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需克服哪些教育上的差异?

2022-05-18 00:50杨冬妮
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国大学留学生英国

杨冬妮

2月17日,英国大学和招生服务中心(简称UCAS)发布了截至2022年1月26日的英国本科申请数据。数据显示,总计有610720人提交了英国本科申请,对比2021年1月15日的616360人,申请人数减少了5640。

尽管申请者总数相较2021年有所减少,但中国学生申请英国大学本科的人数却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大陆的申请者有28930人,较2021年增长了12%,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根据UCAS的数据,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申请英国大学的人数已经翻了四倍,从2013年的6900名增长至2022年的28930名。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为出国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但这并未影响中国学生赴英留学的热情。

随着英国春节学年开学,以及英国“与新冠共存”计划的实施,许多英国大学已正式开始进行线下授课。在经历长达两年的网课及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教学后,在英国的学习生活终于恢复至疫情前状态,新生也已陆续抵达英国开始进行本科、研究生课程的学 习。

中英大学的教育差异

英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有着既完善又复杂的教育体制,同时非常具有灵活性。而大学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中国与英国在课堂教学方法、授课类型、考核评价等有着较大的差异。留学生在首次抵达英国学习时会经历一段适应的过程。

语言环境

许多留学生在留学时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语言。大部分英国大学要求学生的雅思成绩不低于6.0~6.5分,单项不低于5.5分。申请者的雅思达到成绩并满足学校其他录取条件后,便会被英国大学录取,前往英国读书。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雅思考到6.0~6.5分的成绩往往比较容易,且这个成绩所对应的语言能力也能够应对学生英国的正常生活。但是,由于国内不具备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对于还未养成英文表达思维和表达习惯的中国学生来说,在刚抵达英国的前2个月的课程中会觉得比较吃力。加之英国大学的导师、教授通常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英语口音也会让本就未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的留学生在课堂理解上难上加难。课上听不懂、无法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是大部分新生开学时的常态。

其实,在出国留学前期遇到语言困难的情况非常正常,留学生不必为此过于焦虑。绝大部分学生在国外上课2个月之后就会逐步开始适应,慢慢开始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

对于留学生来说,想要尽快解决语言困难,摆脱上课听不懂的情况,最高效的方式就是提前预习。

在英国,几乎所有导师、教授会在课前提前将课件、课程资料或是推荐阅读的书籍、文献清单上传至学校系统。学生可以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阅读资料、查词典、标记重点等。这样在课上便能够更快速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更快地适应英国大学课堂节奏。

另外,留学生也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服务,善用图书馆、学校网站以及部分高校为国际新生提供的免费学术英语及论文写作的课程。这些教学资源都会在新生欢迎周的活动或讲座中有所介绍。所以,留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新生欢迎活动也非常必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在的院系和项目可以提供的学习支持。

授课模式

英国大学课堂的授课模式以讲座(lecture)、研讨课(seminar)和辅导课(tutorial)为主。lecture与国内大学的授课方式一致,即在阶梯教室或空间较大的场所,由教授或导师面向本课程的所有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可携带电脑、平板电脑、录音笔等对课程进行记录,并且在lecture接近尾声时,老师通常会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进行答疑互动。lecture的时长通常为1~3小时,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

seminar是一种学生参与人数为10~20人的小课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对lecture讲授的内容和阅读清单的主题进行延展讨论,重视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以及思维的发散与阐述。通常英国大学的教学安排是在lecture的隔周安排seminar。老师与同学充分互动讨论是seminar的特点,除了进行以3~4人的小组讨论外,上台演讲(presentation)和角色扮演(role play)都是seminar的常见形式,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知识点。

而tutorial与seminar类似,都是对lecture所讲知识点的补充,部分学校的seminar也称为tutorial。但tutorial有一对一或一对多两种形式,有时因tutorial涉及学生人数较少,会选择在老师办公室内进行。

在刚开学的时候,由于tutor ia l或seminar的“强互动性”,对于习惯了“你讲我听”且语言还不熟练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不少学生对于这种课程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小班授课是国外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这也是留学时必经的适应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勇气的有效方式。

作为留学生来说,可以尝试主动与国外同学组成小组、组织引导讨论。大部分英国的同学和老师都是非常开放的状态,他们不会在意一个“外国人”语言表达得不好,反而会对中国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专业能力感到赞叹。

作业及考核

英国的作业及考核通常分为:论文(eassy)、考试(exam)、报告(report)、演讲(presentation)、毕业论文(dissertation)等多种形式。而其中的不少作业、考试是以3~6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通力完成某个主题文章,或是某个研究项目,最终以小组报告、演讲(group presentation)等方式呈现。

在小组形式的作业或考核中,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需各司其职;也需定期在图书馆或咖啡厅进行小组会议,同步进度,共同讨论。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对应的任务,贡献自己的价值。通常每个小组项目结束后,组内成员间要就贡献度进行打分,这个分数将影响这门课的最终成 绩。

在英国留学期间,很多留学生会对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记忆深刻,社交媒体平台上常有留学生对小组作业进行吐槽,有人把小组作业视为噩梦,甚至有人称小组作业为“小组作孽”。

尽管所有人知道自己的表现不仅会影响整组的表现,也会影響其个人分数。但在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仍不乏一些很“坑”的队友,开会迟到、滑水、不按时完成自己对应任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由于小组作业的完成需多人参与协同,小组成员间意见不统一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小组作业考验的是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个人则是责任心、创新力、兼收并蓄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是从学生过渡至“社会人”的过程。若想要高效地完成小组作业,就需要“明确大目标,容忍小差异”。本次会议要解决哪些问题、达成什么样的进度可以在会前提前进行确认。此外,在会议中需做会议记录,明确每个人在对应时间内要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要求等,形成纪要并通过邮件发至每个小组成员。也可以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工作进度的管理和同步,保证每个成员可以及时了解自己与其他人的进度。

尽管中英大学的教育方式有着较大差异,留学生在生活、学习将面临的挑战多种多样,但是,出国留学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增长,而且是全方面的锻炼。独立地去体验在一个全新的国家生活、拥有不可思议的新的视野、接触不同的教育方式、认识一个又一个新朋友……出国留学就像一场艰难的修行,当学生背起行囊,奔赴异国他乡,这个过程也必将成就那些着眼于未来的人。

猜你喜欢
英国大学留学生英国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中国申请英国大学人数创新高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英国第二阶段脱欧谈判将对其高校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大学获准提高学费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调查显示“脱欧”将降低英国大学吸引力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