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德育的不变与变

2022-05-18 07:48冯建军吉永桃
中国德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冯建军 吉永桃

百年来,我们高举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大旗,艰辛探索,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探索,百年立德树人路。这一百年,立德树人事业在逆境中开拓进取,在前进中锐意创新。其中,有成就,也有不足。回顾可以更好地前行。回首立德树人百年历程,梳理发展脉络,总结重要成就,检视基本经验,反思重要教训,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现实,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让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摘 要 百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德育,始终坚守中国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及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不变的一面;变的一面是,德育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清晰化,在展现时代风貌的同时内容渐趋体系化,在由孤立走向整全的过程中有序推进科学化,在学习借鉴与自主开拓的交织中实现理论建构的本土化。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中国德育走上了人本化、科学化、现代化与本土化之路。

关键词 中国德育;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永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纵使社会变迁,人们追寻美德的脚步从未停歇,德育历来被置于重要地位。百年来,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德育,注重发挥德育提高认识、凝聚力量的作用。回顾德育百年历程,在揭示德育的不变与变中,可以进一步把握德育发展的历史逻辑,促进德育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德育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立场及社会主义方向的

确立与坚守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懈探索和实践检验而寻得的理论瑰宝。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百年来,中国德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坚守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开展工作,教育人民群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担负着批判封建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任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面对新旧道德、新旧文化之间的激烈斗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开始基于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考虑中国的教育问题,反思传统文化和道德,回应德育思想的激荡,从事德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萌生和形成的新民主主义德育思想成为德育思想发展的主流,对反对旧道德,建立新的无产阶级道德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党初期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明确提出成立工人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工人的思想武装,提高思想觉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德育思想繁荣发展。初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德育的基本目标。1949年9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教育的社会主义發展方向得以确立。1957年,教育部颁布《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表述中再次明确。“文革”时期,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无产阶级政治意识成为学校德育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养成,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德育的基本方向。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对“文革”时期的错误理念进行了纠偏。1979年9月,教育部印发《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强化了德育过程中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培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在德育中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的理念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时期。

进入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德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党对德育事业的领导在反复强调中得到强化,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国德育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实践,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二、德育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中

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清晰化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追求,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的基本目标。百年来,德育在曲折发展中逐渐由强调促进社会发展走向实现政治功能与以人为本并重,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追求在德育的演进中逐渐彰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德育始终坚持为中国革命战争服务的基本取向,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特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把文化教育纳入了革命轨道,强调“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列宁小学致力于培养“识得字,耕得田,又会革命”的劳动者。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使教育适应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提出了“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的抗战教育政策。解放区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民族觉悟的、文化的、身体健康的抗战建国的劳动者。解放战争时期,党的一切教育为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服务。陕甘宁边区在1946年颁布的《战时教育方案》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革命观点、群众观点、坚决勇敢及拥军尚武的精神”。这一时期的德育思想革命色彩浓厚,但始终服务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深层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强调德育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理念。初期,德育以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调动学生投身政治运动和经济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使命,强调改造学生的思想。周恩来在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中国的教育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的新政治、新经济,必须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必须适应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教育服务于政治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指出教育必须服务于劳动人民。“文革”时期,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目标将教育极端化,“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成为席卷全国的口号。“政治”作为一种强力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德育完全沦为“政治教育”。“政治化”使德育变为机械的“政治”说教,忽视人的发展需要,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淹没在服务于阶级斗争与“政治教化”的追求中。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左”的理論,打破了束缚人们行动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被否定,德育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育实现了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向,德育思想中开始关注个性发展。鲁洁先生指出:“从个性发展的要求看,当前学校的德育现状还亟待改善。学校德育改革的深化,应以造就和谐、健康的个性为最终目标。”[3]199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党的十六大将“为人民服务”加入教育方针来表述,“为人民服务”成为教育的重要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育研究中,关于德育规范性与超越性本质、自然功能与享用功能等问题的学术争鸣,也表明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德育思想中的彰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立德树人的理念开始系统化地进入教育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的讲话中多次指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9年,《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时间表,“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新时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表达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使命的坚守,是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4]。立德树人理念的强化与落实,使德育从满足社会的需要转向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与服务社会发展并重,开启了德育以人为本的新局面。

三、德育在展现时代风貌的同时

内容渐趋体系化

道德之于个人、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道德是人的本体性存在方式,也使群体的共同生活成为可能。“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德育借助特定的内容实现“学以成人”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追求德性中学做人。考察百年来德育的演进,德育内容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德育是在革命和政治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德育源起于政治的需要,首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需要,后来逐渐关注人的道德发展。德育内容在不断调整中得到充实,涵盖了人的德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丰富、完善的德育内容体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德育内容重在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对工人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革命理想与信心。1923年11月,党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提出了《教育宣传问题决案》,明确了“集体主义”的教育内容。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必须采取适当办法,实施以民族解放、民主政治为中心内容的普及教育。”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5]这一时期,德育内容的确立与落实,有效地服务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需求,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助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五爱”教育、雷锋精神教育和劳动教育等。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视为全体国民的公德。1952年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都强调了学校德育中“五爱”的培养。1957年,毛泽东提出“又红又专”的要求,强调政治和业务的对立统一,强化了人才培养中的政治教育。1963年2月,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毛泽东、周恩来也为雷锋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典型表现,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文革”期间,教育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教育”成为德育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德育内容确立的基点。1980年,邓小平在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重申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论断,强调“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广泛重视与关注,其内涵的阐明为德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新的“五爱”教育成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开始构建以爱国教育与理想教育为核心的规范的德育内容体系。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通过,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德育的基本框架。

21世纪以来,德育内容进一步丰富,法治、生态文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教育受到广泛关注。2000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为应对生态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强调进行革命传统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等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被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为新时代德育提供了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网络道德等德育中薄弱内容的教育。理想信念是引领前进的灯塔,十八大以来,理想信念教育被提到新的高度。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理想信念教育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至此,德育突破了单一的政治教育的取向,走向了全面的德育,形成了涵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的全面、丰富、完善的“大德育”体系。

四、德育在由孤立走向整全的过程中

有序推进科学化

德育对促进人的德性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德树人理念的强化,也突出体现出德育在教育中的优先地位,然而,对德育实效性的质疑也始终伴随着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德育科学化增强德育实效不仅是理论的追问,更是现实的需求。因此,德育演进中的科学化追求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德育科学化不仅体现在追求建构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更集中体现为对德育规律的探索,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尊重,以实现德育过程科学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德育作为一种工作服务于革命斗争的需要,面向干部和群众,强调走群众路线,政治宣传与教育并重,追求即时的效用,鲜有对德育科学化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曲折探索中尝试建立系统规范的德育体系,然而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德育体系化与科学化的萌芽没能在当时的德育思想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为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德育科学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新命题。一方面,面对恢复与重建德育学科的主要任务,保证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学科内容体系的科学性是基本问题,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成为新时期德育研究的首个重点问题。[6]这一时期,在科学化探索的深入中,现代德育得以建立。正如班华先生指出的,“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7]另一方面,面对德育实践问题颇多的现实,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尊重德育规律,按规律办事,德育过程的科学化成为迫切需要。对德育过程规律的探寻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峰[8],体现了研究者尊重德育规律、追求德育科学化的价值取向。

伴随着德育科学化的深入发展,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努力方向。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根据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按年龄分阶段施予不同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成为实施德育的基本思路。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这一理念在随后制定的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从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多个方面推动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人的德性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有序的过程,构建德育一体化体系,避免了德育的随意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使德育真正回到“人”,促进人的德性发展。

进入新时代,德育一体化在注重各学段纵向衔接,即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同时,开始强调各学科横向贯通及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德育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不应该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应是一个开放的影响系统,依靠孤立的学校教育无法达成理想的德育效果,德育的科学化必须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2016年,习近平總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一体化,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德育的效果。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思想,促进德育在不同时空内的贯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强调德育工作应“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等基本原则。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与“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使德育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改变了德育的孤立化和运动状,符合品德形成的复杂性的要求,体现了德育的全面性和立体性,彰显了德育的科学化。德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生活之中,无所不在、无时不有。[9]

五、德育在学习借鉴与自主开拓的交织中

实现理论建构的本土化

引进是现代教育学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起点,现代教育学在中国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关系的问题。现代化不是一元化更不是西方化,基于多元理念的本土化才是推动现代化的积极力量。德育现代化必然立足于中国大地,德育的真正发展,有赖于德育理论的本土化探索与建构。

五四运动后,新旧文化的交织与争鸣,推动德育思想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接受了先进理念浸染的知识分子,结合具体的实践运用相关理论,积极寻求改造德育的新路径,德育思潮可谓诸家蜂起,流派纷呈,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潮、实用主义德育思潮、平民主义德育思潮、工读主义德育思潮等。李大钊在中国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释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论述了“道德就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之社会本能”的基本原理,强调道德对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革命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批驳了“道德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础的错误观点。杨贤江和恽代英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刻地论述了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对德育内容、方法等问题都做了较详细的论述,为建立科学的德育方法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陶行知倡导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做真人”“学做真人”,提出在生活中塑造“真人”的一系列德育原则和方法。陈鹤琴建立了以“活教育”为特点的德育思想体系,旨在改变传统落后、僵死的旧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德育研究“一边倒”学习苏联,批判西方德育理论和中国传统道德,试图建立全新的共产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模式。“苏联化”改造成为当时德育理论的突出特征,德育理论改造的目的是弘扬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根本方针是学习苏联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陈元晖先生指出:“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也是必要的和正确的……是我们刚开始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的必要步骤和有效的方法。”[10]德育学者对苏联的德育著作进行了翻译与出版,试图通过照搬苏联模式来完成对中国德育的改造。这一阶段的教育“一改以往‘仿美的面貌,它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呈现出了新气象”[11]。

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在德育领域,“苏联化”改造运动也被迫中止。德育学者开始摆脱引进的思路,开启了建构“中国化”的德育理论体系的探索。研究者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当时的教育实际搭建了中国德育理论体系的新框架,也发表了一系列探索德育“中国化”道路的论文,如黄济的《对“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孟豫的《谈谈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教学问题》等。然而,这次德育理论的“中国化”尝试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不期而遇,在阶级斗争扩大化、学校德育泛政治化的冲击下,德育理论未能真正实现本土化建构。“文革”时期,德育完全成为“政治”的附庸,德育理论发展停滞。

1976年“文革”结束,研究者在总结反思“文革”教训的同时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德育理论与经验,更加科学、理性地看待德育问题,德育研究开始逐渐走向复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学者们对德育的本质、功能、内容及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探索与争鸣,开展了德育理论体系及学科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德育学科呈现出不断分化与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学习借鉴与本土化探索交织中德育向着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前进。这一时期,德育理论的本土化,突出体现在研究者开始探索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在反思中,研究者意识到“道德具有继承性”,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根,从研究孔子和儒家德育思想,到全面探索我国古代各种德育学说,视野不断拓展,并尝试对传统德育思想进行借鉴与现代化研究。

进入21世纪,德育学者借鉴已有理论,立足中国国情与教育实践,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和更加开放的态度审视德育问题,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努力建构本土化的德育理论,产生了一批具有理论原创性与实践引领性的德育模式。生活德育、公民教育、情感德育、制度德育、欣赏型德育、活动德育、交往德育、生命德育、体验德育、关怀德育等是典型代表,德育理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这些德育模式的提出建基于对传统德育理论与现实德育实践的反思,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抑或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人的德性发展:推动学校德育由传统的知性德育模式走向知性与生活的复合模式,关注交往、体验、活动、制度的育德作用,在培育知识理性的同时关注情感体验;使德育由指向特定群体的美德教育转向促进更普遍的公民的道德发展;改变德育过程中存在的简单的灌输倾向,走向对话与欣赏,使受教育者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实现道德成长,最终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根本目的。其中,生活德育作为德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走进中小学校园,推动了基础教育德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对德育实践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3]鲁洁,班华.德育理论在科学化轨道上前进[J].教育研究,1988(12):31-37.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新发展[J].教育研究,2017(4):4-14.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94.

[6]张忠华,叶雨涵.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德育理论研究主题嬗变[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6):14-21.

[7]班华.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进展[J].教育研究,1999(2):18-22.

[8]杜时忠,孙银光,程红艳.德育研究70年: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2019,40(10):17-26.

[9]冯建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德育的转型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18(4):143-150.

[10]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學学报(社科版),1991(5):52-94.

[11]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1.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