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陵静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胆囊癌术后经验

2022-05-18 08:05李航段彤李后地胡陵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验案

李航 段彤 李后地 胡陵静

摘要:胆囊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中医认为胆囊癌与肝脏关系密切,肝郁气滞为基本病机。胡陵静教授治疗胆囊癌经验丰富,认为肝郁脾虚、癌毒内蕴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故主张以扶正祛邪为治则,健脾益气以扶正,疏肝理气、解毒抗癌以祛邪,标本兼治,疗效较好,特此总结验案2则。

关键词:胆囊恶性肿瘤;疏肝健脾;验案

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5-0099-03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及胆囊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因其具有高度异质性、發病隐匿、易扩散转移,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属晚期[1]。文献报道晚期的胆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胆囊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根治性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对于不可切除的胆囊癌,新旧版指南均推荐行治疗性化疗或放疗。治疗性化疗已被证实可以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2],但是在化疗期间,因化疗药物的特殊性,使化疗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加重胃肠道功能紊乱、白细胞减低、免疫功能遭受破坏、肝功能受损及相关神经毒性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中医典籍中并无胆囊癌的病名,根据其右上腹疼痛、不思饮食、黄疸、进行性消瘦等临床表现,多归属为“积聚”、“胁痛”、“腹痛”及“黄疸”等范畴,现代医家认为其与中医学肝胆病变密切相关[3-5]。如《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灵枢·胀论篇》曰:“胆胀者,胁下胀痛”,也描述了胆囊疾病的主要症状。

胡陵静,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诊治多种良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诊,受益颇丰,今试析胡师医案2则,介绍如下。

1 典型病案

1.1 病案1 王某,女,55岁。因“胆囊癌术后2月”于2021年3月11日初诊。患者2月前因体检发现胆囊占位病变,遂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予手术切除,病理活检示:胆囊腺癌,行化疗2程(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末次化疗结束时间2021年3月9日。现患者感全身乏力,右上腹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神疲乏力,面目萎黄,右上腹持续疼痛,以隐痛、胀痛为主,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失眠多梦,大便稀溏,日2~3次,小便黄,患者平素性情抑郁。查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胆囊癌术后化疗后,中医诊断:积聚,中医辨证:肝郁脾虚,癌毒内蕴证,治以疏肝健脾,解毒抗癌,处方如下:柴胡15 g,白芍15 g,茯苓30 g,炒白术30 g,当归15 g,姜半夏15 g,党参30 g、茵陈15 g,龙葵15 g,延胡索15 g,姜厚朴15 g,酸枣仁15 g,鸡内金15 g,白花蛇舌草15 g,甘草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二诊(2021年3月25日):患者已行3程化疗,现右上腹疼痛、恶心欲呕均较前减轻,偶有头痛,失眠多梦。效不更方,原方予加天麻10 g,茯神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2021年4月15日):患者已行4程化疗。患者神疲乏力较前明显好转,右上腹隐痛及恶心呕吐基本消失,但患者时有腰膝酸软,继以原方去姜半夏、延胡索,加骨碎补15 g,续断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此后患者定期复诊,随症加减,至今病情稳定。

按:《儒门亲事》记载:“盖五积者……皆抑郁不伸而受其邪”。患者长期情绪抑郁,肝郁气滞,肝胆互为表里,疏泄功能失司,胆失通降,故胆汁瘀结于里,聚而成毒,癌毒内蕴,故出现面目萎黄、腹痛、小便黄;患者肝郁气滞,肝木过盛,损伤脾土,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故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失眠多梦;中医认为化疗药物为邪毒之品,更伤脾胃,使正气更虚,脾胃功能更弱,故见恶心欲吐、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肝郁脾虚之征象。方选逍遥散疏肝解郁,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下气除满,姜半夏和胃止呕,党参健脾益气,鸡内金健脾消食,酸枣仁宁心安神,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龙葵、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二诊患者右上腹疼痛、恶心欲呕较前减轻,仍有夜间失眠多梦,加用茯神宁心安神辅助睡眠,天麻平肝息风缓解头痛。三诊患者久病及肾,出现腰膝酸软,于原方加骨碎补、续断补益肝肾。药证相符,治疗有效。

1.2 病案2 郭某,男,87岁。因“胆囊癌术后1月”于2021年7月16日初诊。患者1月前因右上腹部疼痛就诊于重庆市人民医院,经腹部CT检查后提示:胆囊占位病变,于2021年6月15日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胆囊中-高分化腺癌(胆管型),患者因年老体弱拒绝化疗。现患者要求中医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右腹部疼痛,以胀痛为主,神疲乏力,形体消瘦,不思饮食,睡眠尚可,大便稀溏,每日1~2次,小便正常。查体: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西医诊断:胆囊癌术后;中医诊断:积聚,中医辨证:肝郁脾虚,癌毒内蕴证,治以疏肝健脾,解毒抗癌。处方如下:柴胡15 g,醋香附15 g,川芎15 g,白芍15 g,麸炒枳壳15 g,陈皮15 g,茯苓15 g,白术15 g,党参30 g,姜厚朴15 g,鸡内金15 g,酸枣仁15 g,红豆杉3 g,白花蛇舌草30 g,甘草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二诊(2021年7月23日):患者诉右上腹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纳食增加,睡眠好转,大便成形,每日1次,时有口干。效不更方,原方予加麦冬15 g,玉竹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后患者定期复诊,随证加减,症状改善,至今病情稳定。

按:金代张元素《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患者老年男性,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虚木郁,故致肝气郁结,则见上腹疼痛;脾胃虚损,气血生化不足,形体失养,故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则不思饮食;脾虚内生水湿,阻于中焦,下注大肠,则见大便稀溏。结合舌脉均为肝郁脾虚,癌毒内蕴之证。方以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缓急止痛,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合以鸡内金运脾消食,香附、厚朴行气消胀,酸枣仁养心安神,红豆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二诊患者诉口干,加麦冬、玉竹养胃生津。药已对症,故患者症状得以改善。

2  体会

胡师认为,胆囊癌属本虚标实之病,在治疗上应祛邪与扶正并重。(1)祛邪以疏肝理气:正邪斗争是疾病的本质,其中病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致使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故发生疾病[6]。故治疗时应抓住疾病本质,注重祛邪。胡师认为,消化道肿瘤的形成不外乎与正虚邪侵、痰瘀互结、气机阻塞有关,故凡痰瘀内阻、气机阻滞,郁结中焦,必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中清、通降[7]。肝胆互为表里,同司疏泄,肝气疏泄正常,则胆汁排泄无阻,若肝气郁滞,则胆失和降,故易致气血瘀滞,胆汁蕴结,聚而成毒,故生癌变。正如《难经·三十五难》云:“胆者,肝之腑”,又《东医宝鉴》曰:“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邪气郁结于肝胆,湿热内阻,故表现为右上腹肿块、右上腹疼痛以及黄疸等。故治疗晚期胆囊癌应疏肝理气,使肝胆气机调畅,毒邪自除。(2)扶正以健脾益气:癌病的发病基础大多为正气亏虚,邪毒内盛,聚而成毒或内生毒蕴所致。正如《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旺盛可以祛除病邪,而正气不足时,邪气侵袭机体,而发生疾病[8]。李杲在《脾胃论》中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由此可知脾胃为增强人体正气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因此中医的扶正之法应以健脾为先[9]。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五臟相通,皆移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在五行中,肝为木,脾为土,二者属相克关系。肝气郁滞,过盛克土,则脾胃受制,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血生化乏源,日久则气血亏虚。化疗药物乃攻伐之物,药性峻猛,属于中医上毒药范畴,易耗伤人体正气,损伤脾胃,故正气更虚,脾胃健运功能损伤更甚[10]。故晚期胆囊癌或胆囊癌化疗后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纳食欠佳、大便稀溏等症,故治疗更应注重扶正健脾益气,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内生,而抗邪毒。

正如《医宗必读·积聚》 云:“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留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软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胡师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皆与正虚邪实有关,故在肿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发展阶段,辨证准确,谨守病机,标本兼治。胆囊癌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癌毒内蕴,故治疗上祛邪以疏肝理气、解毒抗癌,扶正以健脾益气,才能发挥中医药治疗的最大效用。

3 小结

胆囊癌作为胆道系统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常因其发现时即为晚期导致其治疗预后差。胡陵静教授通过疏肝理气、解毒抗癌、健脾益气之祛邪与扶正同用之法,起到稳定肿瘤情况,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中医中药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其精华,传承中医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专业委员会.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J].中华外科杂志,2020,58(4):243-251.

[2]付佳禄,李起,张东,等.《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更新解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0,32(11):659-666.

[3]尤建良.胆囊癌中医治疗心得[J].陕西中医,2008,318(6):762-763.

[4]王雪,李慧杰,曲倩倩,等.李秀荣治疗胆囊癌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4,46(7):20-21.

[5]林天碧,王永奇,朱培庭.朱培庭治疗胆囊癌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5):91-92.

[6]余小萍,方祝元.中医内科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97.

[7]郭婷婷,杨准,胡陵静.辛开苦降法治疗消化系统肿瘤验案举隅[J].山西中医,2020,36(8):46.

[8]舒天丽.传统中医免疫的概念和认识[J].世界中医药,2011,6(4):277-279.

[9]王豪杰,徐立然,马秀霞,等.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探讨免疫力低下所致肺部感染[J].中医研究,2017,30(4):1-3.

[10]靳祎祎,林久茂.中医药对肿瘤化疗药物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药,2019,50(1):85-88.

(收稿日期:2021-10-21)

猜你喜欢
验案
基于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论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杜小利教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验案举隅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张鸣鹤教授治疗结节性脂膜炎验案2则
名老中医张瑞霞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休克验案赏析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复呕吐验案一则
王伟明论治胆囊炎经验浅述
补中益气汤临床验案举隅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孙西庆教授论治耳鸣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