,两汉时期的乌氏县治都没发生过变化。

三、月氏

月氏是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史记·大宛列传》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后汉书·西羌传》载:“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下载:“月氏道,莽曰月顺”,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可见月氏道是用于安置月氏部族的县。道路里程简中有关于月氏的记载:“月氏至乌氏五十里。”由于汉乌氏县治位于今崆峒区政府,那么从乌氏向东五十里,则是崆峒区四十里铺鎮庙底村潘原古城遗址。

潘原古城址呈正方形,城址东西长1050米,南北长1050米,总面积110万平方米。残存东城墙宽8米,高1—6米,城墙系夯土板筑而成,夯窝成圆形,城墙里有仰韶及汉代陶片。城内出土汉、唐、宋的砖块、陶瓷片等,也见到一些子母砖、瓦当及西汉时期的五铢。潘原古城周边也发现了不少汉墓。另外,1982年在距此20公里左右的崇信县黄寨乡河湾村庙家山出土一“货泉” 铜母范 ,其背面铸铭文“月氏”二字。因此,位于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庙底村的潘原古城为汉代月氏道治所,东汉晚期由于羌汉战争被省并。

四、卤县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下记载:“卤,灈水出西。”但“灈水”到底属于哪条河流,史料没有记载。《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条下已不见记载,东汉中晚期卤县被省并。有学者认为“灈水”在晋以前叫滹沱河,后改为铜城川水、阁川水,明代赵时春著《平凉府志》又改为汭水。但对于卤县的地望,史学界一直存疑,直到上世纪80年代崇信县出土的一批陶器,才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关键的实物资料。

1985年至1987年,崇信县文化馆从九功、锦屏、赤诚等乡镇征集到42件陶器,有鼎、罐、釜、茧形壶等器型,均有“卤市”“卤”“市”等戳记,这批陶器绝大部分出土于锦屏镇刘家沟墓群。当时的征集者、崇信县博物馆原馆长陶荣先生认为,这批陶器是卤县市府所属制陶作坊的产品,而锦屏镇刘家沟一带则是卤县市井官署的治所。

刘家沟遗址位于崇信縣锦屏镇刘家沟村西、汭河南岸的二台地上,经过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其遗址东起岺子沟,西至刘家沟塬子中部,南靠雷祖爷山,北临汭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20米,分布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非常丰富。出土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尖底瓶、彩陶盆、红陶罐,汉代灰陶罐、云纹瓦当、板瓦和筒瓦等残片。刘家沟村东南是墓葬群,时代从战国中期至汉代,带有“卤市”戳记的陶器主要出自于此。因此,崇信县锦屏镇刘家沟遗址为汉代安定郡属卤县的认识是准确的。

五、阴密

商代末期,共人与密须为邻,最早提到密须是在《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史记·周本纪》文王:“明年,伐密须。”《集解》引应劭曰:“密须氏, 姞姓之国。”《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汉书·地理志》载:“阴密,《诗》密人国。有嚣安亭。”《括地志》载:“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即古密须国也。”《明一统志》载:“阴密城,在灵台县西五十里。汉晋为县。属安定郡,隋省入鹑觚。”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汉阴密县大约在灵台县百里镇附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西汉阴密县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读史方舆纪要》载:“阴密城县西五十里。”结合目前考古调查情况来看,灵台百里镇的“百里故城址”有汉代文化层,可能为汉代阴密县。

百里古城址位灵台百里镇政府所在地,现残存城池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97、南北宽384米,总面积27.15万平方米。城池偏东,有晚期小城,东西长211、南北宽195米,总面积4.1万平方米。古城南西北三面现存不同时期的城墙、城壕和城门残迹,北城墙基临断面而建,残高2—3米,夯层厚8—12厘米。西南两面城壕现宽45—95、深1.2—2.5米。城周分布有西周、东周、秦汉不同时期的墓葬和遗址,城内地面多见西周陶片和汉代以来各个时期的云纹瓦当、板瓦、陶瓷残片等。1972年4月在灵台百里镇公路建设时出土一件铜鼎,作“安定郡库鼎一容二斗重十八斤二年冶偷镌”铭文。同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灵台邵寨镇雷家河村一带出土“密”“密市”“密亭”等戳记的战国至汉代的灰陶罐等器物。综上,今灵台百里镇百里古城址应为汉代阴密县治。

六、临泾

《汉书·地理志》载:“临泾,莽曰监泾。”《后汉书·郡国志》载,临泾为安定郡郡治。《魏书·地形志》载:“泾州,治临泾城。领郡六。”《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泾州:“临泾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本汉旧县,属安定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湫谷县,取县内湫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按: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

泾州古城依山面水,坐北朝南,东西长6000、南北宽5000米,分布面积为300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分内外二城,外城北至彩门城,西至瓦坡沟,南至泾河北岸,东至兰家山沟,内城北依兼山(今虎山),南临泾水,西靠堡子沟,东近兰家山沟。平凉市博物馆原馆长刘玉林认为泾州古城在商周时期为共国所在地,这时已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武帝置安定郡以后开始建筑城池;隋唐时期,泾州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大筑城防。宋时,外患战争较多,但城池变化不大;明朝初年迁于泾河南古安定驿。现残存彩门城城墙300米,后沟岭上残存城墙200米和两个高9米、顶宽5米、底宽9米的墙墩。城墙夯层11至13厘米,清晰可见。川道城墙基本全无,可能毁于明代泾州水患。在古城内现存大云寺遗址、宝宁寺遗址、水泉寺遗址。由于历代在泾州古城叠压建有城址,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考古发掘或者基建施工等在古城内及周边出土了大量各时期的遗物,1965年泾州古城内水泉寺村群众在取土时发现“汉率善羌长”印,这可能是东汉时期朝廷赐给居住在泾州古城内羌族首领的印章。上世纪70年代大云寺遗址出土金银棺、宝宁寺遗址出土北周青佛像等遗物。1984年在泾川城关蓝家山一座残墓中出土一件汉代“别部司马”印章,墓葬正好位于泾州古城东城墙根处,同时出土随葬大量的五铢、大泉五十和货布等汉代钱币。上世纪80年代在古城内的山上的汉墓中,出土一件为“建宁元年”铜鼎,建宁元年(168)则是安定郡二次内迁返本土的时期。2013年至201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泾州古城佛教遗址发掘时,除出土北魏至宋时期的造像外,还出土汉代的绳纹瓦当、板瓦、筒瓦等建筑残件。综上,泾州古城遗址是西汉时期的临泾县治,东汉平定羌族起义后成为安定郡治。

当然,还有学者认为一些县治也位于平凉境内,比如安定、爰得、阴槃等县,这有待以后考古发掘和新史料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魏收.魏书·地形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李泰.括地志 辑校[M].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

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6.

8.朱熹.诗经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穆彰阿.潘锡恩.大清一统志: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杨守敬.汉书地理志补校[ M].二十五史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 1955.

1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甘肃省考古所.居延新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14.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1.

第一作者简介:

牛文楷,单位:平凉市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甘肃区域文化史及陇东地区文物考古

猜你喜欢
汉代县级
合肥出土的汉代熊形铜器足小考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县级区域雨量站观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