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山西面塑艺术传播途径变化研究

2022-05-18 04:50杜程程
大观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播途径新媒体时代山西

杜程程

摘 要:山西面塑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了山西人民在几千年历史中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经济、人文价值。从山西面塑艺术传播的视角,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山西面塑艺术,阐述山西面塑艺术在新时代的作用,以推动山西面塑艺术得到有效传承,使山西面塑艺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山西;面塑艺术;传播途径

一、山西面塑艺术

山西面塑文化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各有特点。不同的节日、地区,传统面塑的样式也不同。根据不同节日主要分为春节面塑、清明与寒食节面塑、七月十五面塑以及各类人生礼仪面塑(满月、婚礼、寿礼等);根据地区可分为霍州面塑、忻州面塑、绛州面塑等。山西面塑多以植物染料品色点染并点缀各色五谷进行不同颜色的装饰。色彩多为黑、红、绿、黄、蓝等。其设色浓艳、对比鲜明,合理地应用了对比色的比值关系,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山西面塑的形象制作与艺术风格各有不同。例如,山西南部的闻喜县,是神农后稷稼穑之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日满月,每家每户都会制作山西面塑,因此闻喜县又被称为“花馍之乡”。制作面塑的步骤复杂,需要制作人员提前一晚制作发酵水,捏形要经过搓、团、捻、擀、剪、切、压、按、捏、卷等十多道工序。花馍蒸好出锅,趁热再用食品色素对其进行点染描绘,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鲜明、精致小巧的山西南部面塑作品。晋北人家中最具代表性的面塑为供神所用的枣山,制作枣山时要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上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后的枣山绵软憨实,大年初一迎神之时可将其供放于神位之前,以表达人们希望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山西面塑和岁时节令密切相关。春节祭神要摆放枣山、面羊;用于清明祭祖贡品的面塑,晋南称为蛇盘盘;寒食节前后,人们会制作昭示春天来临的寒燕。在各个体现人生意义的仪式中,面塑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山西面塑是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瑰宝,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在三晋大地上遍地开花,在黄土高原上熠熠生辉。

二、新媒体时代山西面塑艺术传播途径变化

(一)山西面塑艺术传统传播途径

山西面塑艺术作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以“师傅传徒弟”“前辈传后辈”“老人传小孩”等人与人接触的单向传播形式为主。这种传播形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传统的传播形式为单向传播,途径太过单一,容易造成失传的情况;其次,传播范围太小,这种传播行为只能集中于一个地区,小范围的传播不能使面塑艺术与外来元素更好地结合,不容易进行改革与创新。

后来,书籍传播形式出现,其以文案记载为主,如《中国面塑艺术》等书籍,作者通过走访收集材料,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并表达出来,从各地面塑的形象塑造、色彩搭配、文化寓意、制作方法等方面出发,全面地进行面塑介绍与教学。这类传播形式,相对而言,更具系统性、完整性与传播性,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形式,可以保证山西面塑艺术在此种传播形式下保持内容的完整性与传播的系统性。但是其同样存在问题,首先书籍传播形式不够形象生动,虽然作者在书籍中运用文字与图案相互穿插的方式进行内容展现,但内容并不直观,导致读者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意图,也不能完全接收山西面塑各方面信息。

(二)山西面塑艺术新媒体传播途径

1.山西面塑艺术网站

山西面塑艺术网站是专门进行山西面塑艺术介绍、赏析、展示与报道的传播媒介。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于多元文化的需求不断扩大,许多组织开始建立山西面塑艺术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山西面塑艺术进行传播宣传。目前我国建立的山西面塑艺术相关网站主要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这些山西面塑艺术网站大多由民间团体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不同的山西面塑艺術网站有不同的信息传播重点,但主要内容都为面塑艺术资讯、面塑艺术欣赏、面塑艺术传承人介绍、山西面塑教学等。山西面塑艺术网站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面塑艺术信息资源,也为新时代面塑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发展空间。

与以往的传播途径相比,山西面塑艺术网站传播形式有以下优点。第一,网络具有开放性,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播不再依赖单一媒介,可以实现图形、动画、文字的融合,使受众能更容易了解山西面塑及其内涵。第二,网络具有便捷性,山西面塑艺术网站具有超链接形式,受众可以及时便捷地观看,接收更多衍生信息。第三,网络具有丰富性,山西面塑艺术网站不仅为受众提供了获取面塑艺术信息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容量超大的信息仓库,网站内的山西面塑艺术各类信息丰富多样,其突破传统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形成一个艺术平台。

山西面塑艺术网站传播形式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多数网站只能供受众进行内容的浏览与搜索,受众只能通过接收信息的方式了解山西面塑艺术,缺乏互动性,同时受众不能发表评论,参与度低,导致没有观看热情。另外,多数网站不具备实时性,山西面塑艺术相关活动、内容等一般会延后发出,不能及时高效地进行展现。

2.山西面塑艺术自媒体传播

山西面塑艺术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分为以论坛、贴吧为主的虚拟社区,以及以微信、微博为主的信息交流平台。

虚拟社区定义为“一群主要借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团体”。山西面塑艺术虚拟社区是指一群对山西面塑艺术感兴趣、有见解、有经验的人,或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承人,通过各种电子网络组建社区,在社区中对山西面塑艺术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如山西面塑百度贴吧、山西面塑论坛等。山西面塑艺术虚拟社区主要由面塑艺术的民间组织或山西面塑艺术的爱好者建设,在线交流、讨论是虚拟社区的主要功能,用户可以围绕山西面塑艺术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建议、讨论,可以进行活动分享,或组织山西面塑艺术相关活动,如募捐、考察等。

微信和微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赋予了传播者更大的自主权。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进行山西面塑藝术的传播,随时分享、接收山西面塑艺术相关信息,发表自己对面塑艺术的见解与建议,传播者可以结合现有的山西面塑艺术数字化信息,根据个人审美和目的,确定所传播的内容及其表现方式。

3.山西面塑艺术影像

近年来,随着纪录片、综艺节目等网络节目的持续走热,展现民俗民情、记录民族生活的纪录片与综艺节目不断涌现。

纪录片《山西非遗·面塑花馍》记录了山西不同地区、不同节日的面塑制作技艺与艺术风格,全面地展示了山西面塑艺术的发展与变迁。节目通过介绍山西南部闻喜县、晋北等不同地区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以及婚礼、生日、满月等不同节日与仪式中出现的面塑及其制作步骤等展现了山西面塑艺术的魅力。同时,通过谈话形式由各位山西面塑艺术传承人讲述自己与面塑的故事,其中提到了山西吕梁兰县兰城北街的村民们把面塑做成一种盛宴的故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这天,天还不亮,村民们便忙活起来,鞭炮一响,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面塑供品,在各个大街小巷中被摆出,等待着人们“检阅”,如此热闹的场景体现了山西面塑在山西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面塑与人们密不可分的关系。该片在爱奇艺、B站、腾讯等网络视听平台播出。考虑到新媒体受众的需求,长集的纪录片也可以按照内容特点切分为各具表现力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

《奔跑吧·黄河篇》作为一档文旅游戏类体验真人秀节目,以体验黄河流域各类民俗文化、地域特色为主线,以游戏挑战为切入点,展现了黄河流域各个地域的特色民俗艺术、美食,以及新时代各地发展情况与特色产业。在第三期中,节目组来到山西“花馍民俗体验馆”,通过山西面塑艺术传承人的展示介绍以及嘉宾动手制作体验的方式,在节目中融入山西面塑艺术的各类元素,增强了传播形式的直观性与体验性。但是该节目是以整个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为主线,面塑内容在整个节目中的播出时长较短,不能充分地发挥传播效果。

山西面塑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历史性特征,能让人们对它产生想要了解的欲望。影像艺术对山西面塑艺术的呈现,使得山西面塑艺术被更多人了解与熟知。同时,借助媒体平台的力量与明星效应进行大范围宣传,能扩大山西面塑艺术的影响力,实现有效传播。影像传播方式为山西面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增加了动力。

另外,与传统民俗文化相关的视听节目可以丰富节目形式,例如“慢综艺”形式能使节目嘉宾全身心地融入节目场景,体验民俗生活,传承民俗文化,传递出温情感人的情绪。这样的节目更具体验性,观众在观看节目过程中,能获得与此相关的浅层体验,同时也能让观众有兴趣去深入感受山西面塑的魅力,体验山西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4.山西面塑艺术短视频

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现阶段人们已经进入一个“无视频,不网络;无网络,不传播”的时代,由于短视频综合了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传播方式,其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风口。短视频与一般的影视传播有一定相似之处,即二者都通过人们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传递信息。但同时,短视频与一般影视传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社交化、碎片化、分众化与定制化的特点。

在国内,2011年新浪秒拍上线,2013年腾讯微视上线,随后又出现了美拍、西瓜视频、小咖秀,以及现在占据短视频半壁江山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相继推出,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活跃用户日渐增多。同时,短视频应用的剪辑功能非常强大且操作简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视频剪辑的门槛。各类自动化剪辑平台使得没有摄影、剪辑基础的用户也可以轻松剪辑短视频作品,实现“一秒做大片”,这些都让短视频用户能够在使用短视频平台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双向传播。

首先,短视频平台具有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短视频平台在设计之初就加入了社交属性。网络视听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形成了以地域、集群为特征的传播话语生态圈,非常有利于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播。同时,可以借助短视频的东风打造山西旅游城市,但需要注意线上线下互动的结合,这种传播形式更符合当下人们使用媒体的习惯,能形成热点话题,激发公众参与山西面塑艺术活动的热情,使其在话题讨论、艺术欣赏、共同参与中主动感受山西面塑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其次,短视频具有非常精准的用户画像和典型的使用场景,能为用户提供海量的、有趣的、碎片化的内容,并与其需求进行匹配,用于山西面塑艺术传播非常有效,能实现精准投发,向对山西面塑艺术、山西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感兴趣的用户投放相关内容,且用户使用短视频的时长越久,观看的内容越多,平台所推送的内容就越精准,越符合用户的“胃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播的效率与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与兴起,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增强了艺术传播的个体性与主观性。数字化的传播媒介,使得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承人与爱好者可以自主在艺术网站、社交媒体发布与山西面塑艺术相关的作品,不再受到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对于山西面塑艺术的观赏者来说,其也可以自主进行作品的观赏、评论与转发。新媒体的出现将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多向传播,使艺术形式逐渐大众化。新媒体艺术创作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在消费文化普及的时代,将山西面塑艺术利用各类平台进行商业推广,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播者可利用民俗文化的娱乐性质,运用网络化语言对山西面塑艺术进行描述、分析,通过高度零散化的传播形式,与传播对象进行实时互动。因此,在山西面塑艺术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实现艺术形式的大众化、艺术传播的商业化、艺术效果的娱乐化,以到达较好的艺术推广效果。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途径相较于传统具有覆盖范围广泛、方便便捷、形式多样、互动便利等特点,传播多向化、数字化、还量化、立体化、及时化[8]。新媒体为人们的信息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与便利,使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播不只是面向山西及周围地域,而是将所有使用新媒体平台的用户纳入传播范围,使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与喜好欣赏、学习山西面塑艺术。新媒体为山西面塑艺术提供了更加多样的传播形式,方便了大众对于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播,也为山西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艳.功能论视角下食物名称的英译策略及方法:以《山西面食文化》翻译实践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2]方方.花馍制作技艺[J].科学之友(上旬),2013(11):20-21.

[3]高栩平.山西柳林盘子会民俗文化调查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4]陈媛.虚拟社区用户的信息行为分析[J].商,2016(30):204.

[5]朱杰,崔永鹏.短视频:移动视觉场景下的新媒介形态[J].新闻界,2018(7):69-75.

[6]曹三省,胡倩倩.网络创新与科技演进对移动短视频的影响[J].中国广播,2019(8):18-22.

[7]彭小琴.民俗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J].传媒,2015(23):76-78.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

猜你喜欢
传播途径新媒体时代山西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山西农大与山西云时代共建智慧农业创新中心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流行甚“High”的网络流行语
警惕环境恶化的新因素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题壁诗歌创作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存继与思考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