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巴布膏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2022-05-18 08:05谢全伟盛炎炎杨允尚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5期

谢全伟 盛炎炎 杨允尚

摘要: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巴布剂联合白脉软膏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探究肱骨外上髁炎更佳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将7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以氟比洛芬巴布剂联合白脉软膏外用作为治疗组;以氟比洛芬巴布剂单用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关节症状、无痛握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关节症状、无痛握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巴布剂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用氟比洛芬巴布膏。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氟比洛芬巴布膏;白脉软膏;无痛握力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5-0044-03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指前臂伸肌总腱在终点的慢性损伤,引起肘外侧部疼痛。最常受累的部位是桡侧腕短伸肌的肌腱起点[1]。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肱骨外上髁炎引起的肘部外侧局限性的疼痛,不仅可以向近心端上臂辐射,而且可以向前臂辐射,导致患者握力下降,持物疼痛以及自我疼痛保护引起的持物无力甚至脱落,带给患者生活及工作的不便是非常明显的,患者对于缩短自限病程的殷切希望并不会因为该病的自限性而明显降低。目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措施有保守治疗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注射治疗、针灸和推拿治疗等及手术治疗[2]。但大多数临床医生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因为经过系统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疼痛,且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不佳,因此优化保守治疗方案,进一步缩短病程,同时简化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就变得很有意义。据于此笔者统计了学术导师2019年10月1日—2021年5月30日门诊期间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联合白脉软膏治疗网球肘患者7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0月1日—2021年5月30日安徽省中医院骨伤二科收治肱骨外上髁炎76例。按门诊就诊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齡(44±9.89)岁;病程1周~6个月。对照组:男14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15±10.67)岁;病程1周~6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采用《实用骨科》[3]的诊断标准。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与治疗标准》,中医辨证符合气滞血瘀证的相关表现;治疗前1个月未服用激素类似物,患者意识清楚且自愿接受2周治疗。

1.3 排除标准 (1)颈椎病所致肘关节外侧疼痛患者。(2)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感觉异常患者。(4)怀孕或怀孕。(5)正在接受其他可能影响方案疗效最终评价的治疗方法的;对氟比洛芬巴布剂或白脉软膏过敏的患者。

1.4 退出标准 (1)停止干预而不能评价疗效的患者。(2)观察期间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或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其他重大疾病。(3)使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氟比洛芬巴布剂(北京泰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子h20103549)联合白麦膏(甘肃齐正藏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子z20093350)。选择肱骨外上髁的投影点或最明显的压痛点为中心,先局部均匀涂抹适量白脉软膏,揉搓至局部干燥,再在投影点或压痛点以上涂抹氟比洛芬巴布剂,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贴敷8 h,连续涂抹白脉软膏和外贴氟比洛芬巴布膏14 d。

1.5.2 对照组 外贴氟比洛芬巴布膏。选肱骨外上髁体表投影点或最明显压痛点处为中心贴敷,2次/日,早晚各1次,每次贴敷8 h,连续贴敷14 d。

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会再使用其他与肱骨外上髁炎治疗相关的药物。

1.6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2组无痛握力值(FPG):患侧自然放置肩关节,肘关节伸直,前臂保持中立,手持电子握力仪手柄,逐步施力。当肘关节外侧疼痛时,停止进一步握力,记录数值,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30s后进行下一次测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纳入值[5]。(3)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6]:VAS评分法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身的疼痛感受,在长 10cm 的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患者自身疼痛的强度,一般可分为0 分:无疼痛;10 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轻微的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分别为1~3 分、4~6 分、7~10 分。

1.7 疗效标准[4] 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好转:肘部压痛仍然存在,活动疼痛消失,但工作时仍能感觉到感觉疼痛;显效:肘关节压痛显著减轻,活动性疼痛完全消失,但长期工作后仍感觉疼痛;治愈:肘关节压痛、活动性疼痛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1.8 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程度、特点及频次密切观察并记录。

1.9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显效率及好转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无痛握力值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痛握力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门诊随访VA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是骨科门诊中遇见频率较高的筋伤疾病之一。此前认为引起该处病变的原因是桡侧腕短伸长肌工作时反复负荷和过度损耗。通过深入研究,将遗传表达(遗传因子)和高糖血症也纳入其危险因素之中[7]。目前有几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但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局部封闭技术,应用范围最广疗效比较确切,但通过临床观察报道注射点附近的肌腱脆性升高,存在肌腱断裂的危险。另外根据肱骨外上髁炎早期的病理特点为无菌性炎症,治疗选用非甾体消炎药止痛并消除早期炎症,然而口服NSAIDs类药病变局部浓度低且有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所以通过局部外用NSAIDs类药物渗透起效相对于口服来讲,效果比较理想且副作用会有明显降低[8]。氟比洛芬巴布膏为外用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其主要成分是氟比洛芬,同时氟比洛芬巴布膏具有良好的透皮性、过敏性低,局部应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黄帝内经》曰“腰以上病者,手太阴阳明主之”。肱骨外上髁体表投影点或最明显压痛点位置十分接近有阳明经穴曲池的位置,阳明经多气多血,上肢活动与阳明经联系紧密,贴敷肱骨外上髁体表投影点或最明显压痛点有穴位贴敷的作用。

在中医中,肱骨外上髁炎属“筋痹”“伤筋”范畴。外伤和长期慢性损伤,可引起肘部肌腱损伤,出血、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同时风寒湿邪侵袭,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肱骨外侧相对内侧为阳;寒主收引,湿邪重浊,易阻滞气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是其外因;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患者久劳,耗伤正气,筋肉失于濡养,是为本病内因[9-10]。在白脉软膏中,姜黄其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其行气、活血、通经、止痛四力具备且较峻猛为君药;肉豆蔻温中行气,气为血之帅,气行能推动血行,麝香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两药温中、行气、活血不仅可以祛除内在寒邪,同时可以推动血行,辅助君药促进瘀血的消散,共为臣药;阳起石有补益先天之本肾阳的功效,甘草有补中益气之功可以补后天之本,同时其能缓急止痛,具有舒筋活络之效,肉豆蔻、藏茴香可温中散寒,为佐药;花椒开泄肌肤腠理,不仅有助于风邪的消散而且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为使药。诸药合用,可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经的效果[11]。方药对证,即会有桴鼓相应之效。

本研究通过对氟比洛芬巴布膏联合白脉软膏与单独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个体应用的统计对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研究时间仅有两周,更多集中在近期的临床治疗上,没有进行远期疗效的跟踪观察。这将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同时,由于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病机不够明确,治疗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目前临床上多以非手术治疗,采用两种保守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与单药相比可以增加疗效。同时氟比洛芬巴布膏联合白脉软膏外用使用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也会更好,符合用药少,操作方便,使用有效,价格相对低廉的追求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浩森,陈福初.自拟舒筋方结合贴穴治疗网球肘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7,31(1):9-10.

[2]曹俊杰.近5年肱骨外上髁炎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3):146-150.

[3]陶天遵,郭世绂,邱贵兴,等.新编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57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

[5]王昌锋,徐守宇,张大威,等.中藥熏蒸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581-584.

[6]冯科.双氯芬酸钠贴片结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82-83.

[7]代飞,向明.肱骨外上髁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7,5(2):142-144.

[8]范世闻,邬波,柳椰,等.艾叶散熏洗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急性期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182-185.

[9]陈浩,王正.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药,2021,17(1):57-59.

[10]傅韵,段少飞.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分证论治39例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2):48-51.

[11]张壮,周生军,陈伦举,等.藏医白脉理论浅述及白脉软膏近10年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11):63-66.

(收稿日期: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