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 百年进路及基本逻辑

2022-05-18 08:28李建国刘明明
中国德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中国共产党

李建国 刘明明

摘 要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并以此作为学校育人的实践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作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育人的内容,构建起完备的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坚持学校文化育人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性,坚持文化育人内容的时代创新性,坚持文化育人方式的与时俱进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文化育人始终贯穿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基于中国学校教育所处的历史境遇,不断探求育人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平衡育人目标专业化与广博化的张力,弥合育人文化主导与多元的鸿沟,呈现出鲜明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育人;基本逻辑

作者简介 李建国,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研究助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领导学校教育工作的实践导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作为育人的质料,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因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阶段,秉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制定相应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学校教育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育人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历史演进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文化育人实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虽然学校教育中文化育人的内容、方式以及目标不尽相同,但都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使学校教育工作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

(一)延安时期:初探文化育人体系,以培养“革命者”为育人目标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教育初步探索文化育人体系,以革命文化育人,培养满足革命战争需要的革命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动员、组织各方力量积极抗战,中共中央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还要有文化的军队”[1],提出了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教育主张,培养大批满足战争需要、具备正确政治理念的革命人才。同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抗日纲领”,明确提出:“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2]1938年10月,毛泽东再次强调:“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3]所以,为了适应特定阶段的斗争局面,中国共产党主要以批判的方式吸收传统文化。正如毛泽东所说,孔子思想“对当前革命运动来说,它是属于第二位的东西”[4]。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作为这一时期党的重要教育方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化进行学校文化教育,使学校进入战时革命文化育人状态。

这一时期,学校的育人内容、育人目标、育人措施围绕着革命展开,学校教育是整个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爱国军事政治知识和各种技能基本都是为了革命和战争服务,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设文化育人体系,以培养“建设者”为育人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批判性继承原则,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廢待兴,用什么类型的文化育人、培育什么样的人,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教育工作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5]1956年,在完成三大改造后,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建设的新任务。1957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这一社会主义的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学校人才培育的目标,对新中国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在这一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育人体系的顺利构建,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中的主导性地位,中共中央倡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正如周恩来所说:“现在新文化已占住了阵地,我们就有必要回过头来肯定历史文化中一些积极的东西。”[7]

这一时期,学校育人的文化体系、目标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紧密结合,为建国初期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大批建设人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阶段逐渐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对人才的综合化培养。后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诸如“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大跃进”运动的挫折和弯路,大量无害的传统文化被视为“毒草”,遭到批评和破坏,为“文革”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埋下了隐患。

(三)“文革”时期:破坏文化育人体系,学校教育遭受挫折

“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遭到曲解,文化育人体系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基本被全盘否定,“革命文化”在学校文化育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教育政策制定层面,坚持“左”的错误思潮,认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我国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在学校育人的文化选择层面,极力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以“红色文化”作为育人的唯一内容,单方面强调“红色文化”的革命本质以及唯一特性,强调育人的文化越纯越好。教育政策的偏颇导致学校在育人实践层面发生偏差,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阶级斗争性,单纯地把育人事业作为阶级斗争的附属品。

(四)改革开放时期:重构文化育人体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育人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果断转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开启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同时,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层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种思想路线在学校教育工作上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建学校文化教育体系,注重对国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育,提高人民大众的思想文化水平。汲取“文革”教训,适应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主动探寻。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学校教育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8]的“四有新人”。这些观点论断对新时期学校育人工作进行了明确定位,在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历次党代会文件中被不断完善和丰富。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9]。除此之外,报告指出我们要用革命文化培育“四有”劳动人才。198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二届六中全会制定相关文化政策,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出批判性继承历史传统的必要性,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由“破”向“立”的态度转变,同时强调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这为学校以传统文化进行育人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南。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重申我们要以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我国学校的育人目标,强调“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0]。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11],“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12],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四有新人”。

这一时期,中国学校教育重新探索文化育人体系,对待传统文化从之前的否定转变为批判性继承,同时提出了育人新要求,注重对学生整体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

(五)新世纪前后:扩充文化育人体系,强调对青年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

20世纪末,我国持续扩大开放领域,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化的涌入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西化”思潮,而此时中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学校育人体系尚未完善。当时国人关于“人文精神危机”的大讨论指向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缺失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培育了大批熟练操作应用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这一举措也使重科学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重专业化教育轻综合化教育的人才培养弊端渐渐显现。在这一形势下,不断丰富文化育人体系的内容,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重要的教育举措。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13]。在文化建设层面,号召“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4],不断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提倡我们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报告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强调学校教育要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共同发展,提出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始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文化的重视,有助于对国民文化自信心的培育。在教育目标层面,中国共产党再次明确了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人成为学校教育的落脚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育人目标的人本性。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5],强调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相关决定具体指出,我们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17],这进一步丰富了文化育人的内容。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指导,进一步扩展文化育人体系,运用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强调对青年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

(六)新时代:定型文化育人体系,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大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文化育人内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和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8]。201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同年,十九大报告把文化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1],更好地推进学校文化育人实践。同时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使命,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在新时代首次明确学校的育人工作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做了进一步阐述,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议题,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育人的关键支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进行考察时进一步指出,广大青年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23]。至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基本定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探索始终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展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了成熟的文化育人体系,将多元文化共同融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教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教育工作的时代性指向更加明确。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对学校文化育人的探索贯穿于党的整个百年历程中。总体来说,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理论逻辑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坚持学校文化育人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性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4],是构建学校文化育人体系的首要前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以及方法的根本指导下解决近代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文化育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育人经验。具体而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学校文化育人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坚持学校文化育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百年来,文化虚无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历史虚无主义等文化思潮此起彼伏,在不同历史阶段兴风作浪,给党领导的学校教育工作造成重大干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坚持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开展对各种错误文化思潮的批判,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育人层面的主导性地位。其二,坚持学校文化育人的辩证法。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问题是事物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近代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育人理念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育人目标的专业化与广博化的张力问题以及育人文化的主导与多元的鸿沟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兼容并蓄性。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性的前提下辩证地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了蕴含多种类型文化的育人体系。其三,坚持学校文化育人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是坚持学校文化育人实践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5]。百年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化育人实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根本前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育人方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教育获得感。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强调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文化育人的实践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剧作者”的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实践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由此可见,建党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此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并在不断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二)坚持学校文化育人内容的时代创新性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学校教育工作中对文化育人的内容不断进行时代性的创新,这不仅体现在不断拓展育人文化的宽度,更体现在不断挖掘育人文化的深度,尤其体现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具体来说,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性继承。传统文化门类丰富,精华与糟粕并存,既包含推动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基因,也含有一些阻碍社会进步的腐朽思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扬弃性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精髓得以融入学校文化育人实践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衣钵,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革命斗争任务,传统文化中维护封建统治的旧思想观念成为批判讨伐的对象。正如毛泽东强调的,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26]。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汲取“文革”教训,深刻批判封建文化残余,同时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本来”,扬弃性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这充分体现了党在探索学校文化育人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性继承。其二,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学校文化育人实践中,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坚持对传统文化改造和转化,重新赋予其使用场景和文化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1956年,毛泽东强调我们必须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27]。改革开放以后,党直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逐渐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江泽民指出,我们要转化民族传统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2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9]其三,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扩展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升其在文化育人实践中的影响力。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中的民本思想、福祸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唯物辩证法具有一定的文化相似性。于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补充完善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强调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后,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本土文化,同时也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产生極大的消极影响,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警惕。加强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是抵抗西方文化冲击的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在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培育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在补充传统人文道德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30]。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任务,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前提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使其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

(三)坚持学校文化育人方式的与时俱进性

科学有效的文化育人方式是确保党在不同时期达到以文化人目的的关键所在。文化以各种知识为载体,渗透在个体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学校文化育人是一个渐进、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只有采取恰当的方式才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文化育人层面不断注重方式的与时偕行。具體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中国共产党坚持因势利导,借助革命宣传开展文化育人工作。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的革命文化育人方式基本是与宣传和动员联系在一起,主要通过革命理想信念的传播来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革命意识,动员组织青年学生参加革命战争。1940年,中共中央指出,我们要“有组织地动员青年参加军队”“加强青年中的文化政治教育”[31]。1942年,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 “组织与教育青年一代,积极参加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32]。为了保障青年学生动员工作的积极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工作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积极创造育人条件,采取大众化的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文化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及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创办革命刊物、张贴红色标语、编写革命歌谣、印刷革命宣传画、创建协会、举行革命演讲等方式传播革命文化。这些宣传教育举措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的革命价值认同,坚定青年学生的革命信仰,为抗战活动集聚革命力量。其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因势而进,在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的基础上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教育在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发展,推动文化育人方式的规范化、课程化以及科学化。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探索的学校教育通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利用课堂教学,举办专题讲座或主题报告会,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等形式,开展多种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实践。其三,中国共产党坚持因时而新,积极开辟文化育人新方式,实现育人方式的多样性整合。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文化育人内容,构建了多元文化育人体系。为适应育人内容多样性的特点,学校教育积极丰富文化育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育人形式,诸如采取显性与隐性、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面对面”与“键对键”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总之,遵循文化发展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育人方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坚持的重要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实践逻辑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3],即是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的全方位发展。文化作为人创造的产物,人又会通过各种自觉的方式发挥其功用,使其成为涵养人、教化人的重要质料,文化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文化育人,不断基于历史发展和中国学校教育实践的现实,破解学校文化育人的实践进路,在探寻育人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平衡育人目标专业化与广博化的张力、弥合育人文化主导与多元的鸿沟方面探索出了有益经验。

(一)探寻育人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应坚持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近代以来,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到先进的工业大国乃至工业强国的转变,中国人被迫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把西方科学知识引入晚清的新式学堂。1840年之前,中国学校教育的所有课程内容都集中在代表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上,整体上是经史大一统的局面。这一时期,中国学校教育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虽有起步,但普遍存在排斥和怀疑,教学内容仍然以儒家学说为主。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各种先进力量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实践。中国学校教育在救亡图存这一主题的影响下也实行变革,主张把西学科学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培育经世致用人才。学校教育中的科学类课程所占比例逐渐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人文类课程的空间。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为实现“自强”“求富”,改变中国落后农业国的局面,在坚持“中体西用”原则的前提下把西方军事、制造技术大量引入洋务学堂的课程中。新式学堂以西方科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具体设置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同时,为了进一步直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培养新型人才,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于1872年开始向西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向西方学习。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愈演愈烈,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更加坚定。20世纪20年代左右,新文化运动期间兴起的各种论战,特别是“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把科学与人文两者之间的矛盾推向了极致。“玄学派”贬低西方科学知识,“科学派”赞扬西方科学知识。双方论战的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科学的作用,科学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也逐渐倾向于对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授,教育内容由经史大一统到以西方近代科技为主,科学知识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逐步被加大。在初级教育中增设了卫生、自然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增加了算学、科学、物理、化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开设数学、物理、化学课程。总之,近代中国学校科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应对外来挑战的过程中,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救亡转向自强,逐步引入并建构起来的。因此,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便成为贯穿于中国近代以来学校教育中始终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探索中国学校教育实践中一直面对、处理的一个课题。

(二)平衡育人目标专业化与广博化的张力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素质禀赋、专业技能的发展,也涵盖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广博化的教育理念,把博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传授广博的知识内容。教育家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以培养广博型人才为育人目标。由于汉代奉行“独尊儒学”统治政策,儒家思想在汉代得到广泛传播,奠定了其后近千年中国学校教育的传统,即以儒家广博化的教学理念为准则,培养博通型人才。清末,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的广博化教育模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的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开办新式学堂具有“教育救国”的重大战略意义。随后,中国学校教育以实现国家民族的自救自强为目的,大力引进西方专门之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趋向于专业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门人才的需要、尽快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学校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教育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共中央根据当时国家发展需求,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强调高等学校的使命是“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通晓基本理论并与实际运用的专门人才”[34]。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以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为依据,在统一规划下进行了全方位的院系大调整。这次院系大调整,基本淘汰了不能适应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院系和专业,建立与发展专门化人才培养的院校,同时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课程设置内容也都具体针对国家建设需要进行设定。这些教育措施为当时国家工业化建设培育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然而,相对于综合化、博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倾向于对学生的专门化教育,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种偏向于专门化的教育模式培育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经济转型下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因此,如何平衡人才培育过程中专业化与广博化的张力,如何促进教育更加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探索学校教育实践中不断解决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三)弥合育人文化主导与多元的鸿沟

坚持文化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蓄是推进学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准则。学校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运用多种类型的文化开展育人工作。事实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把握多元文化发展方向的根本前提,否则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就会迷失方向。鸦片战争前,中国学校教育以儒家学说作为重要的育人内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社会制度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一时期,各种类型的外国文化涌向中国并进入学校教育领域。多元文化的相互抵牾和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使得中国学校教育中的文化斗争变得异常激烈。新文化运动时期,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各种外来文化思潮层出不穷。中国知识分子围绕中国革命及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展开了诸如“问题与主义”论战、东西文化论战、社会主义论战、“科学与玄学”论战等一系列思想竞技。西方文化在开阔国人眼界的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社会内部传统主流文化失位、价值失序的混乱局面。这种多元文化争斗的形势使学校教育呈散沙状态,无所适从。这表明,文化场域越是存在多种类型的文化思潮,就越需要一种主导性的科学理论来凝聚,进而使各种文化思潮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合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探索学校文化育人实践的指导思想,同时辩证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养分。马克思主义与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是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的根本前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保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积极寻找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明的结合点,实现三者的互通融合,进而弥合学校文化育人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蓄的鸿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解决学校育人文化的主导与多元矛盾,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譬如,我国学校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文革”时期对马克思主义误读,将马克思主义简单理解为斗争批判,在误读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全面批判传统文化,甚至也抵制所有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导致我国教育事業遭受挫折。这恰恰说明了在学校文化育人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与多元文化并蓄的重要性。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文化育人的百年历程,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当前学校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

[2][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6,707.

[3]沙健孙.中国共产党史稿(1921-1949):第四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68.

[4]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0.

[5][3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45.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8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6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11][1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8,37.

[13][1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0,21.

[15][1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37.

[1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19][20][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23,23.

[2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3]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1).

[24]中共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

[2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3.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8.

[2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9-160.

[2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30]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1-10-19(1).

[3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99.

[3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08.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3.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