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二二国企改革方略

2022-05-18 00:18徐姝静国晔
国企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

徐姝静 国晔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党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之年。

特殊的历史节点,国有企业该如何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当下所处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短短75个字的论述,为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定下了总基调。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坚持国家战略性需求导向

对于国家而言,战略是蓝图,是罗盘;对于企业而言,战略是命脉,是未来。坚持国家战略性需求导向,这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根本遵循。

焦开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积极构建兵器特色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全力服务于国家战略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建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履行强军首责、突出自立自强,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三是坚持全球视野、参与国际竞争,当好国家“一带一路”排头兵;四是坚守实业报国、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打造军民品先进产业体系;五是对标世界一流、强化系统思维,积极构建兵器特色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邹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在坚守能源安全保障上显担当

要强化底线思维,在坚守能源安全保障上显担当。同时,服务“双碳”目标,在加快能源绿色转型上下功夫。解决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新能源与电网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基础保障型和系统调节型电源转型,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

杨华|全国人大代表,原中化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

综合治理盐碱地,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建议一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组织设立“盐碱地治理模式研究与推广平台”,由具备盐碱地治理综合能力的中央企业牵头,全面开展相关技术与商业模式的研究与推广。二是探索完善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投资收益。三是以盐碱地修复为契机,构建全产业链闭环的循环农业体系,将生态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融合发展,最终实现盐碱地治理的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并实现向全国范围内盐碱地区推广。

刘飞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动二手工程机械装备出海,加快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二手工程机械装备出海具有多重意义,可以加快产能输出,促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增量提速,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重要目标;推动产品走出去,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

建议以湖南自贸试验区作为试点,率先探索二手装备出口交易税费新规则,促进二手装备出口行业有序发展。

宋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建议:一是聚焦全流程、全产业链、全行业,鼓励能效系统提升;二是锚定系统化、低碳化和数智化,加大创新力度;三是建立节能国家奖励制度,营造节能优先全社会氛围。

赵大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

加速构建数字政府均等化服务能力,使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目前我國政务服务能力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跨城市、跨区域、跨城乡、跨人群的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与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和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要求仍有差距。应大力加强县域电子政务云网设施统筹建设,强化乡村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依托国家算力体系,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算力服务商等开展合作,构建数字政府算力网络向基层、向县域、向乡村的延伸支撑能力,使其像水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

周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建筑行业要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路线

建筑行业要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路线,加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统筹,加强绿色低碳建材使用,加强推广工程总承包及SPV等组织形式,助力建筑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发展。

朱兆云|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

中医药应注入现代科技的力量,守正创新

除坚守传承外,民族药应注入现代科技的力量,守正创新,带着研究成果走出国门。加入现代科技力量做民族药的创新,讲清药物机理,让西方医学清晰地判断其科学性和具体应用方式,促进与国际的对话沟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民族药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多元需求。

罗琦|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

加强核领域基础研究,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工业

核领域基础科研是先进核动力、先进核材料和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应加强核科技基础科研,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整体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实现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工业,推动我国建成世界核工业强国提供坚实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战略支撑和力量保障。

吴希明|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

落实航空强国战略,统筹推动通航产业发展

通航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是落实交通强国和航空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建议政府主导,建立跨部门军、地、航协调机制,统筹推动通航产业发展;整合地区航空资源,打造民航运输和通航运营一体化支持保障基础环境;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打造若干应急救援基地;支持地区通航平台公司与通用航空“国家队”深度合作。

俞光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加快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福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础前提。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参考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借鉴发达国家医疗服务和我国相关行业质量管理标准,总结部分地区的典型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健全患者体验质量标准,加快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文振富|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依靠自身力量,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粮食进口渠道无法保证时时畅通,保护耕地和粮食生产能力面临诸多挑战。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系数,要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牢牢守住。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不断从战略高度审视未来,国企

改革方能点面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不断从战略高度审视未来,国企改革方能点面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谭瑞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建立军工央企资产调整平台,让军工央企轻装上阵

依托航空工业建立资产调整平台,会更加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军工央企整体能力提升。建议在政府主管单位的统一组织部署下,建立完善军工央企资产调整机制和军工企业资产调整平台,推动各军工央企调整资产信息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资产运作能力的协同合作,促进存量盘活和资产流动,处置“两非”“两资”,实现最优交易。

林益彬|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

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国有份额进场交易

建议:一是推动私募基金国有份额进平台流转;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三是后续探索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

建议国务院国资委和证监会共同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明晰有限合伙企业国有份额转让实际操作中的国资监管规则,把握权益登记托管、交易进场、价格确定等关键环节,有效发现价值,提升流转效率,助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胡明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所长

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坚持“补短”“修长”同步实施,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转变战略路径,形成局部优势;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先机,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精心谋划、科学施策、合力推进,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曾庆洪|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

国有企业要发挥产业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国有企业要发挥产业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重要抓手之一是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推进资产重组,不断完善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同时,要在产业链中充分发挥“链长”作用,牵引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共同固链强链延链补链,进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全方位促进数字经济建设

数字经济不仅是一种创新范式,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变革转型,最大限度在全社会范围内释放新动能。

唐永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推动农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农村中小微企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其数字化转型升级事关乡村振兴大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鸿沟基本填平,“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已经充分普及。“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动农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转意识、转模式、转生态、转方法,实现农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维之变、融资渠道之变、人才之兴、发展之兴,从而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杨剑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

优化“东数西算”网络结构,促进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

优化“东数西算”网络结构,实施东、中、西部区域梯次布局,在中部增加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促进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在中部部署国家枢纽节点也能为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提供高品质、低成本数据算力需求保障。通过在中部部署国家枢纽节点,将有助于构建布局更加合理、技术经济更具相对优势的算力设施新格局,为构建国内大循环、实现东中西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更好的支撑作用。

郭新明|全国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

高质量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手段不断应用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对此,需要从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强化数字化普惠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三方面入手,高质量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揣小勇|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构建以数字电网为核心纽带的新型能源数字生态

建议构建以数字电网为核心纽带的新型能源数字生态。在国家层面成立数字电网创新和产业联合体,支持新型能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新基建规划布局,支持多能互济、综合能源等新型能源服务发展,推动形成能源发展数字经济新生态。

张明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

加快推进工业品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

就电商经济而言,国内工业品电商平台在产品品类、供应商数量、技术实力、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一是统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工业数据安全;二是整合央企资源打造工业品电商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作用;三是建议扶持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品电商专业,加强工业品电商人才储备;四是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分级分类工业数据标准及采集体系,统一工业品数据标准;五是加强工业品电商标准体系建设。

徐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打造数字化赋能的建造体系

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模型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林龙安|全国人大代表,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

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各地应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立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政企合作,创新智能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智能城市建设项目可持续健康运营,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监管、智慧小区、智慧能源等的应用发展,实现民生政务、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城市管理一体化、智慧化。

王士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以数字化建设切实引导和支持传统业态转型升级

从监管到市场主体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切实引导和支持传统业态转型升级,提效率、降成本。兰田大力动员业户实施全方位数字化改造,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辖区市场电商普及率达95%,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畅通流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黄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

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端有效深度融合

制定适应数字生态的金融政策,鼓励中小银行提高“非接触式”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质效。积极引导金融科技企业和中小银行加大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对产业端的支持和渗透,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端有效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对于传统行业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和促进就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张云勇|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总经理

推进运用可信数字身份认证赋能数据治理

建议进一步加强法律保障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推进运用可信数字身份认证赋能数据治理,落实还数于民。加强部委联动、行业协同,规划设计可信数字身份认证服务体系与数据治理体系的融合发展。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打出打好组合拳,共建可信数字身份认证服务基础设施,为公民提供数字可信的数据治理服务基座,做到治数于民。同时,強化舆论宣传,加强规模应用,做好用数于民。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

顾军|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加快推进《原子能法》出台

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全球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绿色、低碳复苏,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尽快出台统领我国原子能领域的基本性法律,完善与我国核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法规体系,填补立法空白,表明我国促进原子能事业发展的国家意志和制度安排,树立我国负责任核大国形象,助推我国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助力实现“双碳”愿景目标,刻不容缓。《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已基本成熟,建议结合最新形势与战略需求,完善《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尽快出台。

曹志安|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当前电力用户对高质量电能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及电网紧急安全事件明显增多,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张利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能集团总工程师

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的灾害防救能力

地下半地下空间是人工在地表下开创的新空间,是城市巨大的特殊空间资源,国内外都大力开发利用。对于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的灾害防救能力,一要提高认识,将地下半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灾害防救的重要领域;二要深化研究,提高地下半地下空间工程防灾标准;三要加强建设,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应急救援能力;四要强化培训,提高全民地下半地下空间应急能力。

胡晓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目前,个别地方隐性债务高企、一些大型企业负债过高以及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凸显,存在区域性、行业性系统风险发生的隐患。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进一步加剧风险的破坏性。中国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进出口银行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六稳”“六保”方针,积极作为,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综合施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周炼|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支持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保障地方能源安全

目前,广西缺煤、少油、乏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60%,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支持广西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对保障地方能源安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亟待相关政策支持”等现状,建议设立国家级科技专项支持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通过科技专项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广西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勘查开发技术攻关、产能建设指导、发展模式总结、政策扶持、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广西快速构建符合区情区况的技术理论、发展规划和地方配套政策,为广西“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李国璋|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国内磷化工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由于部分高端磷化工产品出口一直没有退税政策,有些产品甚至没有单独的商品编码,产品以全口径成本出口,削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建议增列部分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氢氟酸等)和部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税则号,给予与征税率相对应的出口退税率。

冯艺东|全国政协委员,中泰金融国际董事长

做好国有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控

当前,全国范围内国有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一是建议各级国资委等监管机构加强对下属国有企业债务融资用途管控,坚持聚焦主业使用债务资金。二是严禁非金融类国有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对外开展类金融业务,对于资金空转、脱实向虚、挪用资金违规套利的行为,要严格监管并落实相应处罚措施。三是对融资环境较为宽松的国有企业,要强化风险意识和稳健经营的理念,严格管控负债规模和杠杆水平,加强资金管理,切实将债务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防止脱离企业实际情况过度负债、冒进经营、脱实向虚。

吴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加强网络空间的法制建设

建议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加强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加大力度打击网络空间的犯罪。网络空间的治理,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协同,从标准建设、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强技术治理。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空间的外交、外宣和国际治理,为网络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中国贡献。

王建清|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总装检测车间首席技能师

破解技能人才断档与工匠培养难题

建议突破相关制度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推进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做好政策衔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解决企业不敢招纳固定期用工而导致的技能人才断档与工匠培养难题。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产业工人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强化工资收入的技能价值导向,推动企业技术工人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

立足国情推动绿色转型

自2021年四季度限电潮以来,我国持续为“双碳”定调:要求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紧抓生态文明建设机遇,聚焦主责主业,国有企业绝不脱离实际。

温枢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能源央企应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华电作为中央骨干能源企业,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力热力供应,圆满完成阶段性能源保供任务。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能源央企应继续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聚力促转型,紧紧围绕助力“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绿色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徐留平|全国人大代表,一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尽快出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议尽快出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使车企在重大技术、重大产业领域实现快速布局和突破。加强汽车报废管理,加快汽车行业技术标准国际互认。

高祥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进不锈钢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助推减排降碳

建筑领域是用钢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与常见的碳钢彩涂板相比,不锈钢材料使用寿命长、回收率高、成本比较优势显著。在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加快以不锈钢替代碳钢彩涂板,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围护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碳排放,符合建筑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完善形成建筑围护用不锈钢系列标准,加快推进建筑用不锈钢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与实施,进一步扩展不锈钢在其它建筑围护系统的应用范围,大力推进不锈钢在工业、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陈虹|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动汽车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助力落实“双碳”目标,不仅要继续扩大新能源产品的普及,还要在生产端和使用端共同发力,推动全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建立健全支持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推动“官产学研”各方形成合力,通过技术孵化、项目示范等方式,加快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技术落地,以及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马永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加快CCUS产业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总体看,我国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正处于工业化示范阶段,与国际整体发展水平相当,但部分关键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不同地区陆上封存潜力差异较大,且成本较高,亟须加快发展步伐,形成有效的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利用,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建议加强CCUS产业顶层设计,推动CCUS产业链示范及商业化应用,加快CCUS管网规划布局和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完善CCUS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及技术规范,形成统一行业标准。

尹兆林|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党委书记

加快完善氢能源产用支持政策

目前氢能汽车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保有量偏低,氢能生产和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氢能的规模化发展。国家应加快完善氢能源产用支持政策,包括加大绿氢装置及加氢站建设补贴、氢能售价补贴、氢能汽车购置补贴力度,实行氢能生产和储輸设备免税政策,促进氢燃料技术和氢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贾润安|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促进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现代煤化工先发企业,充分发挥煤化工产业示范引领优势,科学谋划、部署下一步煤化工产业发展。

在“高端化”方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煤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项目,生产煤基新材料和煤基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多元化”方面,加快从单一的油品和聚烯烃产品向“油-化-新材料”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积极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和高等级碳素材料。在“低碳化”方面,利用绿电、绿氢等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发展,探索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综合利用路径。

郑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董事,浙江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高效推进数字新基建领域节能降碳

目前,我国各地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工作稳步推进,总体成效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一要加快数字新基建的能耗评价和碳排放标准建设;二要加强针对数字新基建的碳排放制度供给;三要进一步优化“双碳”监管治理体系。

彭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

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引导产业向绿而行

建议在新建筑规划中强制采用光伏材料产品,明确建筑立面至少四分之一或等量面积实现光伏覆盖,或者强制性规定新建筑耗能必须实现20%以上能源自给,并对主体、期限、程序、法律责任等均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在政府采购工程中强制性要求采购发电玻璃、新型光伏电池、光伏部品部件等光伏材料产品,积极应用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从需求端推动BIPV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向绿而行。

张凡华|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英大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以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指导,依法合规利用能源电力大数据,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构建一套面向绿色金融的国家级碳核算体系;制订一套适应“双碳”工作的绿色金融标准;加快构建“测算有依据、标准能支撑、过程可记录”的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提升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识别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双碳”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为实体企业提供多元化低成本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王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广使用绿色低碳节能门窗正当其时

要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节能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关口,而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全面推广使用绿色低碳节能门窗,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如果把既有建筑门窗和新增建筑门窗全部换成节能门窗,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16亿吨,相当于我国全年煤炭产量的15%左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50亿吨。

吴翔|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220千伏雷州巡维中心副站长

加快推动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

建议政府对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规划层面的导向支持,规划、住建、发改、交通、供电、消防等各部门全力配合,尽快将与现行政策、标准、规定相悖的内容调整到位。此外,建议支持充电服务运营商在居民区报装独立电表,鼓励采取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服务模式,电网企业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到生态文明、国家安全,都呼唤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蓬勃涌现。国有企业如何做到“敢为天下先”“能为天下先”?

宁高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加强差异化、源发性创新

目前,中国许多产业都面临着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转型挑战。仅能满足基本需求、成本驱动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入发展瓶颈期,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中国企业过去在这方面有很多短板,跟随、同质化比较多,差异化、源发性创新比较少。而今天,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出这一步。

舒印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加快高温气冷堆商业推广,促进核电安全发展

为加快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广应用,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完善高温气冷堆商业化发展规划,依托华能石岛湾示范工程,进一步强化成果凝练,推动设计优化。加大政策支持,鼓励上下游联合创新,推动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支持大型央企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开展在退役煤电厂址建设高温气冷堆的项目评估、工程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启动一批项目建设。

芮晓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党组書记、董事长

加快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网信企业

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要有规模和体量,更要有一流品牌、一流产品、一流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子聚焦网信主责主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难题,着力深化市场化结构性改革,加快市场化全球化配置业务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坚持“海纳百川、敢为人先”创新理念,坚持走开放联合创新之路,不断提升“坚底强链”战略性核心竞争力。

刘明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进自主创新,切实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

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组建更多的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中心,及时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作为总部在东北的央企,我们要把自有的品牌、技术、管理优势与东北区位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助推东北地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以产业振兴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于旭波|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高端制造“中国造”

就发展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建议:一是国家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强链补链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二是建议有关部门提高对机床装备制造领域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建设高端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机床产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郭建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长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以协同合作为手段,在“政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机制建设中,积极争取各种政策支持,促进各要素密切配合,形成乘数效应。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重点专业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争取对已取得关键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形成一批新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布局,支撑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杜娟|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副总经理

不断突破掘进机前沿技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为了积极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中铁装备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政产学研用”高效高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了基础研究五大平台,不断突破掘进机前沿技术,先后攻克了6-7米级盾构机主轴承、大排量泵等“卡脖子”部件,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议适当统一盾构隧道管片规格标准,以提高盾构/TBM大型设备和工程基础设备的周转使用率。

张新|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党委书记、董事长

集中力量攻克核心组部件设计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统筹国内科技创新力量,聚集“人、财、物”等创新资源,组建重大技术研发联合体,由制造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优势科研院所和高校,举国之力,众志而为,集中力量攻克核心组部件设计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与自主可控。

刘志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党委书记

运用航天技术牵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建议国家加强政策引导,推动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前瞻性技术示范应用,出台支持相关领域的指导文件,化解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障碍,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实现前沿领域国产装备的领先发展;二是建议国家出台相关鼓励支持政策,推动国有大型企业与中国航天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首台套产品应用合作,在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产品验证、首台套产品示范性项目应用、产品迭代升级的全流程中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日常交流机制,促进航天先进技术向民用领域进行转移转化,实现国家核心装备技术自主可控。

李全文|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产学研合作是推进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体系,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促进高精尖创新人才向企业汇聚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杨艳|全国人大代表,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主任

提高我国镍钴金属及战略材料的自主保障能力

建议国家以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通过优化重组加强镍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攻克镍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材料、清洁能源与储能材料、镍钴高温合金等先进功能材料开发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我国镍钴金属及战略材料的自主保障能力,引领我国镍钴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闫丽娟|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支持龙头企业搭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决定了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要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助力“雙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要啃下技术创新这根“硬骨头”,必须扎实做好基础研究,而这需要国家级甚至全球化的科研力量。增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搭建国家级创新中心,是推进关键领域科技创新的必要举措。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德清:成立代表履职交流宣讲团
嘉峪关市建成48个“人大代表工作站”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辽宁贿选
人大代表对最高检的意见建议去哪儿了
瓜州县2015年将再创建“人大代表之家”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