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研究

2022-05-18 04:50闫雪莹
大观 2022年4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个性化

闫雪莹

摘 要:声乐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唱者通过不断练习歌唱技巧,能逐步形成歌唱风格。歌唱风格既是演唱者歌唱技巧的体现,也是其个性化的体现。因此,探究声乐教学中的歌唱风格和歌唱技巧,提出声乐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音色特点和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美学、心理学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以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歌唱风格。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风格;个性化

歌唱风格与演唱者所处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价值观、性格、艺术素养等息息相关。对于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是当今声乐艺术向前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演唱者进行个性化风格的培养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质量、高水平音乐作品的发展,对于我国声乐教学工作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歌唱风格的类别

成熟的演唱者普遍都有其自己的歌唱风格,这种歌唱风格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括外界事物的刺激,也包括演唱者成长经历、个人思想与性格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歌唱风格类别的划分需要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嗓音条件进行考量。

(一)按照演唱技巧进行分类

一是流行唱法类。流行唱法是很常见的一种歌唱风格,流行歌曲的歌词多来自人们的现实生活,内容简练而直白,传唱度高。此种唱法因为声音随意而自然,所以具有多样性,个人风格特点比较明显。纵观世界歌坛,此种唱法源于生活,具有明显的即兴性,市面上很多流行音乐都属于流行唱法。从艺术的角度审视流行唱法,其特点就是不追求统一的演唱音色,演唱者在演唱时的音色与平时正常说话时的音色非常接近,声音更为自然而质朴。流行唱法的审美情趣较为特殊,演唱者需要对声音细节有很强的诠释能力,需要稳定成熟的聲乐技巧。流行唱法演唱的大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在形式和内容上多表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加上现代灯光与音响的加持,流行歌曲满足了人们的情感文化需求,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二是民族唱法类。常见的曲艺、戏曲和各个民族的民间唱法,都可以归到民族唱法中。民族唱法从远古走来,历经哼唱、吼唱到《诗经》,再到之后的《楚辞》等,再到戏曲等。西洋美声的传入,使我国的民间唱法吸取了相当多的发声技巧和音乐表达经验,大幅度提升了民族唱法的情感丰富度与内涵。审视民族唱法可以发现,民族唱法的音色更为清晰明亮,跨越音区时音色的变化较小,这也导致民歌在演唱时相对需要更少的气息输出,从而带来更为高亢清丽的声音;在风格上,民族唱法更具多样性,这也使得其艺术表现力更为丰富多彩;在表达意境上,民族唱法由于更为注重作品底蕴和内涵,更专注于作品的品质与气质,所以在表达上不侧重于技巧、嗓音与艺术构思等。

三是美声唱法类。美声唱法就是意大利语中“美好的歌唱”的意思,该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多以展现强烈的戏剧效果为重点,歌唱的发声更为追求男子汉气概。世界十大著名男高音中,有半数都是意大利人,尤以弗兰科·科莱里和鲁契亚诺·帕瓦罗蒂为代表性人物。此唱法是侧重咏叹性,注重戏剧效果的一种歌唱技巧。美声唱法的音域颇为宽广,声音连贯性很好,声区非常统一,这也使美声唱法可以突破歌唱方法,上升为一种声乐教学原则。其不但在歌唱气息上兼具艺术性与技术性,还使得声音和共鸣进行非常完美的结合,突出表现在真声和假声的混合发声上,演唱者可以随音高调整真声和假声的占比。

(二)按照演唱者嗓音条件进行分类

人与人之间嗓音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由此也产生了差异性声部,这使得演唱者普遍具有自己独特的辨识度。歌唱风格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戏剧性歌唱风格。此类风格具有宽厚而洪亮的声音,对于悲剧色彩的塑造更为强烈,对于戏剧性的冲突塑造更为准确,对于崇高风格的表达更为热烈,对于听众的感染力极强。人们熟知的很多男高音、女高音都是戏剧性歌唱风格的代表。

二是花腔类歌唱风格。此类歌唱风格在声音上更为灵巧纤细,具有宽广的音域和多变的音色,曾经是女高音声部的独有风格。花腔类歌唱风格的女高音在音量、张力上都极为突出。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女中音也逐渐尝试花腔式唱法,以使得声音更灵动。

三是抒情性歌唱风格。此类风格在声音上流畅而优美,给人如沐春风的听觉感受,富有抒情性。演唱者对于歌曲作品的情感把握更为细腻、全面,以“我”的角度感受歌曲、表达歌曲情感,具有十足的代入感。演唱者充分揣摩人物内心,并用诗意般的歌声进行诠释。

四是复合型的歌唱风格。在多元文化交汇的今天,歌唱领域也向着交汇融合方向发展,进而衍生出了复合型的歌唱风格。此种风格不再受限于一种唱法,受限于一种风格,而是尝试唱法和风格的多样化糅合。这种歌唱风格使演唱者更具艺术个性,增添了舞台魅力,顺应了时代发展,能够跨越唱法界限和风格壁垒,是演唱艺术成熟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标志。

二、关于声乐教学中的歌唱技巧

(一)声乐基础训练要具备科学性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是一部且歌且行的历史。人们在歌唱技巧上不断研究开拓,无论是歌唱技巧上的丰富还是美学上的升华,都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进入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歌唱技能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例如发展出了混声发声法和关闭唱法等。当然,这也为歌唱技巧奠定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理论基础。

声乐基础训练不但要具备艺术性和科学性,还要不断创新,推动学生掌握歌唱技能,形成歌唱思维。可以说,声乐教师只有对声乐的基础训练在科学性上有很好的把握,才能有助于声乐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

(二)声乐基础训练要具备经验性

发声技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对于歌唱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学生通过对文章著作的阅读,对音乐会或音乐作品的聆听等,有助于歌唱经验的获得。当然,只有间接性的声音经验是不完备的,学生要想在歌唱技巧上有质的改变,还需要具备声乐方面的主观经验。只有间接经验和主观经验齐备,学生才能更好地突破声音基础训练中的障碍,才能更好地提高训练的质量。

(三)声乐基础训练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调控

主观上的经验是演唱者在声乐基础训练中获得技巧提升的内在因素,也是关键因素。声乐基础训练通过心理调控,直接影响演唱者的水平和能力。最理想化的训练应该达到“心”与“声”合一。

可以说,歌唱思维对于歌唱声音具有支配作用,因此演唱者要培养自身正确、灵敏的歌唱思维。就歌唱思维来讲,演唱者需要培养自身听觉敏感度,通过对歌声优劣的分辨,将反馈信息传输给大脑,再对声音进行调整。歌唱技能是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是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等多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多器官交织于一起时的感觉,是一种动觉感知,也是声音基础训练中另外一个极为核心的要素。

(四)声音基础训练要具备审美性

声音的基础训练是一个发现美和培养歌声美的独特过程,是高低音的对比、强弱力度的对比、缓急速度的对比、音色变化的对比等。该过程主要由人主观调控,因此其受限于演唱者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阅历等,更与演唱者的审美经验、乐感、节奏感等多方面紧密结合,是演唱者在声音基础训练过程中的审美追求。概括来说,声音基础训练过程中的审美性是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其包括演唱者的听觉与形式美,也包括作品内涵之美,当然也与歌唱语言的形态美,即伴奏、伴唱等多方面息息相关。

三、在声乐教学中推动歌唱风格形成的

常规因素

(一)歌唱风格的形成要兼具模仿和个性化的创造

歌唱技巧和个人歌唱风格的形成,都需要经历模仿的过程。演唱者不同的技巧,必然导致歌唱风格的差异。演唱者通过对高水平歌唱技巧持之以恒的借鉴和模仿,可以提升自己的歌唱技巧,这是培养自身歌唱风格的基础之一,但不是决定性条件。自身歌唱风格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需要创造性的培养,这也是形成自身歌唱风格的不二法门。

歌唱风格的培养不是简单、机械的技法学习,演唱者要不断感悟、借鉴歌唱家的不同风格,从而在创造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推动下,培养自身个性化的歌唱风格。基于此,声乐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个性等,将其与歌唱技巧放在同等位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唱法设定,不以某位歌唱家为唯一标准或模仿对象。总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质,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与精神风貌。当然,这不是放任学生标新立异,而是要以艺术性、科学性为前提。

(二)正视歌唱风格中阶级、地域、民族的异同

不同的国家、地域具有不同的民风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民俗,这也带来了不同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音乐文化特质。同一个地域会因为诸多因素而形成不同的歌唱风格和艺术特点。因此,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歌者,必须汲取地域、民族乃至世界的歌唱养分。声乐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坚守民族文化之根,把握地域文化之魂是自身歌唱风格之基,是力量之源,是给自身提供丰富艺术土壤的宝地。从社会和民族来说,坚守民族和地域文化是勇担文化传承之责的表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深研民族音乐的民族语言、民风、民俗、调性,并从精神信仰、思想情感方面挖掘其审美特点,这是歌唱风格得以不断精进的源泉。

(三)歌唱风格要具备稳定和流变的统一

从哲学上来看,歌唱风格要具备稳定和流变的统一。在歌唱风格中,稳定是流变的基础保证,而流变是歌唱风格可以不断探索精进的稳定形式。在稳定和流变统一的基础上,歌唱风格才能更具独特性与整体性。歌唱风格的稳定性与演唱者本人的性格直接相关,演唱者个性的稳定直接关系歌唱风格的稳定。因此,声乐教师要指导、培养学生在歌唱风格上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可以更好地彰显演唱者的个人演唱特色,而且这种稳定性也是演唱者成熟的显著特征。

此外,声乐教师还要推动学生的歌唱风格与时代主旋律相辉映,唯有顺应时代,演唱者才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音乐才华。当然,上述所指的稳定性也仅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发展状态,教师也要告知学生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流变性,要顺应时代发展,审视时代审美倾向,不断提升自己的歌唱技巧,实现在稳定中发展,在流变中日益精进。

四、从心理学角度推动性格和气质与声乐教学的应用融合

(一)学生气质类型、性格类型和歌唱风格的关系

学生气质、性格是影响其歌唱风格个性化的关键因素。不同演唱者演唱同样一首歌,呈现的音色、质感、内涵、美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不同演唱者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所呈现的不同效果,除了与歌唱技巧有关,还与演唱者的气质、性格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声乐教师要认识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类型与歌唱风格上的差異,针对不同学生气质和性格上的积极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学生气质和性格上的消极方面,扬长避短,推动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总之,声乐教师要洞察和审视学生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性格和气质上的优势,从而助力学生歌唱风格的养成。

(二)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进步

声乐教师对于学生的言谈举止和三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声乐教师一定要将具有正能量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意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直面困境、自强不息,豁达淡然地面对生活与歌唱事业。对此,教师一要向学生传授自信与勤奋的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演唱出真挚、感人、积极而具有丰富意境的歌曲;二要善于、乐于发挥自身榜样作用,让学生看见自己坚韧不拔追求艺术的决心和努力,让学生看见自己严于律己的道德风范,让学生看见自己一丝不苟做学问的态度。这种以身作则,可以在潜意识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歌唱风格。

参考文献:

[1]龙致澄.解析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J].艺术大观,2020(6):75-76.

[2]贾燕.跨界唱法与风格交融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高教学刊,2021(15):113-116.

[3]孙骈.高师声乐教学中唱歌风格个性化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20(11):204-205.

[4]段凤琴.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自身演唱风格的培养[J].中国文艺家,2020(2):190.

[5]李昀权.我国高校流行唱法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明日风尚,2019(3):92,147.

[6]祝承曦.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与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22(1):104-107.

[7]魏娜.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戏剧之家,2021(33):120-121.

[8]李清清.新时期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分析[J].戏剧之家,2021(27):176-177.

[9]吉鹏飞.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9.

[10]范政.试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原创性和个性化的培养[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111-113.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