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道德生命的觉醒:“适性·动能” 德育实践探索

2022-05-18 09:57卢红梅朱成杨海镱夏铃
中国德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适性动能育人

卢红梅 朱成 杨海镱 夏铃

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前身为清朝考试院,经历百年沧桑,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已是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一所高品质学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突破德育困境,原创性地提出了“适性·动能”的德育理念,并付诸实施。“适性·动能”德育以“创生道德生长的本质力量”为价值取向,以“适性”为根本前提和原则遵循,以“激发动能”为手段,旨在顺应儿童的天性、特点和需求,发掘和释放儿童道德发展的内生动能和内在动力,提升德育效果。

一、“适性·动能”德育的缘起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普遍呈现出外驱性、拉动性的疲态,主要表现为说教过多、落地生根少、模式模糊化、缺少整合规划等问题。我校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的需要,致力优化道德教育,建构道德持续生长的体系,在“守望生命个性的自由生长”这一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逐步凝练出“适性·动能”德育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德育之路。

(二)构建道德生长体系

教育实践表明,以“适性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德育不能局限于一隅,而要立足整个德育系统,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尽管已有学校在适性教育方面有一些研究和实践,但将“适性”作为原则和策略,将“激发动能”作为突破症结的核心手段,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积极助推学生道德品质持续生长,在当前的中小学中还不常见,这就使我校的“适性·动能”德育实践具有了重要价值。

(三)实施个性化育人

学校持守“激扬潜能、丰茂个性”的教育理想,坚持“守望生命个性的自由生长”的核心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坚持用智慧教学、用品格育人,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在办学中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坚持德育为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个性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并在个性化育人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调整和优化,积极创新德育管理方式,“适性·动能”德育由此应运而生。

二、“适性·动能”德育的思路

(一)以人为本,做适合学生天性的德育

“适性·动能”德育是指“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适合其天性、性情、性格的教育,并以源动力和持续动力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育就是“适性·动能”德育,它是丰茂学生生命个性成长的根基。“适性·动能”德育实践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天性,播撒美好,鼓励理解,润物无声”。我校实施“适性·动能”德育是希望让道德认知与理解、道德情感与体验、道德实践与反馈、道德素养与审美之间实现和谐统一,以帮助学生在品德发展上达到知行统一、情智相生、真善美共融的状态。

(二)创生动能,激发学生道德内驱力

“动能”,即学生在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从内部生发的持续不断的成长潜能或成长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按照主体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中要充分信任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德育管理的主体;注重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组织氛围,形成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我校遵循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给予学生充分的生长自由和发展自主,设法调动学生自主改变的动力,让学生的道德生命持续不断地生长。

(三)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知”指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所得的信息越多越深入,具备的能力就越强。与“知”相对的“行”,指人有意识的动作,泛指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是在意识的指挥下发生的,当然也就离不开“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脱离了知的行,是盲目的、愚钝的,甚至是方向错误的;而脱离了行的知,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适性·动能”德育就是要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充满热情地进行道德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真实生长。

三、“适性·动能”德育的实施

(一)构建课程

我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为依据,以“激扬潜能、丰茂个性”的教育理想为引领,构建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科学、学段衔接的“适性·动能”德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涵盖国家德育基础课程、“适性·动能”学科课程、“适性·动能”涵养课程、“适性·动能”个性课程、“适性·动能”实践课程五种。其中“适性·动能”学科课程包括语言与阅读、思维与创新、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课程;“适性·动能”涵养课程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和地方特色文化教育;“适性·动能”个性课程包括润德课程、润美课程、润慧课程、润创课程;“适性·动能”实践课程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红色基因教育、国际文化理解教育。五种课程本着“修习—内化—外显”的设计逻辑,旨在持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让学生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等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

(二)打通路径

学校“适性·动能”德育深入推进、不断进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德育途径方面探索出价值引领、生态滋养、课程启能、实践体验、家校协同五大实施途径。

价值引领——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晨会、班会、主题队会、队课等活动,采取课堂启迪、环境熏染、评价导航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态滋养——学校通过校园物质文化濡染、组织文化滋养、班级个性文化浸润、家校共育生态环境营造为手段,力求让育人效果浸润在家校的每一个时空,以期达到凝聚、吸引、辐射、影响等多种教育效应。

课程启能——在课程实施中,学校主要通过情景体验、效能体验、优势发掘等方式激发学生形成巨大的内生能量场,从而落实学科思政的育人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内驱力,唤醒和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实践体验——学校通过开展仪式教育、校园“六节”、主题教育、劳动实践、多彩社团、科技创新、研学旅行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完整的道德体验。比如,学校坚持举办“高升三礼”和校园“六节”活动。

家校协同——学校对新生家长进行培训,家长经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可获得证书,并正式成为家长委员会成员;以《“高升星  亮晶晶”家校共育手册》为载体,指导家长以“五愛好家长”(爱孩子、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爱他人)为目标,以“三心好家长”(最具“爱心”、最具“慧心”、最具“责任心”)为荣誉;通过邀请家长参与形式多样的仪式类课程、亲子合作类课程、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家长志愿者课程,开展家校协同教育。

(三)精准评价

“适性·动能”德育设有《“高升星  亮晶晶”个性素养发展手册》,它是进行评价的有效载体。《手册》根据儿童阶梯性成长的目标按低、中、高分段设计,分别制定了“学生版”“教师版”“家长版”评价目标及细则,通过多元化的客观评价,唤醒和激励学生生成内在发展的动力。学校德育评价主要从目标导向、自主内化、实践体验、测试反馈、结果展评、助力改进、二次跟进七条途径展开,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家评四种形式,进行阶梯式评价结果表彰。具体来说,一至四年级以乐群、诚勇、学问、灵韵、笃志5个评价要素和文明有序、诚实担当、主动探究、心怀梦想等15个评价指标为标准,努力争当“五美”高升好少年;五、六年级以讲健康、讲责任、爱祖国、爱和平等10个评价要素和健康心理、社会礼仪、立志报国、维护和平等30个评价指标为标准,每月推选“五讲”社会好公民、“五爱”地球好主人;通过六年的不断努力,学生可参评学校最高荣誉“高升之星”,在毕业典礼上获得荣誉奖杯。每次展评活动结束之后,协同开展改进活动,通过学生自我修正、同学指正、教师指导、家长助力,注重检查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

“适性·动能”德育有效激活了学生的道德生长力,同时提升了学校教师团队的能力与素质。学生全面发展的势头喜人,学校育人效果充分凸显。未来,“适性·动能”德育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并带动更多的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实现创新和突破。

【卢红梅,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副校长;朱成,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副校长;杨海镱,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执行校长;夏铃,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年级主任】

责任编辑丨赵 庭

猜你喜欢
适性动能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大足:做好三篇大文章 汇聚发展新动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校教育空间设计的三个关注维度——以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适性教育”为例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