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的班级“边缘学生”研究

2022-05-18 10:48乌尼日其格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班级

摘要:在教育公平视角下,在教育场域中看到了多种形态的“边缘学生”的存在样态,而教育公平的要求是要消除“边缘学生”的存在。通过对家庭、教师、班级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来找出“边缘学生”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转化路径,来促进教育的公平。具体包括:转变家长观念,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转变教师观念,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师关怀;发挥同伴群体作用,重建学生求知和社交中的自信心。

关键词:教育公平;边缘学生;班级

“边缘人”最初是由齐美尔的“陌生人”这个概念衍生出的。在社会学意义上,“陌生人”指的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并且还暂时作为内部环境的一员与内部成员进行交流和互动。而笔者想说的“边缘学生”这个概念也是由上述两个定义中引申过来的。“边缘学生”就是在班級教学与管理上没有得到公正而不偏袒的待遇的学生个体或者学生群体,他们被认为是班级里的“弱势群体”,是游走在班级的边缘,远离主流的中心的,表现为“顺从者”“佛系青年”“被排斥者”“陪读者”的几种存在样态。这些班级“边缘学生”的存在是因为教育公平的缺失造成,这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教学效率和学校的教学目标。

一、班级“边缘学生”存在的表征分析

(一)主流群体中的“顺从者”

我们只要生活在集体当中,都不免受到集体的影响,但是过分地追求与大家相同,经常随着大群体的方向行事,就已经是典型的顺从行为了。主流群体中的“顺从者”即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行为方面都表现出依照别人的意见或者跟随别人的行动,并且不违背,不反抗。而这类的班级“边缘学生”通常表现出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持怀疑的态度,通常来说就是没有主见,不懂得独立思考问题或者解决方法而一味地表示“同意”。这些“顺从者”其实也向往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但他们在教学环境中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导致主流的学习群体和教师已经开始习惯性地不采取所谓“顺从者”的意见。“顺从者”没有及时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导致他们更加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二)教育现场中的“佛系青年”

教育现场中的“佛系青年”通常表现为“不争不抢”“无欲无求”的态度,他们的表现欲并不强,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会对他们缺乏应有的关注。其中最为明显的“佛系青年”群体就是每个班级里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无论是接受帮助还是批评,都是作为被校方、老师和同学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会时刻关注“差生”的品德和行为,更要关注如何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显然,“差生”也是教育现场中的主人公之一。但是作为班级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说实话他们其实被表扬或批评指正哪一边都没占到,所以他们心理上也就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从内心里并没有想过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三)人际交往中的“被排斥者”

这种类型的“边缘学生”在班集体中没有可以倾诉的亲密朋友,而老师也不会对他们进行单独的疏导,从而形成主流群体之外的“被排斥者”,也可以理解成没有所谓的“人缘”。主动的“被排斥者”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与父母的关系不好、家庭经济状况糟糕等引起的自卑心理造成,他们觉得自己与主流群体格格不入,所以就没尝试过想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价值观有可能与大群体的价值观不同,仿佛是一个“独行侠”,所以也就无法找到一个他们所共通的领域,也就是没有共同语言。他们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太强,不善于‘换位思考’,缺乏‘同理心’”[1]。被动的“被排斥者”主要是说老师和同学们举办某种活动时,参与者名单上通常出现的是平时表现积极主动的学生,而“被排斥者”却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二、班级“边缘学生”存在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背景差异所致

家庭在这里作为一个背景出现,家庭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家庭“地位”,二是家庭教育。首先,个体家庭的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家庭会处在什么样的阶层。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边缘学生”出现的原因。一个个体在家庭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观念会时时刻刻暴露在日常生活中,而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和教养方式是保证孩子形成健康心理最重要的基础。这些“边缘学生”的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弱也是因为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过于高压、溺爱、放纵等不良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最终使他们在班级群体中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可避免地被挤在边缘地带”。

(二)教师观念和行为差异所致

在教育活动当中,最不容忽视的人除了学生之外,就是教师本身了,其实教师的认知和观念,在班级“边缘学生”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无意中的推动作用。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的观念和态度都是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的,因此,教师通常以成绩为主导,对学生进行了“等级”划分,这其实直接地影响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待“学优生”的时候经常夸赞并悉心指导,但是对待“学差生”就经常批评,在学业成绩方面却放任自流,不管不顾。教师因为对中上等学生的过度关注导致忽视了“差生”的学习诉求和感受。“差生”也有想要好好学习,想争取更大发展机会的权利。教师的态度剥夺了“边缘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分配教育资源的时候,也出现了分配不均匀现象,这种教师不应该有的举措导致学生走向了“边缘位置”。

(三)班级教学环境所致

这里所说的班级环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教学环境和非教学环境。首先教学环境中,学生群体的学习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不会花“多余”的时间往素质教育发展,而教育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个性化发展,违背这个宗旨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批考试“机器”。在“以成绩论失败”[2]的思想影响下,多数学生都以高分数为目标,却忽视了对自己其他能力的提升。非教学环境主要指课堂外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人际互动中的“边缘学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与班级其他同伴之间缺少成功的会话仪式,成功的会话会使学生变得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边缘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来自同伴群体的异样的眼光会使“边缘学生”更加自我怀疑,更加没有信心融入群体。

三、“边缘学生”从班级边缘走向中心的转化路径

(一)转变家长观念,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要形成以“对话”为前提的平等的家庭关系。父母要给孩子的不只是关注,还要有尊重和信任。尊重孩子,才能够在将来主导自己,能够衡量和决定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成为别人的附庸品。信任孩子才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将来才会变得敢于直面挫折,而不是垂头丧气。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能对孩子施行话语霸权,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话,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父母还要学会及时地回应孩子的动作和眼神,表示自己是在一个倾听者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防止孩子走向“边缘”。

(二)转变教师观念,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在教育公平背景下,教师要打破功利的教育价值观念,对“学优生”“中等生”以及“学差生”的标准要转变成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消除学生“被边缘化”的担忧。要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都有着无限的发展潜能,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教师关怀。当然,教师关怀不仅要体现在学业上,而且还要体现在学生情感的关怀上。要准确找到学生的心理需求点和支撑点,为他们提供独特的关怀,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来自教师的人文关怀,会有助于“边缘学生”走向班级中心。教师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要做的就是顺势引导,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識。

(三)发挥同伴群体作用,重建学生求知和社交自信

在重建“边缘学生”的社交自信方面,一是学生要从自身上做出改变,即为自己创造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相处机会,要做实事不做违背道德之事。并且要发展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团体,这个团体不是“边缘学生”的团体,而是由班级主流团体的成员形成,遵循的是“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相互促进”[3]这一原则。“边缘学生”个体要学会注意别人是怎么进行协调作战的。这也有助于“边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二是要从同伴群体着手,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要向班级中品行和道德兼优的学生看齐学习,他们身上优良的品质是足以能够感染身边人的。作为“边缘学生”要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其他同伴的兴趣或倾听同伴言论的方式与人交往,从而建立社交自信,要学会摒弃自己的负面情绪,要向性格开朗的同伴学习如何控制情绪。

参考文献:

[1] 申艳婷.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184-185.

[2] 苏宜阔.网络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高考,2018(9):153.

[3] 黄珊珊.小组合作学习中“边缘人”现象透视及转化策略探析[J].宁夏教育,2018(9):37-41.

(作者简介:乌尼日其格,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班级
班级“无课日”
徒 步 旅 行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